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唐山大地震

愛與哀愁:說出你的家族故事 作者:李宇宏


唐山大地震

文/喬元武

文摘

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人似乎真的很難理解這種感受。生與死就在一念之間,活好當下的每一秒,對于經(jīng)歷過地震的人們來說,是很自然的一種選擇。

唐山是一個歷史淵源很深的城市,這里曾是中國近代工業(yè)的搖籃。李鴻章辦洋務時,跟英國人一起在這里辦了開灤礦務局。為了把挖出來的煤炭運給北洋海軍,不久后,中國第一條鐵路也修在了這里。

但今天的唐山,沒有一點點歷史留下的痕跡。寬闊平坦的道路,拔地而起的高樓,市區(qū)里最老的建筑,也不過是帶著些許80年代風味的小紅磚樓。這是一座重建的城市,1976年的大地震幾乎夷平了市區(qū)范圍內(nèi)的一切建筑物。

即使是那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這個城市也早已肅清了大部分痕跡,僅留下幾處遺跡供后人憑吊。

我們這一代人,從一出生就學會了和地震這件事“和平相處”。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學校就人手一冊地給我們印發(fā)了《防震減災常識》。手冊教給我們地震的原理、前兆、逃生技巧、災后重建等知識,藍色的封皮我到今天都記憶猶新。逢年過節(jié)隨長輩訪友的時候,他們遇見一些不算熟悉的人,往往會互相聊聊自己在地震中失去了哪些家庭成員,仿佛這樣就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小時候我對這些細節(jié)從沒有深思過,直到長大后才發(fā)覺一個城市的人能如此坦然地面對至親的離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作為后來人,我對那場地震既陌生又熟悉。那個年代影像器材遠未普及,雖然長輩們都親身經(jīng)歷過,但我在家里從沒見過任何一張記錄那場地震的照片。錢鋼的《唐山大地震》似乎是震后最早出版的紀實文學,后世多將其奉為記錄這次災難的首選材料。但我身為作家的爺爺,認為其在很多第一手材料的處理上有待商榷。影視產(chǎn)業(yè)這幾年風生水起,以“唐山大地震”為名分別上映了一部電影和一部電視劇,但唐山人都批評說拍得假。

40年前的那個凌晨,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在一場殺死24萬人(官方數(shù)據(jù))的天災中,我的家人是怎么幸存下來的?死里逃生的他們又是怎么在眼前這個末世般的災難現(xiàn)場中開始新生活的?帶著這些問題,我開始了我的紀錄片拍攝。美滿的家庭大多相似,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也許我家人的經(jīng)歷代表不了全體唐山人,但我在今天把親人們的經(jīng)歷記錄下來,對于個體家庭的意義十分重大。

在采訪結(jié)束以后,我驚訝于身邊這些朝夕相處的親人們竟曾是那么驚心動魄故事的主人公,但我更驚訝于我們之間以前竟然從來沒有過類似的交流。

1.地震 時針定格在凌晨3時42分53秒

談起那場地震,幾乎所有親歷者都會提到的一點,就是熱。唐山是個季風氣候城市,冬冷夏熱本不足為奇。但那一年夏天,從7月份以來,城市就籠罩在一片難以言喻的高溫之中。大地震來臨的前夜,27日晚上,更是熱得離譜。很多工人結(jié)束一天的勞作之后,都習慣在太陽落山后出來走走,或在路燈下打打撲克,或三兩知己聚在一起聊東聊西,享受每天難得的清涼一刻。但這一天,這種清涼并沒有如期到來。雖然天已經(jīng)黑了,但仍然酷熱難耐。

爺爺說,那天“街上乘涼的人比平日里少了很多,大家都耐不住酷熱早早回家去了”。很多人可能都覺得,天這么熱不如早早睡了。誰知道他們其中的很多人,竟然永遠沒有機會再醒過來了。

1976年,“文革”處于尾聲。對于像爺爺這樣在學校從事教育工作的知識分子來說,前幾年讓人窒息的政治空氣正在一點點松動。他在學校的日子稍微好過些了。但因為所謂的家庭成分問題,他仍然受到一些排擠和白眼。那天晚上前半宿,他一邊躺在床上思考這兩天工作中遇到的煩心事,一邊思考一篇白天沒有寫完的文稿。爺爺是唐山一所高中的黨委宣傳部主任,平日里靠著一支筆桿子在校內(nèi)外的報刊上發(fā)表文章,歌頌我黨在教育戰(zhàn)線上日新月異的成就。就這樣,他在迷迷糊糊中睡著了,但用他的話說,一直沒睡得很踏實,心里發(fā)慌,感覺就像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忘了做。

