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能當“逃兵”你也逃了?
劉曉東,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部副總經理、設計總負責人。
人不高,和大家一樣,整天把自己裝在工作服里,看不出算不算健壯,但眼睛近視,不怎么喜歡表現,尤其那雙目光好像總是有意躲在鏡片之后,有種威嚴和淡定??傇O計負責人嘛,他和他的同事所負責設計的是港珠澳大橋最重要、最核心、最困難的部分——島隧,這個工程關乎整座大橋的成敗,這樣的人,威嚴與淡定是必需的。只是想不到好不容易抓到他采訪,說起話來,典型的南方人卻換成了一條北方大漢——粗獷,坦蕩。
那一天,已經是我們約了好幾次都沒有實現采訪后再選的一天,2017年11月27日。
上午,本來“關于設計”我們要從從容容地“好好談”,但他沒時間,改成了下午;下午本說可以,但4點又突然要出差趕飛機,天哪,大忙人。好,那就只有中午12點匆匆吃了飯我們就開始,壓在他兩點半去機場之前,滿打滿算也就兩個小時的時間可以進行采訪。
“沒辦法,您太忙了,我們又有很多的問題要問?!蔽疑蟻砭驼f,表示有點擔心這次沒可能把這場采訪完成好。
曉東總(公司人上下都這樣稱呼他)說:“沒關系,有什么話您盡管問吧?!币环N勝券穩(wěn)操、不行了咱還可以選時間再接著談的感覺。
我接受了他的安慰,說謝謝,但按職業(yè)習慣、“時間短有時間短的打法”,就先問了一個比較輕松但他又必須回答的問題。
我說:“聽說E1安裝時很艱難?”
我說的E1是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33節(jié)沉管中的第一節(jié)沉管?!癊”指的是英文element的首字母,意為“元件”。“這節(jié)沉管的設計和制作本身就有一大堆的故事,但我現在要問的是安裝,因為非常不順,據說你們整整干了96個小時?”
曉東總點點頭。
按照設計,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由33節(jié)沉管組成,每個標準管節(jié)長180米、寬37.95米、高11.4米,采用兩孔一管廊的形式,總重量約8萬噸,相當于一艘中型航母——對,這我說過了。
就是這么33個“大家伙”,組成一條5664米長的隧道(6.7公里是計算了隧道兩端與兩座人工島的結合部分之總和),那工程怎么做?安裝究竟遇到了什么難題?
簡單說,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不是一條龍被隨便甩到海底,任海浪、暗流涌動,那樣的做法不可能不令人擔心,也不可能確保120年的使用壽命。相反,這33節(jié)沉管是要被放入事先已經在海底開挖好了的一條長溝,準確說是一條被整平過了的20米深的基槽,這條基槽也不是一條線在一個基準上被繃平的,是深淺不一,帶彎度的,其中最深處可達48.5米?!癊1”是第一段,是和西人工島“暗埋段”發(fā)生結合的第一節(jié)。
從技術角度上講,中國人在建設港珠澳大橋之前,我們沒有經驗,全國的工程技術人員也只是做過幾條長約幾百米的江河沉管隧道,對在外海,還是深海,要深埋的沉管,根本就“一無所知”,是第一次嘗試。開始,中國人也很希望與全球的沉管專家合作,哪一國的都行,請人幫我們一起來解決港珠澳大橋所面臨的多項特殊難題,但技術壟斷,商業(yè)趨利,人家要么跟你漫天要價,要么對你實施封鎖。當初的“局面”是不是如此殘酷?至少大部分媒體都是這樣報道的。
沒轍,中國人只有自己干,被逼無奈地“自主創(chuàng)新”。
2013年5月2日,經過了幾個月的生產制作,舾裝,浮運,33節(jié)沉管中的“老大哥”E1就要開始下水了,媒體把這一場“首戰(zhàn)”形容為世界上最大的海底沉管隧道即將開工的“首場秀”。然而,E1在沉管最后一輪沉放后,檢測結果顯示:“管艏與暗埋段匹配端高程誤差達11厘米。”這個“11厘米”是什么意思?沉管與西人工島的“暗埋段”相接出現了偏差。這個“表現”誰也沒有想到。承接沉管著床的海底基槽,由于基礎做完后靜置了一段時間,里面出現了嚴重的回淤,加上E1作為首節(jié)沉放的沉管,不僅要與西側人工島對接,其管體要求還有斜度,要使沉管精準放置到位,很多因素的制約根本回避不掉。最大的風險來自基槽內海流流速的未知與突變,作業(yè)空間有限,無法進行機械整平,最后只能靠22名潛水員輪流下海,用雙手一寸一寸地清理淤泥,然后人工鋪設作業(yè)——
???這么艱難?這么粗放?
