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課 詩寫歷史:《詩經(jīng)》中的社會生活
《詩經(jīng)》一直被稱為中國文學史的開篇亮點,其實,“文學”二字是后人加給它的。在《詩》還未被圣化為“經(jīng)”的三百篇產(chǎn)生之初,尚沒有這樣的概念。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詩》百科全書地涵蓋著精神文化現(xiàn)象。聞一多說:“詩似乎也沒有在第二國度里,像它在這里發(fā)揮過的那樣大的社會功能。在我們這里,一出世,它就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交,它是全面的生活?!保ā渡裨捙c詩·文學的歷史動向》,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202頁)《詩經(jīng)》所記錄的宗教祭祀活動、田間地頭的勞作,以及宴飲酬酢中所見的宗法等級關系等等,都在詩的美好節(jié)律中向我們透露著那個時代的信息?!对娊?jīng)》描寫當時社會生活十分廣泛:既有桑間濮上的男女對唱,也有廟堂祭祀的雍容典重的頌詩;既有征戰(zhàn)沙場的金戈鐵馬,也有宴飲酬酢的歡欣。西周、春秋的歷史,《詩經(jīng)》多有記述,這記述比史書生動,也比史書心靈化??梢院敛豢鋸埖卣f,《詩經(jīng)》是記錄我國先秦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
豳風·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fā),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馌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zhí)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獲,十月隕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豣于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nóng)夫。
九月筑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嗟我農(nóng)夫,我稼既同,上入執(zhí)宮功。晝爾于茅,宵爾索绹。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這是《國風》中最長的一首,全詩共8章,88句,384字。詩以農(nóng)民四時勞動生活為主線,展示了西周廣闊的社會風俗畫卷,遍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上古農(nóng)業(yè)社會的一個縮影。這些描寫加上蟲鳥形態(tài)、草木枯榮等內(nèi)容,不僅涉及天文歷法、農(nóng)事民俗,而且與國家典章制度有關,真可謂一部微型的百科全書?!镀咴隆愤€運用了大量的季節(jié)農(nóng)諺,寫出每個月的勞動項目和季節(jié)氣候,是周代遺留下來的一篇總結(jié)農(nóng)事經(jīng)驗的詩歌,具有很高的歷史文獻價值。中國古代詩歌一向以抒情詩為主,敘事詩較少。這首詩卻以敘事為主,在敘事中寫景抒情,形象鮮明,詩意濃郁。通過詩中人物娓娓動聽的敘述,又真實地展示了當時的勞動場面、生活圖景和各種人物的面貌,以及農(nóng)夫與公家的相互關系,構(gòu)成了西周早期社會一幅男耕女織的風俗畫。
一 “七月流火”的農(nóng)業(yè)生活
中國古代稱國家為“社稷”,《說文解字》稱:“社,地主也?!薄梆?,五谷之長?!焙苄蜗蟮卣f明了中國以農(nóng)業(yè)為根本的“立國”特征。傳說中的偉帝圣王,如神農(nóng)、堯、舜、禹等,都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活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周民族的始祖后稷更是一位農(nóng)業(yè)之神。因此,凡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相關的祭典都是國家政治經(jīng)濟生活中的頭等大事:春播之季,天子要親耕勸農(nóng);谷物成熟,天子要舉行慶典典禮并大宴群臣;而為土地、糧食進行的戰(zhàn)爭,《易》《詩》《書》都有記載。這說明上古至周代社會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生活都和關系國計民生的農(nóng)事活動有關。農(nóng)業(yè)文明的早熟與發(fā)達,正是《詩經(jīng)》產(chǎn)生的文化根源之一,而在此基礎上生發(fā)的務實精神、中庸之道、安土樂天等中華民族農(nóng)業(yè)文明的若干特征,都反映在《詩經(jīng)》的農(nóng)事詩中。
