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第一
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誤解】
宋朱熹《論語集注》解曰:“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后,后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p>
清劉逢祿《論語述何》解曰:“學謂刪定《六經(jīng)》也。”
清毛奇齡《四書改錯》解曰:“學者,道術(shù)之總名?!?/p>
程樹德《論語集釋》解曰:“學字系名辭,《集注》解作動辭,毛氏譏之是也。惟其以后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為學,則精確不磨。今人以求知識為學,古人則以修身為學。觀于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門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而孔子獨稱顏淵,且以不遷怒、不貳過為好學,其證一也?!?/p>
閆合作《論語說》譯曰:“學問,適時習用它,不也是講說嗎?”
【“學”勘正】
“學”字在這里是泛指,是指學習一切道術(shù)(道德學術(shù))、知識、技藝等;不是確指,不是指具體學習某一種事物。古人釋“學”為“覺”、為“效”,如:《說文解字》“敩,覺悟也。”《廣雅》:“學,效也。”“覺”、“效”雖具有“學”義,但表意較窄,不如“學”表意寬泛。任何事物,無論是抽象的還是具體的,都可以“學”。因此,理解為人們通常所說的“學習”為當。
“學”是動詞,與后面的動詞“習”字,由一連詞“而”字來承接?!皩W”和“習”是兩個相連的動態(tài)詞,表示的意思是:學了之后就要按時練習或復習。清代毛奇齡以及現(xiàn)當代少數(shù)學者視“學”為名詞,不妥。如果理解為名詞,這句話就成為“學術(shù)而習之”或“學問而習之”,連詞“而”連接一名一動,不符合語法規(guī)范。再者,孔子一貫主張好學,以學為樂,如《公冶長》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庇郑骸笆抑兀赜兄倚湃缜鹫哐?,不如丘之好學也?!薄妒龆菲骸皩W而不厭,誨人不倦?!庇郑骸白釉邶R聞《韶》,三月不知肉味?!庇郑骸鞍l(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雍也》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薄短┎菲骸昂V信好學,守死善道?!薄都臼稀菲骸安粚W《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蛾栘洝菲骸昂萌什缓脤W,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p>
安作璋《論語辭典》統(tǒng)計,“學”字在《論語》中共出現(xiàn)65次,其中62次是“學習”義,3次是“學問”義(但僅舉2例:《述而》篇“德之不修,學之不講”;《子罕》篇“大哉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大概是未舉《先進》篇“文學:子游子夏”)。劉學林《十三經(jīng)辭典》(論語卷)解曰:“學[動],學習。《學而》:‘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楊伯峻《論語譯注》、李澤厚《論語今讀》、錢穆《論語新解》、黃懷信《論語新校釋》、孫欽善《論語本解》、吳林伯《論語發(fā)微》等皆視“學”為動詞。
【“時”誤解】
梁皇侃《論語義疏》解曰:“時者,凡學有三時:一是就人身中為時,二就年中為時,三就日中為時也。一就身中者,凡受學之道,擇時為先;長則捍格,幼則迷昏?!湍曛袨闀r者,夫?qū)W隨時氣則受業(yè)易入,故《王制》云‘春夏學詩樂,秋冬學書禮’是也?!腿罩袨闀r者,前身中、年中二時而所學,并日日修習不暫廢也。故《學記》云‘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是也。今云‘學而時習之’者,而猶因仍也,時是日中之時也,習是修故之稱也。”
清焦循《論語補疏》解曰:“當其可之謂時。說,解悅也。‘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時也;‘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時也;‘求也退,故進;由也兼人,故退’,時也。學者以時而說,此大學之教所以時也?!?/p>
楊伯峻《論語譯注》解曰:“‘時’字在周秦時候若作副詞用,等于《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時入山林’的‘以時’,‘在一定的時候’或者‘在適當?shù)臅r候’的意思。王肅的《論語注》正是這樣解釋的。朱熹的《論語集注》把它解為‘時常’,是用后代的詞義解釋古書。”
楊潤根《發(fā)現(xiàn)論語》譯解曰:“孔子說:‘人們在學習的時候,同時也就是在與自己所學習的對象相習為伴、密切交往,這種與自己所學習的對象的相習為伴、密切交往的活動豈不是令人欣悅歡喜的嗎?’”
