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們的童年留下一個美好的“楊梅老師”
楊美
【校友名片】
楊美,2005年6月畢業(yè)于南京曉莊學院小學教育專業(yè)(數學方向),現任南京曉莊學院附屬小學教務處副主任、小學數學高級教師,中共黨員。
曾兩次獲得棲霞區(qū)小學數學教學競賽一等獎,棲霞區(qū)小學數學基本功競賽一等獎,南京市論文一等獎,在省級以上刊物發(fā)表近10篇文章,擔任過4次市個人課題主持人,帶領附小數學組獲得了南京市優(yōu)秀教研組,申報的“數學與生活”課程獲全國卓越課程。先后獲得區(qū)教壇新秀、區(qū)青優(yōu)、區(qū)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區(qū)教學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我是楊美,我的學生喜歡脆生生地叫我“楊梅”。2005年從南京曉莊學院畢業(yè)進入曉院附小工作,至今已有13個年頭。13年來,我沒有統計自己一共教過多少個孩子,但他們那一張張?zhí)煺婵蓯鄣男∧槄s時不時地在我的眼前浮現。我想,他們的記憶中,大概也會留有一個美好的“楊梅老師”吧。
我是一個幸運的老師。曉院附小的百年積淀,前輩師長的優(yōu)秀傳承,讓我浸潤其中,努力成為更加優(yōu)秀的那一個。回望過去的13年,我付出了自己的熱情,收獲了內心的成長,前行的每一步都無比珍貴。
我當班主任:為了找學生,第一次爬上門框
在從教的13年里,我當過3年班主任。我特別喜歡當班主任,因為我喜歡孩子,更喜歡帶著孩子一起玩耍,共同學習。他們俏皮地叫我“楊梅”,我總是開心地答應。
在我的班級里,總有一些困難家庭的孩子,我特別心疼他們。記得一個叫小沈的同學,媽媽跑了,爸爸一時想不開,將他一個人孤零零地扔在火車站,給孩子媽媽發(fā)了一個信息,人就消失了??吹叫∩驔]來上學,我急壞了,打了好多個電話,他爸爸就是不接;去家里敲門,也沒人開門。那是我第一次不顧形象,爬到門框上,努力地向房間里看:為什么床上明明有人,就是不起來開門?
無數個壞結果纏繞在我的腦子里。不得已,我求助了燕子磯派出所??墒钱斁熳查_了沈家的門以后,屋子里并沒有我的學生小沈。經過警察的一再盤問,歷經辛苦,才將孩子從外地找了回來。記得小沈回來的那一天,蓬頭垢面,一個男孩的頭發(fā)竟然比女孩還長。見到小沈的那一刻,我的眼淚一下就涌了出來。我立即帶著他去理發(fā),親手幫他洗了頭,他的頸脖里全是污垢,衣領黑黑的。從那一刻起,我就把像媽媽一樣照顧小沈的責任擔在了自己的肩頭。
令人欣慰的是,我當班主任期間,班風正,學風好,所有的孩子都和我很親,他們懂得我的真心,也對我真心以待,一個個都以優(yōu)異的成績完成學業(yè),順利畢業(yè)。
我愛上課:分數小數“活”起來,讓孩子愛上數學
我平時為人很謙和,但在教學上卻比較“潑辣”。我們學校堅持生本課堂的教育理念,重視學生能力和良好習慣的培育,在這個基礎上,我在班級大膽嘗試先學后教的學習方式,運用“小先生講壇”“成績星卡”等激勵措施,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和熱情,因此,我班里學生的數學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2017年,我參加了南京市教務主任培訓,學習了前沿的教育思想,無論工作有多繁忙,我都會第一時間將這些思想分享給附小的老師們。我現在還是南京市“小學數學學習歷程”研究的核心成員,2017年2月以來,幾乎每晚都要12點之后才能休息。在我的帶領下,附小數學組多人對市、區(qū)開設有關學習歷程案的研究課與講座,我個人也開設市級學歷案研究課“解決問題的策略——轉化”與“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在研修過程中,附小數學組老師解讀教材的水平與課堂教學的能力都在逐步提高。
我始終認為,其實孩子們都是愛學習的,關鍵是我們老師怎樣激發(fā)他們的興趣,讓他們主動鉆研。在小學數學里,小數、分數的學習是難點,概念比較枯燥,我就想辦法盡量讓它們“活”起來。教分數的時候,我給孩子們講故事:“古人狩獵時打了兩只兔子,分給兩個人很容易,可是怎么分給五個人呢?”在鮮活的情境中,孩子們主動聯想,思路一下子打開。講小數的時候,我跟孩子們說,小數很“無辜”,它們都是被逼出來的,當1/2加1/5不容易計算時,換算成小數就容易多了,小數就被逼出來了。我在全區(qū)開設了CCTALK課“玩轉分數”“被逼出來的小數”,有趣的課堂讓更多的孩子受益。
為了傳遞“學歷案”設計的前沿理念,我在江蘇省小學數學課改成果匯報會上開設了“學習歷程案的設計”講座;為了幫助師范生盡快地掌握小學數學教學的技能,我對南京曉莊學院小教專業(yè)的學生開設了3節(jié)遠程錄播課、兩次講座。除此之外,我還對棲霞區(qū)的同行開設了多節(jié)研究課與講座,和區(qū)里的數學老師們共同研究教材、切磋教學方法。因常年執(zhí)著于小學數學教學的研究,我于2012年、2017年兩次獲得棲霞區(qū)“紅楓杯”賽課一等獎,并獲得教學能手的稱號。
我緊盯學業(yè):懷孕期間上課時垃圾簍隨身帶
記得2015年懷孕時,因為身體反應大,我在床上一躺就是個把月。當情況略有好轉、能下地站立時,我立即回到附小上班。不過在上課時,我的講臺旁邊總是放著一個垃圾簍,常常背過身去嘔吐。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所帶的班級在期末考試時依然獲得全年級均分第一名的好成績。
我一直認為,教學的優(yōu)異成績與教師自覺地進行教學反思是分不開的。在日常教學中,我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zhèn)湔n與上課,認真批改作業(yè),認真研磨周周練與天天練,認真輔導學生,所以我所教班級學生的數學成績常常名列前茅。