《詩經(jīng)》中明確寫農(nóng)事的詩有《豳風·七月》,《小雅·楚茨》《甫田》《大田》,《周頌·思文》《臣工》《噫嘻》《豐年》《載芟》《良耜》等;還有一些描寫農(nóng)村四時生產(chǎn)活動和生活情況的詩篇,如《周南·芣苢》寫古代婦女采摘,《小雅·無羊》敘述人們放牧牛羊,《魏風·伐檀》寫伐木等。《雅》《頌》中的詩篇,有的是統(tǒng)治者祈求豐年的祭歌,有的是勸農(nóng)的誥令,廣義上也可視作農(nóng)事詩的一部分?!洞笱拧分械闹苊褡迨吩姟渡瘛贰豆珓ⅰ贰毒d》《皇矣》《大明》記錄了周民族從西域小邦成為中原大國的歷史,一部周民族的發(fā)跡史,也可以說是周民族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史。
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的大幅度提高,展現(xiàn)了周代農(nóng)業(yè)的繁榮景象?!缎⊙拧じμ铩罚骸霸鴮O之稼,如茨如梁。(主人莊稼豐收忙,多如屋蓋高如梁。)曾孫之庾,如坻如京。(主人露倉堆滿糧,又高又大如山崗。)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造了千座倉,用了萬車裝。)”豐收景象躍于紙上,其盛況可見?!吨茼灐ぽd芟》也記曰:“有實其積,萬億及秭。(糧食堆得滿又高,多達萬億到億億。)”《周頌·良耜》:“其祟如墉,其比如櫛。(莊稼堆如城墻高,排排座落如梳子。)以開百室,百室盈止。(打開百間房貯藏,百間房屋俱裝滿。)”《周頌·豐年》:“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豐年收獲莊稼,高大倉庫儲藏。)”像這些反映大豐收的詩句,在《詩經(jīng)》內(nèi)比比皆是。
《詩經(jīng)》反映周代社會的農(nóng)事活動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大規(guī)模墾殖土地,擴大農(nóng)田面積。我們從多首農(nóng)事詩看,當時周人是大規(guī)模的耕作方式:
駿發(fā)爾私,終三十里。亦服爾耕,十千維耦。(《周頌·噫嘻》)
詩中的“耦”即耦田,兩人為一組,一人用腳踩耒入土,另一人用手拉耜拔土,合力而耕。這樣相對先進的耕作方法省力省時,提高了墾殖效率,加快了墾田速度,大量荒地被辟為良田。從詩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耕耘的規(guī)模:在長寬各約三十里的土地上,一萬人在耕種,這種景象確實稱得上宏大。
2.農(nóng)業(yè)工具不斷更新,開始較多地使用銳利的金屬工具。在《詩經(jīng)》的許多篇章中,多次出現(xiàn)一些帶“金”字偏旁的工具名,如“庤乃錢镈,奄觀铚艾(備好鏟子與鋤頭,將看鐮刀收獲盡)”(《周頌·臣工》),詩中的“錢”(鏟、鍤類農(nóng)具)、“镈”(鋤頭類農(nóng)具)、“铚”(鐮刀類農(nóng)具),都以“金”為偏旁,說明當時已在一定范圍內(nèi)使用金屬工具;《周頌·良耜》也歌頌了鋒利的農(nóng)具耜:“畟畟良耜,俶載南畝。”畟畟,形容深耕入地的樣子,因為耜的尖端鋒利,才容易深耕入土。詩中特別渲染的鋒利的耜顯然不可能是石耜和骨耜,因詩篇所描繪的是王畿之內(nèi)的農(nóng)事活動,所以,詩中所說的耜很有可能就是當時并未廣泛普及的青銅耜。再如“以我覃耜,俶載南畝”(《小雅·大田》),“有略其耜,俶載南畝”(《周頌·載芟》),其中“覃耜”就是鋒利的耜,“有略其耜”就是把耜磨得鋒利,同樣說到了農(nóng)具的銳利。又有學者推測西周可能使用了鐵制農(nóng)具,《秦風·駟驖》有“駟驖孔阜”,形容秦襄公的馬毛色黝黑如鐵,《秦風》諸篇多為春秋時代作品,說明鐵的普及有了一定的程度,當時人們對鐵已相當熟悉了。工具的鋒利堅硬,便于挖土耕地,提高了西周的生產(chǎn)力,有力地推動了西周農(nóng)業(yè)的迅速發(fā)展。
牛耕是周代農(nóng)業(yè)生活的一個特點,也是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工具的一大進步。商代不用牛來進行耕地,而是在祭祀時把大量的牛殺掉作為祭品?!缎⊙拧ご筇铩氛f:“以其骍黑,與其黍稷,以享以祀?!闭f明周代在祭祀活動時,不是大批地屠殺耕牛來做犧牲,而只宰一頭牛,另宰一兩頭豬或羊,同時還敬獻黃米、高粱、麥子等,慶祝豐收。
3.農(nóng)作物種類多,品種齊全?!对娊?jīng)》中的農(nóng)作物和果品有三十多種:稻、黍、稷、粱、麥、菽、桃、李、梅、棗、瓜、韭、荼、杜、椒、薺、榛、竹、桑葚、蓮等,其中重要的農(nóng)作物主要有黍(即大黃米,《詩經(jīng)》講谷物時常以此為首,可見其地位重要)、稻(當時種植面積較廣,南北方都有大量種植)、粱(屬粟米類,此外《詩經(jīng)》中提到的糜、芑同屬粟米)、麥(周代已有大麥和小麥之分,一般蒸煮食用)、菽(豆類的總稱)、稷(即粟)等五谷雜糧,以及桑、麻與瓜果和蔬菜。《豳風·七月》:“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薄熬旁轮銎裕录{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边@段詩中幾乎囊括了后世的主要農(nóng)作物。當時的瓜果種類也不少:“桃之夭夭,有蕡其實”(桃,《周南·桃夭》);“蔽芾甘棠”(梨,《召南·甘棠》);“摽有梅,其實七兮”(梅,《召南·摽有梅》);“樹之榛栗”(榛、栗,《鄘風·定之方中》);“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木瓜,《衛(wèi)風·木瓜》)等,反映了周代在栽培果實方面的巨大成就。從《詩經(jīng)》中已看出當時人們對優(yōu)良作物品種的重視,《大雅·生民》:“誕降嘉種,維秬維秠,維穈維芑。恒之秬秠,是獲是畝。恒之麇芑,是任是負。以歸肇祀?!薄岸€”是黑色的黍;“秠”也是黑色的黍,一粒谷子結(jié)兩粒米;“穈”是紅色的粟;“芑”是白色的栗:它們都是后稷培育的優(yōu)良品種(“嘉種”)?!昂阒€秠”、“恒之麇芑”,告訴我們,這些良種都得到了廣泛的采用?!笆谦@是畝”、“是任是負”正是對高產(chǎn)豐收景象的生動描繪。