【“時”勘正】
這里的“時”,解作“按時”最為恰切。但若靈活一些,解為“時時”、“經(jīng)?!币彩强梢缘摹V祆洹墩撜Z集注》解作“時時”,臺灣出版的《中文大辭典》,亦將其解為“時時”。實際上,所謂“按時”練習或復習,并非是學了之后只練習或復習一次,一般來講,學到的新知識、新技藝,都需要經(jīng)常地復習和練習,以至熟練掌握。至于楊伯峻批評“朱熹的《論語集注》把它解為‘時?!?,是用后代的詞義解釋古書”的說法,是值得商榷的。周秦時,“時”字已有了“按時”、“常?!?、“時常”的用法,如《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薄俄n非子·八經(jīng)》:“陰使時循以省衷?!薄抖Y記·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睗h代,“時”已發(fā)展出“時時”的形式,相當于“經(jīng)?!薄ⅰ俺3!薄H纭妒酚洝の宓郾炯o》:“書缺有間也,其軼乃時時見于他說。”《漢書·高帝紀》:“高祖為亭長,乃以竹皮為冠,令求盜之薛治,時時冠之?!庇帧稘h書·匈奴傳》:“終景帝世,時時小入盜邊,無大寇?!?/p>
錢穆《論語新解》譯曰:“學能時時反復習之?!睂O欽善《論語本解》解曰:“時習:按時復習。《國語·魯語下》有這樣的話:‘士朝而受業(yè),晝而講貫,夕而習復?!眳橇植墩撜Z發(fā)微》解曰:“‘時習’為自學工夫。孔子曰:‘溫故而知新?!茏訌目鬃訉W的經(jīng)術(shù),尚須時時溫尋,方能知道新的,不斷提高認識,使胸中疑滯,逐漸冰釋,自然感到喜悅?!秉S懷信《論語匯校集釋》認為:“釋‘時’為三時、四時或日中之時,皆當非。時當謂隨時、適時。廣而言之,則為時時,朱子近是?!崩顫珊瘛墩撜Z今讀》釋作“經(jīng)?!?,駱承烈《孔子名言譯評》釋作“不斷地”,亦合經(jīng)義。
【“說”誤解】
閆合作《論語說》解曰:“孔子興辦私學,就是要傳播自己的學說。解說宣傳孔學是孔門弟子必修課,‘學之不講’是‘吾憂也’(《述而篇》),孔子最關(guān)心的也是學術(shù)傳播。學以致用,身教也是最好的講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說”勘正】
說,音yuè,高興、欣悅。此為常識性問題,無須辯駁。
【“有朋”誤解】
清俞樾《群經(jīng)平議》解曰:“《釋文》曰‘有或作友’。阮氏《??庇洝窊?jù)《白虎通·辟雍篇》引此文作‘朋友自遠來’,洪氏頤煊《讀書叢錄》又引《文選·陸機輓歌》‘友朋自遠方來’,證舊本是‘友’字?!?/p>
閆合作《論語說》解曰:“‘朋’不作‘朋友’而作‘同學’解?!吨芏Y·大司徒》鄭注:‘同師曰朋’,指一同學習?!蟆谶@里特指求學孔門的人?!弊g曰:“從遠方結(jié)伴來求學,不就是喜好這學說嗎?”
【“有朋”勘正】
有,看作“有無”之“有”為當。此“有”字表示“不指定的人”。通覽《論語》中“有”字的用例,共154個,皆無作“友”義解;“朋友”一詞出現(xiàn)8次,而未見“友朋”的用法。查遍《十三經(jīng)》,雖說“有”可以假借為“友”,如《詩·王風·葛藟》“謂他人母,亦莫我有”,《左傳·昭公二十年》“若不獲捍外役,是不有寡君也”,《公羊傳·定公八年》“以季氏之世世有子”,但是,“有”的這種假借用法,表示的是“相親愛”、“相友愛”的意思,而作為名詞用的“有”,如“有(友)朋”、“朋有”,尚未發(fā)現(xiàn)。另查多種辭書,也沒有發(fā)現(xiàn)把“有朋”列為詞頭者。也就是說,當時人們沒有承認“有朋”是一個詞。
朋,即朋友。《辭源》:“朋:朋友。《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辭源》:“朋友:①同師同志的人。《易·兌》:‘君子以朋友講習。’《論語·學而》:‘與朋友交而不信乎?’③明代士大夫?qū)θ鍖W生員的稱呼。”可見,朋友含義寬泛,不只指關(guān)系密切、志同道合者,也指同學、弟子等。閆合作將“朋”的含義限定的過窄,欠妥。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按曰:“《釋文》云:‘有或作友,非。’考《白虎通》引‘有朋’作‘朋友’,即《釋文》所載或本,后人乃改作‘朋友’耳?!峨`釋》載《漢婁壽碑》‘有朋自遠’,亦作‘有朋’。盧氏文弨《釋文考證》云:‘《呂氏春秋·貴直篇》“有人自南方來”,句法極相似。陸氏謂“作友非”是也。’”
辜鴻銘《辜鴻銘講論語》、錢穆《論語新解》、錢遜《論語淺解》、楊伯峻《論語譯注》、李澤厚《論語今讀》、孫欽善《論語本解》、黃懷信《論語新校釋》、金池《〈論語〉新譯》等,皆視“有”為“有無”之“有”。
【“遠方”誤解】
清俞樾《群經(jīng)平議》按曰:“《說文·方部》‘方,并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故方即有并義。……友朋自遠方來,猶云友朋自遠并來。曰友曰朋,明非一人,故曰并來。然則‘有’字當作‘友’,尋繹本文即可見矣。今學者誤以‘遠方’二字連文,非是?!?/p>
閆合作《論語說》解曰:“方,指結(jié)伴?!墩f文解字》方部:‘方,并船也?!梢娛恰健ⅰx。從很遠的地方結(jié)伴來求學,說明求學人多,孔學影響深遠。”譯曰:“從遠方結(jié)伴來求學,不就是喜好這學說嗎?”
