正文

送禮·名帖

紅樓風(fēng)俗譚 作者:鄧云鄉(xiāng) 著


送禮·名帖

如果把“送禮”作為一門學(xué)問,《紅樓夢》將是這門“學(xué)問”的重要參考書;如果要找精于“送禮學(xué)”的專門人才,那不妨到《紅樓夢》中去找。在榮、寧二府中,是有不少送禮專家的。

如第七回中,鳳姐在秦可卿房中,第一次見到秦鐘,沒有帶見面時的表禮。跟隨鳳姐的丫鬟媳婦們,忙去那邊告訴了平兒。原文云:

平兒素知鳳姐和秦氏厚密,遂自作主意,拿了一匹尺頭,兩個“狀元及第”的小金錁子,交付來人送過去;鳳姐還說太簡薄些。

這段送禮情節(jié),就顯示了平兒的“送禮學(xué)問”。親戚有遠(yuǎn)近,朋友有厚薄,禮物有輕重,估量厚薄,權(quán)衡輕重,這中間大有講究。這無法上天平秤,而能很準(zhǔn)確得體地估計出厚薄、輕重,這就是“學(xué)問”。

第五十六回江南甄府送來重禮,李紈、探春等人遵賈母之命,將禮物收了。然后說道:

這甄家又不與別家相同。上等封兒賞男人。只怕轉(zhuǎn)眼又打發(fā)女人來請安,預(yù)備下尺頭。

一語未了,果然人回:“甄府四個女人來請安。”賈母聽了,忙命帶進(jìn)來。

這段情節(jié),又顯示了賈母的“送禮學(xué)問”。因為“來而不往非禮焉”,“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送禮是兩方面的事,有送的,有收的。不但要權(quán)衡送出去的,而且要估計人家送來的。自己如何送去,人家如何回禮;人家如何送來,自己又如何回禮。送之者眷眷,受之者拳拳。估計對方,考慮送什么,考慮如何回禮,賞送禮的人,這更是學(xué)問。這里寫賈母在送禮學(xué)問中的預(yù)見性。

第三十一回寫史湘云來,帶來了送給襲人等人的絳紋石戒指兒。黛玉笑她,前日送同樣的東西給黛玉等人,是派人送來的,既是同樣的東西,為什么不一起送來?為什么巴巴兒自己帶來等等。史湘云回答了黛玉一番話,說明送給姑娘們的應(yīng)該怎樣送,送給丫頭兒們的又必須注意什么,說的頭頭是道。眾人聽了都說道:“果然明白?!?/p>

這次送禮是友誼的饋贈,但史湘云饋贈這些東西時的思維是多么細(xì)致而周密呢?

單舉以上三例,即可見《紅樓夢》中人,老的、小的,深通禮數(shù)的當(dāng)家人的助手,以及閨閣小姐,對“送禮”這門學(xué)問,都是精心思考,深入研究的。

《紅樓夢》中的送禮,大約可分以下八類。

一是純屬友誼情感的饋贈,如前舉史湘云送姐妹們絳紋石戒指。鶯兒編花籃送給黛玉,蕊官送薔薇硝給芳官……這些小心意,小饋贈,本談不上什么禮物。但有“送”,有“收”,也如送禮,這純屬感情上的。

二是初見面的饋贈,也就是俗語說的“見面禮”。這就復(fù)雜了。有的是純友誼感情的,如鳳姐送秦鐘見面表禮。有的則是因為禮貌,如第十五回北靜王初見寶玉,送給他“蕶苓香念珠”。并說:“今日初會,倉卒無敬賀之物,此系圣上所賜蕶苓香念珠一串,權(quán)為敬賀之禮?!敝卦趥€“禮”字。另外還有因“勢”的見面禮,別有目的的見面禮等等,情況復(fù)雜,不能一一說清了。

