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編 赑屃現(xiàn)象

中國詩歌發(fā)展史(套裝3冊) 作者:張國偉


第一編 赑屃現(xiàn)象

第一章 賦的興起

歷來寫詩史的人,不寫關于賦的情況,其實“賦者,古詩之流也”(班固《兩都賦序》)。賦是由楚歌演變而來,所以劉勰在《文心雕龍·詮賦》中說:“然賦也者,受命于詩人,拓宇于楚辭也?!鞭o賦是文人在學習楚辭的基礎上演變而成,但漢賦與楚辭相比較,已是面目全非了,如同龜形的赑屃竟是龍的兒子。漢賦與楚辭關系密切,血肉相連,這里有的是模擬楚辭的傳統(tǒng)風格和體式,有的是從楚辭中孕育脫胎出來,但都只學到楚辭的皮毛,沒有學到其精神實質。因此我們說,漢賦雖脫胎于楚辭,但并未繼承楚辭——特別是屈原賦的精神,可以說漢賦是楚辭的不肖之子。

在西漢,辭、騷、賦三者分得不很清楚,常常騷賦并稱,稱屈原的作品為“賦”,《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原“乃作懷沙之賦”?!稘h書·賈誼傳》:“屈原……作《離騷》賦。”賈誼吊屈原之作為騷體,《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說賈誼“為賦以吊屈原”。

最早以“賦”命名自己的作品的是荀況,在《荀子》中有《賦篇》,其中有《禮》、《知》、《云》、《蠶》、《箴》五則,行文質木簡略,沒有文采。其后有宋玉,竭力學習并模仿屈原。他的賦比荀況的雅致得多,但與屈原相比,未免“為文而造情”(《文心雕龍·情采》)。盡管如此,真正的賦體從此確立。宋玉是文學侍臣,因此從他開始,賦體在結構和語言形式上走向文人化,在內容上則逐漸宮廷化。宋玉賦實開漢賦之先河,漢賦家只是步其后塵。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