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鶴沖天

中國古典詩詞名家菁華賞析——柳永 作者:馬瑋 編


鶴沖天

黃金榜上(1)。偶失龍頭望(2)。明代暫遺賢(3),如何向(4)。未遂風云便(5),爭不恣狂蕩(6)。何須論得喪(7)。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8)

煙花巷陌(9),依約丹青屏障(10)。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11)。忍把浮名(12),換了淺斟低唱。

>注釋

(1)黃金榜:謂中進士之榜。

(2)偶失龍頭望:意為因偶然原因而沒有考中。

(3)“明代”句:謂開明的時代,暫時將賢才遺漏了?!耙盁o遺賢”是評價封建皇朝是否盛世的重要標準,《尚書·大禹謨》即謂:“嘉言罔攸伏,野無遺賢,萬邦咸寧。”

(4)如何向:意謂今后該怎么辦呢?《詩詞曲語詞匯釋》:“向,語助辭,專用于‘怎奈’‘如何’一類之語,加強其語氣而為其尾?!灿萌绾蜗蛘撸q云如之何也?!?/p>

(5)風云便:成龍化虎的好機會?!兑捉?jīng)》:“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

(6)“爭不”句:怎不恣睢放蕩?

(7)得喪:得失。

(8)白衣卿相:即沒有卿相頭銜的卿相,自我解嘲之語。白衣:即布衣。在封建社會,中進士后即換官服,故白衣、布衣成為未中進士者及老百姓的象征。

(9)煙花巷陌:謂妓女住的地方。煙花:本指綺麗的風光,因妓女總是濃妝艷抹,妓女所居之地也是富麗堂皇,故亦以“煙花”指妓女或妓女所居之地。

(10)丹青屏障:畫著鮮艷圖畫的屏風。

(11)一餉:片刻。

(12)浮名:此處指功名。

>題解

《鶴沖天》,柳永自制曲?!稑氛录纷椤罢秸{(diào)”,《太和正音譜》注為“大石調(diào)”。趙令疇詞名《思越人》,李元膺詞名《思佳客》,賀鑄詞名《剪朝霞》,等等,是詞名隨詞句或詞義而變也。又名《萬年枝》《春光好》《喜遷鶯》《喜遷縈令》等。此調(diào)有小令、長調(diào)兩種,小令起于唐人,長調(diào)起于柳永。全詞五十五字,前片四句三平韻,后片五句三平韻。曲調(diào)名稱出自《史記·滑稽列傳》:“淳于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飛)又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因鶴飛直上云天,故又以“鶴沖天”喻科舉登第。柳永以“鶴沖天”為曲名,可知其用意所在。

與柳詞善于鋪敘相反,此詞則夾敘夾議,抒其初試敗北之后的寥落情緒??此坪肋~爽朗,實則自我解嘲,以排解內(nèi)心苦悶。這首詞是柳永早期的作品,它的意義在于真實地記錄了詞人在人生道路上的第一次嚴重挫折,充分地坦露了他那任性率真的、頗帶幾分叛逆色彩的人格與心態(tài),在當時和后來的相當一段時間都對詞人的科舉仕進產(chǎn)生過重要的影響。

宋人吳曾《能改齋漫錄》記載:“仁宗留意儒雅,務本理道,深斥浮艷虛薄之文。初,進士柳三變好為淫冶謳歌之曲,傳播四方。嘗有《鶴沖天》詞云:‘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芭R軒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可以說,《鶴沖天》既是詞人仕途上第一次挫折的真實記錄,客觀上也是第二次挫折發(fā)生的導火線。

賞析

這首《鶴沖天》是青年柳永參加科舉考試落榜不第后的牢騷之作,詞中表現(xiàn)出對自己的才調(diào)的自負和對當權(quán)者遺漏賢才的抱怨。即已名落孫山之后,心中有所不甘,因為科舉的仕途之路仍然是他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最佳選擇,但是失落、激憤和難堪之情,必須要有所排解。這首詞所流露出來的傲岸狂放、落拓不羈的態(tài)度著實令人驚訝,而“言多必失”“禍從口出”,其中的不自矜持和放言無忌也使權(quán)貴階層和封建正統(tǒng)文人對他側(cè)目相看,對他以后的人生道路產(chǎn)生了重大的影響。

