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序跋之一 序
抄小集自序
徐渭
山雞自愛其羽,每臨水照影,甚至眩溺死弗顧。孔雀亦自愛其尾,每棲必先擇置尾處。人取其尾者,挾刃匿叢篁,伺其過,急斷之。少遲,忽一回視,則金翠光色盡殞。此豈其靳惜之意專,致通于神,故人不能奪其所愛,而必還之于既去耶?此其于麝抉臍,
蛇剖珠,
又稍殊異矣。
余夙學(xué)為古文詞,晚被少保胡公檄作鹿表;已乃百辭而百縻,往來幕中者五年。卒以此無聊,變起閨閣,遂下獄。
諸所戀悉捐矣,而猶購錄其馀稿于散亡,并所嘗代公若
人者,詩若文為篇者若干。蓋所謂死且勿顧,奪其所愛而還之于既去,于孔雀、山雞何異耶?
昌黎為時宰,作《賀白龜表》,詞近謅附,及《諫佛骨》則直,處地然耳,人其可以概視哉?故余不掩其所代于公于人者。雖然,自妄羽之而復(fù)自妄尾之,安能保人之必羽之而必尾之耶?誠如是,則吾之購之錄之也,其不見笑于山雞、孔雀也,幾希矣!
葉子肅詩序
徐渭
人有學(xué)為鳥言者,其音則鳥也,而性則人也。鳥有學(xué)為人言者,其音則人也,而性則鳥也。此可以定人與鳥之衡哉?今之為詩者,何以異于是?不出于己之所自得,而徒竊于人之所嘗言。曰:某篇是某體,某篇則否;某句似某人,某句則否。此雖極工畢肖,而已不免于鳥之為人言矣。
若吾友人肅之詩則不然:其情坦以直,故語無晦;其情散以博,故語無拘;其情多喜而少憂,故語雖苦而能遣;其情好高而恥下,故語雖儉而實(shí)豐。蓋出于己之所自得,而不竊于人之所嘗言者也。就其所自得,以論其所自鳴;規(guī)其微疵,而約于至純。此則渭之所獻(xiàn)于子肅者也。若云某篇不似某體,某句不似某人,是烏知子肅者哉!
合奇序
湯顯祖
世間惟拘儒老生,不可與言文。耳多未聞,目多未見,而出其鄙委牽拘之識,相天下文章,寧復(fù)有文章乎?予謂文章之妙,不在步趨形似之間。自然靈氣,恍惚而來,不思而至,怪怪奇奇,莫可名狀,非物尋常得以合之。蘇子瞻畫枯株竹石,絕異古今畫格,乃愈奇妙;若以畫格程之,幾不入格。米家
山水人物,不多用意,略施數(shù)筆,形像宛然,正使有意為之,亦復(fù)不佳。故夫筆墨小技,可以入神而證圣,自非通人,
誰與解此?
吾鄉(xiāng)丘毛伯選海內(nèi)《合奇》,文止百馀篇,奇無所不合。或片紙短幅,寸人豆馬;或長河巨浪,洶洶崩屋;或流水孤村,寒鴉古木;或嵐煙草樹,蒼狗白衣;
或彝鼎商周,
丘索墳典。
凡天地間奇?zhèn)レ`異,高朗古宕之氣,猶及見于斯編,神矣化矣!夫使筆墨不靈,圣賢減色,皆浮沉習(xí)氣為之魔。士有志于千秋,
寧為狂狷,毋為鄉(xiāng)愿,
試取毛伯是編讀之。
敘陳正甫會心集
袁宏道
世人所難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態(tài),雖善說者不能下一語,唯會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說書畫,涉獵古董以為清;寄意玄虛,脫跡塵紛以為遠(yuǎn)。又其下,則有如蘇州之燒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關(guān)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學(xué)問者淺。當(dāng)其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無往而非趣也。面無端容,目無定睛,口喃喃而欲語,足跳躍而不定,人生之至樂,真無逾于此時者?!睹献印匪^“不失赤子”,
《老子》所謂“能嬰兒”,
蓋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覺最上乘也。
山林之人,無拘無縛,得自在度日,故雖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無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yàn)榫迫?,或?yàn)槁暭?,率心而行,無所忌憚,自以為絕望于世,故舉世非笑之不顧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漸長,官漸高,品漸大,有身如梏,
有心如棘,
毛孔骨節(jié),俱為聞見知識所縛,入理越深,然其去趣愈遠(yuǎn)矣。
余友陳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會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雖介若伯夷,
高若嚴(yán)光,
不錄也。噫!孰謂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壯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敘竹林集
袁宏道
往與伯修過董玄宰,伯修曰:“近代畫苑名家,如文徵仲、唐伯虎、沈石田輩,
頗有古人筆意否?”玄宰曰:“近代高手,無一筆不肖古人者。夫無不肖,即無肖也,謂之無畫可也。”余聞之,悚然曰:“是見道語也?!?/p>
故善畫者,師物不師人;善學(xué)者,師心不師道;善為詩者,師森羅萬象,不師先輩;法李唐者,豈謂其機(jī)格與字句哉?法其不為漢、不為魏、不為六朝之心而已,是真法者也。是故減灶背水
之法,跡而敗,未若反而勝也。
夫反,所以跡也。今之作者,見人一語肖物,目為新詩。取古人一二浮濫之語,句規(guī)而字矩之,謬謂復(fù)古。是跡其法,不跡其勝者也,敗之道也。嗟夫!是猶呼傅粉抹墨之人,而直謂之蔡中郎,
豈不悖哉!今夫時文,
一末技耳。前有注疏,后有功令,驅(qū)天下而不為新奇不可得者;不新,則不中程
故也。夫士即以中程為古耳,平與奇何暇論哉?