夜慢慢深了,城市漸漸陷入沉睡。但與此同時,在離城區(qū)中心較遠的工廠區(qū),巨大的工業(yè)機器還在轟鳴著,日夜不停地生產(chǎn)著這個國家最需要的東西:鋼鐵、煤炭和電力。姨父當過兵,后來復員分配到了唐山鋼鐵集團公司。“唐鋼”職工在當時是個響當當?shù)拿?,在相親市場上很吃香,因為計劃經(jīng)濟體制下的國營大型企業(yè)員工都享有豐厚的公司福利。集團旗下設有醫(yī)院、學校、幼兒園、公園、商場等許多公共設施,用以解決公司員工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后顧之憂,是不折不扣的“大鍋飯”“鐵飯碗”。27號晚上,正好輪到姨父值前半夜的班,交接時間是凌晨3點。接替他的人來得稍微早了一點,他倆一起在廠房外邊站著抽了支煙,可有可無地說了兩句閑聊的話,履行完程序,姨父就準備騎自行車回家睡覺。他跨上車,跟傳達室的大爺說聲再見,一溜煙消失在夜色當中,這一趟回家的路他一般要騎半個小時左右。

時針滴滴答答地走著,像死神的腳步聲。3時42分53秒,地震降臨了。

“那感覺就像有人在使勁搖晃我”,媽媽對我說。她當時跟我大姨睡在一起,還以為是睡在身旁的姐姐在搖晃她想要叫她起來,但她在睡夢中迷迷糊糊地沒有徹底醒過來。緊接著,她感覺眼前突然亮若白晝,她以為是誰把屋子里的燈打開了。正要問身旁的大姨發(fā)生了什么,但還沒來得及開口,屋子就坍塌了。掉下來的水泥屋頂狠狠地壓在她的身上,讓她一瞬間就失去了意識。睡在她身邊的大姨也是一樣,她們都沒來得及說上一句話,就統(tǒng)統(tǒng)被掩埋在了廢墟下邊。

無獨有偶,在地震來臨的那一剎那,爺爺也在一片宛若白晝的光線中驚醒,同時還聽見轟隆隆的巨響,好像遠處一直在打雷一樣。那聲音越來越近,光也越來越亮,但不同于屋里昏黃的鎢絲燈泡,那是一片類似于日光的白光。后來他才知道,這就是所謂的地震前兆:地光和地聲。他起身的同時,屋子開始劇烈地搖晃,身旁的奶奶還在睡夢當中。他想趕緊叫醒奶奶一起往屋外跑,但還沒等他叫醒奶奶,屋頂就砸下來了。他只好下意識地趴在床上,本能地用手護住頭部,他感覺腳踝部位一陣劇痛襲來,覺得自己可能不行了。但幸運的是,疼痛很快過去了,塌下來的屋頂并沒有砸到他的要害部位,只是腳踝有些扭傷。他開始試著用手扒開蓋在身上的廢墟,這些瓦礫和石塊并沒有很結(jié)實地壘在他身上,不一會兒他便從廢墟中掙脫出來。看著自己的屋子化為一片廢墟,他內(nèi)心很清楚這是發(fā)生了地震,馬上開始在廢墟中尋找自己的家人。奶奶、姑姑,還有當時才兩歲的叔叔都在屋子里,我的爸爸則去了太奶奶家中過暑假。他先喊了幾聲,很快廢墟下傳來姑姑的聲音,說自己沒事,叔叔也在她的懷里沒有受傷。但是怎么叫都聽不見奶奶的聲音!爺爺正費力地用手扒著廢墟,突然聽到身后有人喊他的名字,回頭一看是二爺爺過來了。他們一家已經(jīng)全部脫險,于是他便趕來看看這邊的情況。兩人一起努力,很快就挖出了姑姑和叔叔,并把他們安頓好。過了一會兒,奶奶也從廢墟中被挖了出來,但她下身流了很多血,意識已經(jīng)模糊。更糟糕的是,奶奶的下半身完全失去了知覺。