【“遠方”勘正】
“遠方”應是一個固定的詞,不應將其拆開,釋“方”為“并”,令人費解?!墩撜Z》中的語句大都通俗易懂,明白曉暢,“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一語為天下人所引用,人們的通常理解是“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很令人快樂、高興嗎?”應遵從人們的通常理解,不應曲解得生硬別扭,給人們的理解造成不應有的障礙。
附帶說一下:“不亦樂乎”之“樂”,楊潤根《發(fā)現(xiàn)論語》注音為“yuè”;閆合作《論語說》認為“樂”意思是愛好,讀“要”音。均誤。應讀為lè。宋朱熹《論語集注》恐怕人讀錯,特意注明:“樂,音洛。”
【“人不知而不慍”誤解】
趙又春《我讀論語》解曰:“‘人不知’是說‘不知名’,即知名度還不夠大,不是說不被人了解。”
閆合作《論語說》解曰:“‘慍’通‘蘊’,隱藏、藏私?!瞬恢侵浮畡e人不知道’。這‘不知’可理解為‘不知道自己’,也可理解為指‘不知道的知識’。別人不知道的自己傾囊相授,誨人不倦,這才是君子行徑?!?/p>
【“人不知而不慍”勘正】
“人不知”,是“人不知我”,即別人不了解自己。“知”,是“知道”、“了解”的意思?!墩撜Z·憲問》:“知我者其天乎!”《尚書·皋陶謨》:“知人則哲。”慍,《說文解字》解作“怒也”,《玉篇》解作“恚也,怒也,恨也”,《辭源》解作“惱怒”,《漢語大字典》解作“含怒,怨恨”。怒,則意味著生氣、怨恨,因此,解作怒、生氣、怨恨均切合文意。此語可與本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衛(wèi)靈公》篇“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相發(fā)明。
宋朱熹《論語集注》解曰:“慍,含怒意?!睏畈墩撜Z譯注》:“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李澤厚《論語今讀》、駱明《駱承烈講論語》、黃懷信《論語新校釋》、孫欽善《論語本解》皆與楊伯峻同。
對于本章,楊朝明《論語詮解》持有全新的解讀,錄此供參:
[詮釋]學:有作動詞用的“學習”,有作名詞用的“學術(shù)”、“學說”等,這里應為后者,指思想主張及對社會、人生的總體認識。
時:有時機、經(jīng)常、時代等等意思,這里應該與“世”相通,即時代、社會、現(xiàn)世。與《郭店楚墓竹簡》中“窮達以時”的“時”相同。
習:應用、實踐。古籍中常常有“習禮樂”(《史記·孔子世家》)、“習射”(《禮記·射義》)、“習威儀”(《左傳》隱公元年)等用法。本章有“采用”之意。
有朋:通“友朋”,即“朋友”。漢代學者認為“同門曰朋”,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兑讉鳌酚小熬右耘笥阎v習”之語,正可以作為注解。
[解讀]孔子說:“如果我的學說被社會普遍接受,在社會實踐中加以應用它,那不是很令人感到喜悅嗎?即使不是這樣,有贊同我的學說的人從遠方而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再退一步說,不但社會沒采用,而且也沒有人理解,自己也不怨憤惱怒,不也是有修養(yǎng)的君子嗎?”
作者并在2010年1月28日的《光明日報》上以《真實的孔子》為題,闡述了同樣的見解:
我們認為,《論語》開篇第一章就十分耐人尋味。
《論語》首篇首章人人耳熟能詳:“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傳統(tǒng)上認為這里所說分別是學習、交友、胸懷方面的問題??墒?,這又不免讓人疑惑:《論語》中不論哪篇哪章,不論其字數(shù)多少,似乎都在集中論說一個主題,為什么偏偏首篇首章顯得主題散亂而不集中?
經(jīng)過思考,我們發(fā)現(xiàn)《論語》開篇這一章傳統(tǒng)的理解存在問題。這里的“學”應該與“道”相近,它不是動詞,而是名詞,指的是孔子的“學說”?!皶r”不應解作“時?!被颉鞍磿r”,而應解作“時代”,也可引申為社會。“習”不應作“溫習”講,而應作演習、采用講。下面的兩句與之相應,第二句中的“友朋”其實就是朋友,指的是志趣相同的人。
這樣,《論語》首章的意思大體是:如果我的主張被時代或社會所采用,那不就太令人喜悅了嗎?如果在社會上行不通,可是,忽然發(fā)現(xiàn)有贊同我的學說的人,與我一同討論問題,不也很快樂嗎?再退一步說,不但自己的主張在社會難以施行,而且也發(fā)現(xiàn)不了理解自己的人,自己卻堅守認定的思想觀念,不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君子嗎?
實際上,《論語》開篇第一章也是“夫子自道”,反映了孔子本人對于自身境遇和個人思想學說的認識,也包含了《論語》編者對孔子人生的概括。
1.5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人,使民以時?!?/b>
【“愛人”誤解】
楊伯峻《論語譯注》解曰:“古代‘人’字有廣狹兩義。廣義的‘人’指一切人群;狹義的人只指士大夫以上各階層的人。這里和‘民’(使‘民’以時)對言,用的是狹義?!?/p>
【“愛人”勘正】
愛人,即愛護人民、愛護百姓。楊伯峻“只指士大夫以上各階層的人”之說,恐不符文意。孔子曾說“仁者愛人”,“泛愛眾而親仁”,可見,只愛一部分有地位的人,不符合孔子的“泛愛眾”思想。此章,“人”與“民”同義。節(jié)用,不揮霍浪費,是愛民的表現(xiàn);適時地使喚百姓,比如農(nóng)忙時讓百姓務(wù)農(nóng),保障生計,農(nóng)閑時讓百姓做些其他勞動,這也是愛民的表現(xiàn)。