王以明先生為余業(yè)舉師,其為詩,能以不法為法,不古為古,故余敘其意若此。噫!此政可與徐熙
諸人道也。
中郎先生全集序
袁中道
中郎先生,少具慧業(yè),弱冠成進(jìn)士,即有集行世。其《敝篋集》,為諸生、孝廉及初登第時作也?!跺\帆集》,令吳門時作也。《解脫集》,以病改吳令,游吳越諸山水時作也?!稄V陵集》,去吳客真州時作也?!镀炕?,為京兆授為太學(xué)博士、補(bǔ)儀曹時作也?!稙t碧堂集》,請告歸,臥柳浪湖上六年作也。《破硯集》,再補(bǔ)儀曹出使時作也。《華嵩游集》,官銓部典試秦中往返作也。蓋自秦中歸,移病還山,不數(shù)月而先生逝矣。其存者仍為《續(xù)集》二卷。
先生詩文,如《錦帆》《解脫》,意在破人之執(zhí)縛,故時有游戲語;亦其才高膽大,無心于世之毀譽(yù),聊以抒其意所欲言耳。黃魯直曰:“老夫之書本無法也。但觀世間萬緣,如蚊蚋聚散,未嘗有一事橫于胸中,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亦不暇計人之品藻譏彈,譬如木人舞中節(jié)拍,人稱其工,舞罷又蕭然矣?!贝苏嫦壬郧耙庖病?/p>
然先生立言,雖不逐世之顰笑,而逸趣仙才,自非世匠所及。即少年所作,或快爽之極,浮而不沉,情景大真,近而不遠(yuǎn);而出自靈竅,吐于慧舌,寫于穎,蕭蕭泠泠,皆足以蕩滌塵情,消除熱惱。況學(xué)以年變,筆隨歲老。故自破硯以后,無一字無來歷,無一語不生動,無一篇不警策。健若沒石之羽,秀若出水之花。
其中有摩詰,有杜陵,有昌黎,有長吉,有元白,而又自有中郎。意有所喜,筆與之會,合眾樂以成元音,控八河而無異味,真天授,非人力也!天假之年,不知為后人拓多少心胸,豁多少眼目;恐亦造化妒人,不肯發(fā)泄太盡耳,甫四十馀而即化去,傷哉!
先是家有刻不精,吳刻精而不備;近時刻者愈多,雜以《狂言》等贗書,唐突可恨。予校新安,始取家集,字櫛句比,稍去其少年未定之語,按年分體,都為一集。
嗟呼!自宋元以來,詩文蕪爛,鄙俚雜沓,本朝諸君子出而矯之,文準(zhǔn)秦漢,詩則盛唐,人始知有古法。及其后也,剽竊雷同,如贗鼎偽觚,
徒取形似,無關(guān)神骨。先生出而振之,甫乃以意役法,不以法役意,一洗應(yīng)酬格套之習(xí),而詩文之精光始出。如名卉為寒氛所勒,索然枯槁,而杲日一照,競皆鮮敷;如流泉壅閉,日歸腐敗,而一日疏瀹,波瀾掀舞,淋漓秀潤。至于今,天下之慧人才士,始知心靈無涯,搜之愈出,相與各呈其奇而互窮其變,然后人人有一段真面目溢露于楮墨之間。即方圓黑白相反,純疵錯出,而皆各有所長以垂之不朽,則先生之功于斯為大矣。
諸文人學(xué)子泥舊習(xí)者,或毛舉先生少年時二三游戲之語,執(zhí)為定案,遂謂蔑法自先生始。彼未全讀其書,又為贗書所熒,無足怪耳。今全集具在,請胸中先拈卻“袁中郎”三字,止作前人未出詩文偶見于世,從首至尾,亶
目力而諦觀之。即未深入,亦可淺嘗,有法無法,歷然自辨。何乃成心不化,甫見標(biāo)題,即搖頭閉目不觀,而妄肆譏彈為也!
至于一二學(xué)語者流,粗知趨向,又取先生少時偶爾率易之語,效顰學(xué)步,其究為俚俗,為纖巧,為莽蕩,譬之百花開而棘刺之花亦開,泉水流而糞壤之水亦流,烏焉三寫,必至之弊耳,豈先生之本旨哉!
總之,先生天縱異才,與世人有仙凡之隔,而學(xué)問自參悟中來。出其緒馀為文字,實(shí)真龍一滴之雨,不得其源而強(qiáng)學(xué)之,宜其不似也。要以眾目自虛,眾心自靈,不美不能強(qiáng)之愛,不愛不能強(qiáng)之傳。今美而愛,愛而傳者,已大可見矣,亦無俟后來之子云也。
先生之學(xué),以然退藏
為主,其所造莫可涯涘。生平作人,沖粹夷雅,
同于元?dú)?,若得志可使萬物各得其所,其作用于作令、佐、銓時,微露其一斑,
惜未竟其施。別有紀(jì)載,茲不復(fù)贅云。
殷生當(dāng)歌集小序
袁中道
才人必有冶情,有所為而束之則近正,否則近衺。丈夫心力強(qiáng)盛時,既無所短長于世,不得已逃之游冶,以消磊塊不平之氣,古之文人皆然。近日楊用修
云:“一措大
何所畏,特是壯心不堪牢落,故耗磨之耳。”亦情語也。近有一文人酷愛聲妓賞適,予規(guī)之,其人大笑曰:“吾輩不得志于時,既不同縉紳
先生享安富尊榮之樂,止此一縷閑適之趣,復(fù)塞其路而欲與之同守官箴,
豈不苦哉?”其語卑卑,益可憐矣。飲酒者,有出于醉之外者也;征妓者,有出于欲之外者也。謝安石、李太白輩,豈即同酒食店中沉湎惡客,與鬻田宅迷花樓之浪子等哉?
云月是同,溪山各異,不可不辨也。雖然,此亦是少年時言之耳。四十以后,便當(dāng)尋清寂之樂,鳴泉灌木,可以當(dāng)歌,何必粉黛?
予夢已醒,恐殷生之夢,尚栩栩也。
殷生負(fù)美才,其落魄甚予,宜其情無所束,而大暢于簪裙之間。所著詩文甚多,此特其旁寄者耳。昔周昉
畫山水人物皆佳,而世獨(dú)稱其美人。此集之行,抑亦周昉美人類也。殷生行年如予,必當(dāng)去三鬧
而杖孤藤,模寫山容水態(tài),從予于碧水青山之間。日可俟矣,予淬
眼望之矣。醉腐居士袁中道書。
陳無異寄生篇序
袁中道
六一居士云:“風(fēng)霜冰雪,刻露清秀?!币陨缴灾?,四時之變化亦多矣,而惟經(jīng)風(fēng)霜冰雪之馀,則別有一種勝韻,淡淡漠漠,超于艷冶濃麗之外。春之盎盎,
百花獻(xiàn)巧爭妍者,不可勝數(shù),而梅花獨(dú)于風(fēng)霜冰雪之中,以標(biāo)格韻致
為萬卉冠。故人徒知萬物華于溫燠之馀,而不知長養(yǎng)于寒沍
之時者,為尤奇也。由此觀之,士生而處豐厚,安居飽食,毫不沾風(fēng)霜冰雪之氣,即有所成,去凡品不遠(yuǎn)。惟夫計窮慮迫,困衡
之極,有志者往往淬礪
磨煉,琢為美器。
何者?心機(jī)震撼之后,靈機(jī)逼極而通,而知慧生焉。
即經(jīng)世出世
之學(xué)問,皆由此出,而況于舉業(yè)文字
乎?
