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初平
黃初平
黃初平者,丹溪1 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見其良謹(jǐn),便將至金華山2 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復(fù)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尋索初平,歷年不得。后見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問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令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死生所在,愿道君為占之。”道士曰:“金華山中有一牧羊兒,姓黃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聞之,即隨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見。悲喜語畢,問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東耳。”初起往視之,不見,但見白石而還,謂初平曰:“山東無羊也。”初平曰:“羊在耳,兄但自不見之。”初平與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曰:“羊起!”于是白石皆變?yōu)檠?,?shù)萬頭。初起曰:
“弟獨(dú)得仙道如此,吾可學(xué)乎?”初平曰:“唯好道便可得之耳。”初起便棄妻子,留住就初平學(xué),共服松脂、茯苓3。至五百歲,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無影4,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還鄉(xiāng)里,親族死于略盡,乃復(fù)還去。初平改字為赤松子,初起改字為魯班。其后服此藥得仙者數(shù)十人。
(《神仙傳》卷二)
說明
黃初平,又稱“皇初平”,相傳就是神農(nóng)時(shí)的雨師赤松子,服食水玉,后得仙而去。今天在香港備受崇敬的黃大仙,相傳就是黃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