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難忘學友情

80一夢 作者:宋廣禮


第四章 難忘學友情

1.球友軼事,愛子得名

周從家是我的鐵桿好同學,我們不僅是親密的好學友,還是籃球場上配合默契的好伙伴。球友當中還有一位要好的同學,他叫蘇德元(高中畢業(yè)后,他考入中國醫(yī)科大學,此后再無聯(lián)系),三個人加在一起,自稱“忠實的朋友”(源自于當時一部熱播的蘇聯(lián)電影《忠實的朋友》)。三個人的球技雖然都不是很高,但共同的心愿把我們緊密地連在一起。我們自己做球衣,湊錢買籃球,不斷擴大隊伍,還給球隊起了一個很有文化品位的名字,叫“藝楓”籃球隊,這個小小的“娃娃”組合,在學校自然當不了校隊,但卻常常出現(xiàn)在“站前公園”的籃球場上,與不同組合的球隊打“野球”。雖然球友們都不夠專業(yè),但都嚴格地遵守著打“野球”的規(guī)矩。比賽采取淘汰制,先輸?shù)粑鍌€球者,自覺下臺,等候的球隊接替上場,跟贏者繼續(xù)戰(zhàn)斗,這樣輪番上陣,很是緊張激烈,圍觀的群眾很多,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為隊員們叫好、喝彩。

球友(前排右一為蘇德元,后排右一為徐大仕,左一為周從家)

我們的“藝楓”籃球隊,比賽中贏多輸少,在這塊場地上小有名氣。由于打“野球”都是利用放學后的時間,太陽一落山,球場沒有燈光,戰(zhàn)斗也就結束了。這樣的打“野球”活動,我們一直堅持到高中三年級。有趣的是,1955年4月21日,我們的兒子出生了,起個什么名字好呢?我一時拿不定主意,一位隊友聽到消息后,稍作思考,提出一個特別有創(chuàng)意的建議:“就隨著我們球隊名走吧,叫‘藝楓’好了?!焙髞恚依锶寺犃?,覺得挺新鮮,很有創(chuàng)意,高興地采納了隊友的高見。兒子長大了,覺得“宋藝楓”這個名字很有品位,就不改了,一直叫到今天。

2.兩個饅頭惹風波

在鞍山二中、鞍山一中讀書期間,我一直享受國家助學金,雖然錢數(shù)不多,但對于一個中學生來說,還是夠用的。既然享受了助學金,花錢就不那么“自由”了,要十分謹慎,稍有閃失,就很可能被同學質疑。有一天中午,因為我沒有帶午飯(每天帶的午餐基本上都是高粱米飯加咸菜),就到小賣部買了兩個饅頭吃,無意中被同班的同學看到,這可惹了大麻煩。在班會上,受到了幾個較真兒的同學的嚴厲譴責,那架勢真有點像“文化大革命”時期的大批判會,不分青紅皂白,不講情面,火藥味兒十足,難聽的話多極了:“拿著助學金還吃饅頭呀”“吃得起饅頭的人不該拿助學金啊”“助學金不應該發(fā)給這樣的同學呀”等,有的人甚至主張,干脆把我的助學金給停了。當時,十幾雙不肯原諒我的眼睛惡狠狠地看著我,好嚇人吶!我真的有點害怕了。正當大家七嘴八舌,步步進逼的時候,有一位女同學勇敢地站起來,力排眾議,說了幾句公道話:“享受助學金就得一輩子吃高粱米飯?吃一次饅頭就得停發(fā)助學金?我覺得不應該這樣對待宋廣禮同學,再說了,那天他確實沒帶飯,又到哪里去買高粱米飯呢?總不能餓著肚子上課呀!”班會上又爭論了一陣子,平靜下來,最后班主任老師拍板,采納了這位女同學的意見,我繼續(xù)享受助學金。從此,我在各個方面都更加檢點,謹慎做事,專心讀書,不讓人家“抓辮子”,一直到高中畢業(yè)、參軍都平安無事。

這位女同學的名字叫魏若蓮,是我們班上學習成績拔尖的好學生,我將永遠記住她,多謝這位敢于說公道話的好同學。1993年,鞍山一中校慶70周年集會時,本想能夠見到魏若蓮同學,和她敘敘舊,聊聊38年前的往事,真誠地謝謝這個“小大人”為我說的公道話,也要“評評”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們的舉動,他們太“天真”、太“幼稚”,太會為國家“著想”了。但是令人失望的是,那次集會我沒有見到魏若蓮同學,遺憾地錯過了面謝的好機會。

3.好同學親如兄長

在鞍山一中讀書時,還有一位好同學不能忘記,他是我們班的班長,大我一歲,不要小看這一歲,他因此當上了我的好哥哥,處處關心我、照顧我。他了解我的家境,節(jié)假日就帶我到他家去住,他的父母對我很好,安排好住宿,給我們做好吃的,節(jié)假日過得很快樂。

這位好同學名叫齊祥元,由于身體原因,他高中畢業(yè)后沒有考大學,分配到一個建筑單位工作。對齊祥元來說,雖然沒考大學,但他個人的艱苦努力和頑強拼搏精神令我欽佩。參加工作不久,齊祥元就走上了領導崗位。2002年我們有幸在哈爾濱再次會面時,他已經(jīng)晉升為黑龍江省公路建設局總工程師。

親密的學兄齊祥元(左)