吾友無異,少遭困厄,客寄四方,益自振,下帷發(fā)憤,窮極苦心。發(fā)為文章,清勝之氣,迥出埃壒,若葉落見山,古梅著蕊,一遇慧眼而兼收之,固其宜也。然予每會無異于長孺
座上,嘿嘿
而親之,私自念此非經(jīng)風(fēng)霜冰雪之馀,有以消磨其習(xí)氣而然與?
古人有言:“能推食與人者,嘗饑者也。賜之車馬而辭焉者,不畏徒步者也。”若畏饑而憚步,則天下事其吝為之,怯為之,不亦多乎?無異,常天下之難者也,必?zé)o難天下事矣。予以此券無異也。
錢伯庸文序
曹學(xué)佺
今之作文者,如人相見,作揖曲躬之際,闊別致謝,寒溫都盡。及其執(zhí)茶對坐,別無可說,不過再理前詞,往往重復(fù)。又如俗人唱曲,以一句為數(shù)句,以一字為數(shù)字,不死不活,希圖延場。及其當(dāng)唱之處,則又草草讀過而已。噫!此所謂時套也。今之作揖不如是,則人必怪之;唱曲不如是,則無人擊節(jié)賞音。作文之趨于時尚,亦如是矣。其病在于無師友傳授,而少浸潤之于義理,
徒逞其私臆,求作新奇,不知反落套矣。
錢生伯庸,其家?guī)熡谠浪恐酢F渲两鹆?,以之初書謁見于予。予觀其人,不為時俗所染,豈非欲隨地求師,而汲汲于義理者?予愧淺率,不足以答伯庸。伯庸歸,試以其文質(zhì)之爾師之初,之初之作人,無時套者也,其論文亦如之。
丘生稿序
曹學(xué)佺
余去年潞河與丘生別,生以其所作文,欲余題數(shù)言,余第應(yīng)之而已,未有以復(fù)也。茲間關(guān)
自長安來,訪余于雞鳴山
下,索之不置。余念別生一年所
矣:日之不能不逝也,地之不能不遷也,友朋之不能無聚散,時事之不能無低昂也。獨(dú)我兩人相對慰藉如平生,詎能忘情哉!情之所關(guān),則亦聊為記之而已。后之為夢寐,為感慨,未必不因之矣。若生之文,是非可否:則生以為如是,而余未必以為如是也;余以為如是,而人又未必以為如是也。余烏能定之?
蜀中名勝記序
鍾惺
游蜀者,不必其入山水也。舟車所至,云煙朝暮,竹柏陰晴,凡高者皆可以為山,深者皆可以為水也。游蜀山水者,不必其山水之勝也。舟車所至,時有眺聽,林泉眾獨(dú),猿鳥悲愉,凡為山者皆可以高,凡為水者皆可以深也。一切山水可以高深,而山水之勝反不能自為名。山水者,有待而名勝者也。曰事,曰詩,曰文,之三者,山水之眼也,而蜀為甚。
吾友曹能始,仕蜀頗久,所著有《蜀中廣記》,問其目:為道釋,為風(fēng)俗,為方物,為著作,為仙釋,為詩話,為畫苑,為宦游,為邊防,為名勝諸種。余獨(dú)愛其《名勝記》體例之奇。其書:借郡邑為規(guī),而內(nèi)山水其中;借山水為規(guī),而內(nèi)事與詩文其中。擇其柔嘉,擷其深秀,成一家言。
林茂之,貧士也,好其書,刻之白門,予序焉。
辟之弈:郡邑,其局也;山水,局中道也;事與詩文,道上子也;能始縱橫取予,極穿插出沒之變,則下子之人也。古今以文字為山水名勝者,非作則述。以能始之慧心,不難于作;其博識,亦不難于述。唯是以作者之才,為述者之事;以述者之跡,寄作者之心。使古人事辭,從吾心手,而事辭之出自古人者,其面目又不失焉。于是乎古人若有所不敢盡出其面目,以讓能始為述者地;能始有所不敢盡出其心手,以讓古人為作者地。理趣相生,權(quán)實(shí)相馭,是為難耳。要以吾與古人之精神,俱化為山水之精神。使山水、文章不作兩事,好之者不作兩人。入無所不取,取無所不得。則經(jīng)緯開合,其中一往深心,真有出乎述之外者矣。雖謂能始之記,以蜀名勝生,而仍以名勝生乎蜀可也。
秋尋草自序
譚元春
予赴友人孟誕先之約,以有此尋也。是時,秋也,故曰“秋尋”。
夫秋也,草木疏而不積,山川淡而不媚,結(jié)束涼而不燥。比之春,如舍佳人而逢高僧于綻衣洗缽也。比之夏,如辭貴游而侶韻士于清泉白石也。比之冬,又如恥孤寒而露英雄于夜雨疏燈也。天以此時新其位置,洗其煩穢,待游人之至。而游人者,不能自清其胸中,以求秋之所在,而動曰“悲秋”。予嘗言宋玉有悲,是以悲秋;后人未嘗有悲而悲之,不信胸中而信紙上,予悲夫悲秋者也。
天上山水多矣,老子之身不足以了其半,而輒于耳目步履中得一石一湫,徘徊難去:入西山恍然,入雷山恍然,入洪山恍然,入九峰山恍然,何恍然之多耶?然則予胸中或本有一“恍然”以來,而山山若遇也。
予乘秋而出,先秋而歸。家有五弟,冠者四矣,皆能以至性奇情,佐予之所不及?;ㄅ锊輳?、柳堤瓜架之間,亦可樂也。曰“秋尋”者,又以見秋而外皆家居也。誕先曰:“子家居詩少,秋尋詩多,吾為子刻《秋尋草》?!?/p>
秋閨夢戍詩序
譚元春
古今勞臣思婦,感而生嘆。夫嘆之于詩亦不遠(yuǎn)矣,何難即形之而為詩乎?嘗有一言數(shù)語,真篤凄婉,如猿之必嘯而后已者,非盡系乎才也,嘆之至也。然役或不盡于戍,時或不及于秋,情或不生于夢,體或不限于七言律,數(shù)或不至于百篇,一嘆而已矣。
吾友宋比玉客越之夜,忽若有通焉,而得《秋閨夢戍》七言近體一百首于荒村危垣之家,見其中有“芳草無言路不明”之句,驚嘆而卒讀之,則虎關(guān)馬氏女也。
凡秋來風(fēng)物水月,枕簟衣裳,砧杵鐘梵,其清響苦語,一一搖人。而至于英雄之心曲,舊家之喬木,
部曲
之凍餒,兒女之瓢粒,
悲天憫人,勤王
恤私,非惟膚士
所不知,蓋亦仕宦男子,博雅通儒,所吟之而面赤者也。而又皆夢中聲情步履,倏去來于孤燈瘦影之中,漁陽之道路夜經(jīng),羅幕之車輪朝轉(zhuǎn),豈止“鸛鳴于垤,婦嘆于室”
而已乎!嘆者不足以盡其才者也,才者不足以盡其魂者也。百首之夢,無一不秋;三秋之魂,無一不香:故題曰《香魂集》。
吾猶謂,如此女郎,而以婉孌待之,但恐不受耳?;驊z其大苦,余曰:不然,《伯兮》之詩曰“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彼皆愿在愁苦疾痛中,求為一快耳。若并禁其愁苦疾痛,而不使之有夢,夢余不使之有詩,此婦人乃真大苦矣。嗟乎!豈獨(dú)婦人也哉!
