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題《姜白石集》(1)
苕霅行吟鬢已華(2),淮南皓月夢魂賒(3)。桃溪久住因何事(4)?記否凌霄數(shù)點花(5)。
【注釋】
(1)姜夔(約1155—1221)字堯章,鄱陽人,號白石道人,南宋后期大詞家、詩人。他青壯年正值宋金媾和的三十年“承平”時期,江湖游士盛行,白石又多才多藝,在詩詞、書法、音樂、鑒賞方面馳名一時,尤其以詞名家。白石應試失利,終生未仕,憑才藝過游士生活。少隨父宦漢陽,成年曾出游揚州,旅食江淮,來往湘鄂等地。三十二三時在長沙結識詩人蕭德藻,受到蕭的激賞,以侄女嫁給他,并隨蕭寓居吳興(今浙江?。┎肪盂蜕桨资磁越辏懤m(xù)與大作家楊萬里、范成大結翰墨交誼,并受到范的周濟,來往蘇、杭、金陵、合肥等地。四十歲左右與抗金名將張俊孫張鑒(字平甫)交游,此后隨張終身定居杭州。寧宗慶元五年(1199),因屢向朝廷上樂章,得參與進士試仍不第。四十八歲時,張鑒卒,姜旅食浙東、嘉興間,受知于辛棄疾,互相唱和。晚年朋輩凋零,生活凄苦,卒后貧不能葬,由友人葬于杭州錢塘門外。姜現(xiàn)存詞作八十多首,如《揚州慢》那樣直接感慨國難的作品少,在抒身世之感、山水紀游、交友酬贈外,愛情詞和詠物詞都占較大比重,后者典型名篇,如詠梅的《暗香》《疏影》,詠蟋蟀的《齊天樂》,更開啟了宋末遺民托詠物詞寄故國滄桑之感。姜詞在藝術風格和技巧上建樹較大,他以江西詩風入詞;嚴格講求音律、煉句,卻風神瀟灑,意境含蓄、深遠,在兩宋諸大家中自成一派,一直影響到清末朱彝尊、厲鶚為代表的浙派詞家,在詞史上有較高地位。姜夔著述可考者十二種,傳世詩詞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其中十八首詞自注工尺旁譜是研究宋代詞樂的珍貴資料。當代詞學家夏承燾先生校輯出版了《白石詩詞集》《白石詞編年箋?!?。文廷式該詩從內涵和他在影稿本抄錄順序推測,可能是在京時作。(2)苕霅(zhà):水名,即苕溪(苕水)與霅溪(霅川),在浙江吳興縣境,含四水為一溪。自玉浮山為苕溪;自德興縣前北流至興國寺前為霅溪,流入太湖,也為吳興別稱。白石寓居的吳興、杭州,分屬古吳越,相距很近。華:頭發(fā)花白。單獨看這句,似寫白石不得志,垂老還在苕霅間行吟。其實白石成名較早,二十二歲過維揚,就寫下了不朽名篇“自度曲”《揚州慢》,形容兵亂后揚州:“自胡馬渡江去后,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笔旰螅凇霸~序”末增上“千巖老人(蕭德藻)以為有黍離之悲也”。并非因人成名。(3)“淮南皓月”句:指白石于淳熙十四年(1187)作的金陵江上感夢詞《踏莎行》結句:“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淮南:指合肥,宋時屬淮南路。賒:遙遠。李白《扶風豪士歌》:“我亦東奔向吳國,浮云四塞道路賒。”夢魂賒:指夢魂歸去的道路很遙遠,這句是襲《踏莎行》結句意境而來。據(jù)夏承濤先生考證,白石二十多歲游江淮時,在合肥戀一琵琶妓,別后二十多年,深情懷念,專注不忘。經(jīng)夏先生辨析,在白石現(xiàn)存八十多首詞中,懷念合肥女的有二十二首,占四分之一強(見《箋?!ば袑嵖肌分小昂戏试~事”)?!短ど小窔v來是傳誦名篇:“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夢境)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別后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鼻叭鋵懬槿巳雺?,“夜長”兩句寫情人的怨。過片兩句寫夢中人的深情,隨即寫離魂遠來和獨歸時的清冷孤凄,被稱為“以健筆寫柔情”的典型雋句。王國維稱白石詞中“余所最愛者”僅這兩句。