潛水員進行清淤的時候,現場總指揮林鳴端了個凳子坐在安裝船的甲板上,雙目凝視海面,久久紋絲不動。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清楚,從5月2日上午沉管出塢開始,林總就這么一直地盯在指揮現場,和現場的控制與操作人員討論編隊、浮運、轉向、系泊、沉放等每一個細節(jié),下達每一個指令。大家沒合眼,林總也沒有合過一次眼。
對于這場“首秀”,有媒體也把它形容為“海底初吻”,本來是有把握、可以期待成功的。但是……
難怪曉東總說:“第一次安裝就是96小時,這個安完以后,其實大家心里面是有壓力的。”
“壓力是什么,不相信能做成?”我問。
曉東總:“按國際上一般的做法,同類沉管隧道的沉降可以控制在20厘米,但港珠澳大橋的沉管除了要求不得大于20厘米,差異沉降更不得大于2厘米。這些都是指在120年的使用過程中,不是只管十年八年,所以太難了?!?/p>
“因為難而有壓力?那開始這些問題有沒有想到?”我問。
曉東總:“沒想到。過去我們設計、實驗都是在辦公室或實驗場地,現在真的到海上了,到海上走了一圈,終于知道各種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很可怕。還有時間問題,這節(jié)沉管我們準備了差不多有一兩年的時間,這才是第一個,后面還有32個,這么熬人的工程誰受得了?很多問題,一串接一串,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都是失敗?!?/p>
我說:“當時有很多設計和施工人員,尤其是設計人員聽說都走了?”
曉東總不否認,說:“對?!?/p>
我問:“那你怎么留下來了?”
曉東總:“我?”顯然劉曉東沒有想到我會如此直接地把球就這樣踢給了他,“我,我們,是沒辦法?!?/p>
“沒辦法?”
曉東說的“我們”,我知道其實指的是誰——就是現場總指揮林鳴和他。
我又追問:“那就是說如果你有辦法,當時你也當逃兵了?”
曉東總說:“說老實話,當時能走我也走。確實當時對這個工程,2013年的時候,真的沒底。就是到了后來我們做到第10個(沉管)了,心里有點數了,也還是要小心翼翼,走鋼絲似的,一些突發(fā)的事情,大海什么時候不高興了就突然給你弄出點‘意外’,都讓人始料不及。(工藝)你是會了,但能不能把細節(jié)控制住,一點錯都不犯?幾百個環(huán)節(jié),所有的細節(jié)都在工人的手里……林總是總指揮,我是設計總負責人,我們倆不能走,走了這個臺就散了?!?/p>
“換句話說別人能當逃兵,你走不了?”我說。
曉東總:“我說的是大實話,高尚的東西可以講,但是在這個崗位上……”
我看出劉曉東的無奈,更通過他的話嗅到了工程開工之初,凡事的“那個難”!
對于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當時第一難的就是33節(jié)沉管的“浮運”,海上運輸。每一節(jié)沉管8萬噸,氣象、海流、海浪、海潮等等因素影響,對浮運拖航的掌控非常之難;第二,沉管“安裝”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和最深水下50米的海況條件下完成,還要達到苛刻的安裝精度,施工區(qū)域屬于極為松軟且類型多樣的土質,每一節(jié)深埋的沉管頭頂都要承受20米厚的覆土荷載,加上伶仃洋適合沉管浮運與安裝的“天氣窗口”一個月僅一兩次,時間關系也不允許你慢慢干、什么時候干好了什么時候算!
“人類無力抗拒自然”——人們開始品嘗這樣的一種困境,或者叫作無奈。
為了攻克“浮運”與“安裝”的兩大難題,工程從設計到施工必須突破三大瓶頸:
第一,海況預報從宏觀到微觀。原來我們做科研,做泥沙回淤的研究,只限于宏觀層面,比如大江、大河或者一片海域,最小的航道回淤也要幾十公里長,很少會具體到某個“點”;現在,人們要從幾十平方公里的宏觀預報收縮到沉管基槽8000平方米的一個小小的范圍,難度陡然增加多少倍?第二,從長期到短期。以往我們做泥沙回淤是以“世紀”“百年”或者“幾十年”的時長來設計研究;現在必須縮短到“十天”“幾天”。第三,泥沙回淤預報的微量化。這也就是說,以往我們做泥沙回淤預報的量級是以“米”來計量的,通常是1—2米,最小也是以50厘米來計算;現在港珠澳大橋的隧道工程,要求的是10厘米、4厘米……
得,正經的話題還沒談,一條55公里長的海上交通通道,橋是露在海面之上的,隧為什么要潛入海底幾十米的深處?此外還有工程設計,為什么要確保120年的使用壽命?用什么手段和措施來保證120年?還有島,兩座人工島,怎么和隧道接駁?怎么就突然間地能夠“站立”在茫茫大海,水面上連塊礁石都沒有?怎么“平地起高樓”?還要讓它一勞永逸?等等,等等,我都還沒有問。
沒辦法,劉曉東出發(fā)的時間已經到了。
我只好放他走,約好以后有機會再談,或電話,或微信。
一個門外漢要想了解、理解并準確、通俗地向觀眾、讀者講述一座跨海大橋的建設,尤其是一些關鍵的概念和細節(jié),那一天,我真的是有點蒙,渾身是嘴,卻不知道怎么能把事情說清楚。
采訪被迫中斷,劉曉東趕飛機去機場走了,我站在原地,預先就知道會失去一次難得的采訪機會,但那又怎么辦呢?
電視還要做,文章還要寫。
復雜問題簡單化——如果我是觀眾或讀者,關于這座大橋,我最想知道的是什么?
對,就從這些個“最”字入手,一步一步往前拱——于是我腦袋清醒了一些,放松了一些。
我知道我該拉一張主要問題的采訪清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