荷蓧言序
高攀龍
華無技家有廣庭,庭中雙桂對峙,屹如兩山。枝下虬拂地,樹中各可布席,坐數(shù)十客,葉密護(hù)之如幄。花發(fā)時聳色奪目,濃香沁骨。乍見而駭,不謂天壤間有此奇,蓋世而無儷矣。不佞非以事奪,無年不作賞花人。
一日酒中,無技出《荷蓧言》示不佞。旨哉!無技家太湖濱,青山白水,浸灌久矣,味深矣,宜其能言丈人意中事。言之不足,而三言之,四言之,味愈雋也。第無技即有高韻,一丘一壑,不佞嘗以自與而不與無技。無技與不佞生同歲,其受氣十倍不佞,當(dāng)用于世,未可以丘壑與?又其人有肝膽,能當(dāng)天下事,未忍以丘壑與?然無技閱世多,知世味如此,而無涯之樂現(xiàn)前,有盡之年迫后。坐雙桂間,香一爐,茗一杯,酒一樽,書一卷。出門而云煙帆鳥變態(tài)于七十二峰,皆吾幾席上物,世味豈更有旨于是者!宜其有荷蓧之心哉!
先進(jìn)舊聞序
周宗建
夫風(fēng)消影歇,境逝人移,習(xí)見之靡,都無可據(jù)。差有未謝之樸,暨乎獨(dú)往之神,每從性地,流寫人間,似可恃為榜樣。而溯閱往昔,微言特行,零落無傳。僅僅得之野叟山樵之口,相聞以為佳話,此亦鄉(xiāng)井之所悲也。
吾吳世稱文獻(xiàn),而淞泖
之間,尤多奇躅。
漸靡以往,剖變?nèi)招?,君子懼焉。吾師侗?sup>
先生十年之內(nèi),搜討見聞,凡諸先輩片言偶動,茍足取程,無不錄而藏之,如聚珠寶者。久之,積成光采,是亦不朽之盛事矣。
嗟夫!晚俗多渝,名場利海,沒頂隨之。孰與先民淡遠(yuǎn)朗率,直還本性;密心妙用,聞見雙除?在庸夫小儒,未嘗不迂鈍目之。而一往蘊(yùn)藉,顧獨(dú)常在。使千秋而下,拾其冷風(fēng)者,猶足滌肺腸而開耳目。以此較彼,意味孰果饒乎?
世間墨鄉(xiāng),久成諛種,眉前墓下,有類鏤空。先生此集,上自名卿巨公,下迄布衣裙婦,尋幽剔渺,正使寂寞之余,忽有生色。低回展玩,豈只備一時之覽觀,亦足壯為善之孤膽矣。
旅暑煩蒸,時從師席披讀數(shù)條,不須懷冰,常有涼氣。敬題數(shù)語,以志向往云爾。
王宇皆集序
陳仁錫
表兄王宇皆,清真君子也。下帷攻苦,多沉郁之思,可與細(xì)論文。
余里居有年,嘗啟扉,見終日危坐,寂無人聲。嘗試語之曰:“所欲乎富貴者,安己耶?住也,坐也,臥也。曠己耶?畫也,山也,水也??旒阂??茗也,香也。之三者,今有馀矣,何欲?所惡乎貧賤者,車馬稀也,語言無味也,漠漠然不足緩急恃也。之三者,今更有馀矣,何惡?”宇皆聽然莫逆,
則又語之曰:“清風(fēng)明月,不用一錢買,古人寓言爾。物不可多取,況天乎?余索居無事,常坐千梅花,萬荷花,慨然為造物惜費(fèi),為吾生惜福。陳白沙
一生不受人供養(yǎng),每有意乎其人。夫不受人供養(yǎng)難,不受天之供養(yǎng)更難。宇皆一行作吏,尚命為儒,此言辨志之會,煉骨之場矣。苜蓿一盤,
庶免《北門》之謫;
雪花盈戶,聊充季女之饑。
君自此遠(yuǎn)矣。”
昭華琯序
陳仁錫
文字,山水也;評文,游人也。夫文字之佳者,猶山水之得風(fēng)而鳴,得雨而潤,得云而鮮,得游人閑懶之意而活者也。游人有一種閑懶之意,則評文之一訣也。天公業(yè)案,惟胡亂評文字為最。何也?山水遇得意之人固妙,遇失意之人亦妙,緣其人閑懶之意而山水活者,亦不必因其人憔悴之意而山水即死,總于山水無損也。借他人唾馀,
裝自己咳笑,而妄以咳笑乎山水,山水不大厭苦之乎?
