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來了個梁廣大
1983年的秋天,對珠海而言,非同尋常。它既是珠海經濟的初春時節(jié),也是珠海這座城市命運的轉折點。
這年秋天,珠海在悄無聲息中,迎來了一個新市長。
這個新市長自1983年任起至1998年,先后擔任珠海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市長、市委書記等職,歷時十六年,成為中國特區(qū)任期最長的行政長官。他不僅改變了珠海這座城市的面貌,同時也改變了珠海人的命運。
這個市長叫梁廣大。
見面前,梁廣大在我印象中是個神;見面后,活生生坐在我面前的他,反倒更像個“人”。采訪梁廣大,是一件很輕松又很累的事情。說輕松,是他待人平和,交談誠懇,無拘無束,有問必答;說很累,是他一口廣東腔,還時不時帶出幾句老家南海的方言,以至整個采訪過程大概有百分之二十的話,我都得借助“翻譯”才能聽懂,個別語句連“翻譯”也愛莫能助,只能大眼瞪小眼。
調梁廣大到珠海主持特區(qū)工作,有著特殊的背景和原因。梁廣大是廣東南海縣人,曾在南海基層工作多年,當過南??h人民銀行辦事員、股長、副主任、主任、副行長,還當過南??h羅村區(qū)委副書記、羅村公社副書記、南??h縣長、縣委書記等。在南海任職期間,他所領導的南海成了全國經濟發(fā)展典型,并使南??h成為“全國首富縣”。胡耀邦曾對南海的經濟發(fā)展做過批示;《人民日報》也曾發(fā)表社論指出要“像南海那樣把農村搞活變富”,并以多篇文章報道南海,推廣南海經驗。梁廣大因此成為當時遠近聞名的發(fā)展經濟的能人,并很快出任佛山地委副專員。
因此,1983年廣東省委選派梁廣大到珠海赴任,其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利用他在南海搞經濟的經驗,帶領珠海人民建設一個新的經濟特區(qū)。
梁廣大到珠海上任的前一天,廣東省委領導找他談話,說:“梁廣大同志,你不要急著去珠海報到,你先去深圳考察一下,看看深圳特區(qū)是怎么建設的,學些經驗,找些感受,再把這些經驗和感受帶到珠海去?!?/p>
梁廣大心領神會,卻沒多說什么。第二天,他便去了深圳。
在深圳的一個星期里,梁廣大目之所及,到處都是起吊機,到處都是大卡車;到處都是高聳云端的腳手架,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大工地;到處都是汗流浹背的外來妹,到處都是揮汗如雨的建設者。人們每天熱衷的談話內容、議論的話題,聽起來也盡是似懂非懂的“高大上”,不是什么什么項目,就是這個那個規(guī)劃;不是這個那個批件,就是什么什么資金。
梁廣大為此深感震撼,也深感振奮。他在深圳看到的,似乎不僅僅是熱鬧,不是繁華,而是國家的未來,人民的希望;同時也看到了珠海的出路,珠海的未來。于是想到自己即將上任珠海,一股久違地想干一番大事的激情,便像珠江的水一樣在他胸中涌動開來。
然而,曾經在南海縣以發(fā)展經濟名揚全國的梁廣大,到任珠海后,其施政方略,卻讓許多人感到莫名其妙,甚至目瞪口呆。
常言道,有破有立,不破不立??珊瞄L一段時間過去之后,梁廣大給珠海攤出的“牌”,幾乎是按兵不動,“只破不立”。
譬如,他的第一道政令,就讓大家百思不得其解:外來企業(yè)進珠海,必須嚴要求,高標準。凡有污染的企業(yè),一律不得進珠海!而且,他還列出具體的企業(yè)名稱:漂染廠、玻璃廠、皮革廠、化工廠、煉油廠、煉鋁廠、造紙廠、紡織廠、電鍍廠、水泥廠等,一律不得進入珠海!