夏先生在“合肥詞事”考中強調,“白石誠摯之態(tài)度,純似友情,不類狎妓,在唐宋詞中最為突出”。(4)桃溪:指桃源。周邦彥《長相思》:“桃溪換士,鸞馭凌空,有愿須成?!钡@桃源并非他于淳熙十三年游湘《昔游》組詩中的“昔游桃源山”,而是指南朝宋劉義慶《幽冥錄》中的仙話傳說:東漢劉晨、阮肇入浙江天臺山采藥,誤入桃源洞,遇兩位仙女,留居半年,回家后,子孫已過七代。詩中“久住”指此。這句承前“淮南皓月”而來(白石沒有“久住”武陵桃源的記載),都是寫同一事件,用質詢句式,諷喻意義較明顯。這句及下句“影稿本”原工楷謄錄為“老仙閱遍滄桑事,何記凌霄數(shù)點花?”后勾去上句前六字,用隸楷改為現(xiàn)作;下句“何記”改為“記否”。原作三、四句相承,重點落在末句上?!袄舷伞卑涤锰炫_故事,表面指劉、阮,實即喻白石,他一生經(jīng)歷南宋高、孝、光、寧四朝(光宗在位只五年),稱得上“閱遍滄桑事”,立即轉向末句“何記”的諷喻。改作后,第三句承前,同寫一件事,到末句再轉向“記否”的質詢。(5)凌霄:又稱紫葳,藤本植物,根附樹身,藤攀樹梢,開鮮紅色漏斗狀花。白居易《有木》組詩八首之七詠凌霄:“有木名凌霄,櫂秀非孤標。偶依一株樹,遂抽百尺條。托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自謂得其勢,無因有動搖。一旦樹摧倒,獨立暫飄飄。疾風從東起,吹折不終朝。朝為拂云花,暮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學柔弱苗?!睌?shù)點花:北宋晁補之《琴趣外編·永遇樂》:“蒼菅(jiān)徑里,紫葳枝上,數(shù)點幽花垂露?!蔽脑娔┚渲饕冒拙右住读柘鲈姟芬?,諷刺白石依附權貴,因人成事,遙遙呼應首句。
【讀記】
詩從白石苕霅行吟切入,倘單從前兩句看,也許是寫詞人坎坷不遇,鐘情不遂,可作同情理解。但緊接著后兩句的質詢,全詩內涵成為寫白石一生中兩件事:依附名士(定居吳興是依附蕭德藻),沉迷艷情。特別末句以凌霄花作喻,對詞人依附生涯暗寓譴責。
白石生活在宋金對峙、南北妥協(xié)時期,在南宋王朝歌舞湖山、朝野荒嬉的政治氛圍下,詞人寄人籬下,湖海飄零,既未淪入底層,更缺乏匡時濟世雄心,由于文人慣性驅使,不免在“酒祓清愁,花銷英氣”(白石《翠樓吟》句)中消磨年華,這確實是白石的大欠缺。但他畢竟是詞作大家,有狷潔風骨,風雅涵養(yǎng),藝術修養(yǎng)全面,才華出眾,雖受人周濟,決非夤緣奔走、攀附權勢。元代吳興人周密撰《齊東野語》,記南宋事較詳。卷十二有白石《自述》一篇,開頭表示“某早孤不振……少日奔走,凡世之所謂名公巨儒,皆受其知矣”。接著列舉包括蕭德藻、范成大、楊萬里、朱熹、辛棄疾等大家在內的二十多位知交,說他們“皆當世杰士,或愛其人(自指),或愛其詩,或愛其文,或折節(jié)交之”。文中特別提到張平甫(張鑒),“其人甚賢,十年相處,情甚骨肉,……平甫念其困躓場屋(指屢試不第),至欲輸資以拜爵,某辭謝不愿;又欲割錫山之膏腴以養(yǎng)其山林無用之身。惜平甫下世,今惘然若有所失?!毕某袧壬资缎袑嵖肌そ挥巍饭?jié),逐一列出白石平生交游一百零七人姓名(多數(shù)略述籍歷),對陸游(長姜約三十歲),姜夔并無知聞,認為是“藝林一疑事”,因為后人想望陸、姜“為同聲笙磐”。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姜夔的人品與才氣,倘以一般清客來看他,未免失之偏頗。
文廷式是政治家,又生當晚清末世,一直以匡時救國為己任,因此從人生大節(jié)上著眼來評價白石,雖未免求全責備,卻也可以窺探出道希所以自立之處。影稿本中該詩抄錄在道希在京所作諸詩內,從內涵看,也極類他翰林六年時的心志理想,基本上可以肯定系道希前期所作。
該詩四句分詠兩件事,采取交錯對應結構,一、四句前后呼應;二、三句承接,重點在一、四句。對白石個人私情,道希只是質詢、微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