嘉禾仲展項(xiàng)君,靈心異骨,拈花微笑,而評文之劫
一開。一日,攜《己未選》而問序。適攜至洞庭,
從千萬頃巨浪中,讀一篇,浮一大白;
讀一快評,浮十大白。酒盡浩歌,歌曰:“有山方得地,見月始知天?!表汈В僬怪u,化為湖,湖化為酒。獨(dú)不使籍中諸君子和我歌也,其中有山水之句也。又獨(dú)不使仲展氏痛飲我酒也,其人乃山水之人也。夫曹所可而項(xiàng)否,曹所否而項(xiàng)可,項(xiàng)所生平可而今否,項(xiàng)君非敢得罪于人,不敢得罪于天也。凡以文章浪得名者,罪在竊國之上;項(xiàng)君不惟懺閱文之悔,而亦為海內(nèi)懺作文之悔也。
冒宗起詩草序
陳仁錫
己未,識冒宗起于燈市,氣不可一世。而恂恂下人,文特秀挺。茲集又一變矣,蓋游蜀作也,險阻增壯采!嘗論文字如美人,浮香掠影,皆其側(cè)相,亦須正側(cè)俱佳。今文字日媚日薄,可斜視,不可正觀,如美人可臨水,不可臨鏡。宗起,鏡中人也;所著《山水影》,鏡中影也。宗起自此遠(yuǎn)矣!
文娛序
唐顯悅
文古無選,自昭明始,而后世因有選體。蓋諸家之心力,以選者之眼光注焉。正如月輝星燦,水止而咸歸,紅艷綠濃,鏡開而俱受,即謂廣昊靡系,
厚地鮮葩
可也。故選之難,倍于作。雖然,作自難言之矣。涉于江海,則沼沚斷流;登于泰華,則嶁絕峙。孟堅以博贍踞壇,
長卿以富麗執(zhí)耳。
而義真《新語》,
輒以只句單詞,上奪班馬之席,何也?樂廣,人之水鏡,見之瑩然,如披云霧而見青天。
王衍與人言最簡,及與廣言,便覺己之為煩。
文與可曰:“吾襪材所聚,在筼筜谷,可往求之。”
他日持一幅以示大蘇,才數(shù)尺耳,而有千尺之勢。文有小品,將無是耶?以索解人,
恐未易得。
邇來邗上,識鄭超宗,超宗之言曰:“小品一派,盛于昭代。
幅短而神遙,墨希而旨永。野鶴孤唳,群雞禁聲;寒瓊獨(dú)朵,眾卉避色。是以一字可師,
三語可掾,
與于斯文,樂曷其極?”唐子曰:“洵如是也。飛燕輕盈,
仙乎仙乎!太真豐艷,
妙在阿堵。
百尺竿頭,
和盤托出矣。
昭明而后,嗣之其誰?請于超宗此選卜之?!?/p>
題閑情小品序
華淑
夫閑,清福也,上帝之所吝惜,而世俗之所避也。一吝焉,而一避焉,所以能閑者絕少。仕宦能閑,可撲長安馬頭前數(shù)斛紅塵;平等人閑,亦可了卻櫻桃籃內(nèi)幾番好夢。〕蓋面上寒暄,胸中冰炭。
忙時有之,閑則無也;忙人有之,閑則無也。昔蘇子瞻晚年遇異人呼之曰:“學(xué)士昔日富貴,一場春夢耳?!?sup>
夫待得夢醒時,已忙卻一生矣。名墦利壟,
可悲也夫!
余今年棲友人山居,泉茗為朋,景況不惡,晨起推窗:紅雨亂飛,閑花笑也;綠樹有聲,閑鳥啼也;煙嵐滅沒,閑云度也;藻荇可數(shù),閑池靜也;風(fēng)細(xì)簾清,林空月印,閑庭悄也。以至山扉晝扃,而剝啄每多閑侶;帖括
困人,而幾案每多閑編;繡佛長齋,
禪心釋諦,
而念多閑想,語多閑辭。閑中自計,嘗欲掙閑地數(shù)武,構(gòu)閑屋一椽,顏曰“十閑堂”,度此閑身,而卒以病廢,亦以好閑不能攻也。
長夏草廬,隨興抽檢,得古人佳言韻事,復(fù)隨意摘錄,適意而止,聊以伴我閑日,命曰《閑情》。非經(jīng)非史,非子非集,自成一種閑書而已。然而莊語足以警世,曠語足以空世,寓言足以玩世,淡言足以醒世。而世無有醒者,必曰:此閑書不宜讀而已。人之避閑也如是哉!然而吾自成其非經(jīng)非史、非子非集之閑書而已。
西湖談藝序
張鼐
余病游西湖,見養(yǎng)生家錢先生。先生謂余曰:“人生功業(yè)蓋世,文章名滿天下,其于一針元?dú)猓?sup>
如漏卮
注水?!庇喔衅溲?,作詩謝之,有“省言常護(hù)氣,息念自通神”之句。遂假宿湖上僧舍浹旬
日,求盡其服氣
之術(shù)。而錢塘諸君子聞余至,操文叩吾閣者,履錯戶外。既相對,輒似酒人逢
車,
津津不能置口矣。
省言護(hù)氣之戒,都不復(fù)記憶,坡老所謂知過不改者也。每坐上偶拈一題,率爾談?wù)摚钟斜灸?,諸君子遂以為文??屯瞬荒芏嘤?,其錄成編者才十馀首耳。友請刻而傳之世,余笑曰:“錢先生一服良藥,吾不能服;奈何以膏肓
中語,誤天下無病人!”時錢孟玉、鄭德滋從余游,請曰:“愿師無執(zhí)養(yǎng)生家十成
語。坡老云:‘與其茹
也,寧吐之,適吾意而已?!庇嗫炱溲栽唬骸笆俏崴幰?,吾病且霍然?!?sup>
遂聽諸君子刻之。
屠田叔笑詞序
王思任
古之笑,出于一;后之笑,出于二。二生三,三生四,自此以后,齒不勝冷也。王子曰:笑亦多術(shù)矣,然真于孩,樂于壯,而苦于老。海上憨先生
者,老矣,歷盡寒暑,勘破玄黃,
舉人間世一切蝦蟆傀儡,
馬牛魑魅,
搶攘
忙迫之態(tài),用醉眼一縫,盡行囊括。日居月諸,
堆堆積積,不覺胸中五岳墳起。
欲嘆則氣短,欲罵則惡聲有限,欲哭則為其近于婦人,于是破涕為笑,極笑之變,各賦一詞,而以之囊括天下之苦事。上窮碧落,下索黃泉,
旁通八極,
由佛圣至優(yōu)施,
從唇吻至腸胃。三雅四俗,兩真一假?;鼗匮輵?,
絳龍打狗;張公吃酒,
夾糟帶清。頓令蝦蟆肚癟,傀儡線斷,馬牛筋解,魑魅影避。而憨老胸次,亦復(fù)云去天空,但有歡喜種子,不更知有苦矣。此之謂可以怨,可以群,
此之謂真詩。若曰:“打起黃鶯兒,摔開皺眉事?!焙├闲α艘簧值谬埗?sup>
長進(jìn)。笑矣,奚其詞也?
