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柳宗元

國學(xué)經(jīng)典61:唐宋八大家精粹 作者:韓愈,柳宗元 等 著;陳才俊 編;宋思佳,許禎 譯


【作者小傳】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xùn)|郡(今山西永濟)人,世稱“柳河?xùn)|”、“河?xùn)|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元和五年(810),永州(今湖南永州)司馬任上,柳宗元將冉溪改名愚溪,并在其東南筑室而居,因此后人又稱之曰“柳愚溪”。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學(xué)家、思想家、散文家,與韓愈共同倡導(dǎo)唐代古文運動而并稱為“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yīng)物并稱“王孟韋柳”。

柳宗元出身河?xùn)|“士族”,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貞元九年(793)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xué)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貞元十七年(801)調(diào)為藍田尉,兩年后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成為革新派重要人物。永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敗,柳宗元被貶為邵州(在今湖南邵陽)刺史,十一月加貶永州(在今湖南永州)司馬,在此期間,他寫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游記》、《鈷姆潭記》、《鈷姆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師,又出為柳州刺史,政績卓著。憲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柳宗元交往甚廣,劉禹錫、白居易與他都是至交。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余篇,在文學(xué)上創(chuàng)造了光輝的業(yè)績,在詩歌、辭賦、散文、游記、寓言、小說、雜文以及文學(xué)理論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柳宗元提倡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形式的完美結(jié)合,指出寫作必須持認真嚴肅的態(tài)度,強調(diào)作家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性。他主張文以明道,注重文學(xué)的社會功能,強調(diào)文須有益于世,推崇先秦兩漢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經(jīng)典及《莊子》《老子》《離騷》《史記》等學(xué)習借鑒,博觀約取,以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柳詩多抒寫抑郁悲憤、思鄉(xiāng)懷友之情,風格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為世人稱道者,是他那些清深意遠、疏淡峻潔的山水閑適之作。他的詩文理論,代表著當時文學(xué)運動的進步傾向。柳宗元的作品由好友劉禹錫保存下來并編纂成集,題《河?xùn)|先生集》。

捕蛇者說

【原文】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其始,太醫(yī)以王命聚之,歲賦11其二,募有能捕之者,當12其租入。永之人爭奔走焉。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問之,則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13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shù)14矣?!毖灾踩羯跗菡?。

余悲之,且曰:“若1516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17,更若役,復(fù)若賦,則何如?”

蔣氏大戚,汪然18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fù)吾賦不幸之甚也。向19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 20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xiāng),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21,殫22其地之出,竭其廬23之入,號呼而轉(zhuǎn)徙,饑渴而頓踣24,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25,往往而死者相藉26也。曩27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隳28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29而起,視其缶30,而吾蛇尚存,則弛然31而臥。謹食32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33。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鬃釉唬骸翱琳陀诨⒁?sup>34?!蔽釃L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35夫觀人風者得焉。

【注釋】

①質(zhì):質(zhì)地。②章:斑紋,花紋。③嚙(niè):咬。④臘(xī):風干,做成干肉。⑤已:治愈。⑥大風:嚴重的風濕,麻風病。⑦攣踠(wǎn):手腳彎曲不能伸展。⑧瘺(lòu):脖子腫大。⑨癘(lì):惡瘡。⑩三蟲:古時道家迷信的說法,認為人的腦、胸、腹三部分有“三尸蟲”,此蟲作崇,相關(guān)部分即得病。11賦:征收,斂收。12當:抵。13嗣:接替,繼承。14數(shù)(shuò):多次。15若:你。16毒:痛恨。17蒞事者:管理政事的官員。18汪然:形容淚水滿眶。19向:先前。20?。豪Э唷?1蹙(cù):窮困。22殫:同下文的“竭”都是竭盡、全部的意思。23廬:房屋,代指全家。24頓踣(bó):因勞累而倒。25毒癘:毒氣。26相藉:形容死人很多。藉,縱橫交錯。27曩(nǎnɡ):從前。28隳(huī):毀壞。29恂恂(xúnxún):小心謹慎。30缶:瓦罐。31弛然:安心的樣子。32食(sì):飼養(yǎng)。33齒:年齡。34苛政猛于虎也:橫征暴斂比惡虎還要兇狠。語出《禮記·檀弓》。35俟:等待。