經過教學反思,我總結出的一些教學小竅門,讓我校所有數學老師都獲益匪淺。(1) 課堂教學不放松。認真?zhèn)浜妹抗?jié)課,讓所有學生在課堂上不僅收獲知識與能力,關鍵還要學會數學思維,積累基本活動經驗。(2) 提優(yōu)補差要到位。平時教學抓兩頭,針對學生薄弱點進行教學設計才有效果。(3) 易錯題天天練。分析班級學生的作業(yè),找出學生學習的盲點、易錯點,重點強化練習。(4) 團結友愛共進步。一個年級就是一個集體,大家集思廣益,編制《周周練》《天天練》,一起檢測,一起分析,為提高數學教學質量而努力奮斗。
我愛鉆研:關注過程,讓每個孩子有一份專屬“學歷案”
我認為,多讀書、多思考,有助于教師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心理,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而把師生的教學過程記錄下來,則能讓更多的老師從分享中受益。我們數學教研組一直致力于“學歷案”的研究和實際應用,讓每一個孩子有一份專屬于他自己的學習過程評價,預習、上課、復習都可以用,而一位老師想了解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打開學歷案就一目了然。
近幾年,我都堅持利用晚上時間讀書、寫作,目前有了一些小小的收獲:我擔任主持人的南京市第十期個人課題“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策略’單元學歷案的編寫與實施的研究”順利立項;擔任課題組核心成員的市“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互聯網+時代陶行知‘真人教育’思想的創(chuàng)新實踐”順利開題。此外,擔任課題主持人的區(qū)級第九期個人課題“高層次思維能力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正在研究之中。我所撰寫的論文、案例,已有多篇發(fā)表或獲獎。如《找準教學起點,構筑高效課堂》發(fā)表于《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年第10期;《學生社團的規(guī)劃、引領與實施》發(fā)表于《教育視界》2017年第1期;《基于“學歷案”:關注學習歷程,讓學生真正學會》發(fā)表在《生活教育》2017年第10期。此外,我在參加南京市教務主任培訓時,跨學科撰寫的《活力“球”真 健康一生——曉院附小“活力籃球”校本課程實施案例》榮獲南京市教師培訓中心一等獎。
我是教研組長:全力打造數學團隊
俗話說“一個人好不是真正的好”。真正優(yōu)秀的人會帶著大家一起上進。從2014年接管數學教研組以來,為了提高整個數學組教師的教學能力,在校長室的領導下,我?guī)е鴶祵W組所有老師一起奮斗,獲得了“全國卓越課程”“南京市優(yōu)秀教研組”“棲霞區(qū)數學學科校本研修一等獎”等多項榮譽。每一個榮譽稱號的背后都凝結著全體老師辛勤的汗水。記得評“新教育卓越課程”時,我和顧新佳老師、鄒海燕老師徹夜未眠準備材料;評“南京市優(yōu)秀教研組”時,我們全組老師一起加班,連續(xù)工作10天,成功地完成了材料上傳,在最后的展示環(huán)節(jié),我們數學組五人自覺加班兩周打磨發(fā)言稿,精彩地呈現了我們數學組的風采。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兩年,我和我們的數學組收獲頗為豐碩。
我愛心幫扶:共同研制鐘化小學教研策略
2017年,我在承擔繁重的畢業(yè)班數學教學工作的同時,主動申請到鐘化小學交流,和鐘化小學的佘文婷組長、王穎老師一起學習,共同研制鐘化小學的教研策略。在我的積極引薦下,鐘化小學的數學老師們走進附小的教研團隊中,大家一起教研、一起磨課、一起讀書、一起寫文章,我以這樣的方式幫助鐘化小學的年輕老師們快速成長。2018年6月,我又主動到曉莊小學交流,因為曉莊小學是今年剛開辦的新建校,萬事開頭難,我就從7月底開始提前上班,協助金校長一起制定曉莊小學課程方案、排課表,均衡分班、落實彈性離?!瓰樾聦W期開學做好一系列準備工作。
我結對年輕老師:徒弟已經定級為二級教師
雖然學校教務工作繁忙、孩子年幼,但我堅持指導徒弟徐鵬陽老師與其他年輕老師的課,幫助他們更快地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目前,我的徒弟已經定級為二級教師,并為全區(qū)開設了一節(jié)公開課,他撰寫的論文還獲得了南京市優(yōu)秀論文評選一等獎。
我熱愛我的學生,熱愛我的教學,潛心研究,不斷進步。從教13年以來,我先后獲得區(qū)青優(yōu)、區(qū)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區(qū)教學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在孩子們的童年留下一個美好的“楊梅老師”,是我始終不渝的追求。
【從教感言】
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唯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教師既要像母親一樣愛護孩子,關心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學業(yè)水平,也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在教學上,教師需要保持不斷創(chuàng)新的理念,以課題為引領,不斷調整教學思想,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上好每一節(jié)課,促進每一個孩子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