三是紅、白喜事的送禮。娶親、聘女、過壽,這都是喜事。這是“紅喜事”。死人是喪事,白壽也當(dāng)喜事辦,叫“白喜事”。此外尚有蓋屋上梁、喬遷新居以及作佛事、打平安醮等等,都當(dāng)喜事送禮。娶親等四種“喜事”送禮,現(xiàn)在一般讀者還明白?!按蝓础彼投Y,現(xiàn)在一般讀者就不大了解了。如第二十九回所寫清虛觀打醮:“原來馮紫英聽見賈府在廟里打醮,連忙預(yù)備豬羊、香燭、茶食之類,趕來送禮?!焙竺骧P姐說:“只說咱們娘兒們來閑逛逛,人家只當(dāng)咱們大擺齋壇的來送禮——都是老太太鬧的!這又不得預(yù)備賞封兒?!苯酉氯ケ闶恰敖佣B三,都聽見賈府打醮,女眷都在廟里:凡一應(yīng)遠(yuǎn)親近友,世家相與,都來送禮”。這種送禮的情況,為什么送,送些什么等等,現(xiàn)在生活中恐怕已是沒有的了。當(dāng)然,各種“紅白喜事”送禮,除關(guān)系特殊者外,一般也都是“禮”的成分多,“情”的成分少了。

四是一般生日送禮,即不是整壽祝壽的禮。這不但老年人有區(qū)別,要講究,即年青人也講究。第二十二回寫寶釵過生日,就是十五歲,“及笄”之年,與眾不同,自然禮物也不同了。而一般生日,也要“送禮”,不過因人而異。用第六十二回平兒的話道:

我們是那牌兒名上的人,生日也沒拜壽的福,又沒受禮的職分,可吵嚷什么,可不悄悄兒的就過去了嗎?

當(dāng)天正是寶玉過生日,情況如何呢?“王夫人不在家,也不曾像往年熱鬧,只有張道士送了四樣禮,換的寄名符兒,還有幾處僧、尼廟的和尚、姑子送了供尖兒,并壽星、紙馬、疏頭、并本宮、星官、值年太歲、周歲換的鎖……王子勝那邊,仍是一套衣服,一雙鞋襪,一百壽桃,一百束上用銀絲掛面。薛姨媽處減一半。其余家中尤氏仍是一雙鞋襪;鳳姐兒是一個宮制四面扣合堆繡荷包,裝一個金壽星,一件波斯國的玩器……姐妹中皆隨便——或有一扇的,或有一字的,或有一畫的,或有一詩的,聊為應(yīng)景而已”。試看寶玉這樣的身份,在家過一個普通生日,禮品多么復(fù)雜。這還是王夫人不在家,如王夫人在家,那錦上添花,繁榮綺麗,就更用不著多說了。

平兒只是侍妾,還是奴才的身份,自不能大模大樣過生日,年年只是“悄悄的就過去了”。而被襲人說出來了,大家知道了,平兒畢竟是榮國府、大觀園權(quán)勢的核心人物,不少人平日奉承她還來不及,一聽到她過生日,自然送禮者“連三接四”地來了。寶玉過生日的禮物是緣于“禮”,那么平兒所收的禮物,送禮者便是因“勢”了。

五是節(jié)禮,三大節(jié):過年、端五、中秋,小節(jié):元宵、清明、中元、冬至、臘八,都要送禮。封建時代,這種種節(jié)禮,更是復(fù)雜,親友之間要送,上下級之間要送,宮廷中也要向王公貴戚家送,不過不叫“送”,叫“賞”。第二十八回襲人告訴寶玉“昨兒貴妃打發(fā)夏太監(jiān)出來送了一百二十兩銀子,叫在清虛觀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還有端午兒的節(jié)禮也賞了”。這就是叫“賞”。

節(jié)禮的復(fù)雜性,還不在于“送”和“賞”,有時是借送節(jié)禮來“打秋風(fēng)”,借著送一點不值錢的禮物,換來更大的好處,或重禮,或銀錢,送禮為名,圖利是實。第五十三回寫道:

人回:“北府王爺送了對聯(lián)、荷包來了。”賈珍聽說,忙命賈蓉:“出去款待,只說我不在家?!辟Z蓉去了。

簡單幾句話,氣氛寫的多么緊張。這正應(yīng)了一句俗話:“黃鼠狼給雞拜年,沒有安著好心眼?!辟Z珍有錢,但官和權(quán)都不大,在窮王爺或不窮而貪財?shù)耐鯛?,以及太監(jiān)們眼中,這正是塊“肥肉”,可以趁各種機(jī)會打他點“秋風(fēng)”,敲他點竹杠。過年了送來“對聯(lián)”、“荷包”,是清代宮廷儀式,王府身份,似乎十分隆重,但所值卻極有限。賈珍一接見送禮的,帶來王爺口諭,借一千兩銀子過年,賈珍便毫無辦法,只好乖乖拿出來了。因此嚇得他“忙命賈蓉”;但又不敢得罪,因而一要“款待”,二只能推說“不在家”。其情景,似乎比見到債主還可怕了。