在《詩經(jīng)》所列全部農(nóng)作物中,以出現(xiàn)篇數(shù)論,桑居第一位。桑的最早記述出現(xiàn)在甲骨文當中,是早期農(nóng)業(yè)的重要種植品種,桑樹的葉子可以養(yǎng)蠶,木材可以制器,外皮可以造紙,果實可以食用和釀酒,被譽為“神木”。兩周的種桑養(yǎng)蠶業(yè)幾乎遍及整個黃河流域,《魏風·十畝之間》說:“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薄笆€之外兮,桑者泄泄兮。”描述了廣闊桑田上的采桑盛況?!洞笱拧ふ皡n》也說:“婦無公事,休其蠶織?!笨梢?,采桑養(yǎng)蠶是女性主要的生產(chǎn)活動。野外的桑林沐浴在金色的陽光里,年輕的采桑女玉手纖纖,身姿婀娜,引發(fā)了一個又一個浪漫纏綿的愛情故事?!渡V小贰睹ァ贰秾⒅僮印贰斗诰阡病贰妒€之間》《七月》等十余篇詩在言情時都提到了桑樹,比如,《汾沮洳》就寫一個女子在采桑時陷入了愛情:“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薄缎l(wèi)風·氓》是一首寫棄婦的詩,也提到了桑樹。兩個人的愛情從桑葉翠綠茂盛時開始,到“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枯竭,用桑樹從繁茂到凋落的變化來比喻愛情的盛衰。桑葉落了,愛情也隨之落幕。可以說,在《詩經(jīng)》的時代已經(jīng)有了一個文學的“桑林”。除了種桑養(yǎng)蠶以外,《詩經(jīng)》中提到的衣著原料還有葛、大麻、苧麻,以及動物的皮毛等。
4.氣象與物候知識的豐富?!对娊?jīng)》時代的人們對季節(jié)變換已經(jīng)有了清晰的認識:“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小雅·出車》),“四月維夏,六月徂暑”、“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冬日烈烈,飄風發(fā)發(fā)”(《小雅·四月》)。天文歷法是適應人們生產(chǎn)和生活需要而產(chǎn)生的,對天文歷法的研究推動著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發(fā)展?!对娊?jīng)》中清晰表述了恒星的出沒所反映的季節(jié)變化,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人們生活關系密切:“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豳風·七月》),七月里大火星向西移,八月里開始收割蘆葦;“定之方中,作于楚宮”(《鄘風·定之方中》),定星出現(xiàn)在天空中時,開始在楚丘建造宮室。人們通過對天象不斷地觀察,已經(jīng)掌握了一些氣象學知識?!吧咸焱疲暄╇冸儭保ā缎⊙拧ば拍仙健罚?,天上彤云密布,雪花飛舞,說明了彤云與降雪之間的關系;“習習谷風,以陰以雨”(《邶風·谷風》),颯颯山谷刮大風,天陰雨暴來半空,說明“習習谷風”將帶來陰雨;“朝于西,祟朝其雨”(《鄘風·》),是對預卜晴雨的記載;“如彼雨雪,先集維霰”(《小雅·弁》),下大雪之前,先會有雪米飄散。氣象知識的進一步擴展,可以指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這一講開頭介紹的《豳風·七月》,稱得上有著最為豐富物候的詩篇:“一之日觱發(fā),二之日栗烈”,說的是“北風勁吹十一月,寒風凜冽十二月”;“七月鳴鵙”,說的是“七月伯勞鳥兒叫”;“春日載陽,有鳴倉庚”,說的是“暖和春天太陽照,鳥兒啁啾喜嘰嘰”;“八月剝棗,十月獲稻”,說的是“八月打下棗子,十月收割糧食”,等等。此外,還有“阪(高地)有桑,隰(低地)有楊”(《秦風·車鄰》),這是注意作物與其生態(tài)環(huán)境協(xié)調(diào)的記錄。
5.除草培土,精耕細作。商代卜辭中已有耨草的記載,當時田間雜草主要有荼、蓼、莠、稂等。而后二者又是其中為害最烈者,《詩經(jīng)》中有“維莠驕驕”、“維莠桀桀”的描寫。莠,即谷莠子,亦叫狗尾巴草;稂,即狼尾巴草:是谷田或黍田內(nèi)最常見的伴生雜草?!对娊?jīng)·小雅·甫田》:“今適南畝,或耘或耔,黍稷薿薿?!痹牛闯?;耔,即培土;薿薿,則是生長茂盛的樣子,表明當時人們已認識到,除草和培土可以使作物生長茂盛。在除草的同時,還開始了治蟲。《詩經(jīng)·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賊,無害我田穉,田祖有神,秉畀炎火。”螟、螣、蟊、賊分別是就其為害作物的部位而言,對害蟲所做的分類。食心曰螟,食葉曰螣,食根曰蟊,食節(jié)曰賊,這也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農(nóng)作物害蟲分類。《詩經(jīng)》中還有當時灌溉的記錄,《小雅·白華》中有“滮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詩句,是有關稻田引水灌溉的最早記載。這些都是精耕細作的標志。(參見陸躍升《論〈詩經(jīng)〉農(nóng)事詩對西周農(nóng)業(yè)的詮釋》,《農(nóng)業(yè)考古》,2013年06期)
