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詩經(jīng)》

中國文學(xué)經(jīng)典:古代詩詞卷 作者:陳引馳,周興陸 編


《詩經(jīng)》

《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周代詩歌305篇,分為“風(fēng)”、“雅”、“頌”三部分?!帮L(fēng)”主要是民間歌謠,個別的是貴族作品;“雅”基本上是貴族作品,《小雅》中有一小部分是民間歌謠;“頌”是王侯舉行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禮的樂歌,全是貴族作品。三者的界限并不十分嚴(yán)格。

風(fēng):包括《周南》、《召南》、《邶》、《鄘》、《衛(wèi)》、《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十五國風(fēng),共160篇。大部分是民間歌謠,小部分是貴族作品。其中《王風(fēng)》代表的是東周王畿內(nèi)的詩歌?!夺亠L(fēng)》是周族部落發(fā)祥地豳地的民歌,豳在今陜西旬邑、彬縣一帶。其余是諸侯國民歌,如《衛(wèi)風(fēng)》是東周時期衛(wèi)國的詩歌,衛(wèi)國在今天的河北南部及河南北部。

雅:包括《大雅》、《小雅》兩部分,共105篇。其中《小雅》大部分是貴族作品,小部分是民間歌謠;《大雅》全是貴族作品。其中有敘事詩,也有祭祀詩。《大雅》、《小雅》即《大夏》、《小夏》(“雅”借為“夏”),代表的是西周王畿內(nèi)的詩歌。

頌:包括《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吨茼灐樊a(chǎn)生于西周前半期,《魯頌》大約是公元前七世紀(jì)魯國的詩,《商頌》大約是公元前八世紀(jì)、前七世紀(jì)宋國的詩。這些詩大多是當(dāng)時的統(tǒng)治者用于祭祀的樂歌,是貴族作品。之所以叫“頌”,是取“歌頌”、“贊美”之意,三頌的中心內(nèi)容是歌頌、贊美在位的周王、魯侯、宋公或其他祖先的功德。

《詩經(jīng)》的詩篇,上自西周初期(公元前11世紀(jì)),下至春秋中期(公元前6世紀(jì)),共約500多年,時間跨度較大。除極少數(shù)是西周作品外,大部分是東周時代的作品。

《詩經(jīng)》不僅在文學(xué)史、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漢語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它反映的是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文學(xué)語言的真實面貌,具有豐富的詞匯,尤其對漢語語音史和詞匯史的研究有重要意義。

《詩經(jīng)》的“經(jīng)”字是漢代時加上的,在先秦只稱為“詩”。西漢時期為《詩經(jīng)》作傳的有四家。魯人申培所傳的稱為“魯詩”,齊人轅固生所傳的稱為“齊詩”,燕人韓嬰所傳的稱為“韓詩”。這三家的詩因為是用漢代的隸書寫的,故稱為“今文詩”。魯人毛亨、趙人毛萇所傳的稱為“毛詩”。毛詩是用古文寫的,即用周代的文字寫的,故稱為“古文詩”。自東漢鄭玄為毛傳作箋后,后代學(xué)習(xí)毛詩的人很多,其他三家逐漸衰廢,竟至亡佚了。傳世的《詩經(jīng)》就是毛詩系統(tǒng)。

歷代為《詩經(jīng)》作注的很多,除了《十三經(jīng)注疏》中的《毛詩正義》(漢毛亨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dá)疏)以外,還有南宋朱熹《詩集傳》,清代陳奐《詩毛氏傳疏》、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胡承珙《毛詩后箋》和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等。

王風(fēng)·黍離

【解題】《黍離》是《王風(fēng)》中的一篇,《毛詩序》稱這首詩是“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宗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這一解釋影響極大,基本上成為后世解讀《黍離》的依據(jù),但詩句中并未提供任何與“宗室顛覆”有關(guān)的信息,因此另一種解釋是此詩抒寫了詩人自己在遷都過程中的難過心情。詩的內(nèi)容相對清晰,詩人在趕路的過程中看到都城附近長勢茂盛的禾黍,這一景象引發(fā)了詩人內(nèi)心的痛苦情緒,但到底是什么痛苦,又一時難以明言,只得反復(fù)慨嘆,最終以無奈追問是誰造成這種局面而結(jié)束。三章重章往復(fù),進(jìn)一步加深了內(nèi)心的悲痛。

