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學透曾國藩 作者:高軼飛 著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曾國藩語錄】

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眾人事;讓美歸功,此君子事;分怨共過,此盛德事。

【曾國藩軼事】

清朝自嘉慶以后,世風日下,至道光朝更成魚爛之勢。大小官僚耽于享樂,腐朽入骨,無人肯講真話、干實事。如道光最寵信的宰相曹振鏞,在談到為官之道時公然說:“無他,但多磕頭,少說話耳。”這樣的官場,為自保功名富貴,圓滑彌縫,不負責任,已成為習氣。此時年輕的曾國藩就顯得器宇卓邁,不隨流俗。他出身于湘鄉(xiāng)的普通農(nóng)家,童年時還在湘鄉(xiāng)蔣市街賣過菜籃,離紙醉金迷的都市生活很遠;進京之后,又長期在翰林院讀書,沾染官場習氣少,保存的書生本色多,因而,在朝廷內(nèi)外交困之際,就能挺身而出,于柔靡浮滑的官僚群體中,獨自表現(xiàn)出陽剛之氣。

曾國藩在翰林院七年間,主要是讀書,與政治生活關系不大。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升授內(nèi)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才開始涉足政治。時年三十七歲,官運不可謂不亨通,然而他卻精神苦悶,感到自己是為做官而做官,政治才華無法施展。在寫給弟弟信中甚至說:“吾近于官場,頗厭其繁俗,而無補于國計民生?!币蚨星笸酥?。

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帝病故。這位在鴉片戰(zhàn)爭中失敗的皇帝臨終前立下遺囑:說自己無德無能,丟棄祖宗臉面,因此決定死后自己的靈位不進太廟,也不用郊祀,不讓臣民祭奠他。這當然是對自己的最嚴厲懲罰了。由于道光帝的遺囑用的是“朱諭”,即親筆書寫,這就不得不令他的繼承人重視起來,因此,咸豐帝即位后立即讓臣下討論,曾國藩當時是禮部侍郎,他責無旁貸要拿出意見來。在他上奏前,朝廷大臣都認為“大行皇帝功德懿鑠,郊祀既斷不可易,廟祔尤在所不行”。曾國藩經(jīng)過十余日的慎重考慮,上疏明確提出:“進太廟應是確定無疑的,但無庸郊祀一項,“則不敢從者有二,不敢違者有三焉”。曾國藩詳細闡述不敢遵從的兩個理由,及不敢違背道光皇帝遺囑的三個理由。仍認為道光皇帝無庸郊祀是對的。這等于說,道光帝不配臣民祭奠他。盡管理由是儒家的禮儀,但這是需要萬分勇氣的。因為已死的道光帝本人很可能是做做樣子,并不是真心要如此,更何況他的繼承人也不會聽任自己的父親自貶自損,想抬高還來不及呢!再者,大臣們已有明確的“公議”,曾國藩如此“不識時務”,是要冒很大風險的。因此上疏的末尾用“不勝惶悚戰(zhàn)栗之至”這樣的話,也是袒露心聲的真話。咸豐帝的御批雖有肯定之詞,但心中很不滿意曾國藩這個侍郎。但曾國藩認定的是天下之理,所以奏疏一個接一個上,批評也逐漸升級,最后連剛即位的皇帝也有“三大缺失”了。

咸豐帝迫于危局,也下詔求言,擺擺樣子。曾國藩卻鼓起勇氣把久憋心中的救世治國大計傾吐出來。第一道是《應詔陳言疏》,所述為人才問題,指出“方今天下,因循墜廢,可謂極矣,吏治日壞,人心日澆”;又對如何培養(yǎng)人才、整飭吏治提出自己的看法。接著,又上《條陳日講事宜疏》、《議汰兵疏》、《備陳民間疾苦疏》、《平銀價疏》等,分別將當時的政治、軍事、社會、經(jīng)濟諸問題提出切要透徹的看法。

這幾次上疏,是曾國藩在這一時期的主要作為。一方面表現(xiàn)了他過人的政治抱負和遠見;另一方面也顯示了不諳世故、直道而行的書生本色。幾篇諫疏使他在朝野內(nèi)外贏得敢于直諫、忠誠為國的政治聲名,從清廷到湖南老家,有許多人稱贊曾國藩的這種做法。就在上疏不久,好友胡大任給曾國藩來信,盛贊他不顧個人安危,上疏朝廷,并具體談了自己的想法。曾國藩讀信十分感佩,回答說:今天才知老朋友的心。你能為民眾的痛苦而傷心,想拯桑梓于水火,起瘡痍而沐浴之,我表示欽佩。

當曾國藩沒有上書咸豐前,他的同鄉(xiāng)好友羅澤南去信責怪曾國藩只上言枝葉,不講求根本,其中有“有所畏而不敢言者,人臣貪位之私心也;不務其本而徒言其末者,后世茍且之學也”四句話,曾國藩讀后,感觸很深。實際上,當時曾國藩已上書咸豐,但羅澤南還不知此事。當曾國藩接到好友的信后,說“與我上疏的意見相符,萬里神交,真是不可思議”,立即將上書摘錄全文,請羅澤南閱讀并指教。并請山中老朋友如劉蓉、郭嵩燾、江岷樵、彭筱房、朱堯階、歐曉嶺等人,一一閱看。

果然,老朋友得知真實情況后,對曾國藩更加刮目相看,曾國藩的名氣確實大了許多。

【智慧解讀】

一般而言,人總是隨環(huán)境變化而改變、調(diào)整自己的行為。而作為官宦之人,隨著位高權重,保守自己既定利益的傾向越發(fā)加重。胡林翼曾說:“人一入宦途,全不能自己做主。”清朝的康熙皇帝有過一句名言,說穿了士大夫的本質(zhì):“士子負笈(指書籍)而行時,以天下為易;跌蹶經(jīng)營,一入高位,反成尸位?!痹鴩獏s是權位越高,責任感越重,越敢于負責任的人。

“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一個人倘若心中只有自己,這個人就不成稱之為“君子”。同理,一個人心中若只有小我,而對別人、對社會、乃至對自己的家庭沒有起碼的擔當,那在別人眼中,這個人就是毫無價值的。曾國藩對這一點認識的很深,他始終相信,你對別人負責,別人也會對你負責。

有道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每一個人都有其與生俱來的責任,每一個人都是這世界的組成部分,其一言一行都會對這個世界產(chǎn)生影響,只是大小不同而已。不能承擔責任的人,我們稱之為懦夫,而懦夫是絕然不會為世人所認同的。試想,一個人對自己、對親人、對朋友、對工作、對這個世界毫無責任感可言,還有什么價值值得別人去與之交往呢?一事當前,勇挑重擔,敢于負責,這樣的人才會受到機遇的青睞。那些急功近利、投機取巧、華而不實之人,其人生必無大作為,而失敗的實質(zhì)就在于缺乏起碼的責任心。一個人的責任心有多強,人生就會有多出色,你承擔起多大的事情,就會有多大的收獲。

或許我們無法像曾國藩那樣將國之大任一肩擔起,但我們起碼可以做一個有擔當?shù)钠胀ㄈ?。事實上,也只有有擔當、有責任心的人,才能夠成就一番事業(y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