中華民族是一個古老的農(nóng)業(yè)民族,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使中國人很早就擺脫了依賴自然采集和漁獵謀生的生活,促進了文明的進步,從而也很早就培養(yǎng)了中國人那種植根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安土重遷、勤勞守成的鄉(xiāng)土情結(jié)。《詩經(jīng)》是植根于中國農(nóng)業(yè)文明的藝術,是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農(nóng)業(yè)文化精神的一本詩集。
二 “抱布貿(mào)絲”的經(jīng)濟生活
《詩經(jīng)》編定中,“采詩”是重要的一環(huán),其目的是讓統(tǒng)治者“以觀民風”,而經(jīng)濟生活則是民風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詩歌中不可能不反映經(jīng)濟意識和經(jīng)濟現(xiàn)象?!蛾愶L·東門之枌》說:“不績其麻,市也婆娑?!边@里所說的“市”,即市場,說明由于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已經(jīng)形成了進行商品交換的固定的市場了?!囤L·谷風》談到男子喜新厭舊,怨婦控訴丈夫時,以“賈用不售”形容自己如同一個商品,雖是好東西卻無法售出去,說明當時商品交換觀念已逐步滲透到政治領域和家庭生活中去了。
經(jīng)濟的發(fā)展是以交通的發(fā)達為前提的,周代統(tǒng)治者花費了大量的物力、人力來改善交通狀況?!缎⊙拧ご髺|》云:“周道如砥,其直如矢?!闭f明當時的官道很寬闊。周代對水路運輸也比較重視,不僅疏通了一些河流,而且還注意發(fā)展造船業(yè)和修建橋梁,《大雅·大明》就有“造舟為梁,不顯其光”的記載。舟船已經(jīng)成為人們?nèi)粘I畹囊徊糠?,《鄘風·柏舟》言情就是從一條船開始的: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側(cè)。髡彼兩髦,實維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一艘柏木小舟拉開了本詩的序幕——“泛彼柏舟”,一條小小的船飄蕩在河中央,一下子引起了讀者的強烈好奇和擔憂:在水面上行舟,視野比較開闊,但是同時也會感覺到無奈,因為目光所及很遠,而實際能活動的空間卻很有限;在水面不平靜的時候,行舟人還可能因失去對這葉小舟的掌控而喪命。這使得柏舟在蒼茫天地間顯得更加渺小了。比起陸地上的車馬行程,茫茫水域中前行的船更能表達沉郁的心境。《邶風》中也有一篇《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鑒,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據(jù)。薄言往愬,逢彼之怒?!?/p>
行于濁世,就如同泛舸中流。詩中的行舟人“亦泛亦流”,他雖然有萬般思緒,卻只能隨波逐流,無法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他因為這些憂愁得夜不能眠,輾轉(zhuǎn)反側(cè),就想借酒消愁,可是酒也不能給他解脫。這或許就是他夜晚泛舟的原因吧?詩既實寫了詩人的行蹤,描繪了泛舟水上的情景,也隱喻了身不由己的處境。
《詩經(jīng)》中寫舟船的句子還有很多。經(jīng)過多年的經(jīng)營和努力,到春秋中后期,各國間的水陸交通已經(jīng)具備了相當?shù)囊?guī)模,商業(yè)經(jīng)濟較之周初有了更大發(fā)展。各地商賈往來,不絕于途,出現(xiàn)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繁榮局面?!缎l(wèi)風·氓》產(chǎn)生于衛(wèi)國,衛(wèi)國地處中原交通的要沖,陸路四通八達,水路亦很暢通?!睹ァ吩娫诿鑼懪魅斯c氓戀愛的情節(jié)中,有“送子涉淇,至于頓丘”之句,頓丘在今河南??h西,與淇水相距數(shù)百余里,然而兩人卻能暢行無阻。而且,氓販運大量蠶絲,往來其間。這如果沒有方便的道路和橋梁顯然是不可能的。從《氓》詩中所反映的情況來看,春秋中后期,水陸交通都是非常發(fā)達的,這也從一個側(cè)面說明了當時商業(yè)經(jīng)濟的興盛與繁榮。
