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外國道人

神話與故事 作者:陳勤建,常峻,黃景春


外國道人

外國道人

太元十二年1,有道人2 外國來,能吞刀吐火,吐珠玉金銀。自說其所受術(shù),即白衣3,非沙門也。嘗行,見一人檐檐,上有小籠子,可受升余。

語檐人云:“吾步行疲極,欲寄君檐上。”檐人甚怪之,慮是狂人,便語云:“自可爾耳,君欲何許自厝耶4 ?”其答云:“若見許,政5 欲入籠子中。”籠不便,檐人逾怪其奇:“君能入籠中,便是神人也。”下檐入籠中,籠不更大,其亦不更小,檐之亦不覺重于先。

既行數(shù)十里,樹下住食,檐人呼共食,云:“我自有食。”不肯出,止住籠中,出飲食器物羅列,肴膳豐腆亦辦6,反呼檐人食。未半,語檐人:“我欲與婦共食。”即復(fù)口出一女子,年二十許,衣裳容貌甚美,二人便共食。食欲竟,其夫便臥。婦語檐人:“我有外夫,欲來共食,夫覺君勿道之。”婦便口中出一年少丈夫,共食。籠中便有三人,寬急之事,亦復(fù)不異。有頃,其夫動,如欲覺,其婦便以外夫內(nèi)7 口中。夫起,語檐人曰:“可去。”即以婦內(nèi)口中,次及食器物。

此人既至國中,有一家大富,貨財(cái)巨萬,而性慳恡8,不行仁義。語檐人:“吾試為君破奴慳囊。”即至其家。有好馬,甚珍之,系在柱下。

忽失去,尋索不知處。明日,見馬在五升罌1 中,終不可破取,不知何方得取之。便語言:“君作百人廚,以周窮乏,馬得出耳。”主人即狼狽作之,畢,馬還在柱下。明旦,其父母老在堂上,忽復(fù)不見,舉家惶怖,不知所在。開妝器2,忽見父母澤壺3 中,不知何由得出。復(fù)往請之,其云:“當(dāng)更作千人飲食,以飴百姓窮者,乃當(dāng)?shù)贸觥?rdquo;既作,其父母自在床上。

(《靈鬼志》)

說明

佛教傳入中國之初,正值漢代盛行黃老與神仙方術(shù)。民間對佛學(xué)一知半解,反將它與神仙方術(shù)的東西混淆在一起。他們將最早來華的西域譯經(jīng)僧,均傳為“神僧”。個(gè)個(gè)都具有奇異超絕的神秘能力,以“錢中生蓮”,“斷舌復(fù)續(xù)”,“口內(nèi)吞針”等方術(shù)自重。此文即是其中流傳的一個(gè)故事。

隋唐年間,西域文化的廣泛傳播,使這類傳教佛話故事在民間大量涌現(xiàn),連有學(xué)問的士大夫也篤信不疑。一些人將它們記錄下來,為我們今人留下了寶貴的民間文學(xué)遺產(chǎn)。在《牟子理惑論》、《弘明集》、《太平廣記》等書籍中均有不少類似傳說故事的記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