《毛詩序》的解釋賦予了這首詩特定的內(nèi)涵,“黍離”成為后世文人感慨亡國之痛、觸景生情的常用典故,“黍離之悲”也成為古詩中極為常見的母題,后人寫家國興亡之感的詩句大多受其影響。如杜甫的《哀江頭》是他被亂軍困于長安城中,行走在曲江畔,頓生哀思而作,張戒《歲寒堂詩話》便評其為“而無窮之恨,黍離麥秀之悲,寄于言外”;南宋姜夔的《揚州慢》通過揚州城昔盛今衰的對比抒發(fā)亡國之痛,其中“過春風(fēng)十里,盡薺麥青青”句,便是《黍離》的化用,他的老師蕭德藻評其“有黍離之悲”。在后世易代之際,這種亡國之痛更為深沉,《黍離》在文學(xué)史上的地位亦不斷得到強(qiáng)化。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1]。行邁靡靡,中心搖搖[2]。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3]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4]。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程俊英、蔣見元《詩經(jīng)注析》,中華書局1991年版。

秦風(fēng)·蒹葭

【解題】《蒹葭》是《秦風(fēng)》中較為特別的一篇,《秦風(fēng)》中另外幾首詩寫的都是好戰(zhàn)樂斗的內(nèi)容,但這一篇卻“高超遠(yuǎn)舉”、“鶴立雞群”、“倏然自異”(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描寫思慕和追尋意中人而不可得的悵惘?!睹娦颉氛f它的主題是“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似沒有依據(jù),朱熹認(rèn)為是“言秋水方盛之時,所謂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詩集傳》),只求詩境,而對詩中的“伊人”采取存疑態(tài)度,被后世廣為接受。詩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起興,在點明時間、地點的同時,將深秋早晨凄清明凈的景色寫得異常優(yōu)美。接下來“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句,是虛點其地,似乎近在眼前,而后筆勢陡然一轉(zhuǎn),詩人上下左右苦苦求索,卻因道路的阻隔而可望不可即。最后“宛在水中央”的一個“宛”字,又將地點拎空,更添一層惆悵,讀來“遂覺點睛欲飛,入神之筆”(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全章沒有一個“思”字或“愁”字,卻將求之不得的過程寫得生動可感,加上后兩章的重章疊唱,一唱三嘆而有余哀,讀來韻味深長。后兩章雖然只換了幾個字,但也暗含了時間的變化:第一章的“白露為霜”,霜較厚重,是時太陽還未升起;第二章的“白露未晞”則旭日已初升,但霜沒有完全融化;第三章的“白露未已”便是陽光普照,露珠將收了。

這首詩在文學(xué)史上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其措詞婉秀雋永,音節(jié)流轉(zhuǎn)優(yōu)美,言有盡而意無窮,是孔子所謂“哀而不傷”的絕佳注腳,達(dá)到了很高的藝術(shù)水平。后世有很多詩句也力求營造出這樣的意境,如《古詩十九首》的“河漢清且淺,相去復(fù)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等句,就與之聲氣相通。王國維說:“《詩·蒹葭》一篇,最得風(fēng)人深致?!保ā度碎g詞話》)。

蒹葭蒼蒼[5],白露為霜。所謂伊人[6],在水一方[7]。遡洄從之[8],道阻且長[9]。遡游從之[10],宛在水中央[11]。

蒹葭凄凄[12],白露未晞[13]。所謂伊人,在水之湄[14]。遡洄從之,道阻且躋[15]。遡游從之,宛在水中坻[16]

蒹葭采采[17],白露未已[18]。所謂伊人,在水之涘[19]。遡洄從之,道阻且右[20]。遡游從之,宛在水中沚[21]