宋朱熹《論語集注》解曰:“《易》曰:‘節(jié)以制度,不傷財,不害民。’蓋侈用則傷財,傷財必至于害民,故愛民必先于節(jié)用。”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解曰:“人指民言,避下句‘民’字,故言‘人’耳?!睏顦溥_《論語疏證》、李澤厚《論語今讀》、孫欽善《論語本解》、黃懷信《論語新校釋》皆釋“人”為“民”。劉斌《踵繼前賢 垂范后世》(載《孔子研究》2012年第3期)文云:“趙紀彬先生關(guān)于‘人’‘民’的階級說影響過一大批學人,近年來為不少學界人士所批判,楊伯峻先生對于本章的解讀很有些趙氏觀點的印記?!?/p>
1.7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b>
【“賢賢易色”誤解】
宋邢昺《論語注疏》:“‘賢賢易色’者,上‘賢’,謂好尚之也。下‘賢’,謂有德之人。易,改也。色,女人也。女有姿色,男子悅之,故經(jīng)傳之文通謂女人為色。人多好色不好賢者,能改易好色之心以好賢,則善矣,故曰‘賢賢易色’也?!?/p>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宋氏翔鳳《樸學齋札記》:‘三代之學,皆明人倫。賢賢易色,明夫婦之倫也?!癜福悍驄D為人倫之始,故此文敘于事父母、事君之前?!稘h書·李尋傳》引此文,顏師古注‘易色,輕略于色,不貴之也。’”
楊伯峻《論語譯注》譯曰:“對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弊⒃唬骸啊住薪粨Q、改變的意義,也有輕視(如言‘輕易’)、簡慢的意義。因之我使用《漢書》卷七十五《李尋傳》顏師古注的說法,把‘易色’解為‘不重容貌’?!?/p>
李澤厚《論語今讀》譯曰:“重視德行替代重視容貌?!弊⒃唬骸啊墩x》[廣雅釋言]:易,如也。王氏念孫疏證引之云:論語賢賢易色,易者,如也。猶言好德如好色也?!?/p>
閆合作《論語說》譯曰:“做賢德的事而神色莊重。”解曰:“賢賢就是改變自己的神色。第一個賢做動詞用,做。第二個賢是名詞,指賢德的事?!?/p>
【“賢賢易色”勘正】
該句是談對待賢者的態(tài)度。前“賢”字,是意動用法,有“尊重”義;后“賢”字,是名詞,指賢人。直譯的話,即“賢其賢者,改變?nèi)萆保灰庾g的話,即“尊重賢德之人,應改易平常之容色為尊重之容色”。“賢”字的動詞用法,古籍有之,如《禮記·禮運》:“以賢勇知,以功為己?!笨追f達疏:“賢,猶崇重也。”《新唐書·姚崇傳》:“崇奏次若流,武后賢之?!薄吧?,不是指妻子。若是指妻子的話,依下文“父母”、“君”、“朋友”之行文風格,必會點明“妻子”。再者,儒家重德,把對待賢者的態(tài)度放在首位,是符合儒家思想的。如果把“色”理解為妻子,則是把對待妻子的態(tài)度放在了對待父母和君的態(tài)度之前,顯然是悖理的。通觀整部《論語》,無一處討論如何對待妻子的問題。至于“賢賢易色”一語與后面幾句的關(guān)系,很明顯,是統(tǒng)屬關(guān)系。前者為對待賢者的態(tài)度,后面的“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是羅列賢者的善行表現(xiàn)。具備這些善行的賢者,都是值得肅然起敬的。
梁皇侃《論語義疏》引一通云:“上賢字,猶尊重也。下賢字,謂賢人也。言若欲尊重此賢人,則當改易其平常之色,更起莊敬之容也?!彼尾坦?jié)《論語集說》云:“賢賢易色,謂賢人之賢而為之改容更貌也。”南懷瑾《論語別裁》曰:“兩個賢字,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因為中國文字有時候是假借的。第二個賢是名詞,指賢人——學問修養(yǎng)好的人。……這個‘色’字,很簡單,就是態(tài)度、形色,……‘賢賢易色’意思是:我們看到一個人,學問好,修養(yǎng)好,本事很大,的確很行,看到他就肅然起敬,態(tài)度也自然隨之而轉(zhuǎn)。這是很明白,很平實的,是人的普通心理?!?/p>
對于本章,黃懷信《論語新校釋》近有新的解讀,錄此供參:
釋曰:“賢賢”必當作“見賢”?!百t”從“臤”得音,“臤”音堅,亦見母字,韻相轉(zhuǎn),故誤。見到賢者而改變其容色,正是見賢思齊、謙虛向善,和好學上進的表現(xiàn),故曰亦謂之學矣。若言女色、妻室,則與“學”無關(guān)。
1.8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學則不固”誤解】
漢孔安國《論語孔氏訓解》解曰:“固,蔽也?!?/p>
孫欽善《論語本解》注曰:“固:固執(zhí)?!弊g曰:“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儀,學習以后,就不會再自以為是,頑固不化?!?/p>
閆合作《論語說》譯曰:“君子學識不深厚則不威,學習就不會學識不廣。追求忠信,不與志向不同的人交朋友。”
【“學則不固”勘正】
固,當理解為堅固、牢固。這是說不莊重、輕薄所導致的兩種后果:一是不會有威嚴,二是學了知識也不會堅固。道理很明顯:一個人不莊重嚴肅,當然就不會有威嚴;輕佻戲慢,不認真對待,學了東西也自然難以堅固。
魏何晏《論語集解》曰:“一曰:言人不敦重,既無威嚴,學又不能堅固,識其義理?!绷夯寿墩撜Z義疏》曰:“言君子不重,非唯無威,而學業(yè)亦不能堅固也。”宋朱熹《論語集注》曰:“重,厚重。威,威嚴。固,堅固也。輕乎外者,必不能堅乎內(nèi),故不厚重則無威嚴,而所學亦不堅固也?!崩顫珊瘛墩撜Z今讀》譯曰:“君子不嚴肅、端重,就沒有權(quán)威,所學習的東西就不穩(wěn)固。”