閑居百詠序
王思任
對開美之人,天下無苦詩;讀開美之詩,天下無苦人。詩從思起,思以品上。古今能樂其苦者,惟淵明與觀復(fù)。
兩先生俱有“靖”名,其行住坐臥之會,莫非陶情怡性之真,故其詩淡而實(shí)腴,近而實(shí)邈。每奉一篇,恍然見羲皇
而嚼冰雪,品高者韻自勝也。
開美筆耕自給,常不逢年。蕭然環(huán)堵,殘書數(shù)卷。一妾執(zhí)爨,一子力勤。瓶無儲粟,而意若萬鐘。
其神氣之所嘯傲,大約在云興霞蔚、圖嶂鏡波之內(nèi)。盆蓄淵明之菊,無其園;庭植觀復(fù)之梅,無其阜。
閑居有百詠,無字不笑,無笑不歡。中多以酒為適,則開美浮自譽(yù)飾者。開美酒不能一蠡,
而亦無所得酒,酒何可許開美也。然開美一日無酒,則老饕
涎出。間至友人所乞酒,一沾便醉,戟手歌烏烏,
則雖以酒還開美而亦可。予為開美題像,在方朔、司馬
之際;今為開美題詩,在淵明、觀復(fù)之間。開美必受之,海內(nèi)或知吾兩人不妄取與
也。
倪云林集序
陳繼儒
昔太伯、仲雍,文身斷發(fā),奔荊蠻,荊蠻義之,從而歸者千馀家。其后吳主季札,季札棄其室而耕,乃舍之,已封于延陵。
倪云林先生者,自稱“倪迂”,又自稱“懶瓚”,又自稱“荊蠻民”。荊蠻者,延陵之故鄉(xiāng),而先生之所居也。
先生,癖人也,而潔為甚。自太伯、仲雍、季札而后,梅福潔于市,梁鴻潔于傭,
而指屈倪先生矣。先生高臥清秘,洗拭梧竹,摩挲鼎彝,此見潔者膚也。試問學(xué)道人,能于元兵未動,先散家人產(chǎn)乎?
能見張士誠
兄弟,噤不發(fā)一語乎?能避俗士如恐浼乎?
能畫如董巨,
詩比陶韋王孟,
而不帶一點(diǎn)縱橫習(xí)氣乎?余讀先生之集,所謂其文約,其辭微,其知潔,其行廉,其稱文少而其指極大,獨(dú)先生足以當(dāng)之。蓋先生見幾類梅福,孤寄類梁鴻,悉散家產(chǎn)贈之親故,有荊蠻延陵之風(fēng)。月清則華,水清則澄,云鮮露生焉。下此雖金碧丹青,滓焉而已,何堪與先生并?先生殘煤斷繭,
江東之家,以有無為清俗;豈惟張我吳勁,即置先生于孔廡間,
度無愧色?;蛟唬骸澳呦壬?,癖人也,似未聞道?!庇嘈υ唬骸胺?!否!圣人之行不同也,歸潔其身而已矣。”
文娛序
陳繼儒
往丁卯前,珰網(wǎng)告密,余謂董思翁
云:“吾與公此時,不愿為文昌,
但愿為天聾地啞,
庶幾免于今之世矣。”
鄭超宗聞而笑曰:“閉門謝客,但以文自娛,庸何傷?”
近年緣讀禮之暇,搜討時賢雜作小品而題評之,皆芽甲
一新,精彩八面,有法外法、味外味、韻外韻,
麗典新聲,絡(luò)繹奔會,似亦隆萬
以來,氣候秀擢之一會也。
往弇州公代興,雷轟霆鞫,
后生輩重趼
而從者,幾類西昆之宗李義山、
江右之宗黃魯直。
楚之袁氏,
思出而變之,欲以漢幟易趙幟,
而人不盡服也。然新陳相變,作者或孤出,或四起,神鷹掣鞲而擘九霄,
天馬脫轡而馳萬里。即使弇州公見之,亦將感得氣之先,發(fā)“起予”
之嘆。白樂天有云:“天下無正聲,悅耳即為娛。”豈是謂耶?
超宗曰:“吾儕草士,豈敢洋洋浮浮,批判先覺。但古豪雋必有寄,如皇甫淫,
杜預(yù)癖,
柱下之五千言,
毗耶之四十九年法,
即至人累世宿劫,
不能斷文字緣,況吾輩乎?嘗反覆諸賢文,一讀之蠲愁,再讀之釋涕,三讀之不覺呻吟疾痛之去體也,其庶幾大祥之援琴乎哉!”
