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老舍和他的作品 作者:胡金銓 著


第三章

光緒三十一年(一九〇五年)七月,清廷下詔書,自丙午年(一九〇六年)開始,停鄉(xiāng)會試和童歲科考,一切“士子”都要由“學(xué)堂”出身,從此廢除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

老舍那年八歲,奉母命放棄“私塾”,考進(jìn)了西直門大街路南的市立高井胡同第二兩等小學(xué)堂,因為有“私塾底子”,編入初小三年級。不久,這個小學(xué)堂改辦女校,老舍轉(zhuǎn)入南草廠的市立第十四小學(xué)堂①。

這時期,各地革命分子紛紛起義。光緒死,宣統(tǒng)登基,同盟會的七十二烈士死難廣東……可是“天子腳下”的北京,一切都照舊。

老舍和多數(shù)的北京孩子一樣:逛天橋,吃零嘴,看“噌兒戲”;上茶館,聽評書,聽相聲。他家里窮,手里沒零用錢,這些“費用”往往都是由小朋友羅常培代付②。

這一段生活,對老舍以后的寫作,影響很大,尤其是在《茶館》和《龍須溝》里。

老舍讀書的成績不太好也不太壞。太壞,他日后成不了作家;太好,恐怕他自己也不會承認(rèn)。他雖很少“逃學(xué)”③,但挨手板和罰跪倒是家常便飯④。

在一篇叫《讀書》⑤的文章里,老舍說:

……從我一生下來直到如今,沒人盼望我成個學(xué)者;我永遠(yuǎn)喜歡服從多數(shù)人的意見。可是我愛念書。

書的種類很多,能和我有交情的可很少。我有決定念什么書的全權(quán);自幼兒我就會逃學(xué),楞挨板子也不肯說我愛《三字經(jīng)》和《百家姓》。對,《三字經(jīng)》便可以代表一類——這類書,據(jù)我看,頂好在判了無期徒刑以后去念,反正活著也沒多大味兒……

第二類書也與咱無緣:書上滿是公式,沒有一個“然而”和“所以”。據(jù)說,這類書里藏著打開宇宙秘密的小金鑰匙。我倒久想明白點真理,如地是圓的之類;可是這種書別扭,它老瞪著我……

不管這篇文章是老舍自我揶揄也好,沒話找話也好,反正他小時候不是一個十分用功的學(xué)生。

注釋:

①老舍:《悼羅常培》,載1959年《中國語文》1月號。

羅常培:《我與老舍》,載《中國人與中國文》,上海:開明書店,1934年版。

②同上。

③老舍:《自傳難寫》,載《老舍幽默詩文集》,上海:上海時代圖書公司,1934年版。

④老舍:《讀書》,載《老舍選集》,現(xiàn)代創(chuàng)作文庫(上海:上海萬象書屋),1936年版。

⑤同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