駱明《駱承烈講論語》原文作:“(不)學則不固”,譯文作:“如果不學習不認知自己完美道德品質(zhì)的作用,那在社會上就不可能固守自己的道德品質(zhì)和社會地位?!睋?jù)前文“不重則不威”而后文加“不”字,代表了部分注家的理解,錄此供參。
【“主忠信”誤解】
漢鄭玄《論語鄭氏注》解曰:“主,親也。憚,難也?!?/p>
宋邢昺《論語注疏》解曰:“主猶親也。言凡所親狎,皆須有忠信者也?!?/p>
金池《〈論語〉新譯》解曰:“(主)是主動的意思,這里是形容詞用作動詞,主動接近的意思?!弊g曰:“主動接近忠信[的人],不要結(jié)交不如自己[忠信]的人?!?/p>
【“主忠信”勘正】
主,是動詞,近似于“主張”、“主持”的意思。《辭源》釋為“注重,著重”,《漢語大詞典》釋為“崇尚,注重”,并舉《論語》此語作例證。義皆相近,可從。很多人釋為“以忠信為主”,語義雖明確,但“主”的動詞性質(zhì)變了。
【“無友不如己者”誤解】
李澤厚《論語今讀》譯曰:“沒有不如自己的朋友?!?/p>
林觥順《論語我讀》解曰:“無友不如己者:使更多的朋友都像自己一樣。切勿誤以為結(jié)交須勝己,似我不如無。想孔子有教無類,豈是只交才德勝己之人?再者人人都想交才德勝己者,則才德勝己者,又有誰愿交自己這種低能兒!結(jié)果是人人都孤獨無依沒有朋友。這樣解釋,簡直是侮辱孔老夫子。無,讀同蕪,豐也。是茂盛、眾多義,不讀同丕,甚大義,不忠信的人,使他也尚忠信,則人人皆像自己一樣尚忠信好學?!?/p>
【“無友不如己者”勘正】
無,通“毋”、“勿”。友,是動詞,交友的意思?!盁o友不如己者”,即不要和在德行上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很多人都認為:如果人人都想交才德勝己者,則才德勝己者,又有誰愿交自己呢?理雖如此,但孔子確實是在主張與才德好的人交朋友,如《季氏》篇中孔子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迸c才德好的交朋友有益,與才德差的交朋友有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碧热羧巳硕贾t己向善,多看別人的長處,主動結(jié)交在某些方面優(yōu)于自己的人做朋友,同時自己在朋友的影響下積極進步,何憂別人不交己?李澤厚《論語今讀》曰:“‘無友不如己者’,作自己應看到朋友的長處解。即別人總有優(yōu)于自己的地方,并非真正不去交結(jié)不如自己的朋友,或所交朋友都超過自己。如是后者,在現(xiàn)實上不可能,在邏輯上作為普遍原則,任何人將不可能有朋友。所以這只是一種勸勉之詞。”因此,理解此句不要太拘泥狹隘,應結(jié)合孔子的一貫交友態(tài)度,如孔子不止一次地主張與德行好的人交朋友,他說:“友其士之仁者?!保ā缎l(wèi)靈公》)還主張善交廣交,他曾說:“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人敬之。”(《公冶長》)孔子的弟子子張在針對子夏“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的交友態(tài)度時談道:“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這些,都有助于我們正確理解孔子師徒交友思想。
1.9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b>
【“慎終追遠”誤解】
文選德《論語詮釋》解曰:“關(guān)于‘慎終’,意即要以認真謹慎的態(tài)度思考所有言行的最后的結(jié)果。關(guān)于‘追遠’,意即要深入徹底地研究探索所有言行所產(chǎn)生的深遠影響?!?/p>
楊潤根《發(fā)現(xiàn)論語》解曰:“如果那些在一個國家的共同體里生活的所有人們,能夠在作出任何一種行為選擇之前,對其可能導致的最終結(jié)果及其可能產(chǎn)生的長遠影響,作一番認真細致和深入徹底的思考研究,那么在這個國家的共同體里生活的全體人民,都必定會徹底拋棄那種非道德的行為選擇,并堅定自己的道德信念,從而使自己的品質(zhì)不受誘惑地回復到自然純樸和完美無缺的道德狀態(tài)。”
閆合作《論語說》譯曰:“重后果,有遠見,百姓言行會變得淳厚?!?/p>
【“慎終追遠”勘正】
慎,敬慎、慎重,不輕忽。終,生命終結(jié)?!掇o源》釋“終”曰:“死。”追,追念、追祭。遠,以往的死者。此語是說:對于剛?cè)ナ赖乃勒?,要慎重地對待其喪事;對于以往的死者,要?jīng)常追祭。這么做,關(guān)系到世俗民風,會使民德淳厚。古往今來,中華民族對此十分重視,喪禮哀敬隆重,祭禮莊嚴肅穆。
梁皇侃《論語義疏》疏曰:“慎終,謂喪盡其哀也。喪為人之終,人子宜窮其哀戚,是慎終也。追遠,謂三年之后,為之宗廟,祭盡其敬也。三年后去親轉(zhuǎn)遠,而祭極敬,是追遠也。”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解曰:“《爾雅·釋詁》:‘慎,誠也?!墩f文》:‘慎,謹也?!\’‘謹’義同?!吨芄佟ぜ册t(yī)》:‘死終則各書其所以。’鄭《注》:‘老死曰終?!愤h’者,《說文》:‘追,逐也?!对姟x鴦箋》:‘遠,猶久也?!⒊S枴Q苑哺缸嬉褮{,雖久遠,當時追祭之也?!边@些古注,皆合經(jīng)義。
1.10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儉”誤解】
梁皇侃《論語義疏》解曰:“敦美潤澤謂之溫,行不犯物謂之良,和從不逆謂之恭,去奢從約謂之儉,推人后己謂之讓。言夫子身有此五德之美,推己以測人,故凡所至之邦必逆聞之也?!?/p>
