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父女情深

閱世趣言 作者:沙葉新


父女情深

女兒是在腥風血雨的“文化大革命”中誕生的。那幾年我和妻子在各自的單位里被迫參加無休止的“斗、批、改”,生活是那么壓抑、沉悶、愁苦、無望,時時陷入不可名狀的恐懼之中。就在“無邊落木蕭蕭下”的一個秋日,女兒出世了!我接獲佳音的那一刻,猶如天使的降臨,令我狂喜。我手舞足蹈,一口氣以跑百米的速度奔到單位三樓頂?shù)拇箨柵_上,仰天高呼:“我養(yǎng)女兒了!我當爸爸了!”

我給女兒取了個名字:沙智紅。當時全國風行京劇樣板戲,我便將三出樣板戲《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紅燈記》劇名的第一個字拿過來,合成了女兒的芳名。八出樣板戲,我女兒獨占三出,夠“威”的!

大部分在“文化大革命”中消沉已極的知識分子都將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我當然也如此,望女成鳳,從小就教她識字、寫字,才兩三歲,她就能識記和默寫二百多字,我簡直就認為她是天才,是神童!稍大一些,讓她學跳舞,學唱京劇。五歲時,她便在市府大禮堂登臺演唱《杜鵑山》中柯湘的唱段:“家住安源……”唱得字正腔圓,韻味十足,掌聲四起。在家里,我還訓練她的表演能力,和她共同排演自編的話劇小品《小八路》,我演日軍,她演小八路。腳本極簡單,小八路被捕,日軍審問,兩個角色,一共只有幾句臺詞:

日軍 你姓什么?

小八路 我姓共!

日軍 什么共?

小八路 共產(chǎn)黨的共!

日軍 哼!八路軍在哪里?

小八路 不知道!

日軍 不知道要槍斃槍斃你的!

小八路 我不怕!

她的認真勁兒和竭力模仿的稚態(tài),總會引得觀眾(親友)們哄堂大笑。在那沒有笑聲的年月里,只有女兒給我?guī)須g樂。那幾年,即她的童年時期,我與她最親。我常常一邊講故事,一邊喂她飯吃;一邊看書,一邊用腳搖動搖籃哄她入睡。幾乎每個星期天我都讓她騎在我的脖子上,帶她去人民公園玩滑梯、木馬。稍有一點點余錢,我就請她獨自吃四分一根的棒冰或八分一兩的生煎饅頭,而我卻舍不得吃……

“四人幫”倒臺之后,我開始忙起來。我和女兒的接觸越來越少,不但很少與她娛樂,連在一起說話的時間也沒有。我甚至已回憶不起女兒是怎么長大的,怎么從一個蹣跚學步的“小毛頭”突然變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少女。這一時期只有一件事我記憶猶新,那是在她讀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有一天家中收到一封誤投的信,我在信封上貼上一字條,說明本宅無此人,請退回原處。我讓女兒將此信投到大弄堂口的郵筒去。女兒拿了信,下了四樓之后,我從北窗口望她,始終未見她走出一樓的大門。過了十分鐘左右,她上樓來了。我問她信投了沒有,她說投了。我又問投到哪里了,她說投到郵筒去了。我一聽就火冒三丈,她連大門都沒出,怎會到弄堂口的郵筒去投信?她明明是在撒謊,我氣得打了她一巴掌。女兒嚇壞了,哭了。原來她偷懶把信塞到一樓別人家的信箱里。雖然她錯了,但我打了她,她一晚上都不理我。

第二天我將去北京出差,要去較長一段時間,我不愿意把我和女兒的關系搞得太僵,于是在去機場之前買了一小袋瓜子和話梅到學校去看她。那是下午,已是課外活動時間,她正在操場跳橡皮筋。我走過去叫了聲:“智紅!”她一愣,只是望著我,不吱聲。我說:“我要去北京了。”她仍不說話。我將瓜子和話梅塞到她的小手里,她被動地拿著,也不說“謝謝”,也不跟我說“再見”。我很難過,就這么走了。

到了北京,我給女兒寫了一封信:

紅兒:

你好!首先我向你道歉,我不該動手打你。打人,包括打孩子,是說明自己無能,而且這樣粗魯?shù)男袨闃O傷感情,我向你保證今后再也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不過我同時要向你指出,你偷懶和說謊也是不對的。尤其是說謊,我最為討厭。我曾多次向你說過,犯錯誤不要緊,如果再說謊,那就錯上加錯,等于犯了兩個錯誤。說謊最大的損失在于說謊者自己,因為謊話一旦被揭穿,那將永遠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我希望你今后也不要再發(fā)生這樣的事。我記得我曾多次對你說過,我們是父女,也是朋友;是朋友就要相互信任,你說對嗎?