城市更是經(jīng)濟繁榮的核心地域,《詩經(jīng)》對當時的城市生活多有記錄,展現(xiàn)了發(fā)達的城市文明。如《詩經(jīng)》中相當一些篇章描寫了城市貴族的宴飲生活,足見其奢華鋪張,他們在歌樂宴飲中“鐘鼓既設”(《小雅·彤弓》),席間是“清酒百壺”、“炰鱉鮮魚”(《大雅·韓奕》),加上美輪美奐的宮室,透露出城市生活的繁榮。在城市建設中,也體現(xiàn)了古人的規(guī)劃意識。從考古發(fā)掘材料看,城市中不僅有宮殿區(qū)、居住區(qū),還有手工業(yè)區(qū)和商業(yè)區(qū),城的東部更是商業(yè)發(fā)達、人們常?;顒拥牡貐^(qū),所以在《詩經(jīng)》中才多次出現(xiàn)“東門”的意象,如《鄭風·東門之》《出其東門》,《陳風·東門之枌》《東門之楊》等。
如《鄭風·東門之》:
東門之,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東門之栗,有踐家室。豈不爾思,子不我即。
首章“東門之”,直述女子所思念的意中人居住在城東門,那里有祭場。祭場旁的土斜坡上,長滿了美麗的茜草。那一行行的栗樹下,是排列整齊的民居,心上人的家就在那里?!蛾愶L·東門之枌》《東門之楊》記錄了城東門外,草木茂密、樹蔭濃郁,也是陳國青年男女幽會的場所:
東門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穀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績其麻,市也婆娑。
穀旦于逝,越以鬷邁。視爾如荍,貽我握椒。(《東門之枌》)
東門之楊,其葉牂牂?;枰詾槠冢餍腔突?。
東門之楊,其葉肺肺?;枰詾槠?,明星晢晢。(《東門之楊》)
《周禮·天官·內(nèi)宰》說:“凡建國,佐后立市,設其次,置其敘,正其肆,陳其貨賄?!敝苋酥呛蠹磩澇鲆粔K地方設“市”(市場),城邑市場里的“肆”,按慣例以所出賣的物來劃分,賣酒的場所自然被稱為“酒肆”。《詩經(jīng)·小雅》的作者主要是西周的大小貴族,其中一首宴親友的《伐木》詩寫道:“有酒湑我,無酒酤我?!币馑际钦f,有酒就把酒過濾了斟上來,沒有酒就去買來。從詩意看,似乎西周時酒隨時都可以買到,人們也習慣于到市場上的酒肆買酒。以貨幣為媒介的交換,在殷代即已出現(xiàn),這由卜辭中有“貝朋”、“取貝”等文辭可知。西周銘文中有金屬貨幣一百鋝買五名奴隸的記載(《曶鼎》),《尚書》中講到人民去遠地經(jīng)商,《詩經(jīng)》中亦有交換和商人營利的詩句。在當時的商業(yè)交換中,主要的貨幣仍是貝,銅也被用作交換手段。同時,“氓之蚩蚩,抱布貿(mào)絲”(《衛(wèi)風·氓》),城邑外也存在民間的貿(mào)易活動,但一般數(shù)量較小,相互交換一些日用必需品而已。
三 “桑間濮上”的婚戀生活
一部《詩經(jīng)》,最惹人注目的就是說“愛”的篇章。從歷史上到今天,這些詩篇都給了人們強烈的震撼。溫婉的杜麗娘小姐,就是讀出了《關雎》一詩的纏綿愛意,才成就了一番“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愛情;“混世魔王”賈寶玉,學《詩經(jīng)》只學了言情的《國風》,才特別會憐香惜玉。今天有許多解讀《詩經(jīng)》的書,干脆只選了說愛的詩篇,甚至讓對《詩經(jīng)》陌生的讀者們誤解,似乎《詩經(jīng)》就是談情說愛的。因為這305篇詩在歷史上被尊為“經(jīng)”,是古代孩子們的教科書。所以,這本兩千多年前編成的詩集,實際上也是古代青年男女的愛情圣經(jīng)。
《詩經(jīng)》中寫婚戀的詩篇有近90首,反映了先秦時期的許多婚戀習俗:有男女為取悅對方而互贈香草的《溱洧》;有記錄當時人多在秋天結(jié)婚,“秋以為期”的《氓》;有描述貴族娶妻,妻妾成群的《韓奕》;等等。納媒問聘也是《詩經(jīng)》中多次出現(xiàn)的重要婚嫁步驟,《氓》中的女子即是因為“子無良媒”而推遲了婚期。關于媒人,還有另外一詞叫“作伐”、或“伐柯”,它語出自《豳風·伐柯》: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則不遠。我覯之子,籩豆有踐。
古代有一種說法,認為男方的媒人稱作媒,女方的媒人稱作妁;據(jù)《說文解字》解釋,所謂“媒”是謀合二姓之義,“妁”是斟酌二姓之義。
中國古代婚姻成立有六道手續(xù),叫“六禮”,也叫“六儀”,其具體內(nèi)容見于《儀禮·士婚禮》,包括:
1.納采。即男家請媒人去女家提親。
2.問名。男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與生辰八字。
3.納吉。男家卜得吉兆后,備禮通知女家,決定締結(jié)姻緣。
4.納征,亦稱“納幣”。男家給女家送聘禮。女方一接受聘禮,婚姻即告成立。
5.請期。男方擇定婚期,備禮告知女家,求其同意。
6.親迎。即新郎親自去女家迎娶。
這中間,沒有哪個環(huán)節(jié)能離開媒人?!斗タ隆吩娭幸暌饬x最豐的是“伐柯伐柯,其則不遠”一句,男人找到一個好媳婦,就如斧頭要安上一個合適的斧柄,都是有一定的程序的。沒有媒人在其中牽線怎么行?詩中提到的“籩”是竹制的盛食物的器皿,“豆”也是一種食器。籩和豆整齊地擺著,先祭祀祖先,繼而待賓客,正是婚禮的儀式。因為媒人的介紹,人生大事隆重圓滿地完成了!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古代的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中,中國以夫婦為人倫之始?!吨芤住ば蜇詡鳌分杏羞@樣一段話:“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義有所錯?!狈浅C鞔_地揭示出“家國同構(gòu)”的精義:家庭就是國家縮影,國家就是家庭的放大。所以,在擇偶時就要特別的慎重,《伐柯》中所描述的對媒人的重視,正是反映了這一點。