程俊英、蔣見元《詩經(jīng)注析》,中華書局1991年版。

小雅·鹿鳴

【解題】 這是一首貴族宴飲賓客的詩,《毛詩序》云:“《鹿鳴》,宴群臣嘉賓也。既飲食之,又實幣帛筐篚,以將其厚意,然后忠臣嘉賓得盡其心矣。”認(rèn)為是周王宴飲群臣,可備一說,但具體的創(chuàng)作年代已不可考。全詩三章,皆以鹿鳴起興,從內(nèi)容而言,第一章言奏樂,第二章言飲酒,第三章將奏樂與飲酒合而為一,寫出了貴族之間彬彬有禮、氛圍融洽的歡宴場面。就氣氛而言,從贈予與宴者禮物到稱贊嘉賓為眾人的榜樣,最終達(dá)到“和樂且湛”的高潮,一章比一章熱烈。全詩措辭典雅,結(jié)構(gòu)十分清晰,可看得出詩人布局之精妙。王夫之認(rèn)為三章“始而欲得其歡,已而稱頌之,終乃有所求焉”,每一章都“異于彼矣”,最終達(dá)到了“大音希聲”的精神境界(《姜齋詩話》)?!对姟啡俳允桥錁费莩?,后來常在舉行鄉(xiāng)飲酒禮、燕禮等宴會場合歌唱《鹿鳴》之樂,直至漢末曹操時期樂章猶存。自唐代興科舉,趕考舉子之間的聚會宴飲專門稱為“鹿鳴宴”,到了兩宋之際,“鹿鳴宴”在讀書人中間一度非常普及,且有宴享之詩存世,這一習(xí)俗直至清代科舉廢除才完全絕跡?!奥锅Q”也成為代指明君求賢才,或文人雅士相交的常用典故之一。

呦呦鹿鳴[22],食野之蘋[23]。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24],承筐是將[25]。人之好我[26],示我周行[27]。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28]。視民不恌[29],君子是則是效[30]。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31]。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32]。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33]。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34]!

程俊英、蔣見元《詩經(jīng)注析》,中華書局1991年版。

大雅·生民

【解題】 這是一首敘述周人始祖后稷誕生和成長傳說的史詩,《毛詩序》云:“生民,尊祖也。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后稷生于上古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當(dāng)時中國處于母系氏族制時期,男女間沒有固定的婚姻關(guān)系,孩子知其母而不知其父,都是跟隨母姓,由此產(chǎn)生了“感天而生”和“吞卵而生”的傳說,因此講述后稷的歷史,便先從其母姜嫄說起。這首詩可分為三部分,一至三章講述后稷誕生的過程,無論是姜嫄踩中帝的腳印生下后稷,還是后稷出生后受到牛羊、路人和鳥兒的蔭庇,都充滿了濃郁的神話色彩。第四至六章寫后稷一出生便懂世情、悟人意,且生來便知道種植莊稼的技巧,并因此而受到天后的幫助。這部分逐漸由神話轉(zhuǎn)入現(xiàn)實描寫,上古時期黃河流域的先民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為主,所以在描述始祖的神跡時主要表現(xiàn)在稼穡方面。最后兩章是詩的第三部分,鋪陳祭祀場面的熱烈隆重,將人的虔誠與神的感應(yīng)相結(jié)合,惟妙惟肖,同時仍然閃耀著第一、二部分奇異與質(zhì)樸的色彩,以“后稷肇祀,庶無罪悔,以迄于今”作結(jié),結(jié)篇完整,意淳詞質(zhì),塑造了神圣而光輝的先祖形象。

《毛傳》、《鄭箋》以后,因受讖緯風(fēng)氣的影響,對此詩的傳統(tǒng)解讀往往刻意“神異其事”,但又頗多齟齬之處,招致宋以降學(xué)者不同程度的批評。民國以來聞一多、于省吾等從民俗學(xué)的角度研究后稷誕生傳說,認(rèn)為其反映了先民的圖騰崇拜,可備一說。也有學(xué)者稱《詩經(jīng)》中幾篇富有神話色彩且篇幅較長的作品為史詩,這是借用西方的概念,中國文學(xué)史上尚未發(fā)現(xiàn)如荷馬史詩那樣的英雄敘事史詩,但基于農(nóng)耕文明而寫就的《生民》自有其特色與魅力。

厥初生民,時維姜嫄[35]。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36]。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37]。載震載夙,載生載育,時維后稷[38]

誕彌厥月,先生如達(dá)[39]。不坼不副,無菑無害[40],以赫厥靈[41]。上帝不寧[42],不康禋祀?居然生子[43]!