姨父回到家剛躺在床上準備睡覺,地震就發(fā)生了。他憑著當兵時練就的一身機敏,一個側(cè)身就從窗戶閃出屋子外。幾乎是同時,屋子倒了下來。他趕緊開始扒廢墟,不久便救出自己的家人??吹揭患胰硕紵o大礙后,他立刻想起當時和他處于戀愛中的大姨,沖上自行車飛馳而去。

電光火石間姨父的這一個決定,很大程度上挽救了我媽媽一家的生命。

到我媽媽家以后,姨父看到整個房屋已經(jīng)完全坍倒。姥姥、姥爺、大姨、媽媽一家四口人也完完全全被掩埋在廢墟之下。叫喊了幾聲之后,首先傳來回聲的是姥爺。姥爺曾經(jīng)也是個軍人,憑借著靈敏的身手躲過了致命的石塊。姨夫順著聲音摸索,不久便救出了姥爺,接著是睡在旁邊的姥姥。救出二老之后,三個人一起喊著大姨和媽媽的名字,但是沉默的廢墟遲遲沒有回應。三個人只好憑借屋子的相對位置不斷用雙手扒開表面的沙土和碎石,一點點摸索著。這時候,離地震發(fā)生已經(jīng)過去兩個多小時了。人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越長,生存的概率也越低,所有在倒塌的房屋上尋找自己親人的人們,都緊緊地繃著一顆心。

此時的唐山,就好像一個剛剛遭遇迎頭重擊的人,面對著突如其來的打擊,無所適從。許多影視作品都試圖重現(xiàn)災難后第一時間的現(xiàn)場,但沒有哪一部刻畫得足夠準確。在地震剛剛過去的幾個小時里,沒有哭天搶地的人群,也沒有血流成河的街道,有組織的救援更是在震后足足24個小時之后方才到達。面對這猝不及防的災難,彌漫在城市上空的,只有安靜。凌晨3點正是人們進入深度睡眠的時候,不計其數(shù)的人根本來不及反應就被從天而降的水泥塊和氈子正中要害,他們甚至沒有機會呻吟和呼救。

當時大多數(shù)人家住的都是自建的平房,在建筑的過程中根本沒有考慮過防震減災。這些房子沒有鋼筋結(jié)構(gòu),在地震波的侵襲下幾乎是弱不禁風。由水泥、磚塊、木料和毛氈構(gòu)成的建筑材料,更是殺人利器。這些材料不僅沉重,而且物理強度極低,受到?jīng)_擊后很容易形成銳利的尖角對人體造成致命的傷害。更別說磚塊破碎時會產(chǎn)生大量粉塵,被掩埋的人十分容易因為吸入大量粉塵而窒息。

那些像我姨父和爺爺一樣有幸躲過一劫、從廢墟中脫身的人,都在第一時間開始了對自己家庭成員的救助。從廢墟中被挖出來的人們,傷勢不重的也很快投入這場轟轟烈烈的群眾自救運動。彼時的鄰里關系不似當下這樣冰冷,救完自家的人,就會幫著救鄰居家的人。

市政服務早已癱瘓,一些社區(qū)街道辦的工作人員把紅色的袖標往胳膊上一戴,登高一呼,就成了這一小片災區(qū)的最高領導。在他們的疏導和指揮下,救災行動竟然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在一些地方甚至形成了一些聚集醫(yī)療力量的醫(yī)療點。每個人的心中都很清楚自己要做些什么,或是在廢墟中尋找自己的親人、朋友,或是將已經(jīng)死去的親友的尸體搬運去集中的地點。整個城市好像在上演一出啞劇,在做完自己的事情之前,人們還來不及哭喊。

奶奶就是在這些臨時搭建的醫(yī)療點接受了第一時間的搶救。但也僅僅是簡單的清創(chuàng)、止血而已,更復雜和專業(yè)的救護行動受條件限制根本無從展開。這讓很多本來傷勢并不足以致命的傷員因為貽誤了治療時機而喪命??焯炝恋臅r候,天開始下雨了,是瓢潑大雨。雨水夾雜著廢墟下死傷者的血液在街道上彌漫開來,剛剛還因為麻木而無力悲傷的人們開始冷靜下來,失去親人的哭聲和喊聲此起彼伏。

