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侯祠
淮陰侯:韓信封號。韓信,漢初淮陰(今江蘇淮安)人,通兵法,有謀略,投劉邦,任大將,在楚漢戰(zhàn)爭中建立了重要功勛,曾被封為齊王與楚王。漢朝建立后,有人告他謀反,他說:獵物被打盡了,就該烹食走狗了;敵國已破滅了,就該誅殺謀臣了;天下已安定了,我就應(yīng)該死了。他被劉邦奪了兵權(quán),降為淮陰侯,最終為呂后所殺。這首詩就所見淮陰祠的景象而聯(lián)想到韓信的經(jīng)歷,感嘆功名富貴的無常。
荒祠幾樹垂枯棗,黃泥落盡朱旗纛[1]。
花桐漆粉綴須眉[2],猶是登壇人未老[3]。
半生作計在魚邊[4],才得河隄老婦憐[5]。
誰知一卷長竿去,唾取真王只五年[6]。
暗中朱碧知誰是,濁水渾魚每相似[7]。
當(dāng)時密語向陳豨[8],更誰傳向他人耳?
丈夫勛業(yè)何足有?為虜為王如反手[9]。
提取山河與別人,到頭一鑊悲烹狗[10]!
【翻譯】
荒涼的祠堂邊幾株樹上垂掛著干枯的棗,
紅色的旗幟都已被黃泥籠罩。
花桐漆粉的塑像綴著你的須發(fā)眉毛,
還是當(dāng)年登上點將壇的人并未見老。
想你半輩子謀生在水濱,
總算得到河邊老婦的憐憫。
不料你卷起魚竿投了軍,
唾手而得王位只用了五年光陰。
黑暗里辨別紅綠知道誰能成功?
混濁水里的魚兒看去也常近同。
當(dāng)時跟陳豨說的悄悄話,
是誰傳向了他人的耳中?
大丈夫的功績有什么值得追求?
或為虜或為王變化猶如反手。
打下江山給了別人,
可悲到頭來只成了在鍋里被烹的狗!
注釋
[1]纛(dào到):指旗。
[2]花桐:桐的一種,其色微紅。
[3]登壇人:指韓信。壇:土臺。劉邦拜韓信為大將時,專門為之設(shè)壇場以示敬重。
[4]作計:謀生。韓信沒有發(fā)跡時生活貧困,常在淮陰河邊釣魚,以為生計。
[5]老婦憐:指韓信窮困時得到漂母的接濟(jì)。參看《過漂母祠》題解。
[6]唾?。合裢稚贤驴谕倌粯虞p易地取得。真王:韓信在秦二世二年(前208)項梁渡淮時從軍,到漢王四年(前203)被封為齊王,前后五年。攻齊地時,韓信要求劉邦暫封他為假王以便平齊,劉邦用張良計封他為真王。
[7]“暗中”二句:是說在環(huán)境混亂時人的優(yōu)劣難分。
[8]《史記·淮陰侯列傳》載:韓信秘密鼓動鉅鹿太守陳豨謀反,表示愿為內(nèi)應(yīng)。后陳果反,韓信亦參預(yù)之,事情泄露,為呂氏所殺。此事后人多有懷疑。
[9]反手:反轉(zhuǎn)一下手掌,極言其易。
[10]鑊:大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