誕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44]。誕寘之平林,會伐平林[45]。誕寘之寒冰,鳥覆翼之[46]。鳥乃去矣,后稷呱矣[47]。實覃實,厥聲載路[48]。

誕實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49]。蓺之荏菽,荏菽旆旆,禾役穟穟[50]。麻麥幪幪,瓜瓞唪唪[51]。

誕后稷之穡,有相之道[52]。茀厥豐草,種之黃茂[53]。實方實苞,實種實褎[54];實發(fā)實秀,實堅實好;實穎實栗[55]。即有邰家室[56]

誕降嘉種[57]:維秬維秠,維穈維芑[58]。恒之秬秠,是獲是畝[59];恒之穈芑,是任是負(fù),以歸肇祀[60]

誕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61]。釋之叟叟,烝之浮浮[62]。載謀載惟,取蕭祭脂[63]。取羝以軷,載燔載烈,以興嗣歲[64]。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65]。其香始升,上帝居歆[66]。胡臭亶時,后稷肇祀,庶無罪悔,以迄于今[67]。

程俊英、蔣見元《詩經(jīng)注析》,中華書局1991年版。

商頌·玄鳥

【解題】 這首詩是宋君祭祀并歌頌祖先的樂歌,宋國國君是殷商的后裔。《毛詩序》認(rèn)為:“《玄鳥》,祀高宗也?!钡珡奈闹袩o法判斷祭祀的到底是誰,朱熹認(rèn)為“此亦祭祀宗廟之樂,而追敘商人之所由生,以及其有天下之初也”(《詩集傳》),只是說祭祀先人,比《詩集傳》的說法更恰當(dāng)。詩歌追敘有娀氏之女簡狄吞燕卵而生殷商始祖契,和《生民》一樣帶有強(qiáng)烈的神話色彩。這個傳說在戰(zhàn)國時期流傳也很廣,如屈原的《天問》里有“簡狄在臺嚳何益,玄鳥致貽女何喜”的記載,《呂氏春秋》的《音初篇》,《史記》的《殷本紀(jì)》,王充的《論衡》和劉向的《列女傳》等都有這一傳說。而后又稱贊了湯和武丁兩位賢君,最后以商承嗣百福作結(jié)。與《生民》相比,這首詩較為簡略,但從字里行間亦不難體會其措詞之典雅與莊重,方玉潤以“詩骨奇秀,神氣渾穆,而意亦復(fù)雋永”(《詩經(jīng)原始》)概括它的特質(zhì)。

天命玄鳥[68],降而生商[69],宅殷土芒芒[70]。古帝命武湯[71],正域彼四方[72]。方命厥后[73],奄有九有[74]。商之先后[75],受命不殆[76],在武丁孫子,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77]。龍旂十乘[78],大糦是承[79]。邦畿千里[80],維民所止[81],肇域彼四海[82]。四海來假[83],來假祁祁[84],景員維河[85]。殷受命咸宜,百祿是何[86]。

程俊英、蔣見元《詩經(jīng)注析》,中華書局1991年版。


[1] 黍:今北方叫黍子。離離:累累下垂的樣子。稷:俗稱谷子,其實稱為小米(一說為高粱的別名)。之:用在主謂之間的結(jié)構(gòu)助詞。苗:用如動詞,長苗。此二句意為我來時黍已離離垂穗,而稷只長苗而未長穗。

[2] 行邁:即遠(yuǎn)行。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行邁連言,猶《古詩》云‘行行重行行’也?!泵颐遥哼t緩的樣子。中心:心中。搖搖:心神不定貌。

[3] 悠悠:遙遠(yuǎn)。此指把宗廟宮殿變?yōu)槭蝠⑦@件事。此句意為是什么人造成這樣的局面???

[4] 噎(yē):塞住。

[5] 蒹葭(jiān ji?。悍褐柑J葦。蒹,草名,又名“荻”。葭,初生的蘆葦。蒼蒼:青色,一說指茂盛的樣子。

[6] 所謂:所說,指所思念的。伊人:相當(dāng)于“是人”(“伊”為指示詞),這個人,指意中人。

[7] 一方:一邊,指另一邊。

[8] 遡:“溯”的異體字?!睹珎鳌罚骸澳媪鞫显贿i洄。”“遡洄”指逆著河流向上走。聯(lián)系下文“道阻且長”、“道阻且躋”、“道阻且右”,這里“遡洄”(以及下面的“遡游”)未必是水行,可能是陸行。從之:就之,到他(她)那里去。

[9] 阻:險阻,這里指道路難走。

[10] 遡游:順著河流向下走。

[11] 宛:宛然,仿佛。

[12] 凄凄:借為“萋萋”,茂盛的樣子。

[13] 晞:干。

[14] 湄:岸邊,水與草交接的地方。

[15] 躋(jī):高而陡。

[16]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17] 采采:《毛傳》:“猶萋萋也。”