開始,大家揣摩,梁廣大的這一紙政令,也就是紙上談兵,說說而已,具體現實操作中,肯定還是會有彈性的;何況,誰都知道,曾經的珠海,在垃圾山上刨過金子;更何況,此時的廣東省境內,深圳自不必說,就是鄰近的中山、東莞等地,也正在拼命引進各種企業(yè),大力發(fā)展經濟,且形勢轟轟烈烈,如火如荼。
然而,梁廣大是個“言必行,行必果”的人。有件事情,便是最好的例證。
1988年,有個臺灣煉鋁廠有意投資幾個億在斗門縣辦廠。斗門縣是珠海轄區(qū)內最窮的縣,縣里得知這個消息后,好比久旱逢甘露,恨不得伸手就把這根救命稻草抓在手。于是,他們暗地里很快與對方簽訂了合同,接著就建起了廠房,直到梁廣大去斗門考察,也不知道這個項目。但梁廣大到了斗門后,第一眼就看見了兩個高高聳立的大煙囪,忙問斗門負責人,這是怎么回事?斗門負責人這才吞吞吐吐,如實招來:這是新建的一個煉鋁廠。
梁廣大要來相關的投資資料,親自查看。這一看不打緊,發(fā)現這個即將上馬的煉鋁廠不但污染嚴重,而且沒有任何防止污染的環(huán)保設施。結果,這個煉鋁廠當即就被梁廣大一口否決。
斗門人不死心。管工業(yè)的副縣長三番五次跑到梁廣大的辦公室,反復“匯報”,苦苦求情:“梁市長啊,你就可憐可憐我們吧,我們實在太窮了??!”
開始,梁廣大聽著,不表態(tài);后來,副縣長反復磨嘰,沒完沒了,梁廣大就火了,說:“我正因為可憐你們,所以才不讓你們上這個項目。如果我不可憐你們,批準了這個項目,以后的日子夠你們受的。你們知道嗎?這個煉鋁廠的污染很大,如果放在斗門,整個斗門起碼有三分之一的土地將會受到污染。到時候你們就是想哭都哭不出來,而且將來你們的子子孫孫還要罵你們!”
最后,這個項目還是被梁廣大斃了。
類似這樣的大項目,梁廣大斃了不少。
不僅如此,梁廣大還下令嚴禁開山采石,并強行關閉了二百多個原有的采石場;每個山體二十五度以上的坡度不準蓋房,所有山頭保護起來,不準砍伐任何一棵綠樹!為此,政府賠償了相關企業(yè)和人員十幾個億。
而幾乎同時,與珠海相鄰的珠三角的其他幾個城市,如中山、東莞、江門、惠州等,順應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正爭先恐后地引進“三來一補”企業(yè),即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這是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初期嘗試性創(chuàng)立的一種企業(yè)貿易形式。而這些項目中的許多企業(yè),正是被梁廣大拒之門外的企業(yè)。這些企業(yè)被上述幾個城市當寶貝撿去之后,經濟收效立竿見影,村民迅速致富,城鎮(zhèn)快速崛起。
這不經意間的強烈對比,刺痛了珠海人的眼睛,也刺傷了珠海人的心。幾年過去了,原本對梁廣大期望很高的珠海人,卻不見梁廣大拿出發(fā)展經濟的有效舉措,各種質疑聲便隨之而起,甚至討伐聲、謾罵聲也不絕于耳。
難聽的話語再怎么繞,終歸要繞到梁廣大的耳朵里。梁廣大聽了,面無表情。心底里,他有自己的算盤。采訪中,他說:“他們罵我,指責我,說我讓珠海失去了第一桶金??晌易约翰荒敲纯?,我說我是在保護珠海的第一桶金,保護珠海的環(huán)境。這珠海的環(huán)境,才是用錢也買不到的真金!”