年歲大了,見面喜歡回憶往事和年輕時的同學。齊祥元第一個說起的是黑龍江省海林市科委主任張鐵籓,老同學見面心切,隨即動身,驅車200多千米,來到優(yōu)美宜居的城市海林,受到好學友張鐵藩、劉振琴的熱情接待。我們愉快地暢游鏡泊湖,參觀名勝古跡和自然景觀,十分愜意,仿佛回到了中學時代。老同學相見,雖然我們都年過花甲,但朝氣不減當年,感覺分外親熱,簡直像一群中學生,又“鬧”在一起了。同學們憶往事,品當下,望明天,無所不談。在鞍山一中時的一件件往事自然成了我們聊天的主題。在好同學張鐵藩和劉振琴的陪同下,我們整整玩了三天,但仍然游興未盡。當我們不得不離別時,老同學難舍難分,盼望著有機會再相見。

做客同學家(后排左起:劉振琴、張鐵藩、作者、齊祥元)

回程,在開往哈爾濱的高速公路上,我們乘坐的吉普車飛快而平穩(wěn)地行駛著,當路過一座漂亮的公路大橋時,齊祥元有意識地讓車停下來,他緩慢地走出車門,讓我觀賞一下這座漂亮的公路大橋。聰明的司機明白了“首長”的用意,不等齊祥元開口,就笑瞇瞇地告訴我:“這座大橋可是黑龍江省有名的建筑項目,它是我們齊總主持設計、建造的。”我明白了,原來如此,趕快在橋前合影留念。

4.馴鴿、養(yǎng)魚高手——我親密的伙伴

我和夏桐生是解放軍軍事俄專的同學,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以后,我們又一起被分配到二分院一支隊,而且同為導彈地面電源設備專家的翻譯,我們相處得非常融洽,配合默契,不分彼此,互相幫助,不經(jīng)意地輪流為蘇聯(lián)專家做翻譯。碰到問題,商量解決,從未出現(xiàn)過任何差錯。

好搭檔夏桐生(右一)

1959年,夏桐生分工陪同的蘇聯(lián)專家薩斯拉夫斯基,由于蘇聯(lián)方面的原因,提前撤離中國,夏桐生的工作也有所調整。從此,我開始單槍匹馬,孤軍奮戰(zhàn),完成我的后續(xù)任務。但是,我跟夏桐生的交往并沒有因此而中斷。由于我們各自工作崗位的不同,因而談話和交流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形式更加靈活多樣,來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豐富充實了我們單一的軍事生活。

夏桐生為人忠厚,心態(tài)平和,交友廣泛,我是他家的???,他的父母和兄長對我都很親熱,從不把我當外人,在他們家逗留毫無拘束之感。夏桐生喜歡飼養(yǎng)和平鴿和金魚,飼養(yǎng)水平相當高,小生靈被他馴得活潑可愛,著實惹人喜愛。他們家的這兩款“心肝寶貝”,在街坊鄰居中頗有名氣,常常吸引著孩子到這里逗它們玩,尋找樂趣。我喜歡和平鴿和金魚,更親近我的密友夏桐生,這也是我經(jīng)常到他家里做客的主要原因。

在我們的同學當中,夏桐生是晚婚的典范。他三十來歲才結婚,這在當時并不多見?!昂蔑埐慌峦怼保苄腋?,等來了一位漂亮而賢惠的小媳婦陳文榮,家庭美滿和睦,同學們都很羨慕他。陳文榮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光榮的一員,而夏桐生卻變成了一位地道的脫掉軍裝的“軍哥”。

5.趙純偉的遭遇,女兒鳴不平

我在鞍山實驗小學讀書時,感覺好極了。老師知道我是孤兒,對我格外關照,同學間互相關心,互相幫助,關系很融洽。我有一位好同學,叫趙純偉,他經(jīng)常約我到他家去住宿,他母親是一位十分慈祥、善良的女性,了解到我的身世以后,對我非常疼愛,細心照料,安排住宿,給我們做好吃的,講《三國演義》《水滸傳》等故事,像對待親兒子一樣照顧我,我永遠不會忘記這位不是媽媽但又勝似媽媽的親人。我和趙純偉一直同學到高中畢業(yè),享受著和他同樣的母愛。

初中學友(前排右二為趙純偉,后排左二為作者)

我的好同學趙純偉一生坎坷,大學期間學的是古漢語專業(yè),成績優(yōu)秀,是名副其實的高才生。不幸的是,讀大學時他被打成“右派”,勞動改造若干年,直到“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才平反。分配到鞍山師范學院任教,教古漢語,經(jīng)多年周折,60多歲時才被評為教授。1993年,在我們母校鞍山一中慶祝建校70周年時,我們有幸見面,親熱極了,有說不完的話、講不完的故事。在偌大的鞍山體育場的看臺上,說呀,說呀,忘記了我應該坐到主席臺的席位,更沒聽到大會主持人呼喊我就位的聲音,遺憾地錯過了與鞍山市主要領導見面的機會,但我一點兒也不后悔,我深信,沒有什么比孩童時期的誠摯友情更珍貴的了。為這件事,盡管我落了很多親友的埋怨,但我覺得很值得。

趙純偉在勞動改造期間,一位同情他的好姑娘愛上了他,幫助他,關心他,照顧他,最后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家庭生活美滿,其樂融融,婚后他們生下一個女兒。漂亮的女兒18歲的時候,到北京來進修外語,曾住在我們家。講起家事,女兒感慨萬千,言談中,她總是為爸爸憤憤不平,對媽媽贊美有加。女兒怎么也不理解,那么好的爸爸,怎么會蒙受這么大的不白之冤。這是一幕不該發(fā)生的社會悲劇,它不會重演了。在女兒的心目中,爸爸永遠是最好的。

去年,從同學會那里得知,趙純偉夫婦因病已經(jīng)雙雙離開人世,聽到這個消息,我很傷感,往事歷歷在目。懷念之余,寫了這段文字,也算是“為了忘卻的紀念”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