余曰:寧唯是!開元中,將軍裴旻
居喪,詣吳道子,
請畫鬼神于東都
天官壁,以資冥福。答曰:“將軍試為我纏結(jié)
舞劍一曲,庶因猛厲以通幽冥。”旻唯唯。脫去缞服,
裝束走馬,左旋右轉(zhuǎn),揮劍入云,高數(shù)十丈,若電光下射。旻引手執(zhí)鞘
承之,劍透室而入。觀者數(shù)千人,無不驚慄。道子于是援毫圖壁,颯然風(fēng)起,為天下之壯觀。
鄭超宗,磊落俠丈夫,文章高邁,名流見之皆辟易。出其精鑒,選為《文娛》,斯亦吳道子?xùn)|都之畫壁耳。若康樂
娛于清,玄暉
娛于澄江,未足比于《文娛》之壯觀也。
眉道人陳繼儒書于硯廬中。
陶庵夢憶自序
張岱
陶庵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發(fā)入山,為野人。故舊見之,如毒藥猛獸,愕窒不敢與接。作自挽詩,每欲引決,因《石匱書》未成,尚視息人世。然瓶粟屢罄,不能舉火,始知首陽二老
直頭餓死,不食周粟,還是后人裝點(diǎn)語也。饑餓之馀,好弄筆墨。因思昔人生長王謝,
頗事豪華,今日罹此果報:以笠報顱,以簣報踵,仇簪履也;
以衲報裘,以苧報
,仇輕暖也;
以藿報肉,以糲報粻,仇甘旨也;
以薦報床,以石報枕,仇溫柔也;
以繩報樞,以甕報牖,仇爽塏也;
以煙報目,以糞報鼻,仇香艷也;以途報足,以囊報肩,仇輿從也。種種罪案,從種種果報
中見之。
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今當(dāng)黍熟黃粱,車旅蟻穴,
當(dāng)作如何消受?遙思往事,憶即書之,持向佛前,一一懺悔。不次歲月,異年譜也;不分門類,別《志林》也。偶拈一則,如游舊徑,如見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
真所謂癡人前不得說夢矣。
昔有西陵腳夫,為人擔(dān)酒,失足破其甕,念無所償,癡坐佇想曰:“得是夢便好!”一寒士鄉(xiāng)試中式,方赴鹿鳴宴,恍然猶意非真,自嚙其臂曰:“莫是夢否?”一夢耳,惟恐其非夢,又惟恐其是夢,其為癡人則一也。余今大夢將寤,猶事雕蟲,
又是一番夢囈。因嘆慧業(yè)文人,名心難化,政如邯鄲夢斷,漏盡鐘鳴,
盧生遺表,猶思摹拓二王,以流傳后世,則其名根一點(diǎn),堅固如佛家舍利,
劫
火猛烈,猶燒之不失也。
西湖夢尋序
張岱
余生不辰,闊別西湖二十八載,然西湖無日不入吾夢中,而夢中之西湖實(shí)未嘗一日別余也。前甲午、丁酉兩至西湖,如涌金門,商氏之樓外樓,祁氏之偶居,錢氏、余氏之別墅,及余家之寄園,一帶湖莊,僅存瓦礫。則是余夢中所有者,反為西湖所無。及至斷橋一望,凡昔日之弱柳夭桃、歌樓舞榭,如洪水淹沒,百不存一矣。余乃急急走避,謂余為西湖而來,今所見若此,反不若保吾夢中之西湖為得計也。因想余夢與李供奉異。供奉之夢天姥,
如神女名姝,夢所未見,其夢也幻。余之夢西湖也,如家園眷屬,夢所故有,其夢也真。余今僦居他氏已二十三載,夢中猶在故居。舊役小傒,今已白頭,夢中仍是總角。
夙習(xí)未除,故態(tài)難脫。而今而后,余但向蝶庵岑寂,蘧榻紆徐,
惟吾舊夢是保,一派西湖景色,猶端然未動也。兒曹詰問,偶為言之,總是夢中說夢,非魘即囈也。余猶山中人歸自海上,盛稱海錯之美,鄉(xiāng)人競來共舐其眼。嗟嗟!金齏瑤柱,過舌即空,則舐眼亦何救其饞哉?第作《夢尋》七十二則,留之后世,以作西湖之影。
寓山注小序
祁彪佳
予家梅子真高士里,固山陰道上
也。方干
一島,賀監(jiān)
半曲,惟予所恣取。顧獨(dú)予家旁小山,若有夙緣者,其名曰“寓”。往予童稚時,季超、止祥兩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鍤,手足為之胼胝。予時亦同拏小艇,或捧土作嬰兒戲。迨后余二十年,松漸高,石亦漸古,季超兄輒棄去,事宗乘,
止祥兄且構(gòu)柯園為菟裘
矣。舍山之陽,建麥浪大師塔,余則委置于叢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歸,偶亦過之,于二十年前之情事,若有感觸焉者,于是卜筑之興,遂勃不可遏。此開園之始末也。
卜筑之初,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點(diǎn)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聽之漠然,以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數(shù)四,不覺向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無者。前役未罷,輒于胸懷所及,不覺領(lǐng)異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窮徑險,則極慮窮思,形諸夢寐,便有別辟之境地,若為天開。以故興愈鼓,趣亦愈濃,朝而出,暮而歸,偶有家宂,皆于燭下了之。枕上望晨光乍吐,即呼奚奴駕舟,三里之遙,恨不促之于跬步。
祁寒盛暑,體粟汗浹,不以為苦。雖遇大風(fēng)雨,舟未嘗一日不出。摸索床頭金盡,略有懊喪意,及于抵山盤旋,則購石庀
材,猶怪其少。以故兩年以來,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復(fù)病。此開園之癡癖也。
園盡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馀畝,水石半之,室廬與花木半之。為堂者二,為亭者三,為廊者四,為臺與閣者二,為堤者三。其他軒與齋類,而幽敞各極其致;居與庵類,而紆廣不一其形;室與山房類,而高下分標(biāo)其勝。與夫?yàn)闃颍瑸殚?,為徑,為峰,參差點(diǎn)綴,委折波瀾。大抵虛者實(shí)之,實(shí)者虛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險者夷之,夷者險之。如良醫(yī)之治病,攻補(bǔ)互投;如良將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畫,不使一筆不靈;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語不韻。此開園之營構(gòu)也。
園開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春孟,草堂告成,齋與軒亦已就緒。迨于仲夏,經(jīng)營復(fù)始,榭先之,閣繼之,迄山房而役以竣。自此則山之頂趾,鏤刻殆遍。惟是泊舟登岸,一徑未通,意猶不慊也。于是疏鑿之工復(fù)始,于十一月,自冬歷丁丑之春,凡一百馀日。曲池穿牖,飛沼拂幾,綠映朱欄,丹流翠壑,乃可以稱園矣。而予農(nóng)圃之興尚殷,于是終之以豐莊與豳圃,蓋已在孟夏之十有三日矣。若八求樓、溪山草閣、抱甕小憩,則以其暇,偶一為之,不可以時日計。此開園之歲月也。