爺爺在二爺爺一家的幫助下用蓋柴火的防水布支起了一個簡易的帳篷,讓一家人免于淋雨。奶奶已經(jīng)從昏迷中清醒過來,雖然還是感覺不到下身的存在,但血已經(jīng)止住了,暫時脫離了危險。爸爸也從太奶奶家回來了。地震來臨時,他和太奶奶一起躲在屋子的墻角下,整個屋頂塌下來后,這個墻角奇跡般地沒有倒掉,兩人安然無恙。把一家人暫時安頓好以后,爺爺決定立刻去學校看看,他放不下那個他工作的地方。那是個集體利益大過天的年代。

天已經(jīng)蒙蒙亮了,姨父和姥爺在廢墟下摸索良久以后,總算挖出了大姨,她只是受了輕傷,沒有大礙。但卻怎么也找不到媽媽的位置。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姥姥急得掉眼淚。正在這時,姨父總算在一塊石板下發(fā)現(xiàn)了已經(jīng)昏迷的媽媽。他和姥爺一起把人挖了出來。因為吸入了大量粉塵,嚴重窒息,媽媽的臉色已經(jīng)呈青紫色,頭上也被砸出了一個橘子大小的鼓包。如果再遲一點點,也許人就不行了。姨父和姥爺確認了媽媽還有呼吸,身上也沒有出血點,就把她抱進了帳篷里。雖然都受了輕傷,但一家人得以團圓,已經(jīng)是萬幸了。帳篷外不時傳來鄰居家失去親人的痛哭聲,更有些家庭慘遭絕戶,沒有一人幸免于難。

沒過多久,媽媽漸漸醒了過來,有了微弱的喘息聲和咳嗽聲。姨父湊過去把她抱在懷里,她一點點睜開眼睛,嘴里似有似無地吐了幾個字:“我要喝水?!币谈岗s緊拿水給她。憑借著在部隊里學習到的急救經(jīng)驗,他對媽媽說:第“一口水你不要喝下去,先好好漱漱口?!眿寢屄犃艘谈傅脑挘蛄艘豢谒院箝_始漱口,隨之而來的是強烈的嘔吐感,一陣干嘔以后,她吐出了一口渾水,夾雜著不計其數(shù)的磚泥和塵土。如此反復幾次之后,才將呼吸道里的粉塵吐干凈。一家人在帳篷里避雨到上午10點左右,突然又發(fā)生了一次十分強烈的余震。離帳篷很近的一面殘缺不全的磚墻轟然倒下,險些砸到帳篷。一些磚塊已經(jīng)滾進了帳篷里,這讓一家人倒吸了一口冷氣,但好在沒有產(chǎn)生更嚴重的后果。到這里,媽媽一家已經(jīng)全部轉(zhuǎn)危為安了。

2.救援 對幸存者來說,考驗剛剛開始

唐山是京津唐城市圈的交通樞紐,有著四通八達的鐵路和公路網(wǎng)。但在強烈的地震波破壞下,鐵路已經(jīng)完全喪失功能。離震區(qū)最近的第38軍在接到指令后火速啟程趕往災區(qū)。路基損毀,鐵軌彎曲,救援的火車不得不停在遠離城市的地方。車上的物資和人員被轉(zhuǎn)移到汽車上繼續(xù)向災區(qū)運送,但路面也已經(jīng)被嚴重損毀,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救援隊伍的到達。第一批解放軍到達唐山市區(qū)時,已經(jīng)是29日的凌晨了。在災難發(fā)生后到解放軍趕到這接近24小時時間里,唐山市已經(jīng)徹底失去了現(xiàn)代化城市賴以生存的市政服務和執(zhí)法力量。整個城市處于完全無序的狀態(tài),這對于人性是一個艱難的考驗。