與今天一樣,古代的婚禮也是從喧鬧的樂曲中拉開序幕的?!对娊?jīng)》時代的婚禮祝福曲有很多,《周南·桃夭》就是其中一首: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撲面而來的嬌艷桃花一下子就把人的心靈占滿了,給人以強烈的色彩感?!白谱破淙A”是桃花鮮麗的樣子,“其葉蓁蓁”形容的是桃葉茂密,“有蕡其實”則是桃樹的果實累累。詩中從燦爛繁盛的桃花和濃密的桃葉聯(lián)想到桃樹的累累果實,比喻并祝愿新娘子婚后早生貴子、兒孫滿堂。《詩經(jīng)》里頌嫁的詩都寫到了對子孫滿堂的祝福。多子多孫的熱烈向往在《詩經(jīng)》里比比皆是,《大雅·假樂》篇有“千祿百福,子孫千億”的句子,典型地反映了“多子多?!钡募彝惱碛^?!按T人”的高大豐美在《詩經(jīng)》里屢屢成為被歌頌、贊嘆的對象,這是古人對生命、力量和生殖的崇拜所決定的,不是壯碩的女子很難滿足那樣熱烈的生育期望?!对娊?jīng)》里還有一首婚禮祝福曲,其所取的意象十分有趣,就是現(xiàn)在人人討厭的害蟲蝗蟲:
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爾子孫,繩繩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爾子孫,蟄蟄兮。
(《螽斯》)這首詩的主旨就是“宜爾子孫”!詩中有“詵詵”、“薨薨”等六組疊詞,錘煉整齊,音韻鏗鏘。在遠古,人口極度匱乏,人類隨時面臨滅絕危險,而且由于人類內(nèi)部的競爭,也急需擴大自身的人口規(guī)模,因而生殖就是社會的頭等大事。那時候,具有多仔/籽特征的動、植物常被當作崇拜對象,如龜、蛙、魚、葫蘆、桃、瓜,等等。由于螽斯這種昆蟲繁殖力極強,年生兩代或三代,傳說一生可產(chǎn)99子。所以,民歌手才把螽斯編進唱詞,再三祝頌“宜爾子孫”。在古代中國的婚慶祝辭中常有“螽斯衍慶”的詞句,就是從這首詩中提煉出來的。
詩由心生,而愛情是人類最純真的感情表露,也是最值得用詩歌來歌頌的?!对娊?jīng)》中的愛情詩涉及愛情的苦辣酸甜:有寫情侶歡快春游的《鄭風·溱洧》,有寫兩情野合歡娛的《召南·野有死麕》,有寫思念之情的《王風·采葛》,有寫情侶鬧別扭的《鄭風·狡童》,有寫意中人可遇不可求的《周南·漢廣》,有寫失戀苦澀的《召南·江有汜》,有寫戀愛遭到家長干涉的《鄭風·將仲子》等,廣泛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男女愛情生活的幸??鞓放c挫折痛苦。
《詩經(jīng)》婚戀詩所反映的周代婚俗中,最突出的就是“同姓不婚”。如《陳風·衡門》
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
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
豈其食魚,必河之鯉?豈其取妻,必宋之子?
陳為舜后,媯姓,娶妻于齊國的姜姓與宋國的子姓,正符合同姓不婚的原則。《衛(wèi)風·碩人》:“齊侯之子,衛(wèi)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敝祆渥ⅲ骸捌拗⒚迷灰蹋⒚弥蛟凰??!薄蹲髠鳌べ夜哪辍分赋?,衛(wèi)為文王之子康叔的封國,邢為周公四子的封國,都是姬姓。譚國何姓說法不一,《路史·國名記》認為是少昊之后李姓,《春秋大事表》認為是殷遺民子姓,總之不是姜姓??梢?,姜姓齊國的三個女兒也都是嫁給了異姓諸侯。
《詩經(jīng)》中提到了許多美麗的姜姓女子:《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將翱將翔,佩玉瓊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還有《邶風·新臺》中的宣姜、《衛(wèi)風·碩人》中的莊姜,都是著名的姜姓美女,《左傳》對其人其事也都有記載。鄭、衛(wèi)都是姬姓國家,《邶風》所記都為衛(wèi)之事,所記的也是姬、姜二姓的聯(lián)姻。姬姓與姜姓的通婚在《詩經(jīng)》中可以追溯到先周時期,如:后稷母姜嫄為姜姓;《大雅·綿》在提到古公亶父時也說:“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來胥宇?!庇浭隽斯艁嵏概c他的姜姓太妃一起到岐山下觀察修筑宮室的地形?!洱R風·南山》中則記錄了魯桓公(姬姓)與文姜(姜姓)的婚姻。周初建國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分封制,一是宗法制。分封就是裂土分封,宗法制則是把同血緣關系的人按大宗、小宗的關系組合起來。分封制體現(xiàn)了地域關系,宗法制體現(xiàn)了血緣關系,分封制與宗法制結(jié)合為一體,就形成了嚴格的等級系統(tǒng)和血緣系統(tǒng)合一的結(jié)構(gòu)。通過同姓不婚制度,使王畿和各封國的姬姓與異姓通婚,加強姻親關系,這無疑對鞏固姬姓的統(tǒng)治有利。而姬、姜二姓的世婚更是同姓不婚制中的主體,二者結(jié)合所形成的牢固政治聯(lián)盟不僅是滅亡商王朝的基本力量,也是周人治理國家所依賴的中堅。所以,《詩經(jīng)》才在貌似不經(jīng)意間提到了許多美麗的姜姓女子。我們可以看到,周代的同姓不婚禮俗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促進人口優(yōu)生;一是具有政治意義的聯(lián)姻,能擴大周人的統(tǒng)治。
