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閬
潘閬(?—1009),字逍遙,自號(hào)逍遙子,大名(今屬河北)人,一說錢塘(杭州)人。通曉《易》《春秋》,尤以詩知名。曾居京師以賣藥為生。太宗至道元年(995),召對(duì)崇政殿,賜進(jìn)士及第。后以言行“狂妄”獲罪,遁入中條山,題詩于鐘樓,寺僧疑而追尋其行跡,復(fù)隱去。漂泊江湖多年。真宗朝遇赦,任滁州參軍,卒于泗水。
性情狂逸不羈,時(shí)人畫有《潘閬倒騎驢圖》。平素與王禹偁、柳開交往甚密,亦與寇準(zhǔn)等唱和。其詩承襲晚唐格調(diào),頗得蘇軾稱賞。其詞多寄情山水,隨意吟詠,筆墨瀟灑。有《逍遙詞》。
酒泉子①
長憶西湖②。盡日憑闌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笛聲依約蘆花里③,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云寒④。
【注釋】
①酒泉子:原為唐教坊曲,因甘肅酒泉郡而得名?;蛘J(rèn)為今存潘閬《酒泉子》十首,句法、字?jǐn)?shù)與之皆有不合。此詞調(diào)名應(yīng)為《憶余杭》,屬潘閬?zhàn)詣?chuàng)曲,因內(nèi)容皆憶西湖諸勝景,故名。②西湖:又稱“錢塘湖”,在浙江杭州城西。因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詩句,故又稱“西子湖”。③依約:隱約。④寒:指秋天云光水色的涼爽。
【賞析】
潘閬曾寓居錢塘(今杭州),后自制《憶余杭》十首,分別詠杭州諸景,其中“長憶孤山”“長憶西湖”“長憶西山”三首尤佳,一時(shí)盛傳。
此詞詠西湖秋色,抒寫對(duì)舊游的憶念。當(dāng)年憑欄眺望:平湖如鏡,悠然散泊三兩釣舟,小島呈露秋色,正清朗濃郁;蘆花蕩里笛聲隱約,水鳥驚飛,一行翩然斜去。歇拍拉回至眼前,閑時(shí)整理釣竿,思緒飄入云光水色。此詞將“長憶”與“別來”渾然一體,以今日眷眷不忘襯見昔時(shí)西湖景勝,表達(dá)出歸隱西湖之念。整首詞純用白描寫景,并不著力繪飾,恰似用淡墨勾勒出的一幅山水畫。
詞人平生所傾心的正是這山水垂釣之樂,故寫來筆墨脫俗,寄情閑散,詞境清幽而淡遠(yuǎn)。前人評(píng)潘閬放懷湖山,隨意吟詠“往往有出塵之語”(宋·楊湜《古今詞話》),可于此詞見得。
【輯評(píng)】
[宋]楊湜《古今詞話》:潘逍遙狂逸不羈,往往有出塵之語。石曼傾見此詞,使畫工彩繪之,作小景圖。
[宋]釋文瑩《湘山野錄》:閬有清才,嘗作《憶余杭》一闋。錢希白愛之,自寫于玉堂后壁。
[清]陳廷焯《詞則》:瀟灑出塵,結(jié)更清高閑遠(yuǎn)。
【今譯】
常憶西湖
啊,西湖
深深淺淺的印跡在心上,
昔時(shí),斜倚欄桿
直到暮色漫起
仍久久地眺望。
平靜的湖面
漁舟,悠悠垂釣
三三兩兩,
遠(yuǎn)處的小島
呈露出明麗秋色
正一抹淡遠(yuǎn)清朗。
隱約笛聲傳來
在蘆花蕩里
白茫茫悠揚(yáng),
驀地,白鷺驚起
斜掠向晴空,翩然一行。
別了,去了
閑暇時(shí)整理釣竿
噢,仿佛
又回到它的身旁,
悠然一縷思緒
飄入西湖清秋
那一片水色云光。
酒泉子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zhēng)江上望①,來疑滄海盡成空②,萬面鼓聲中③。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④。別來幾向夢(mèng)中看,夢(mèng)覺尚心寒⑤。
【注釋】
①“長憶”二句:宋時(shí)杭州風(fēng)俗,夏歷八月十八日是錢塘江潮汛高潮期,為“潮神生日”,要舉行觀潮大典。宋·吳自牧《夢(mèng)粱錄》載:臨安(今杭州)東有江潮堪觀,為絕景?!懊繗q八月內(nèi),潮怒勝于常時(shí)。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觀潮者。至十六、十八日傾城而出,車馬紛紛。十八日最為繁盛,二十日則稍稀矣?!惫撼堑耐鈬又某菈?,外城。②滄海:蒼青色的海。滄:同“蒼”。③鼓聲:喻指潮聲。宋·周密《武林舊事》載觀潮:“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shì)極雄豪。”④“弄潮兒”二句:弄潮兒,指在涌潮中泳戲的能手。宋·周密《武林舊事》載:宋代錢江觀潮慶典時(shí),“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皆披發(fā)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zhēng)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濤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⑤覺:醒。
【賞析】
此詞追憶錢塘江觀潮盛況。上片三、四句為錢江潮的傳神寫照,“滄海盡成空”狀潮勢(shì)之大,“萬面鼓聲中”喻潮聲之雄,可謂聲容俱壯,撼人心魂。過片二句于白浪如山、彩旗出沒中寫弄潮兒笑傲驚濤,蔚為又一奇觀,令人目眩。全詞以“長憶”起,以“夢(mèng)覺”收,首尾相連,渾然一體。
錢塘觀潮古來稱盛,文人雅士多有吟詠。此詞前寫觀潮,后寫弄潮,運(yùn)用夸張、比喻并輔以側(cè)面烘托,大筆潑墨式地繪聲繪形,形象鮮明,場(chǎng)面宏闊,氣勢(shì)勁健,將錢塘江潮渲染得淋漓盡致,讀之如身臨其境,為觀潮詞之絕唱,當(dāng)時(shí)即為世人稱道。
【輯評(píng)】
[清]張宗橚《詞林紀(jì)事》:《皇朝類苑》云:好事者以閬遨游浙江,詠潮著名,以輕綃寫其形容(形體容貌),謂之《潘閬詠潮圖》。
【今譯】
?;貞浧?/p>
錢塘江觀潮的盛況,
人們傾城而出
萬頭攢動(dòng)
爭(zhēng)向江上眺望。
啊,江潮涌時(shí)
仿佛滄海的水
席卷而來,一瀉而空,
頓時(shí),潮聲轟然
如萬面鼓聲擂響。
更有那弄潮兒
出沒萬仞濤頭
騰身百變,如履平地,
手中彩旗
毫不沾濕,迎風(fēng)
招揚(yáng)在白浪尖上。
別來,忽忽
已是數(shù)載時(shí)光,
可此情此景
總在夢(mèng)里,夢(mèng)醒
只覺江潮卷涌而至,
撲面,一陣
魂驚心悸的寒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