歷史無數(shù)次地告訴我們,永遠不要去考驗人性。

爸爸說他人生中感到最絕望最恐懼的時刻,是在地震后的第一個晚上。29日入夜后,市區(qū)內(nèi)突然涌入了一批從東邊縣區(qū)逃亡到市區(qū)的村民。他們不僅四處乞討食物和飲用水,還帶來了一個可怕的消息:位于市區(qū)東邊的陡河水庫大壩在地震中受到嚴重損壞,洪水可能很快會來臨。本就慌亂的市民們聽到這個謠言后更加手足無措,一些人開始帶著家人往西邊移。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比食物更珍貴的是干凈的飲用水。當時自來水系統(tǒng)還沒有成熟,很多家庭貯水都是采用陶瓷質(zhì)地的大水缸,這些脆弱的瓷器在地震中幾乎無一幸免,很多家庭失去了水源。哪怕是一些有少量存水的家庭,經(jīng)過了一天的時間,也面臨著缺水的難題。

癱瘓的市政系統(tǒng)根本做不到對珍貴的水源進行集中調(diào)配,因為搶水而造成的沖突此起彼伏。整個城市面臨著缺水的危機,秩序的完全崩潰似乎一觸即發(fā)。而老天又在此刻十分配合地刮起了大風,天上不時有閃電劃過,雷聲隱隱約約,時遠時近。加上哭鬧的人群,人心惶惶的逃難者,當時剛剛念小學的爸爸覺得在眼前的這個世界里十分無助。

一些災民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中難以自拔,又面臨著缺水、缺食物、缺住所、缺醫(yī)療等生存問題,已經(jīng)處于崩潰的邊緣。好在解放軍總算來了。爺爺說,解放軍進城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穩(wěn)定已經(jīng)處于崩潰邊緣的城市秩序,據(jù)說還槍斃了一些投機倒把、伺機盜竊國家財物的人。秩序穩(wěn)定以后,解放軍和唐山災民一起繼續(xù)進行救災活動。不停地有人從廢墟下被挖出來,他們有的還有呼吸,有的則已經(jīng)是一具尸體。

尸體堆積如山,他們被運往幾個指定的地點進行處理,以免污染水源或引發(fā)瘟疫。負責衛(wèi)生工作的軍醫(yī)則在市區(qū)內(nèi)設立了很多醫(yī)療點,比起之前災民自發(fā)搭建的那些,這些醫(yī)療點不論醫(yī)療水平還是物質(zhì)條件都有很大的進步,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天空中不時有飛機飛過,噴灑滅蚊滅菌的藥物。一些穿著防化服的軍人也挨家挨戶噴灑藥物,并向居民分發(fā)了一些簡易的滅蚊滅蟲工具。這一切都是為了防止大災以后出現(xiàn)大疫?!澳莻€夏天,蚊子和蒼蠅都絕跡了”,爸爸對我說。

爺爺一家當時住的地方不遠處有一家冷凍廠,里邊儲存著凍肉等副食品。地震以后,解放軍組織人員接管了冷凍廠,有秩序地向災民發(fā)放里面的食物。爺爺一家人就吃著冷凍的兔子肉,度過了地震后最開始的幾天。奶奶在休息了一天以后,下半身仍然沒有知覺。而且似乎是因為膀胱受了傷,她始終無法排尿,小肚子已經(jīng)微微鼓起來了。爺爺將奶奶抱上了一輛小板車,把她推去解放軍設立的醫(yī)療點。但那里的軍醫(yī)表示當前條件下無法為患者進行導尿,只能等后續(xù)支援抵達之后再進行。爺爺無奈地回到了帳篷里。但進入震后的第三天,奶奶的小肚子越來越鼓,已經(jīng)變得有些透明了,爺爺再也等不及,一大早便出去四處打聽當下城內(nèi)的醫(yī)療情況,一些人告訴他在市區(qū)西邊有一家上海醫(yī)療隊設立的醫(yī)療點,據(jù)說水平很高。爺爺二話不說就推著奶奶上路,一路上,不認識路的他邊打聽邊摸索,足足走了一上午才到達這個人們口中的醫(yī)療點。但那里的條幅上赫然寫著幾個大字:市直機關和干部醫(yī)療點。