四 “零雨其濛”的戰(zhàn)爭生活
戰(zhàn)爭無疑是殘酷的,古往今來任何戰(zhàn)爭都是極端的暴力行為?!对娊?jīng)》包羅萬象,記錄了周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政權興衰、勞動生產(chǎn)、祭祀燕饗、婚戀嫁娶等社會現(xiàn)象在《詩經(jīng)》中都有描述和反映,而對于戰(zhàn)爭這一社會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內(nèi)容亦有不少詩篇加以記錄和描寫,這些詩篇不僅成為后世研究先秦戰(zhàn)爭的寶貴材料,更以其極高的思想價值和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而傳唱千古?!对娊?jīng)》中直接或間接反映戰(zhàn)爭的詩篇有30多首,大致可分為三類:
一、《大雅·常武》《大雅·江漢》《大雅·皇矣》及《頌》詩中的一些篇目,表達對統(tǒng)治階級、上層將領征伐武功的贊美?!洞笱拧こN洹芬约ぐ旱奈霓o夸耀王師的兵強馬壯與士氣高昂,贊美宣王平定徐國叛亂的戰(zhàn)役,突出了軍隊陣容之整齊、氣勢之盛大以及宣王指揮若定的大將風度;《大雅·江漢》更是不吝筆墨,以近乎矯情的夸耀直陳戰(zhàn)功之盛。這種“主旋律”式的詩篇多是對君王、諸侯王、將領攻伐武功的歌頌,著力表現(xiàn)國力的強盛、勝利的輝煌、王師的威武與武功的浩大,呈現(xiàn)出壯麗雄渾的藝術格調(diào)。
二、盡管戰(zhàn)爭總是給人們帶來深重的災難,但是當敵人入侵,國家安全受到威脅時,人民也意識到只有用戰(zhàn)爭的手段才能消弭戰(zhàn)爭,只有付出必要的代價才能贏得和平和安定,此時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統(tǒng)一的,所以他們積極地投入戰(zhàn)爭,不惜用鮮血和生命換取戰(zhàn)爭的勝利。秦風中的《小戎》《無衣》等,就表現(xiàn)了同仇敵愾、共御外侮的精神。如《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這首詩以復沓的形式,表現(xiàn)了秦軍戰(zhàn)士出征前的高昂士氣:他們互相召喚、互相鼓勵,舍生忘死、同仇敵愾,反映了秦國兵士團結(jié)友愛、共御強敵的精神?!对娊?jīng)》中這類戰(zhàn)爭詩,一般不注重直接具體描寫戰(zhàn)斗場面,而是集中表現(xiàn)軍威聲勢。
三、即使是保家衛(wèi)國的正義之戰(zhàn),人民也要付出鮮血和生命的昂貴代價,而那些統(tǒng)治者任意發(fā)動的窮兵黷武的戰(zhàn)爭更是造成了無謂的犧牲和災難?!囤L·擊鼓》《豳風·東山》《豳風·破斧》等,詩篇的字里行間則散發(fā)著濃郁的離愁別緒與厭戰(zhàn)悲苦。且以《邶風·擊鼓》為例: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這首詩歌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是魯隱公四年宋、陳、蔡、衛(wèi)聯(lián)合伐鄭,詩中所描寫的戰(zhàn)爭,“從孫子仲,平陳與宋”,史書《左傳》也有記錄。這場統(tǒng)治階級間的權謀利益之爭給參戰(zhàn)的士卒帶來了災難?!皳艄钠溏M,踴躍用兵”,戰(zhàn)爭打響時,每個人都身不由己。詩中的男子沒有什么奢望,他甚至羨慕修城墻的苦力,盡管他們很累很累,但畢竟每天都能回家,看得見愛人。他怨艾地想:只有我,被命運選定一定要捉弄的我,去打仗,要跋涉、漂泊,隨時可能邂逅死亡。那個憂心忡忡的士兵,不斷的爭戰(zhàn)讓他身心俱疲。就這樣走著,他的心一片茫然,“爰居爰處”,我身處何方???茫然中馬又丟了。到哪里去找呢?“于林之下”。馬不喜歡受這苦役,他一定是到樹林中跳躍嬉戲了。就像我時刻想著我的她,想起新婚時曾與她牽手說過的話:“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薄捌酢睘椤昂稀保伴煛睘椤半x”,“死生契闊”就是生死離合的意思,“與子成說”意為立下誓言——希望你我雙手緊握,平淡至老,仍不分開?!坝卩甸熧?,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我是如此眷戀這人世,雖然它有百般的瘡痍,但畢竟有你?,F(xiàn)在,親愛的,請你原諒我,我可能無法做到對你的承諾。全詩就在這士兵的深深自責與遺憾中結(jié)束了?!皥?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是現(xiàn)在常用來形容夫妻感情深厚的詞,無論是愛情故事還是婚禮現(xiàn)場,都常被人們拿來運用,可是又有多少人了解,這句話背后是一位思歸不得的士兵最深沉、最苦痛的言說呢?!