何新《論語新解——思與行》解曰:“儉:閒,間,寬松?;蜃x為敬,亦通?!抖Y記·樂記》:‘恭儉而好禮者,宜歌小雅?!€,即恭敬。得,待也。[譯文]先生以溫和、善良、恭敬、寬大、謙讓對待一切?!?/p>
【“儉”勘正】
儉,很多人解為“節(jié)儉”、“儉樸”,非。何新釋為“寬松”、“寬大”、“敬”,亦非。儉,在此應釋為“節(jié)制”、“儉束”?!皽?、良、恭、儉、讓”是言處事態(tài)度,與奢儉無關(guān)?!稘h語大字典》:“儉,行為約束而有節(jié)制。《說文·人部》:‘儉,約也。’段玉裁注:‘約者,纏束也;儉者,不敢放侈之意?!蹲髠鳌べ夜辍罚骸畷x公子廣而儉,文而有禮?!抖Y記·樂記》:‘恭儉而好禮者,宜歌《小雅》?!追f達疏:‘儉,謂以約自處?!薄皟€”含有謙遜義,如《荀子·非十二子》:“儉然,恀然?!睏顐娮ⅲ骸白灾t卑之貌?!薄兑葜軙す偃恕罚骸捌錃鈱捯匀?,其色儉而不諂。”孔子儉約不放侈,謙遜有禮,加之溫和、善良(友善)、恭敬、謙讓等好品德,故易于近人,得聞異國之政。
“恭、儉、讓”三字意義上雖相近,但各有側(cè)重:恭,重在恭敬;儉,重在謙卑、謙遜,自我約束、不放肆;讓,重在讓,即謙讓、禮讓。
宋朱熹《論語集注》解曰:“溫,和厚也。良,易直也。恭,莊敬也。儉,節(jié)制也?!睏顦溥_《論語疏證》引《賈子·道術(shù)》篇曰“廣較自斂謂之儉,反儉為侈。”錢穆《論語新解》解曰:“溫,柔和義。良,易善義。恭,莊順義。儉,節(jié)制義。讓,謙遜義?!秉S懷信《論語新校釋》解曰:“‘儉’,儉束,謂自我約束、檢點,釋節(jié)儉非。”
1.11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b>
【“其”誤解】
宋范祖禹《論語說》解曰:“為人子者,父在則能觀其父之志而承順之,父沒則能觀其父之行而繼述之?!保ㄒ猿虡涞隆墩撜Z集釋》)
吳林伯《論語發(fā)微》解曰:“兩‘其’字皆指父?!冈凇洌ノ囊娏x,實謂父之存、亡,子皆當觀其志、行,志、行不正則諫?!缎⒔?jīng)·諫爭章》:‘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于父?!厥垢钢?、行正而后繼之,此《禮記·中庸》所謂‘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其”勘正】
“其”指兒子。父在時觀察兒子的心意,父沒后看兒子的行動,父在父沒兒子均無違意違行,均能尊父之道,就可以說做到孝了。若“其”指父,那么父死了,如何觀父?換言之,父死了,已無行動,人子觀何?如果說是人子觀父親生前之心志,也講不通:既然觀,怎能只觀父心志而不觀父行?非到父死后才觀其行?于理難通。關(guān)鍵是此語談孝,孝的踐行者必然是兒子。
漢孔安國《論語孔氏訓解》曰:“父在,子不得自專,故觀其志而已。父沒,乃觀其行也?!薄洞蟠鞫Y·曾子本孝》篇曰:“孝子,父死三年,不敢改父之道?!绷夯寿墩撜Z義疏》曰:“其,其于人子也。子若在父喪三年之內(nèi)不改父風政,此即是孝也?!卞X穆《論語新解》:“觀其志:其,指子言。父在,子不主事,故惟當觀其志。觀其行:父沒,子可親事,則當觀其行。”楊伯峻《論語譯注》曰:“其——指兒子,不是指父親?!弊g曰:“若是他對他父親的合理部分,長期地不加改變可以說做到孝了?!?/p>
1.12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
【“禮之用,和為貴”誤解】
宋朱熹《論語集注》解曰:“和者,從容不迫之意。蓋禮之為體雖嚴,而皆出于自然之理,故其為用,必從容而不迫,乃為可貴?!?/p>
清俞樾《群經(jīng)平議》解曰:“古‘以’、‘用’二字通?!Y之用,和為貴’與《禮記·儒行篇》曰‘禮之以和為貴’文義正同,此‘用’字止作‘以’字解。當以六字為句,近解多以體用為言,失之矣?!?/p>
楊伯峻《論語譯注》釋“禮之用”為:“禮的作用。”
【“禮之用,和為貴”勘正】
用,解為“施行”、“運用”為是?!坝谩庇惺┬辛x,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引《方言》“用,行也”,《說文解字》“用,可施行也”證之。清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認為,《周易》乾卦所言的“潛龍勿用”之“用”,是“施行”的意思?!吨芏Y·天官·庖人》:“凡用禽獻?!鼻鍖O詒讓《周禮正義》解作:“用,與行義同。”下文的“不以禮節(jié)之,亦不可行也”之“行”,恰與此語義相諧。
和,適中、恰到好處?!稄V韻·戈韻》:“和,不堅不柔也。”《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德教國子:中、和、祗、庸、孝、友?!编嵭ⅲ骸昂?,剛?cè)徇m也?!薄躲y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兵情》:“弩張柄不正,偏強偏弱而不和。”這句話是說:禮的施行運用,做到適中、恰到好處為最可貴。禮“不足”(做不到位)與“過分”(足恭),皆不可。以待人恭敬而言,倘若恭敬過分,到了“足恭”的程度,便會招致“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公冶長》)的后果。儒家重中庸,強調(diào)中和,認為能“致中和”,天地萬物就能各得其所,達到和諧境界。今人解“和”,多釋為“和諧”,意義相近,并不矛盾。實際上,適中、恰到好處就是“和諧”精神實質(zhì)的體現(xiàn)。凡事皆做到適中、恰到好處的程度,天下不就十分地和諧了嗎?