梁廣大如此看重一個城市的自然環(huán)境,且態(tài)度堅定,并非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因為有過慘痛的歷史教訓。
梁廣大原來任職的南??h,因緊鄰廣州,改革開放后得地域之優(yōu)勢,率先發(fā)展起了經濟。當時的南??h委、縣政府與后來的許多地區(qū)一樣,認為靠農業(yè)致富太慢,必須全力以赴發(fā)展工業(yè),才是致富的必由之路。果然,建一個廠,就富裕一個村子,等一個個的工廠建起之后,立竿見影的經濟收效確實讓大伙興奮了好一陣子。
然而,一些興建了煉牙膏殼廠、玻璃廠、造紙廠的地方,由于廢棄垃圾無法處理,只有填入河海,結果污水滲入地下,導致深度污染。于是短短幾年時間,一些村落、河流、土地,便遭到污染;更有甚者,有個別村的村民,還得了癌癥。
梁廣大印象最深的,是南海縣平洲公社疊北大隊。這個村的河水在未建廠之前,清澈、透明,村里人每天都在河里游泳、洗衣洗菜;后來建了個毛巾廠,雖然這個廠確實為村里增加了一些收入,可梁廣大離開南海前,去各公社、大隊看了看,原來清澈、透明的河水都變成了七彩色,一道一道,漂浮在水上,時時散發(fā)出怪異濃烈的臭味。由于河水不能飲用,村民們的飲水問題,只好由縣政府出錢,從佛山引來自來水解決。
問題的出現讓梁廣大始料不及。面對慘痛的現實,他不得不深刻反思;同時他也開始向外國學習。通過查閱資料,他了解到,英國的泰晤士河,河水原本清澈如鏡,工業(yè)化開始后,河流嚴重污染,河水混濁不堪。最后通過幾十年的治理,才讓泰晤士河的河水重新變清。
河水被污染了,可以重新變清,那么家鄉(xiāng)受污染的老百姓呢?他們被污染的生活,能重新變清嗎?他們消失的生命,能夠重生嗎?何以從頭再來?
梁廣大這才開始認識到,先發(fā)展后治理的代價,絕對是慘重的,而且是不可挽回的。好的環(huán)境,是花錢買不來的。發(fā)展經濟,當然十分必要,但不能目光短淺,只顧眼前,而必須從長計議,顧及子孫后代,否則后患無窮!
正是有了上述經歷和認識,梁廣大到任珠海后,才如此地看重環(huán)境,才打出了讓不少珠海人看來莫名其妙、難以理解的“奇牌”“怪牌”。
但梁廣大的“奇牌”“怪牌”,還不止這幾副。
一方面,梁廣大力主保護環(huán)境,拒絕“三來一補”企業(yè)進入珠海;另一方面,由他主政的珠海市委市政府,開始大刀闊斧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當時的珠海,河汊縱橫,道路雜亂,整個陸地被切割成二十三個孤島。每一條道路走到盡頭,都是斷頭路;每走一段路,都要停下來搭船擺渡。于是,有人把珠海的交通特點編成了“五多五少”:泥土路多,柏油路少;斷頭路多,路網少;城市路多,鄉(xiāng)村路少;渡口多,橋梁少;等外路多,等級路少。
以珠海到廣州為例,公路狹窄不平不說,還要過六次擺渡;去一趟廣州,單程就要耗費一整天時間。人們怨聲載道,這在當時的廣東,可謂遠近聞名。
這樣的道路境況,自然讓梁廣大憂慮不堪。采訪中,梁廣大說:“你想,沒有好的基礎設施建設,沒有順暢快捷的交通,沒有好的投資環(huán)境,你讓人家怎么進來?人家不愿進來,怎么發(fā)展珠海的經濟?”
于是,在梁廣大的力主之下,珠海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馬路建設。
馬路建設轟轟烈烈,搞得珠海大街小巷塵土飛揚,不得安寧。尤其一些珠海當地人,更是怨聲載道,罵聲四起。
梁廣大因此而得了一個綽號:馬路市長。
“馬路市長”當然不是什么好名聲,相反卻包含了太多的不解與譏諷。因為珠海人需要的是趕快發(fā)展經濟,是馬上掙點錢,是快點過上吹糠見米的好日子??赡懔簭V大到任珠海后,不但不趕快出招掙錢,反而凈干些要么自斷財路,要么大把花錢,要么不著邊不搭調的事,叫人怎么說你好?
就說這建馬路的事吧,當然應該,按一般的馬路標準,建建就行了??闪簭V大卻高調堅持,要把馬路修得寬一些,再寬一些。不僅把原有的兩車道變成了四車道,而且把原來的四車道變成了六車道,甚至馬路的兩邊也要預留地方,將來必要時還要改成八車道!