詞的上片寫落第后的失意不滿和恃才傲物。“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敘寫自己應試不第的尷尬。唐宋時代的人稱狀元為龍頭,一旦高中就可以因“登龍”而身名顯貴,而在“失龍頭”之前加一“偶”字,則表明作者并沒有對科舉之路絕望,對自己的才能沒有失去信心?!懊鞔鷷哼z賢,如何向?!币浴懊鞔狈Q當權(quán)者的統(tǒng)治是開明的時代,恭敬之下實含譏諷之意?!斑z賢”意謂網(wǎng)羅人才的工作出現(xiàn)了遺漏。封建時代圣明統(tǒng)治的標準之一就是“野無遺賢”,這里說自己被封建科舉所遺漏,可見柳永的懷才自負和憤懣不平。但他并未將話說絕,而是在“遺賢”前冠以“暫”字,說明這次不第只不過是偶然的、暫時的,自己登科高中是遲早的事情?!叭绾蜗颉保岢隽讼乱徊降某雎穯栴},該怎樣面對這次失敗,下一步做何打算呢?柳永的特別之處,就在于他不像一般的士子那樣“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jié)網(wǎng)”,他既沒有苦做功課,也沒有奔走權(quán)貴之門,而是選擇了恣意放蕩。“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不能夠成為風虎云龍以逞志向,為什么不恣意放縱尋歡作樂呢?由此可知他選擇的是一條悖拗于倫理和世俗價值取向的背叛之路。“何須論得喪”一句,是柳永價值觀的表露,即在博取科場功名以求榮華富貴和混跡坊曲之所為歌伎譜曲填詞之間,他認為沒有什么高低、得失之別,而他的才情和興趣特長,在后一種道路上更是有著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仕途挫折的打擊,青春年少的張狂,對填詞譜曲特長的自逞和歌樓酒肆的誘惑,拉著他一步一步地走上了反世俗反傳統(tǒng)反核心價值觀的道路?!安抛釉~人,自是白衣卿相”,足見柳永對自己詞曲才能的自信,其白衣卿相的價值取向是有著深刻的動因和基礎的。上片的語言簡捷直白,造意淺顯,而力度鏗鏘,語氣激憤,有不吐不快的氣勢。

下片接上片的“如何向”的問題,進一步闡述如何“恣狂蕩”,以逞他的志氣,用他的行動來向當權(quán)者和主流階層顯示自己的不平和才干?!盁熁ㄏ锬?,依約丹青屏障”,勾畫出青樓歌舞之地的綺麗?!扒翼ベ思t翠,風流事、平生暢”,寫出了他放縱恣睢的生活,他要在這些人中放情行樂,極盡風流,求得平生的暢快稱意。這也正是他所說的“恣狂蕩”的內(nèi)容。“青春都一餉”是說時光短暫,青春寶貴,有珍惜時日及時行樂的意思?!耙火A”指片刻。正因時光短暫,青春年華只是片刻,所以要“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要輕看功名利祿這些虛幻的東西,而抓住眼前的歡樂,去“淺斟低唱”,得開懷時且開懷。一個“忍”字道出詞人心中的矛盾,說明他并未將功名真正看穿,或者是超脫到可以不要功名的程度,他一面“淺斟低唱”一面還受著科舉仕進出路的牽絆。事實上柳永的前半生,一直在科場之中進出掙扎,直到四十八歲才得中進士而步入仕途,但只做了幾任小官,且奔走遷轉(zhuǎn),做官的艱辛可想而知。

這首詞是關系到柳永人生命運的一篇重要作品,是柳永人生道路走向市井民間的宣言,是他有意于與紅塵女子為伍,以詞曲顯才揚名的自白書。關于吳曾《能改齋漫錄》所載“奉旨填詞”柳三變的故事事實與否姑且不論,柳永的詞流傳之廣、影響之大卻是不爭的事實。正是因為柳永借助于煙花巷陌的特殊渠道,使得他的詞曲能夠得到廣泛傳唱從而流行一時。也因柳永的詞作反映了下層人物的生活,表達了對情感追求和人生愛欲的合理愿望,反映出市民階層的理想志趣,所以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廣闊的社會基礎。柳永一生落拓,但是他的才名之盛,婦孺皆知,“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風靡當代而流傳千古,勝過了許許多多在名利場中蠅營狗茍之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