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一〕
常記溪亭日暮〔二〕,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一〕如夢令:詞調(又稱詞牌)名。詞調從曲調發(fā)展而來。曲調規(guī)定一首歌曲的音樂形式,詞調則規(guī)定符合某一曲調的歌詞形式(包括長短、分段、韻位、句法、字聲等),是詞的文字和音韻結構的定式。不同的詞調(詞牌)適宜于抒發(fā)不同的聲情。
〔二〕溪亭:一說系山東濟南大名湖畔一泉名;一說系濟南城西地名,其地溪邊有亭閣;還有一說謂李清照原籍章丘明水一帶的游憩之所,其地有湖多蓮花。
【點評】這是李清照對一次荷湖蕩舟晚歸的詠唱,首句以“常記”出之,表明這是時過境遷而深情回憶之作。全詩讓“日暮”、“溪亭”、“藕花”、“鷗鷺”等靜態(tài)意象,“回舟”、“爭渡”、“驚起”等動態(tài)意象交織起來,把一群酒酣心醉于自然美景的年輕人為盡興暢游而回舟爭渡,以致不知歸路而迷途于藕花深處,使一灘鷗鷺拍翅驚飛的情景,一一作了生動的描繪。這是一場客觀如實的敘事。詩不宜過多作過程性事件的敘寫,而應提倡敘事的意象化,這首令詞如實的敘事就是意象化的,即所敘之事是經(jīng)過詩人精心選擇和著意組接的,具有意象感發(fā)的功能價值。如“回舟”而“誤入藕花深處”后,接續(xù)的不是一片失望的驚呼和茫然的停槳四顧,而是“爭渡,爭渡”,以疊詞造成的逼切的節(jié)奏感,來充分體現(xiàn)抒情主人公和她的同伴們無視迷失而爭強好勝、尋求新路的青春豪情;再接續(xù)的也不是愈入迷陣而愈添茫然或豁然開朗而欣喜若狂,卻是“驚起一灘鷗鷺”,顯然這是以浮雕般凸現(xiàn)的它物——一個飛動的意象來感發(fā)出抒情主人公奮進的氣概、雄爽的情致,呈示她瀟灑的風姿、活潑開朗的性格。
這首令詞可說是李清照少女時代的心象最真切鮮明的呈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