顧不得那么多了,爺爺推著奶奶就往里走。剛一進門,迎面走來一個身穿白襯衫黑工褲的大個子,頭上梳著油花花的大背頭,有一種大干部的派頭,跟當時全城救災的唐山市民在一起顯得特別不協(xié)調(diào)。他問爺爺是來干什么的,爺爺跟他說明情況后,他說:“不行,這里是市直機關醫(yī)療點,不接待周圍群眾?!睜敔敻忉尩?,奶奶的情況現(xiàn)在很危急,急需救治,請他行行方便,他卻不由分說地伸手想把爺爺往外推。爺爺說,“他的兩只手特別大,像鐵鏟似的,勁兒很大,我覺得他一定是個‘造反派’,”跟這樣一個“造反派”講道理,真是太難了。正在爺爺為難之際,不遠處的帳篷里走出幾位大夫,其中領頭的是一位稍微上了點年紀的女大夫,戴著眼鏡,衣冠整潔,白帽子下有一縷銀灰色的頭發(fā)。她看到爺爺后走了過來詢問情況,跟那個大個子講道:請“你馬上離開,我要給這位婦女導尿?!蹦莻€人才不情愿地走開了。奶奶躺上了病床,整整導出三大罐尿液,尿液中已經(jīng)充滿了紅色的絮狀物,膀胱因為受傷而出血。這位大夫還對奶奶的身體進行了全面的檢查,發(fā)現(xiàn)下半身失去知覺的原因是脊柱受傷而導致截癱,必須馬上轉(zhuǎn)移到后方醫(yī)院接受全方位的醫(yī)療救治,否則有終身癱瘓的危險。爺爺表示感謝后匆匆辭別了這位大夫,他之后曾在我市的晚報和雜志上多次發(fā)文表達對這位上海醫(yī)療隊女大夫的感激之情。爺爺打聽到危重傷員可以轉(zhuǎn)送到我市的機場乘坐軍用飛機轉(zhuǎn)移到沈陽接受治療,于是又馬不停蹄地將奶奶推去了機場,看著奶奶上了飛機以后才回到家中。到家時已經(jīng)是深夜,爺爺?shù)哪_踝本來就被砸傷了,走了一天的路,已經(jīng)腫得像個蘋果一樣。東北是唐山抗震救災的大后方,不計其數(shù)的危重傷員在沈陽的軍醫(yī)院接受了及時有效的救治。送走了奶奶以后,爺爺馬上回到學校報到,幫助學校開展重建工作。家里白天就靠二爺爺一家,還有年齡最大的大爸爸照料了。震后不久,幸存的人們紛紛住進了自家修筑的臨時居所,總好過住帳篷被風吹雨淋。但因為爺爺一直在學校工作,顧不得家里的事,一家人還住在破舊的帳篷里。38軍的一個團駐地就在爺爺?shù)膶W校,一來二去地,爺爺就和團里的一個干部熟絡起來。這位干部得知爺爺家里的住房問題還沒有解決,特地派了幾個勤務兵,去爺爺家里按照部隊的標準建造了一間很大的磚房。爺爺十分感激,一個勁兒地給這幾個戰(zhàn)士塞香煙,但都被婉拒了,對他們的姓名也不得而知,只知道帶頭的是一位姓姜的排長。幾個月后,奶奶也回到了家里。雖然有幸免于終身殘疾,但奶奶日后走起路來,都是一瘸一拐的。

3.記憶 不需要想起,因為從未忘記

唐山大地震滿40周年了。雖然今天住在這個城市的很多人都經(jīng)歷過那場劫難,但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人,正在成為城市中的大多數(shù)。作為一個資源型的城市,與其他城市相比,唐山似乎是一個幸福指數(shù)很高的小城。很難說這有沒有受到地震這件事情的影響,但一場帶走24萬人的災難,注定會在住在這個城市的人們心里,留下永久的痕跡。對于這個問題,我詢問了媽媽。

對“于我自己來說,經(jīng)歷過這件事讓我戰(zhàn)勝了內(nèi)心的恐懼。我小的時候回家要經(jīng)過一片玉米地,有時候回家晚了就要穿過那片漆黑的玉米地。我曾經(jīng)十分害怕,腦海中會浮現(xiàn)出死人啊鬼啊這類東西。地震以后,每天挖出來的尸體就堆在離我們帳篷不到100米的地方,到了晚上才會有專人負責運走。有一天,我還看到一個我們班的男同學被人抬進了尸體堆中。我慢慢地接受了這些東西,也許就是習慣了吧,以后幾乎再沒有什么能嚇到我的東西了。另外,我覺得地震讓唐山人想‘活在當下’。身邊許多人通過買賣煤炭或者股票賺了錢以后,都沒有像江浙地區(qū)的人那樣用賺來的錢繼續(xù)投資,而是直接消費掉了。對于身外之物,包括錢,很多唐山人都抱著一種‘我可能明天就會失去它’的態(tài)度,這也可能是唐山街頭的名車在全國范圍內(nèi)都很有名的原因吧。”