【譯文】

永州的郊野有一種奇異的蛇,全身黑色質(zhì)地上有白色的斑紋,它碰過的草木全都枯死;若咬了人,就沒有辦法醫(yī)治。但把它捉了來,風干以后制成藥餌,卻可以治好麻風病、手腳麻痹、脖子腫和毒瘡等惡性疾?。贿€可以消除壞死的肌肉,殺死人體內(nèi)的寄生蟲。起初,太醫(yī)用皇帝的命令征集這種蛇,每年征收兩次,招募能捕捉它的人,準許他們用蛇抵應(yīng)繳的租稅。于是永州的老百姓都爭著去干這件差事。

有個姓蔣的人家,專享這種好處有三代了。我向他打聽,他說:“我爺爺死在捕蛇上,我父親死在捕蛇上,我繼承祖業(yè)捕蛇已經(jīng)十二年了,險些送了命也有好幾次了。”說這話的時候,臉上露出悲傷的神色。

我同情他,并且說:“你怨恨這件差事嗎?我打算告訴主管人士,免掉你這件差事,恢復(fù)你的賦稅,你覺得怎么樣?”

蔣氏一聽更覺得悲苦,眼淚汪汪地說:“您還是可憐我,讓我活下去吧!我干這件差事的不幸,還不像恢復(fù)我繳稅的不幸那么厲害啊。要是我從前不干這件差事,那早就困苦不堪了。從我家三代定居在這個村子算起來,到現(xiàn)在有六十年了,可是鄉(xiāng)鄰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困苦。地里的出產(chǎn)繳光了,家里的收入用完了,哭著喊著,四處逃亡,又饑又渴,常常倒在地上,頂著狂風暴雨,冒著嚴寒酷暑,吸著有毒的瘴氣,死者遍野,尸骨成堆。從前跟我爺爺住一塊兒的,如今十家中連一家也沒有;跟我父親住一塊兒的,十家中沒剩下兩三家,跟我一塊兒住了十二年的,如今也十家不到四五家了。那些人家不是死光就是逃荒去了??晌铱恐渡擢氉曰盍讼聛?。兇暴的官吏一到我們村子來,就到處亂闖亂嚷,嚇得人們哭天叫地的,甚至連雞狗也不得安寧。我提心吊膽地爬起身,看看那瓦罐,我的蛇還在里面,這才安心地睡下。我小心地喂養(yǎng)它,到規(guī)定的時間把它交上去。回來后,心滿意足地吃我的田地里出產(chǎn)的東西,過完我這一輩子。其實呢,我一年里冒生命危險只有兩次,其余的日子卻能高高興興地過,哪里像我的鄰居們天天都這么難熬呢!如今即使死在捕蛇上,比起我那些鄰居的死已經(jīng)晚得多了,又怎么敢怨恨這件差事呢?”

聽了這些話,我更加悲痛??鬃诱f:“橫征暴斂比老虎還要更加兇狠啊?!蔽以?jīng)懷疑過這句話。現(xiàn)在從蔣氏的遭遇來看,這話是真實可信的。唉,誰能想到橫征暴斂的毒害會比這種毒蛇還要厲害呢!所以我為此事寫了這篇文章,我期待著那些

【解析】

《捕蛇者說》是歷代傳誦不衰的著名篇章之一。這篇文章以捕蛇者蔣氏一家的遭遇,以獨特的寫法,尖銳、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下沉重賦稅的壓榨,橫征暴斂的殘酷,貪官悍吏的迫害,揭示了廣大人民遭受的苦難不幸,表現(xiàn)了作者對勞苦大眾的深切同情,對殘暴統(tǒng)治的強烈憤恨。

本文生動而具體地表現(xiàn)了孔子所說“苛政猛于虎”的思想,具有很強烈的感染力量。這篇文章作于柳宗元貶居永州時期,雖是自己政治失意的時刻,但是他政治熱情不減,依然關(guān)心民生,他所參與的改革正是針對政治腐敗、橫征暴斂的社會弊端,雖然改革失敗,但是他對民情依然關(guān)切,的確難能可貴。

從寫法上看,作者通過多角度的對比手法巧妙地從各個層面體現(xiàn)出了社會問題。如將鄉(xiāng)鄰幾十年的賦稅負擔與自己“以捕蛇獨存”的狀況作對比,讓人無比震驚地明白了為什么說“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fù)吾賦不幸之甚”;又如將鄉(xiāng)鄰每日處于惴惴不安、雞犬不寧的危險之中與自己只要有蛇就可“弛然而臥”、“熙熙而樂”的生活進行的強烈對比,觸目驚心地表現(xiàn)了“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的社會現(xiàn)實。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