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論三死
本章借孔子之口,說明愚者由于不善居處、嗜欲無厭、自不量力等等,往往招致疾病、刑罰和武力的侵擾,以至導(dǎo)致短壽。而智者行為符合禮義,就能夠避免災(zāi)禍,得享天年。(選自卷一)
哀公問孔子曰[1]:“有智者壽乎?”孔子曰:“然。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居處不理,飲食不節(jié),佚勞過度者,病共殺之。居下而好干上,嗜欲無厭,求索不止者,刑共殺之。少以敵眾,弱以侮強,忿不量力者,兵共殺之。故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薄对姟吩唬骸叭硕鵁o儀,不死何為[2]。”
【翻譯】
魯哀公問孔子說:“有智慧的人長壽嗎?”孔子說:“是的。人有三種死不是壽命所決定的,是自己招致的。日常生活不加調(diào)理,飲食不加節(jié)制,安逸與辛勞超過適當限度,這樣的人,疾病照樣會殺死他。處于下位而愛干犯長上,嗜好和欲望沒個滿足,要求和索取沒個終止,這樣的人,刑法照樣會殺死他。用人數(shù)少的自己一方對抗人數(shù)多的別人,用力量弱的自己欺侮力量強的別人,放任怨怒而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這樣的人,兵器照樣會殺死他。所以有三種死不是壽命所決定的,是自己招致的。”《詩經(jīng)》說:“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1]哀公:魯哀公。參見卷二《田饒去魯適燕》注。
[2]“人而”二句:見《詩經(jīng)·鄘風·相鼠》。儀:適宜的儀容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