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人似乎真的很難理解這種感受。生與死就在一念之間,活好當下的每一秒,對于經(jīng)歷過地震的人們來說,是很自然的一種選擇。

在那場災難中,許多人連眼睛都沒來得及睜開就喪命了;許多人雖然僥幸逃過一劫,卻不得不看著自己身邊的親人和朋友離他而去,而就在幾個小時前,這個人很可能還對他笑過、哭過,他們一起謀劃美好的未來,或是一起抱怨平淡的生活,但此刻他傷痕累累的軀體就被人送去了尸體集中點。來不及道別,這是怎樣的一種痛?如果注定不能永遠擁有,何不盡快享受眼前的一切,努力把握尚在自己手心中的每一秒呢?這也許是每一個幸存者在日后的心態(tài)吧。他們的子女又或多或少地傳承了這種心態(tài),這一切都塑造了今日唐山人作為一個群體的性格。

在采訪的過程中,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爸爸和媽媽雖然對于彼此家庭在地震中的經(jīng)歷有所了解,但都只是大概。對于許多細節(jié)問題,兩個一起生活了幾十年的人,并沒有進行過很深刻和全面的交流。我問他們原因,他們說并不是他們要刻意回避這個話題,而似乎是某種心照不宣的默契,就是單純地覺得沒有必要去討論這件很沉重的事情。“與其怨天尤人,念念不忘,不如放下包袱,輕裝前進,這才是最好的,尤其是你們年輕人”,媽媽這么告訴我。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聲音不斷涌現(xiàn),24萬這個死亡數(shù)字一次又一次地被懷疑,也有一些所謂的“真相”浮出水面,指出官方在地震前早已通過不同渠道發(fā)現(xiàn)了很多嚴重不符合自然規(guī)律的現(xiàn)象;甚至有人聲稱地震早就已經(jīng)被預測到了,只是礙于當時緊張的政治空氣,沒人敢承擔預測不準所帶來的后果,最終釀成了驚天慘案。但不論死了多少人,不論這場災難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事實已經(jīng)無法改變了。與其懷揣無休止的陰謀論空發(fā)誅心之論,我更愿意坦然接受這一切,輕裝前行。對地震這件事情如是,對生活中遇到的其他事情亦如是。

故事背后的故事

喬元武從本科開始在香港讀書,如果沒有參與我們的紀錄片項目,不知道他是否會對自己是唐山人這個身份有更多的興趣。不過從我們的第一次課,從學生們自我介紹的環(huán)節(jié)開始,我們就確定了,喬元武一定會做一個和唐山大地震有關的紀錄片。

想起我的公公婆婆給我們講過他們和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公公在1976年大地震前幾天去唐山出差,帶了家鄉(xiāng)產(chǎn)的綠茶給當?shù)氐囊粋€朋友做禮物。這一家人在地震的前夜喝了濃茶,因為平時不習慣喝茶,興奮得半夜都睡不著。沒想到,地震的時候卻因此幸免于難。一杯綠茶救了一家人。這個故事,讓人覺得生死似乎就是一系列的巧合。

對唐山人來說,唐山大地震既不是官方的數(shù)字,也不是煽情的電影,而是他們的切膚之痛。局外人看到的是故事和悲情,親歷者卻不由自主地選擇努力遺忘。正如喬元武發(fā)現(xiàn)的,在唐山土生土長并親歷了大地震的父母,在一起生活了幾十年,并沒有對各自在地震中的經(jīng)歷進行過很深刻和全面的交流。而他自己,也是長這么大才第一次聽家人談起他們驚心動魄的過去。

歷史是不能遺忘的,因為這些歷史,塑造了今天的我們。唐山人活在當下的理念,看淡生死、向死而生的性格,也正是他們在這段經(jīng)歷的基礎上形成的。

這部記述喬元武的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真實經(jīng)歷的短紀錄片,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的時候被騰訊視頻推出。這篇文章,以及這部紀錄短片,都被喬元武和家人視為對這個過往經(jīng)歷最好的紀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