《小雅·采薇》描述了守衛(wèi)邊疆戰(zhàn)士的戍役之苦,這雖是正義之戰(zhàn),但也不排除戍卒個人的懷鄉(xiāng)之情: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啟居,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采薇采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yè)業(yè)。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睎|晉大詩人謝玄曾評價這四句詩為《毛詩》最佳。然而,說出這句話的人并非大文豪,也非權貴,他只是一個飽受戰(zhàn)爭之苦且思念家鄉(xiāng)之情十分熱切的普通士卒罷了?!恫赊薄肥菒蹏榕c思鄉(xiāng)自傷之情的矛盾體,它既熱情描繪了抗擊敵人、保衛(wèi)國家的統(tǒng)一與安全的周朝軍隊,又從更廣泛的層面揭示了兵役徭役給社會、家庭、民族關系等方面帶來的深重苦難。
《詩經(jīng)》中戰(zhàn)爭詩反映了周人的兵役、徭役和戰(zhàn)爭生活,是周代生活的一面鏡子,我們不但能夠從中看到當時歷史和社會生活的真切片段,而且能感受到廣大人民對于戰(zhàn)爭無奈和厭惡的態(tài)度,崇尚以禮待人、以德服人的思想觀念。
- 流:落下。火:星名,大火星。夏歷五月,此星當正南方,六月過后就日益偏西下行,故稱流。
- 授衣:叫婦女縫制冬衣。
- 一之日:周歷一月,夏歷十一月。以下類推。觱發(fā)(bì bó):寒風吹起。
- 栗烈:寒氣襲人。
- 褐(hè):粗布衣服。
- 卒歲:終歲。
- 于:為,此指修理。耜(sì):古代的一種農(nóng)具。
- 舉趾:抬足,這里指下地種田。
- 馌(yè):往田里送飯。南畝:南邊的田地。
- 田畯(jùn):農(nóng)官。喜:歡喜。
- 載:開始。陽:天氣暖和。
- 有:語助詞。倉庚:又名鸧鹒,黃鸝鳥。
- 執(zhí):拿。懿:深的樣子。懿筐:深筐。
- 遵:沿著。微行:小路。
- 蘩:白蒿。祁祁:人多的樣子。
- 公子:指國君之子。殆及公子同歸:是說怕被公子強迫帶回家去。一說指怕被女公子帶去陪嫁。歸:出嫁。
- 萑(huán)葦:蘆葦,在這里作動詞用,收割蘆葦。
- 蠶月:養(yǎng)蠶的月份,即夏歷三月。條:修剪。
- 斧斨(qiāng):裝柄處圓孔的叫斧,方孔的叫斨。
- 伐:砍。遠揚:向上長的長枝條。
- 猗(yī):牽引、拉住。
- 鵙(jú):伯勞鳥,叫聲響亮。
- 績:織麻布。
- 朱:紅色??钻枺汉荃r艷。
- 秀:草木結(jié)籽。葽(yāo):草名,遠志,味苦,可入藥。
- 蜩(tiáo):蟬,知了。
- 隕:落下。萚(tuò):枝葉脫落。
- 同:會合。
- 纘(zuǎn):繼續(xù)。武功:指打獵。
- 豵(zōng):一歲的野豬。泛指小的野獸。
- 豣(jiān):三歲的野豬。泛指大的野獸。
- 斯螽(zhōng):蝗蟲一類昆蟲,或解作蟈蟈。股:大腿。此類昆蟲通過腿的彈動,與翅膀摩擦發(fā)聲。
- 莎(suō)雞:紡織娘(蟲名)。振羽:紡織娘叫喚是振動翅膀而發(fā)出的聲音。
- 穹窒(qióng zhì):堵塞鼠洞。
- 向:朝北的窗戶。墐:用泥涂抹柴門的縫。
- 改歲:改換一年,即過年。
- 郁:郁李。薁(yù):野葡萄。
- 亨:烹??夯?。菽:豆。
- 剝(pū):敲擊。
- 介:求取。眉壽:長壽。
- 壺:同“瓠”,葫蘆。
- 叔:采摘。苴(jū):秋麻籽,可吃。荼(tú):苦菜。薪:此處作砍柴。樗(chū):臭椿樹。
- 重(tóng):同“穜”,晚熟作物。穋(lù):早熟作物。
- 上:同“尚”。宮功:修建宮室。
- 于茅:割取茅草。
- 绹(táo):繩子。索绹:搓繩子。
- 亟:急忙。乘屋:爬上房頂去修理。
- 沖沖:擬聲詞,用力敲冰的聲音。
- 凌陰:地窖,作冰室。
- 蚤:同“早”,一種祭祖儀式,每年夏歷二月舉行。
- 肅霜:降霜。
- 滌場:打掃場院。
- 朋酒:兩樽酒。饗(xiǎng):用酒食招待客人。
- 躋(jī);登上。公堂:廟堂。
- 稱:舉起。兕?。╯ì gōng):古時的酒器,犀牛角制成的大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