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
,眾星何歷厲
。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fù)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
,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
,牽牛不負軛
。良無盤石固
,虛名復(fù)何益!
本篇列《古詩十九首》第七首。
對于此詩的作年,自李善注以來聚訟紛紜。李善以為是西漢作,《文選》注云:“上云促織,下云秋蟬,明是漢之孟冬,非夏之孟冬矣?!稘h書》曰:‘高祖十月至灞上,故以十月為歲首。漢之孟冬,今之七月矣?!苯袢私鹂四镜热讼嗬^考證天文歷法,得出相反的結(jié)論,以為是東漢作。
這是一首“怨朋友不相援引,乃秋夜即興之作”(朱自清)。一說是“撫時思自立也”(姜任修);“此刺富貴之十,忘貧賤舊交而作”(方廷珪);“此亦臣不得于君之詩,非刺朋友也”(吳淇),諸說可參。有感于友朋一闊臉變,遺棄貧賤,忘卻舊交,仰觀眾星,儼然天上人間均有令人無可奈何之事。
全詩分三部分:首八句是秋夜景色的鋪敘和描寫,中四句是對同門友的鄙視和譴責,末四句回復(fù)到景色描寫后的感慨。在景色描寫中,先視覺,后聽覺;由仰視而俯視,再仰視;感慨則天上人間。張玉谷《古詩十九首賞析》說:“首八句就秋夜景物敘起,然時節(jié)忽易,已暗喻世態(tài)炎涼,蟬猶鳴,燕已逝,已暗喻己與友出處不同也。中四點朋友之貴而棄我,作詩之旨,至此始揭。末四意謂朋友之交,當同磐石,今則虛有其名,真無益也。然直落則氣太促,亦無意味,妙在忽蒙上文眾星歷歷,箕斗牽牛,有名無實,憑空作比,然后拍合,便頓覺波瀾跌宕?!?/p>
這也是一首月意象的詩。清澈的月光照亮詩歌的每一句,為全詩抹上一層清涼凄迷的底色;所有的促織、玄鳥、秋蟬,所有的鳴叫、飛翔,野草上的白露,詩人的哀怨,全都籠罩在月光透明的輕陰之下。由《詩經(jīng)·陳風·月出》和《詩經(jīng)·小雅·大東》開啟的月意象,經(jīng)漢五言《古詩十九首》,形成重要的意象傳統(tǒng)。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杜甫的《月夜》,還有李白詩篇中的月亮,都有同樣的意象品格。
皎:潔白。這里用作動詞,指照亮。
促織:蟋蟀的別名。張庚《古詩十九首解》說:“東壁向陽,天氣漸涼,草蟲就暖也。”
玉衡: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又可指第五至第七星中的斗柄三星。孟冬:冬季的第一個月,即夏歷十月。
歷歷:星星行列分明貌。
易:變換;變化。
玄鳥:燕子。逝安適:飛往安適溫暖的地方。逝,飛往。
同門友:同學兼朋友。何宴《論語集解》注“有朋自遠方來”引包咸曰:“同門曰朋?!毙蠒m《疏》引鄭玄《周禮注》:“同師曰朋,同志曰友?!?/p>
六翮(hé):指鳥的翅膀。翮,羽莖?!俄n詩外傳》:“夫鴻鵠一舉千里,所恃者,六翮耳?!?/p>
遺跡:行人身后遺留的足跡。
南箕:星名,即箕宿星?;匏男菢?gòu)成梯形,狀如簸箕,在天的南面,故稱。斗:北斗星。
牽牛:星名。軛(è):車轅前用以套在牛頸上的橫木。二句熔鑄《詩經(jīng)·小雅·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播揚;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和“皖彼牽牛,不可以服箱”語意,喻那些徒有虛名,彼此不相干也毫無交誼的同門友。
良:確實;誠然。盤石:即磐石。古人多用以象征感情的堅貞和不可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