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老舍和他的作品 作者:胡金銓 著


第二章

老舍屬于哪一旗?待考。是滿洲人?還是漢軍旗?也不清楚。

既是旗人,祖上當(dāng)然是跟著愛新覺羅氏入主中原的“從龍之士”,但是到了清末,他家里和很多窮旗人一樣,都成了破落戶。

老舍的父親是保衛(wèi)皇城的“護(hù)軍”①,每月關(guān)三兩餉銀,維持一家六口的生活。

護(hù)軍的任務(wù)除了站崗之外,就是皇上出巡的時候,趕趕老百姓。他們平日缺乏訓(xùn)練,配備的武器是當(dāng)時已經(jīng)落伍了的“抬槍”②,至于作戰(zhàn)經(jīng)驗就更談不到了。

沒想到庚子那年(一九〇〇年)鬧義和團(tuán),八國聯(lián)軍打進(jìn)了北京城。老舍的父親守土有責(zé),把住北長街一家糧店抵抗,老式的抬槍當(dāng)然敵不過洋槍洋炮,就活活地被燒死,殉了大清朝。雖說是為國捐軀,可也沒有恩謚“忠愍”什么的,因為他不過是個“武弁”。

聯(lián)軍占領(lǐng)了北京之后,老舍在《〈神拳〉后記》③有過這么一段描寫:

……我們的炕上有兩只年深日久的破木箱。我正睡在箱子附近,文明強盜又來了。我們的黃狗已被前一批強盜刺死,血還未干。他們把箱底兒朝上,倒出所有的破東西。強盜走后,母親進(jìn)來,我還被箱子扣著。我一定是睡得很熟。要不然,他們找不到好東西,而聽到孩子的啼聲,十之八九也會給我一刺刀。一個中國人的性命,在那時節(jié),算得了什么呢!況且,我又是那么瘦小、不體面的一個孩子呢!

老舍父親死后,沒有撫恤金,三兩紋銀的餉也沒了。他母親就挑起一家生活的重?fù)?dān)。那年老舍才三歲。

也是在《〈神拳〉后記》里,老舍描敘了當(dāng)時的情況:

……母親當(dāng)時的苦痛與困難,不難想象。城里到處火光燭天,槍炮齊響,有錢的人紛紛逃難,窮苦的人民水?dāng)嗉Z絕。父親是一家之主。他活著,我們?nèi)矣悬c老米吃;他死去,我們須自謀生計。母親要強,沒有因為悲傷而聽天由命。她日夜操作,得些微薄的報酬,使兒女們免于死亡。在精神狀態(tài)上,我是個抑郁寡歡的孩子,因為我剛一懂得點事便知道了愁吃愁喝。

以后的生活,他在一篇《賀年》④的文章里回憶說:

……記得當(dāng)初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家里很窮,所以母親在一入冬季就必積極勞動,給人家漿洗大堆大堆的衣服,或代人趕作新大衫等,以便掙到一些錢,作過年之用。

姐姐和我也不能閑著。她幫母親洗、作;我在一旁打下手兒——遞烙鐵、添火,送熱水與涼水等等。我也兼管喂狗、掃地,和給灶王爺上香。我必須這么作,以便母親和姐姐多趕出點活計來,增加收入,好在除夕與元旦吃得上包餃子!

老舍在很多文章里追憶他幼時的窮困。由于環(huán)境的熏染,他對于北京的窮人和小市民了解得特別深刻,在他的作品里,也以描寫這些人物最成功。

北京小市民的特點是本分、窩囊、有正義感,但好耍小心眼、自私、好面子,在適當(dāng)?shù)那樾蜗乱矌椭鷦e人。做事任勞任怨,但無進(jìn)取心。無論在哪方面都沒有驚人的成就,可也不作大惡。老舍具備了這些特性。

有人說北京人都“??”(讀“松”,第二聲)⑤,也有道理。歷來的造反、革命,都沒北京人的份兒,更不用說叱咤風(fēng)云了。往好里說是“有修養(yǎng)”,其實就是沒出息。老舍在“??人”之中算是出類拔萃的了。

老舍在很多書里都以“北京??人”做主角,描寫得也確是入木三分,因為他自小在那種環(huán)境里長大,而且自己也是其中之一。

注釋:

①老舍:《神拳》,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63年版。

有關(guān)“護(hù)軍”之詳情,可參考《清代通史》上卷第四篇第二十章。

②老舍:《神拳》。

③老舍:《神拳》。

④老舍:《賀年》,載《福星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58年版。

⑤??:北京俗話形容某人沒用叫“??人”?!肮??”是形容某人又壞又沒用。外地人不解,常誤寫為“狗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