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輯 文學評論

蕉皮論語 作者:孫見喜


關于文藝批評的幾點思考

讀了張立先生《時代呼喚真正的文學批評》一文,感慨良多,陜西文壇,終于有了一個堅毅的聲音——對批評家提出批評。新時期以來,文藝批評界進行了無休止的反思,我們挖根滅祖反傳統,其結果,多元是多元了,但核心價值觀沒有了;在無序的吶喊與混亂的雜音中,文學藝術的精神被消解了,一個民族賴以屹立的那幾根骨頭被抽掉了!于是,整個民族精神下滑、道德淪喪幾乎成了攬不住的波瀾。

中華民族歷來講究“文以載道”,講究“高臺教化”。曾幾何時,這個傳統被我們毀掉了。由“反思”而引導著我們連續(xù)“否定”、堅決“否定”;由孔夫子到孫中山,由馬列文論到毛澤東對延安文藝界的講話,一概質疑,可謂歷史虛無主義空前高漲。有人就適時指導說:文藝永遠要和主流意識保持緊張關系,文藝家永遠都是社會的批判者。兩個“永遠”,把文藝的功能單一化了。于是,我們的一些作品,把社會寫得越黑暗,評論家就說這種作品思想藝術價值越高。這是一種嚴重的誤導。因為它不符合生活實際。社會生活中,有云層下的陰影,也有麗日青天,有嚴冬冰寒,更有春和景明;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在文藝作品中應該有全面的表達,這才是健康的文藝生態(tài),也才能滿足各種讀者和觀眾的審美需求。

文藝的功能遠不是單一的“反思”“揭露”“否定”,這只是諸多功能中的一種。文學藝術有審美功能,有教化功能,有認識功能,有傳知功能,有倡世功能,有反思批判的功能,有醫(yī)世療俗的功能,也有為史作注的功能,等等,不一而足。我們曾經長時間地批判過文藝的政治功能和宣傳功能,也確實在一個時期,我們的文藝被工具化了,為某些政治服務了;但現在呢,不又回到這條路上了嗎?從那個極點振蕩到這個極點,從那個單一跳躍到這個單一跳躍,轉了一圈兒又回去了,請問:這是文藝的進步嗎?

一個時期以來,文藝批評的標準是混亂的。中國的傳統審美被虛無了,仁義道德這桿秤被折斷了,但凡作品中對此有點倡揚的內容,就被認為是宣揚封建、歌唱宗法;馬列文論以至毛澤東的文藝思想被丟到一邊,一旦據此評判作品,就被認為是落后的甚至是極左的批評觀。他們秉持的所謂“先進的”“現代的”文藝觀是什么呢?說法甚多,但歸納起來無外乎是個人中心價值論、優(yōu)勝劣汰的叢林獸性法則、無邊沿的自由主義、將法制逼到墻角的特制“民主”,等等。當然,科學社會主義的文藝理論還在發(fā)揮作用,信奉毛澤東文藝思想的不乏其人,于是,對待同一部作品,就出現了截然不同的評價。鬧鬧哄哄中,創(chuàng)作現狀每況愈下,文藝隊伍后繼乏人。當然,出現這種情況,市場法則的推波助瀾也在有意無意地拉了偏架。

文藝家、批評家都是要吃飯的。我們的個別批評家被人送了頂“紅包評論家”的帽子,也是事出有因。試想,一部30萬字的長篇小說,看得仔細些,再做點筆記,沒有一周時間下不來??蓪懗稍u論文章,三兩千字,報刊發(fā)表,得稿酬一二百元,你說這抵得上一周消耗的茶錢煙錢?我不反對評論家應該得到勞動補償,諸如“紅包”之類。但這里有一個原則,對作品評價的高低不應由“紅包”的大小決定。我們個別的評論家兄弟,大概在這一點上為人詬病,因而得到“紅包評論家”的“雅號”。面對一個作品,我的評論原則是:長處說充分,短處說準確?!罢f充分”在于鼓勵、助其自信,推其前行;“說準確”在于以理服人,形成教訓,變?yōu)楹笫轮畮煛?/p>

如今,舉國上下都在呼喚并實力助推中華傳統文化的復興,進而融入新的意識形態(tài)的建構和重鑄,據此,我們如何確立文藝批評的“中華秤”呢?

文學批評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文學建設而不是別的。那種試圖通過批評創(chuàng)作而張揚批評者自我旗幟的做派,對作家或創(chuàng)作只能是工具式的利用而于創(chuàng)作本身無多大益處。沒聽說哪個大作家是批評家指導出來的,洪常青引路式的批評愿望,對創(chuàng)作而言到頭來幾乎都是徒勞。批評家看好的大樹苗子最后長成侏儒,而備受指責的疙瘩榆最后長成巨木的例子世間并不少見。這不僅是批評方式、批評態(tài)度或者批評立場的問題,或者還有批評者的人格問題在里邊。無論是作者或批評者,面對的唯一目標就是生活,共同點都是如何認識生活、如何書寫生活,而不是如何認識這個“斯基”或那個“克斯”。生活是檢驗作品的標尺,也是檢驗批評的標尺,兩者在這方面統一了,則合力形成,作家發(fā)展、文學發(fā)展、評論理論發(fā)展,那種脫離生活和創(chuàng)作實際的批評,作家不認賬,最后批評者自己也昏了頭,只有讀懂生活,又用結結實實的生活去檢驗作品和評論,才可能產生真實的文學推動力,才可能造就優(yōu)秀作家和優(yōu)秀作品,在這里,生活的多元化與創(chuàng)作的多元化、批評的多元化共生為文學森林。在文學上,試圖一桿秤稱遍天下,到頭來稱出的滿盤子都是笑柄。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