楊樹達《論語疏證》解曰:“《禮記·中庸》篇曰:‘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顿Z子·道術(shù)》篇曰:‘剛?cè)岬眠m謂之和,反和為乖?!抖Y記·燕義》篇曰:‘和寧,禮之用也。’……和今言適合,言恰當,言恰到好處。禮之為用固在乎適合,然若專求適合,而不以禮為之節(jié),則終日舍己徇人,而亦不可行矣?!?/p>
【“小大由之”誤解】
梁皇侃《論語義疏》解曰:“由,用也。若小大之事皆用禮而不用和,則于事有所不行也?!?/p>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解曰:“‘小大’,指人言。下篇‘君子無小大’,《詩·泮水》‘無小無大,從公于邁’,皆以‘小大’指人之證?!稜栄拧め屧b》:‘由,自也?!耘c從同?!妒酚洝ざY書》云:‘君臣、朝廷、尊卑、貴賤之序,下及黎庶、車輿、衣服、宮室、飲食、嫁娶、喪祭之分,事有宜適,物有節(jié)文。’是言人小大皆有禮也?!?/p>
清俞樾《群經(jīng)平議》案曰:“此章乃言諸侯交際之禮。上文小大由之,小謂小國,大謂大國,言小國大國皆當以禮相接也?!?/p>
何新《論語新解——思與行》譯曰:“讓小者大者(小人大人)都自由發(fā)展,那是行不通的,所以要認識‘和諧’之道而協(xié)調(diào)他們?!?/p>
楊潤根《發(fā)現(xiàn)論語》解曰:“對于一切偉大的與渺小的、崇高的與卑微的、美好的與丑惡的東西,兼收并蓄,任其自由存在、自由發(fā)展。”
【“小大由之”勘正】
小大,指事,不是指人、國或東西。由,從也?!蹲雍薄菲半m欲從之,末由也已”,《泰伯》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雍也》篇“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均是“從”義?!爸保浮岸Y之用,和為貴”這一原則。
宋朱熹《論語集注》解作“先王之道,此其所以為美,而小事大事無不由之也”,楊朝明《論語詮解》解為“不論大小事情,都遵循了這樣的原則”,孫欽善《論語本解》解為“大事小事無不遵循這一原則”,這樣的解釋,切合文意。
【“知和而和”誤解】
金知明《論語精讀》注曰:“知和而和:懂得中和的重要而去中和;第一個和是名詞,第二個和是動詞?!弊g曰:“某些事是不能做的,要懂得中和(的重要性)而去(自覺達到)中和,不用禮法來約束,是不行的。”
何新《論語新解——思與行》譯曰:“讓小者大者(小人大人)都自由發(fā)展,那是行不通的,所以要認識‘和諧’之道而協(xié)調(diào)他們?!?/p>
林觥順《論語我讀》解曰:“知和而和:知智同識義,是意識。知和而和,當意識到或思慮到應施行和樂時,必須施用和樂?!?/p>
【“知和而和”勘正】
知,知道。此句可以這樣理解:若有行不通的地方,那是因為只知和為貴而一味地追求和,而不知用禮節(jié)制,所以也就行不通了。告誡人們,雖然是“和為貴”,也不要凡事一味地求和,還要看這種和是否符合禮。不符合禮的“和”,可謂失去了規(guī)矩原則之“和”,也就成了上文楊樹達所說的“終日舍己徇人”(曲從他人)之和。正確的把握是:既知以和為貴,亦知以禮節(jié)和。
宋朱熹《論語集注》解曰:“如此而復有所不行者,以其徒知和之為貴而一于和,不復以禮節(jié)之,則亦非復理之本然矣,所以流蕩忘反,而亦不可行也?!睏畛鳌墩撜Z詮解》解曰:“如果有的地方行不通,那一定是為了和諧而一味地追求和諧,而不知道用禮加以節(jié)制,所以也就行不通了?!?/p>
1.13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信近于義,言可復”誤解】
程樹德《論語集釋》解曰:“‘復’訓反復,漢唐以來舊說如是,從無‘踐言’之訓,《集注》失之。”
楊潤根《發(fā)現(xiàn)論語》解曰:“在社會生活之中,如果人們所說的話語是誠實可信并接近于真理的,那么這樣的話語就是可以被人們一說再說的?!?/p>
林觥順《論語我讀》注解曰:“義是己之威儀,是個人自我莊嚴肅穆行仁之事。復,有往有來謂復,又如反反復復是重復還復。言可復是解釋信近于義,說人言反復如一而不欺?!贬屃x曰:“人之言說能做到信守,就能使自己平添幾分威儀,所以不論如何說,或不論說什么,都要以誠為出發(fā)點?!?/p>
【“信近于義,言可復”勘正】
信,誠信,即常說的“言而有信”之“信”。義,其基本含義為“宜”,即適宜、合理,適宜、合理的事稱義,比如符合道義的,符合正義的??鬃影选傲x”擺到“仁”的高度,將其作為道德準則,如“君子義以為上”(《陽貨》),“君子義以為質(zhì)”(《衛(wèi)靈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冶長》),“聞義不能從,聞善不能改,是我憂也”(《述而》)。復,本義是“回復”,《易·泰卦》:“無往不復”?!把钥蓮汀保钢Z言可得以實踐、履行,即朱熹所說“踐言”。《左傳·僖公九年》:“吾與先君言矣,不可以貳。能欲復言而愛身乎?”楊伯峻注:“復言,是實踐諾言之義?!薄秶Z·楚語》:“周而不淑,復言而不謀身,展也。”韋昭注:“復言,言可復,不欺人也。”唐白居易《與元九書》:“下以復吾平生之志?!痹覀菟埂妒捑澳苣怪俱憽罚骸芭c人交,和易簡諒,言必可復?!笨磥?,古人多是這么理解的。
