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

與你相遇在素錦華年:宋詞四公子的詞與情 作者:孟斜陽 著


五、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

醉別西樓醒不記,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

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

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

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

——《蝶戀花》

相聚在西樓飲宴歌舞時,小山已是酩酊大醉,以致醒來后全然忘記了歡場情形。這不禁讓他感嘆,人生聚散就如同那朦朧來去了無痕跡的春夢秋云,來時是那樣匆忙,去時也那樣倉促,人是無法把握的。那清寒寂寞的月光斜照在窗前,讓人難以入睡。只見床前畫屏上吳山蔥郁蒼翠,令人心事迷茫邈遠。

那些衣衫上殘留著酒痕,那些歌宴上所寫的詞句,一點點一行行都透出一片凄涼之意。案頭的紅燭燈影搖曳飄忽,仿佛也無力地空自悲傷,只能在寒夜之中默默地為我流著蠟淚。

這首小詞寫別后夢醒的凄涼愁情。這首詞語淡情深,情境凄迷?!白韯e西樓醒不記”,詞中的“西樓”當是《臨江仙》詞中“夢后樓臺高鎖”的樓臺,就是那歌舞歡宴、風(fēng)光旖旎的所在。

“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白居易有《花非花》詩:“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毙∩街戈淌狻赌咎m花》也有句云:“長于春夢幾多時,散似秋云無覓處?!迸c小山同時的蘇東坡也有“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的句子。春夢、秋云,都是朦朧虛幻、縹緲易逝之物?!按簤簟痹谶@里顯然是指戀情之美夢。“秋云”也就是“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的“彩云”,按晏小山喜歡以物喻人的習(xí)慣手法,這里可能是那歌女中的小或小云。春夢綺麗而虛幻短暫,秋云高潔而縹緲易逝。小山以此象征美好而短暫的人間情事,抒發(fā)人生聚散離合如夢如云,聚散無由,情境真切動人。

晏小山用“春夢秋云”來感嘆世事短暫和變化無常,特別是“聚”之短暫、“散”之無常。而“聚散真容易”里的“聚散”則可理解為“聚后之散”,即短暫相聚之后的離別竟是那樣的容易。其實這里也可以更深一層地讓人聯(lián)想到散后的相聚卻是多么難。這也不禁讓人想起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

“斜月半窗還少睡,畫屏閑展吳山翠?!眳巧街附蠀堑厣酱L(fēng)物。“吳”即今江蘇、浙江一帶。月光最宜發(fā)人相思幽情。那斜月已低至半窗,可見夜已經(jīng)很深了,而晏小山心中仍然是久久不能平靜,追憶前塵,感嘆聚散,難以入眠。他獨對那斜月畫屏,滿目盡是凄涼孤寂。床前畫屏映現(xiàn)著那江南吳山的蔥郁蒼翠,一個“閑”字寫出此時那種迷茫邈遠的心事。

“衣上酒痕詩里字,點點行行,總是凄涼意”,晏小山在這里化無形愁緒為點點行行的酒痕詩字,它們原本是昔日風(fēng)流歡娛的見證,記錄了生命體驗的瞬間過往。當一切過去之后,卻成為愁痛的淵藪。如今,已是曲終人散、夜深酒醒,詞人看到這些“衣上酒痕詩里字”時,原本已“醉別西樓醒不記”的那些往事猛然之間一一浮現(xiàn)到眼前,深深觸發(fā)了詞人對往昔歲月深深的懷念和惆悵。如果將昔日縱情詩酒的歡樂看作“起”,現(xiàn)在燈下孤寂難眠的凄涼看作“落”,此時月下燈前睹物思人,時光交錯間的大起大落便在詞人心中產(chǎn)生了劇烈碰撞,生出“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的無限感慨。

結(jié)句“紅燭自憐無好計,夜寒空替人垂淚”,化用了杜牧《贈別》詩意:“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比说那楦泻托木乘坪醺腥玖思t燭。紅燭雖然同情詞人,卻又自傷無計消除其凄涼,只好在寒寂的永夜里空自替人灑淚。“紅燭垂淚”的擬人化意象,更增燈前人心中的惆悵。同時,這一意象也暗含李商隱《無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燭成灰淚始干”的意蘊,寓有對當時明月所照的那位伊人綿綿不盡的相思。

晏幾道自作《小山詞序》中說他自己的詞,“所記悲歡、合離之事,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沈祖棻《宋詞賞析》評道:“極言當日情事‘如幻、如電,如昨夢、前塵’,不可復(fù)得”,“撫今追昔,渾如一夢,所以一概付之‘不記’。”晏小山由于“不受世之輕重”,“遂陸沉下位,無效國之機緣,只好流連歌酒而自遣,成為古之傷心人?!?/p>

魯迅先生說過,最痛苦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作為一介書生、宰相之后,晏小山一生充滿離散。與富貴生活離散,與紅顏知己離散,與夢中所幻想的美好世界離散。在那個士子皆以“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的社會,晏小山既不能為天下蒼生請命,不能為萬世開太平,又不能獲取個體想要的功名、那夢想中的黃金屋、顏如玉。他后半生流落江湖,堪稱畸零之人。沉淪既久,唯借疏狂圖一醉。當年歡聚時的酒痕詩字,在夜深酒醒時看在眼中,愈增感傷,紅燭滴淚也覺得是替自己傷心。一句“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更道出了小晏一生的凄涼!細細體味,這“總是凄涼意”中的“總”和這“聚散真容易”

的“真”字一樣,仿佛有人生的無窮慨嘆在里面,揮之不去?,F(xiàn)實的痛苦真是廣大無邊的,讓人無法掙脫、無力改變。其中的悲慨凄涼之意,讓讀詞人感同身受。

回首向來蕭瑟處,江湖夜雨十年燈。只換得燈火昏昏紅樓一夢。男兒有淚,點點滴滴落入清樽皆血痕。從這首詞中,我們能讀到“傷心人別有懷抱”,能讀到晏小山內(nèi)心深處無處訴說的寂寞和刻骨的相思。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