一個小小的珠海,海陸面積總共加起來不過七百六十多平方公里,修那么寬的馬路干嗎?干嗎要六車道八車道?光在馬路上就如此鋪張浪費,花錢如水,是錢多了燒得慌,還是沒事找事搞花樣?
更過分的是,梁廣大在馬路的底下投放的財力物力,比在馬路上面還要多。梁廣大的理由是:馬路下面,有排污管、排洪管、供水管,還有供電電纜、通訊電纜,以及煤氣管道的預留位置等;而馬路每兩百米處,還要留一個橫溝,遇上需要施工需要維修時,人可以從橫溝直接爬進去,不必再將馬路開膛剖肚,年年勞民傷財。
這樣的構想和設計布局,今天看來當然是先進的,可要知道,在三十年前的中國,即便是像北京廣州這樣的一線城市,也沒有幾個能做到的。雖然馬路被一次次地開膛剖肚、花樣翻新是我們每一個人對城市司空見慣的印象,但在三十年前的珠海,梁廣大大建宏闊漂亮的馬路,卻不被理解備受質疑,無法獲得大眾的支持。
于是,人們紛紛指責“馬路市長”梁廣大,說他不務正業(yè),不帶領大家發(fā)展經濟,卻把大量的財力物力用在地上地下。珠海走的就不是什么創(chuàng)新之路,還是“要致富、先修路”的老路子。甚至還有人罵他就是個農民,就是個大老粗,根本不可能搞出什么名堂來。而外界的議論聲也是沸沸揚揚,不絕于耳。后來,有三句話便在社會上流行開來:深圳是官僚辦特區(qū);汕頭是小商小販辦特區(qū);珠海是農民辦特區(qū)。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馬路市長”梁廣大頂著各種輿論壓力,不僅建起了珠海最寬闊最漂亮的馬路,還建起了一條全國獨一無二的環(huán)海二十六公里的情侶路。而這條情侶路,最終成為珠海一張最具特色的名片。
馬路修好后,在設計公路配套設施時,梁廣大的主張,再度引發(fā)議論。
梁廣大要將馬路邊上公共汽車的候車亭,修成全國最高規(guī)格的候車亭:既能遮風擋雨,還要美觀漂亮。問題是,每一個候車亭預算下來,要花好幾萬塊。有人就直接站出來高聲反對:何必搞這些形式主義嘛,爭什么全國第一,有這個必要嗎?
這一次,聽慣了各種非議聲而從不出聲的梁廣大不再沉默了;不但不沉默了,而且還情緒激動,態(tài)度堅決。他說:你們這些提意見的人,因為你們自己有專車,所以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們去街頭坐過公交車嗎?你們在馬路邊上等過公交車嗎?你們知不知道我們廣大市民是怎么背著小孩、拖著老人、提著菜籃在街頭路邊站著等公交車的?這珠海的天氣,要么出太陽,曬得人全身脫皮;要么一下雨,讓人滿身濕透。馬路邊上沒有一個候車亭,能行嗎?建候車亭,是我們的老百姓應該享有的福利!這不是一個單純的錢的問題,也不是一個花錢多少的問題,而是肯不肯為珠海老百姓著想的問題!
梁廣大說完,再沒有人說話了。
接下來,不少珠海人看見,工作之余的梁廣大忙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坐著車滿城跑,到處轉,從東跑到西,從西轉到東。很快,珠海市的每一道溝溝坎坎,每一程曲折路段,都印在了他的腦子里。那期間,梁廣大把“馬路市長”當得津津有味,同時還主動兼任了城市規(guī)劃委員會主任,把珠海市委、市政府的“山水共享”的城市發(fā)展規(guī)劃,執(zhí)行得一絲不茍,堅決透徹:珠海的城市建筑決不擋海,也不準遮山,必須保持錯落有致的空間格局!
而今的珠海,滿城綠色,一片浪濤,誰說這不是珠海的一筆寶貴財富?
而珠海之所以留住了這筆寶貴的財富,誰又敢說沒有當年梁廣大的一份功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