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間詞話 作者:王國維,紫圖出品 著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皽I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sup>①“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

【注釋】

①出自歐陽修(一說為馮延巳所作)的《蝶戀花》: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 雨橫風(fēng)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②出自秦觀的《踏莎行》: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③出自陶淵明的《飲酒·其五》: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④出自元好問的《穎亭留別》:

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乾坤展清眺,萬景若相借。

北風(fēng)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崢嶸,了不受陵跨。

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懷歸人自急,物態(tài)本閑暇。

壺觴負吟嘯,塵土足悲咤?;厥淄ぶ腥?,平林淡如畫。

【譯文】

詩詞中營造的境界,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比如,歐陽修《蝶戀花》中的名句“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和秦觀《踏莎行》中的“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體現(xiàn)的都是“有我之境”。

陶淵明《飲酒·其五》中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和元好問《穎亭留別》中的“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體現(xiàn)的都是“無我之境”。“有我之境”,指的是創(chuàng)作者觀察、認識事物時,習(xí)慣于從自身角度出發(fā),所以他們描述的景物、意境帶有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盁o我之境”,指的是創(chuàng)作者拋除自我感受,站在外物的角度上去認識事物,以至于最后分不清“何者為我,何者為物”,這也就達到了“物我合一、兩兩相忘”的境界。古人寫詞,能寫出“有我之境”的人有很多,然而也存在一些杰出人士,能夠依據(jù)自己的意愿,用一支生花妙筆描畫出“無我”的境界。

【賞析】

王國維將詞中的境界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詞人不同的觀物方式?jīng)Q定了兩者之間的差異。

“有我之境”強調(diào)的是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感情世界,被觀察的事物往往浸潤了創(chuàng)作者的感情色彩。比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一句中,詞人明顯是在借物抒懷,而讀者則能從落紅繽紛的表面景象中體察到詞人傷心、愁悶的情緒。這是“有我之境”?!盁o我之境”強調(diào)的是創(chuàng)作者與外部事物相互映襯、天然契合,以至于分不清“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比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當讀者在心中默默誦讀此句,眼前仿佛出現(xiàn)一幅脫俗的田園畫卷,其中詩人的身影如山亦如云,時而厚重,時而悠遠,令人回味無窮。這便是“物我合一”的境界。王國維對“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思考,正體現(xiàn)了他獨特的創(chuàng)作理想。這給現(xiàn)當代文藝創(chuàng)作者、評論者們留下無限啟發(f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