爸爸

當我返回上海時,她又叫我“爸爸”了,顯然我這封信還是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不過,我和女兒之間的這場小風波使我越發(fā)感到與女兒的疏遠所造成的危險。

可是我越來越忙,經(jīng)常出差,即使在上海,有時一年倒有八個月躲在外邊寫作,很難見到女兒一面。女兒卻越來越大。她在一所重點小學畢業(yè)了,又考入另一所重點中學;中學畢業(yè)了,又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在中學時,她的作文曾榮獲上海市重點中學學生作文比賽的第一名,她的散文習作也曾多次發(fā)表在報刊上。最突出的還是她的英語才能,中學期間,她就在廣播電臺舉行的英語比賽中名列前十二名,以后她在課余時間還常去上海電臺擔任業(yè)余的英語小說播音員。為了培養(yǎng)自立能力,這位“千金小姐”在假期中曾到街道傳呼過公用電話,到餐廳當過服務員,到某個公司當過秘書,到中學教過書,雖然獲得的酬勞微乎其微,但所受鍛煉的意義卻遠在金錢之上。還有一點足以使我驕傲的是,女大十八變,她越變越漂亮了。當女作家陸星兒和王小鷹見到我女兒時,不由得驚呼:“哇,沙葉新你怎么還有這么個漂亮女兒,真是個小美人!”聽到這樣由衷的贊揚,我這做父親的毫不謙虛,說:“我沙葉新從不出次品!”

女兒雖然并不因為缺乏我的關心而成長得不好,但這有沒有使她對我的愛減弱甚至喪失呢?我總為此而憂心忡忡。1990年又是我的一個大忙之年,我經(jīng)常幾個月不在家,春節(jié)之后又躲到外邊去寫作了。為了怕人打擾,我在藏身之處的房間門口貼了一張字條,上書:“正在下蛋,謝絕參觀。如有要事,電話聯(lián)系?!庇浀?月的某一天下午,我從外邊回來,只見我的房門上又貼了一張字條,全文如下:

沙葉新先生:

您好!我是美國《亞洲周刊》駐北京記者,我的名字叫Helen Johnson,中文名字叫林英。我專程從北京來到上海的目的是要采訪上海的幾個文化名人,為周刊的文藝專欄寫些專訪。

到了上海,我找您找得很辛苦。有消息說您躲了起來。我四處打聽,才知道您住這里。不巧,沒能見到您。很抱歉,沒與您約時間就匆匆趕來,這樣很不禮貌,請您原諒,我可否與您另約時間?今天晚上八時我按照您貼在門上的電話號碼給您打電話可以嗎?因為我后天就要從上海返回美國,我希望在這以前您給我一個時間,我知道您很忙,所以不多占用您時間,只要用一到兩個小時。

我對中國目前的文藝形式(勢)很趕(感)興趣。我們可以避開敏感的政治問題,自由地談些您趕(感)興味的話題。目前我已采訪了朱逢博和王安憶等人,就盼著與您見面了。

我想這個林英一定是美籍華人,短短的一張字條上不但有繁體字,還有別字。本來我在寫作期間是概不會客的,連妻子、孩子都不愿見,所以我頗為躊躇,這使我有點心煩意亂。我從下午4點一直等到晚上8點,電話鈴響了:

“Hello,Is that MrSha?”

“Speaking.”

“This is Lin Ying.”

果然是林英打來的電話。我正在考慮如何婉言拒絕她的采訪,可突然在電話中傳出對方抑制不住的笑聲,這使我莫名其妙,在笑聲中對方又冒出一聲。

“爸爸!”

好熟悉的聲音!

“您是……”

“我是智紅呀!”

“什么?你不是那個美籍華人?”

“我不是美籍華人,我是華籍美人,你的女兒沙智紅!”

我簡直要昏倒了!

“那門上的字條?”

“是我寫的?!?/p>

“你怎么開這樣的玩笑!”

“爸爸,今天是4月1日!”

哦,愚人節(jié)!我被這調(diào)皮的女兒愚弄了!

我并未生氣,一點也不生氣,我甚至欣賞女兒的調(diào)皮。我想能和爸爸開這樣玩笑的女兒一定是把爸爸當作最親密的朋友的。這個玩笑使我深信我們的父女之情牢不可破。她在電話中要求來看我,我叫她快來,越快越好。

那天晚上我們父女倆談得極暢快。

1991年8月16日,女兒自費去美國留學了,還不知什么時候能再見到她。我在想念她,非常非常地想念,就寫了這篇文章。

1992年2月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