以上一例,可見送禮的另一面,這是現(xiàn)代一般人難以想象的。

六是送土特產(chǎn),舊時謂之“饋送土儀”。甲地到乙地,乙地到甲地,外省晉京,京中人到外省,過去旅行不易,長途跋涉,總要帶些土產(chǎn)送禮。第十六回寫黛玉由江南回來:“黛玉又帶了許多書籍來……又將紙、筆等物分送與寶釵、迎春、寶玉等。”第六十七回薛蟠從江南回來,給寶釵帶來些紙筆、香袋、扇子等等,寶釵又分送大觀園眾姊妹,回目就是“見土儀顰卿思故里”,重在“土儀”二字。

七是窮富親友之間的禮物。如劉姥姥和榮府之間的禮物來往。這雖然也只送點瓜果干菜,得到更多的回禮和資助,但不同于王爺、太監(jiān)等仗勢打秋風(fēng)、敲竹杠。

八是鉆營的送禮,這不是“情”,也不是“禮”,完全是為了“勢”和“財”。即以送禮為“手段”,去結(jié)交、奉承權(quán)勢,拉攏關(guān)系,達(dá)到鉆營的目的,得到更大的好處。這種送禮,有時可鄙,有時可笑,有時可憫。最典型的是第二十四回賈蕓借錢買冰片、麝香,編了一套假話給鳳姐送節(jié)禮。很快得到了種花木的差事,一批就是二百兩銀子,他還了倪二的賬,只拿了五十兩找花兒匠去了。至于他送給寶玉兩盆白海棠,那多少似乎倒是帶有情誼的“禮物”了,實際還是巴結(jié)“核心人物”的手段。

綜上所分,約略為八種,雖未必能概括《紅樓夢》中所有的送禮的情節(jié),但大體上也差不多了。

至于說這些禮物都送什么呢?那更是復(fù)雜:過壽、過生日,送壽屏、壽桃、壽面等等;打醮送三牲、香燭、供果等等。其他節(jié)禮,親友饋贈,鄉(xiāng)里土儀,鉆營孝敬等等,各種禮品,名目繁多,無法說清。舊時把所有禮品,概括分之為二大類,即“干禮”、“水禮”?!案啥Y”包括一切貴重的禮品,甚至金、銀等財物。如鳳姐送給秦鐘“狀元及第金錁子”、送給寶玉“金壽星”。甄府到京,送給賈府“上用的妝緞、蟒緞十二匹。上用雜色緞十二匹。上用各色紗十二匹。上用宮綢十二匹。宮用各色緞、紗、綢、綾二十四匹”。這樣重的厚禮,雖不是金銀之類,自然也是“干禮”了?!八Y”則是不甚值錢的吃食物品及其他。如壽桃、壽面,香燭、供果,五月節(jié)粽子,八月節(jié)月餅等類。送禮大體可以這樣按禮品價值分類。至于有紀(jì)念性的贈送,北靜王送給寶玉香串,張道士送金麒麟,第二十八回寶玉送給蔣玉菡“玉玦扇墜”,玉菡回贈“茜香國汗巾”,這些似禮品而非一般禮品,自然另當(dāng)別論了。

《紅樓夢》時代,一般紅、白喜事,各種大禮,送禮要有“禮單”,收禮要記“禮賬”。第二十回中,鳳姐讓寶玉開個單子,只報了“大紅妝緞四十匹”等四種物品名稱,寶玉反問道:“這算什么?又不是賬,又不是禮物,怎么個寫法兒?”

這就說明:是賬開“賬單”,是禮物開“禮單”,都有特定寫法。甄府來送禮,“說著便將禮單送上去”,就是先呈禮單,照單收禮。

禮單是用紅紙折成折子,一般五六寸高,三四寸寬。紙用大紅或梅紅,封面恭楷寫“禮單”二字,內(nèi)容在禮品一宗宗細(xì)目前,照例寫一些吉祥話,如壽禮寫道:

竹苞松茂,人壽年豐,鼎焚蘭蕙之香,堂列彩衣之戲,恭逢

賈太夫人七秩晉六之慶,謹(jǐn)具菲禮,敬祝

華誕      世年愚侄某某某叩賀

禮品計開:

香楠如意  一柄
香楠壽杖  一柄
泥金大紅蟒緞壽屏  一架
萬壽金飾自鳴鐘  一架
壽酒十壇壽燭十封
壽桃百枚壽面百束

擬以上禮單,聊供參考。

送厚禮講究講四色、八色,不能單數(shù)。收禮的人可以照單全收,也可全不收。而很多情況是收幾樣,退幾樣。這樣把禮單所列的,在收的物品下注明“敬領(lǐng)”,在不收的物品下注明“敬謝”。把禮單交送禮的人帶回給他主人。

諸多禮品,要一一登賬。一記清禮品財物數(shù)字,賞錢多少,收到日期,以免丟失、遺忘及其他弊端。二備還禮時查考,人家送來多少,將來對方有事,應(yīng)送多少去。這叫“禮賬”,是老式會計賬簿中“分類賬”的一種。

封建社會有句俗語道:“官不打送禮的?!辈坏淮?,還要給賞錢。寶釵派婆子給黛玉送燕窩,黛玉命人:“給他們幾百錢,打些酒吃,避避雨氣。”那兩個婆子說“又破費姑娘賞酒吃!”說著,磕了頭,出外接了錢。這是送小禮,日常饋贈,賞的也不多。甄府送來四色重禮,賈母就吩咐用“上等封兒”,就是紅紙封,里面按等級裝的錢最多的“封兒”。當(dāng)時用制錢,用白銀。但也有“錢票”、“銀票”,“紅紙封兒”中裝一吊銅錢容易破,只好把錢卷在紙中。如裝“錢票”、“銀票”,多少就無所謂了。賞送禮的男仆人,用“封兒”;賞送禮的女仆人,也可用“封兒”。但更講究用“尺頭”,就是一段綢緞衣料,按一定尺寸裁好,可做一件衣服。用紅紙包上,好看,便于賞賜,謂之“尺頭”。

同送禮有密切關(guān)系的,還有“帖子”。第十一回:賈敬過生日,寫送禮情況道:“忠靖侯史府等八家,都差人持名帖送壽禮來,俱回了我父親……”說明送禮要持“名帖”。另外第十回賈珍給秦可卿請醫(yī)生,說道:“我已叫人拿我的名帖去請了?!比サ娜嘶貋矸A報說“先生今天不能來,明天來”等等情況之后,有一句傳先生的話道:“‘大人的名帖著實不敢當(dāng)?!€叫奴才拿回來了。”

這都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拿名帖去請”;又為什么把名帖退回來,說“著實不敢當(dāng)”?這要先理解《紅樓夢》時代用名帖的作用。

“名帖”也就是現(xiàn)在的“名片”,但不大用白色的,一般是紅色、梅紅色。如果在喪服守孝期間,俗名“守制”,就用“藍(lán)色白字”,平時“紅紙黑字”。乾隆時汪啟淑《水曹清暇錄》云:

前明門狀名紙,皆用白者,通籍后遇元日、賀壽用紅。位尊則平時皆用紅矣。今時人初入泮尚用白柬,過此全然用紅。

稍后楊懋建《京塵雜錄》云:

京城拜客,用三寸紅紙,拓木刻姓名……惟翰林諸公謁前輩,概用白帖子,其余師生衙門,前后輩衙門,俱用紅紙大片子,以代全柬。

這就是《紅樓夢》時代的名帖,都是大木頭戳子,印在紅紙上的。讓人拿名帖去請,就如同自己親身去請;對方收下帖子,就是接受你親自去請;不接受,退回帖子,就是當(dāng)不起你親自請。

當(dāng)時對帖子很重視,比現(xiàn)在名片重要。送禮時,備了禮物,又拿了帖子去派人送,等于自己親自送去,更為隆重。那時把“名帖”看得比現(xiàn)在的“名片”重要的多。所以賈珍在請醫(yī)時,有“拿名帖”、“退名帖”這樣一段情節(jié)。

名帖自明代就很流行,而且大多那木頭戳子上的字是自己寫的。姚元之《竹葉亭雜記》有一則云:

額岳齋司農(nóng)云:舊聞嚴(yán)嵩當(dāng)國時,凡質(zhì)庫能得嚴(yán)府持一帖往候者,則獻(xiàn)程儀三千兩。蓋得此一帖即可免外侮之患。金陵三山街松茂典猶藏此帖,以為古玩。帖寫“嵩拜”二字,字體學(xué)魯公,大可五寸,紙四邊不留余地。乾隆四十五年曾親見之。

從所記可以想見明代名帖的形狀。另外清人筆記中還記有人在慈仁寺花三文錢買到天啟時客氏的名帖,也是有趣的名帖掌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