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四季隨筆》
“多少次,我放下筆,望著眼前辛勤耕耘的成果,欣慰地感嘆:作品仍有缺陷,但我真誠地努力了,盡天時、地利、自身能力所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多么希望我也能如此感嘆:回首人生,漫長的路終于走到盡頭,如同寫了一部傳記——作品不完美,但已盡我所能。除了滿足,我再無它念?!K場’,我將毫無遺憾地離去?!?/p>
這是20世紀初(1903年)英國作家喬治·吉辛(George Gissing)散文集《四季隨筆》 的結(jié)束語。作品以吉辛整理朋友亨利·萊克羅夫特退居鄉(xiāng)間后信手錄下的筆記形式發(fā)表。筆記分為春、夏、秋、冬四個部分,記錄了主人公與季節(jié)轉(zhuǎn)換相對應的不同人生階段的感懷,所以中譯本妥帖地翻譯成《四季隨筆》。
《四季隨筆》是吉辛惟一為滿足自己而寫的作品,通常被認為是一部“最富有自傳色彩”的小品文集。吉辛本人貧困的一生,憂慮“工業(yè)化”對大自然、對淳樸鄉(xiāng)風和英倫傳統(tǒng)的破壞,向往逃離喧鬧的都市、享受恬靜的田園生活,書中都有充分的反映?!端募倦S筆》是吉辛的傳世之作,一百多年來贏得了世界各地的無數(shù)讀者。
吉辛筆下的亨利,一生賣文為業(yè),試過各種文體,既寫作又翻譯,但從來沒有出過名。偶爾運氣好,賣文所得除維持溫飽外,略有盈余,便全數(shù)用來去歐洲大陸旅游。和許多“文人”一樣,亨利有過抱負,但每每斗不過嚴酷的現(xiàn)實。難得亨利坦然人生,淡泊名利,自律平和,自得其樂。五十歲時,鰥居,獨生女早已出嫁的亨利得到貴人相助,獲得每年三百英鎊年金的遺贈。亨利即刻歇筆,從倫敦搬到鄉(xiāng)間,住進一幢簡陋小屋,后院一半荒蕪,過上了夢寐以求的“隱士”生活。
春夏,亨利在英格蘭鄉(xiāng)村小道上徒步漫游,與樹木花草、日月溪流作伴;冬夜,他守著火爐讀書,在寂寞中冥思,靜籟中暢想。偶爾興起,捉筆行書,一行行,一頁頁,清新雋永,百年流芳?!端募倦S筆》為作者自己而寫,有感而發(fā),不為出名,不為獲利,無愧后人“文壇佳作”之美譽。
為什么讀書?為誰“立言”?是古今中外“文人”不得不面對的難題。在老家,從來就有“入世”、“出世”兩種說法。
據(jù)說,“入世”的文人,有的唯利是圖,誰有權(quán)勢就為誰吹喇叭抬轎子,哪兒錢多就往哪兒靠;也有的“反其道而行之”,誰在臺上就跟誰“對著干”,時髦話叫“搏出位”,哪個都敢罵,什么都愿寫——只要出名。
“出世”文人則看破紅塵,遠離塵世,隱居桃源,或“采菊東籬下”或“獨釣寒江雪”。然而,“出世”難啊。《紅樓夢》中的“好了歌”唱得再明白不過。又有幾人學得了弘一法師李叔同,斷然離家,安貧樂道,悲欣交集,坐化升天呢?
凡夫俗子,現(xiàn)世塵緣難了,前世孽情難斷,不得不在“出世”“入世”之間徘徊掙扎。文人,食人間煙火,柴米油鹽、喜怒哀樂,哪一樣輕易打發(fā)得了?畢竟,不是每個“文人”都有亨利那樣的好“運氣”,晚年獲得遺贈,衣食住行無虞。當然,也不是每個“運氣”好的“文人”都像亨利那樣知足,“出無車,食無魚”——只要有書可讀,有鄉(xiāng)間小路可自由漫步。
因為是“隨筆”,自娛自樂,吉辛筆下的亨利極其坦率。亨利關(guān)于“為友之道”的高論,讓“心有靈犀”的讀者會心一笑。
亨利定居鄉(xiāng)間后,與自然為伍,與書卷為友,無羈無絆,自由得像一陣風。老友遠道來訪,亨利非常高興,兩人高談闊論,無所不及。老友不久告辭,亨利更松了一口氣。感慨道:人與人很難長時間和諧相處,更不必說同在一個屋檐下。個人的習慣、想做的事情、仁智相左的意見、隱而不顯的偏見等,在一起呆久了,乖丑難免畢露無遺。本性所致,人與人很容易不知不覺間互相批評挑剔,甚至敵意攻擊。
亨利欣慰道:再也不用與“不是真正朋友”的男男女女握手周旋,再也不用去刻意結(jié)交“不想認識的人”。他說:“普天之下皆兄弟?不!謝天謝地,沒有這回事。我不會故意傷害他人,我希望每個人好運;但我不會裝模作樣地悲天憫人。我從前對一些心底厭惡的人裝出微笑,說些沒有意義的話。這樣做,是因為我沒有勇氣不這樣做?!?/p>
多么坦率!亨利生活在20世紀前夜,工業(yè)革命風起云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在即,小至人倫禮儀,大至國際秩序,都在天翻地覆地“重新洗牌”。吉辛筆下的亨利,從不空談“愛國”、“至善”的崇高情操和宗教信仰??墒?,亨利描寫教堂圣誕鐘響、女王登基紀念、英倫牛排和土豆泥的烹調(diào),從有限年金中拿出款項接濟窮困潦倒的文友。字里行間,無不顯現(xiàn)了一個跨世紀時代的讀書人,冷靜地思考,認真地度過自稱“沒有目的”的人生,順乎“自然之道”,不附庸風雅,不追逐潮流,不嘩眾取寵,不妄自菲薄,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人生的“四季”。
人,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是一個永恒的哲學命題。然而,從此到彼,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各不相同的“人生旅途”。一百多年后,讀《四季隨筆》仍然頗受啟迪,足見真摯文字和真實人生的感召力量。
2010.1
華盛頓國家公園一角
- 英文原名《亨利·萊克羅夫特雜記》(The Private Papers of Henry Ryecr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