[18] 已:完畢。未已:未完,這里指未完全曬干。

[19] 涘(sì):水邊。

[20] 右:往右拐,這里指道路曲折。

[21] 沚(zhǐ):水中的小塊陸地,指水中的沙灘。

[22] 呦呦:鹿鳴聲。鹿得蘋,呦呦然鳴而相呼。

[23] 蘋:又作“萍”,藾蒿,初生可食。

[24] 簧:樂器中有彈性的薄片,振動可發(fā)出聲音,這里指簧片。

[25] 承:捧。將:奉獻(xiàn)。此句意為以筐中禮品(幣帛之類)獻(xiàn)給嘉賓。

[26] 好:愛。

[27] 周行(háng):周國的大道,這里用來比喻周朝的禮儀制度。

[28] 孔:很。昭:明顯,顯著。

[29] 視:通“示”。恌(tiāo):茍且,偷薄。此句意為嘉賓能夠以不恌的榜樣,昭示人民。

[30] 則:法則,這里用作動詞,以……為法則。效:摹仿,師法?!熬邮莿t是效”是古漢語常見的賓語前置格式“賓是動”,此句意為人民都效法君子。

[31] 燕:通“宴”。敖:通“遨”。

[32] 芩(qín):禾本科蘆葦屬植物。

[33] 湛(dān):本字為“媅”,樂之久。

[34] 燕:安。

[35] 厥:其。民:指周部族的人民。時:通“是”,此。姜嫄:古代傳說中有邰氏的女兒,遠(yuǎn)古帝王高辛氏(帝嚳)的妃子,周人始祖后稷的母親。但此傳說未必可信,她很可能是原始時代母系社會的一個氏族酋長,生下后稷。

[36] 克:能夠,這里是實行的意思。禋(yīn):古代祭天的一種儀禮,用火燒牲,使煙氣上沖于天。祀:指一般的祭祀。弗:通“祓”,古代為除災(zāi)去邪而舉行的祭禮。姜嫄沒有兒子,通過祭祀天神來祈禱有子。

[37] 履:踐踏。武:足跡、腳印。敏:通“拇”,足大趾。歆:欣喜(一說“感動”,指有了懷孕的感覺)。此句意為姜嫄腳踩了上帝腳印的大拇指,欣然有所感受而懷孕。攸(yōu):連詞,乃、于是。介、止,都是休息的意思。

[38] 震:通“娠”,懷孕。夙:通“肅”,肅敬,指嚴(yán)守胎教(一說“夙”為“孕”之形誤)。后稷:姬姓,又名棄,周人始祖,曾任堯、舜時主管農(nóng)事的官。

[39] 誕:句首語氣詞。彌:滿。厥月:指懷胎的月份。先生:初生,第一胎生。達(dá):通“羍”,小羊。這里指姜嫄生后稷很容易,就像生小羊一樣。

[40] 坼(chè):分裂。副(舊讀pì):剖開、裂開。不坼不裂:指胞衣未破裂。菑:通“災(zāi)”。

[41] 赫:顯,顯示出。靈:靈異。

[42] 寧:安。

[43] 康:安,安享。居:通“胡”,為什么。此兩句意為莫不是(上帝)不安享我的禋祀?怎么生了孩子?

[44] 寘:棄置。腓:通“庇”,庇護(hù)。字:乳,哺乳。

[45] 平林:平原上的樹林。會:值,適逢。

[46] 翼:用如動詞,指用翅膀保護(hù)、溫暖(小孩)。

[47] 呱(gū):嬰兒啼哭。

[48] 實:副詞,實在。覃(tán):延長。(xū):大。此句意為后稷的哭聲長而宏亮,充滿在道路上。

[49] 匍匐:爬行,指后稷長到能夠爬行的時候。岐:通“企”,站立。嶷(nì):識,指幼兒聰明懂事。就:求??谑常菏澄?。

[50] 蓺:種植。荏菽:大豆。荏:通“戎”,大。旆旆(pèi pèi),茂盛貌。禾役:指禾穎,禾穗。役:通“穎”。穟穟:谷穗下垂貌。

[51] 幪幪(měng měng):茂密貌。瓞(dié):小瓜。唪唪(běng běng):果實累累貌。

[52] 穡,指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有相之道:指有幫助莊稼生長的方法。相,助。道,方法。