梁皇侃《論語義疏》解曰:“信,不欺也。義,合宜也。復,猶驗也?!魹樾沤诤弦?,此信之言乃可復驗也?!崩顫珊瘛墩撜Z今讀》譯曰:“講信任必求符合正義,才能履行承諾?!秉S懷信《論語新校釋》釋曰:“‘信’,指一個人所表現(xiàn)出來的誠信、老實程度。舊釋約信、諾言皆非。‘近’,接近?!x’,宜也,謂合宜、恰當、合理?!畯汀?,踐復、兌現(xiàn)?!边@些解釋皆合文意。
【“因不失其親”誤解】
宋朱熹《論語集注》解曰:“因,猶依也。宗,猶主也?!勒卟皇淇捎H之人,則亦可以宗而主之矣?!?/p>
楊伯峻《論語譯注》譯曰:“依靠關(guān)系深的人,也就可靠了?!?/p>
金池《〈論語〉新譯》注曰:“因:遵循?!弊g曰:“遵循[義禮言行交際]就不會背離自己的親人,[義禮]也就可以代代相傳了?!?/p>
安德義《論語解讀》解曰:“因此不失去親朋好友,這些親朋好友也可以作為自己的依靠?!?/p>
何新《論語新解——思與行》解曰:“因,援也,求取。失,別失,出離。親,親族。指不出離親族去尋求援助,不求援于外人。宗,通尊,尊重??资枳x宗為‘宗敬’,即尊敬。鄭玄訓‘因’為‘親’,謬。”
胡齊臨《論語真義》譯曰:“不失去民眾的信任的人,也就值得效法了?!?/p>
林觥順《論語我讀》解曰:“因,本義是高大,引申作因循義作原因義,是說不會逸失至高至大的父母親?!?/p>
【“因不失其親”勘正】
因,親、親近?!稜栄拧め屧b》:“因,親也?!薄对姟せ室印罚骸熬S此王季,因心則友?!泵珎鳎骸耙颍H也。”孔穎達疏:“言其有親親之心,復廣及宗族也?!薄秲x禮·喪服》:“繼母之配父,與因母同?!编嵭ⅲ骸耙颍q親也?!表n愈《祭薛助教文》:“同官太學,日得相因?!?/p>
漢孔安國《論語孔氏訓解》曰:“因,親也。言所親不失其親,亦可宗敬也。”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解曰:“《詩·皇矣》:‘因心則友。’傳:‘因,親也。’此文上言‘因’,下言‘親’,變文成義?!墩f文》:‘宗,尊祖廟也。’宗有尊訓。此言‘宗敬’者,引申之義。”
下句“亦可宗也”,“宗”是動詞,解為“宗尚、宗敬”為是。上下句合起來,是說:親近的人不失掉自己的親族,那也是可宗尚或宗敬的。
儒家重親親之道,《論語》中不乏類似的句子,如“君子篤于親”(《泰伯》)、“君子不施其親”(《微子》)等。
1.14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b>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誤解】
林觥順《論語我讀》解曰:“君子,在《論語》中多指才德飽學之士。君子食無求飽,是說正在研究學問的君子,因?qū)P南驅(qū)W,故食之無味,也不知饑渴。無求是無心追求味美可口的滿足。”
閆合作《論語說》斷句為:“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弊g曰:“孔子說:‘君子飲食無所求,飽就行;居住無所求,安而已。’”解曰:“若斷句為‘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S衣足食、安居樂業(yè)是人人之追求,何以君子不可求?”
【“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勘正】
孔子的本意是說:作為君子,飲食不貪求飽足,居住不貪求安逸。而閆氏這種破天荒的斷句和譯解,完全顛覆了孔子安貧樂道的思想??鬃訒r代,人們的生活水平難與今日等言,在那種生活水平低下的境況下,孔子提倡安貧樂道,褒揚顏淵“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之賢德。這并非孔子不向往幸福生活,他承認“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他也追求富裕生活,曾說:“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钡谏钬毨У木秤鱿?,“安貧樂道”是值得提倡的。三年困難時期,毛澤東主席主動提出不吃肉,周恩來總理提出減少自己的口糧,這早已被國人傳為美談。時至今日,雖說國家富強了,黨和政府還一如既往地提倡勤儉節(jié)約、反腐倡廉,廣大人民也多以儉樸為美德。
【“敏于事”誤解】
清焦循《論語補疏》疏曰:“敏,審也。謂審當于事也。圣人教人,固不專以疾速為重?!?/p>
何新《論語新解——思與行》解曰:“敏,明也,明見??资栌柮魹椤病寡柮魹椤畬彙?,皆不確?!?/p>
【“敏于事”勘正】
“敏”的基本意義為敏捷、疾速。《論語》中的“敏”字,多用為勤敏、聰敏義。如《述而》篇:“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薄蛾栘洝菲骸翱鬃釉唬骸苄形逭哂谔煜?,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魟t有功。’”《公冶長》篇:“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薄额仠Y》篇:“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薄懊粲谑隆?,即勤敏于事。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解曰:“敏于事謂疾勤于事,不懈倦也?!睏畈墩撜Z譯注》解曰:“對工作勤勞敏捷?!贝私獯_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