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2 羅叔家的相機(jī)
羅叔是個有故事的人,他家就住在我家對面。新中國成立前,羅叔是南京國民政府國防部的專職司機(jī)。因其為人本分,所以歷次運(yùn)動都免受苦累。羅叔長得像猶太人,大高個白皮膚,長臉大鼻子,眼窩深陷,眼睛又黑又大。從小我就對羅叔的身世背景有很多的想象和揣測。
羅叔家的三個兒子風(fēng)華正茂,聰明絕頂。在很多人還不知電視機(jī)為何物時,羅叔的三個兒子就用示波管等材料裝配了一臺三英寸大的電視機(jī)。
后來,院子里幾乎每家電視機(jī)都是由羅叔三個兒子組裝的。在那個年代,我們這個院子,因為羅家,因為電視機(jī)的普及,所以在我居住的城市里,還是小有名氣的。這是一件很讓我驕傲的事情。而我有幸在高中時,拜羅叔小兒子為師,學(xué)裝電子管電視機(jī)。
不過,我最羨慕最感興趣的還是他家里的一部海鷗牌雙鏡頭相機(jī)。常常地,我就躲在王奶奶家門前那棵歪斜的槐樹下,看他們兄弟三人在院子里那塊空地上擺弄相機(jī),看那些個被選中的,被大人、小孩認(rèn)為漂亮的院子里的女孩子們在陽光下嬉笑著梳妝打扮,然后再被兄弟三人教以各種姿勢拍照。
我雖然看得津津有味,但對三人自以為專業(yè)的得意神態(tài),很不以為然。因為小,又被認(rèn)為丑,所以不敢上去說什么,只是一邊看一邊在心里演繹著另外一種畫面。
晚上,我會趴在羅家的大門上,手一邊輕輕摳著門縫里早已稀落不堪的膩?zhàn)?,一邊忐忑不安地瞇著眼睛往門縫里瞧。微弱的紅光下,晃動著兄弟三人的身影。放大機(jī)上的部件被上下調(diào)動,白色的瓷盆里不時有紙張被拎出,被刻意壓低的歡呼聲和爭執(zhí)聲有時會很清晰地傳進(jìn)我的耳朵。
有時我會因為這些聲音而激動,按捺不住去使勁敲門……想一睹歡呼爭執(zhí)的最終緣由……
好多年后,我用別人丟棄的臺燈架做了一個放大鏡。因為資金有限,最終束之高閣。
前幾年,我在植物園拍照時遇見了羅叔的小兒子,和他聊起了過去和現(xiàn)在。遺憾的是他和他的哥哥們早已不玩相機(j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