[53] 茀(fú):拔除。黃茂:指嘉谷。

[54] 實:是。方:齊,指莊稼長得整齊。苞:指莊稼長得豐茂。種:通“腫”,指禾苗肥壯。褎(xiù):指禾苗逐漸長高。

[55] 發(fā):發(fā)育,指禾苗發(fā)育。秀:指禾苗出穗開花。堅:指谷粒飽滿。好:指谷粒均勻顏色正。穎:指禾穗下垂。栗:即栗栗,眾多貌。

[56] 有邰:當(dāng)時的一個氏族,在今陜西武功縣西南。有,此處是詞頭。此句意為在邰地建立了家室。

[57] 降:天降。此句意為天神賜給后稷好的谷種。

[58] 秬(jù):黑黍。秠(pī):一種黑黍。穈(mén):一種赤苗谷子。芑(qǐ):一種白苗高粱。

[59] 恒:通“亙”,指遍、滿,此句意為種滿了秬和秠。獲:收割。畝:田畝,用如動詞,指按田畝計算產(chǎn)量。

[60] 任:抱。負(fù):背。肇:開始。此句意為于是回到家里開始祭祀上帝。

[61] 舂:用杵臼搗去谷物的皮殼。揄(yóu):舀取,指從臼中舀取舂好的米。簸:指用簸箕揚去糠秕。蹂:通“揉”,指用兩手反復(fù)揉搓。

[62] 釋:淘米。叟叟(sōu sōu):或作“溲溲”,淘米聲。烝:通“蒸”。浮?。赫羝仙?。

[63] 謀:商議。惟:思、考慮。蕭:草名,香蒿。祭脂:祭牲之脂,指牛腸脂。此句意為祭祀時用香蒿和牛腸脂合燒,以取其香氣。

[64] 羝(dī):公羊。軷(bá):祭祀路神。古代在郊祀上帝之前先祭拜路神。燔(fán):焚燒,指燒蕭脂。烈:炙,指燒炙羝羊。嗣歲:下一年,來年。最后一句意為以上祭祀活動是為了使來年興旺。

[65] 卬:我。豆:盛肉用的木制食器。登:盛肉用的瓦制食器。

[66] 居:安。歆:饗,指上帝享受祭祀的香氣。

[67] 胡:大。臭:氣,指香氣。亶(dǎn):誠、確實。時:善。庶:但愿,幸而。

[68] 玄鳥:即燕子,燕子色黑,故名。

[69] 商:指商的始祖契(xiè)。據(jù)古代傳說,有娀(sōng)氏之女簡狄浴于河中,有燕飛過,墮其卵。簡狄吞之,因而懷孕,遂生契。契建國于商(今河南商丘)。

[70] 宅:居住。殷土:指商地。芒芒:同“茫?!?,廣大貌。

[71] 古帝:天帝。武湯:即成湯,因有武功,故稱武湯。

[72] 正:同“征”。域:通“有”,擁有、占有。此句意為成湯因征伐而擁有天下四方。

[73] 方:并也,遍也。后:君也,這里指四方的諸侯。此句意為湯普遍任命四方諸侯。

[74] 奄:猶“爰”也,于是,就。

[75] 先后:先王,指商的先王。

[76] 殆:通“怠”。

[77] 王引之《經(jīng)傳釋詞》:“‘在武丁孫子,武丁孫子,武王靡不勝’當(dāng)作‘在武王孫子,武王孫子,武丁靡不勝’。”此說可從。按,武王即成湯。武?。撼蓽牡诰糯鷮O盤庚之弟小乙的兒子,在位五十九年,復(fù)興了中衰的商朝。此三句意為天命永在成湯的子孫,成湯的子孫中武丁是戰(zhàn)無不勝的。

[78] 龍旂:古代指畫有兩龍并在桿頭懸鈴的旗。

[79] 糦(chì,又讀xī):“饎”的異體字,指黍稷(后泛指酒食)。承:供奉。

[80] 畿:邊境。邦畿:猶言國境。

[81] 止:居住。

[82] 肇:句首語氣詞。域:通“有”。

[83] 假:通“格”,至。來假:猶言來朝。

[84] 祁祁:眾多貌。

[85] 景:大也。員:同“圓”,國界稱圓,因其略近圓形。河:黃河。此句意為殷的廣大國界包括黃河。

[86] 祿:福也。何:同“荷”,蒙受。此句意為蒙受天給予的百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