至于園以外,山川之麗,古稱萬壑千巖;園以內(nèi),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
四時之景,都堪泛月迎風(fēng);三徑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在韻人縱目,云客宅心,予亦不暇縷述之矣。
- 靳,音僅。靳惜,吝惜也。
- 《談苑》:“商汝山中多麝,絕愛其臍。為人逐急,即投巖舉爪,剔裂其香。就縶,猶拱四足,保其臍。”
- 《述異記》:“凡珠有龍珠,龍所吐者;蛇珠,蛇所吐者?!贝搜晕锍倨渌鶎?,至死不舍。
- 袁宏道《徐文長傳》:“徐渭,字文長,為山陰諸生,聲名籍甚?!胸┖趹椔勚椭T幕?!瓡冒茁?,屬文長作表;表上,永陵(世宗)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記,皆出其手?!?/li>
- 《明史·文苑傳》:“及宗憲下獄,渭懼禍,遂發(fā)狂。引巨錐剚耳,深數(shù)寸。又以椎碎腎囊,皆不死。已,又擊殺繼妻,論死系獄,里人張元忭力救得免。”
- 公,指胡公。若,及也。
- 韓愈官刑部侍郎時,憲宗遣使往鳳翔迎佛骨入禁中,愈上表極諫,貶潮州刺史。
- 步趨,《莊子》:“顏淵問于仲尼曰: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乎后矣?!?/li>
- 米家,指米芾。芾字元章,號鹿門居士,又稱海岳外史,宋襄陽人。畫山水人物,自成一家,世稱米派。
- 通人,《論衡》:“博覽古今者為通人?!?/li>
- 丘毛伯,名兆麟,臨川人,萬歷進(jìn)士。
- 蒼狗白衣,杜甫詩:“天上浮云如白衣,須臾忽變?yōu)樯n狗。”
- 彝鼎,鐘鼎之屬,商周兩代以為重器,鑄有銘辭,今謂之鐘鼎文,異于小篆。
- 丘索墳典,古書名?!度龎灐?,三皇之書?!段宓洹?,五帝之書?!栋怂鳌罚素灾f?!毒徘稹?,九州之志。以上言其文之奇古也。
- 千秋,謂不朽之業(yè),《左傳》以立德、立功、立言,謂三不朽,此指立言。
- 狂狷,《論語》:“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jìn)取,狷者有所不為也。”鄉(xiāng)愿,謂鄉(xiāng)人之同流合污,以博謹(jǐn)愿之稱者?!墩撜Z》:“鄉(xiāng)原,德之賊也。”原,同愿。
- 會心,《世說》:“簡文入華林園,顧謂左右曰:會心處不必在遠(yuǎn),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間想也?!?/li>
- 《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背嘧?,始生子也。子生而赤色,故言赤子。見《書》“若保赤子”疏。
- 嬰兒,亦始生子也。
- 皆佛家語。正等正覺,謂洞明真諦,至平等覺悟之一境也。上乘,喻佛法之深,《世親論》:“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別故,則成二藏?!?/li>
- 梏,謂桎梏,刑具,所以拘罪人者。在足曰桎,在手曰梏。
- 棘,凡草木刺人者,江湘之間謂之棘。見《方言》。
- 陳正甫,名所學(xué),號志寰,竟陵人。萬歷進(jìn)士,累官戶部尚書。
- 伯夷,殷孤竹君子,遜天下不受,故曰介。
- 嚴(yán)光,字子陵,東漢馀姚人。少與光武同學(xué),光武即位,變姓名隱身不見,故曰高。
- 董其昌,字玄宰,華亭人。萬歷進(jìn)士,累官南京禮部尚書,卒贈太子太傅,謚文敏。書法初宗米芾,后自成一家。其畫,集宋元諸家之長,行以己意,瀟灑生動,稱明末之冠。
- 文徵明,字徵仲,長洲人。唐寅,字伯虎,吳縣人。沈周,字石田,長洲人。
- 森羅萬象,謂宇宙間存在之各種現(xiàn)象,森然羅列于前也?!斗ň浣?jīng)》:“森羅及萬象,一切之所印。”
- 減灶,謂軍中并灶而炊,以示虛弱也。戰(zhàn)國時齊孫臏將兵入魏地,為十萬灶。明日為五萬灶,又明日為三萬灶。魏將龐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齊軍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過半矣?!蹦藯壠洳杰娂敝鹬?,大敗于馬陵。涓自殺。見《史記》。背水,漢將韓信井陘口之戰(zhàn),背水而陣,大破趙軍,斬陳馀,擒趙歇,諸將皆賀,問:“背水而勝,何也?”信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也?!?/li>
- 跡,謂襲其成法,蹈其故步。反,則不拘拘于形式,而師其心也。
- 傅粉抹墨,謂優(yōu)伶扮演。蔡中郎,漢蔡邕,故事流傳,頗為民間所演唱,故借以為喻,即衣冠優(yōu)孟之意。
- 時文,對于古文而言,謂應(yīng)試之文也。宋呂本中《師友雜志》:“王信民試南省第一。頗收畜時文?!卑矗f稱八股文為時文。
- 程,謂格式。
- 業(yè)舉師,謂學(xué)習(xí)舉業(yè)之師。
- 徐熙,南唐鐘陵人。善畫花木草蟲之類,花果尤佳。宋太宗嘗曰:“花果之妙,吾獨(dú)知有熙。”此泛指當(dāng)時畫家。
- 慧業(yè),《南史》:“得道應(yīng)須慧業(yè)?!豹q言夙慧。
- 黃魯直,名庭堅,宋分寧人。善行草書,自成一家。
- 沒石之羽,漢李廣嘗疑石為虎,引弦射之,其羽沒石。
- 出水之花,謂蓮花。
- 此指王李七子,詳袁宗道《論文上》《論文下》注。
- 贗鼎,《韓非子》:“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贗往?!滨?,酒器,有角。《論語》:“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嘆其形之不似也。即“偽觚”二字之所本。
- 贗書,偽書也。熒,惑也。
- 亶,信也,任也。
- 效顰,指東施效顰事。學(xué)步,昔壽陵余子學(xué)步于邯鄲,未得國能,喪其故步,直匍匐而歸,譏模擬之不當(dāng)也。俱見《莊子》。
- 子云,漢揚(yáng)雄字。雄草《太玄》,人譏其覆醬瓿,雄謂后世必有知者。
然,隱晦貌?!吨杏埂罚骸?img src="https://img.dushu.com/2023/01/04/19582878712609.jpg" alt="" />然而日章?!蓖瞬?,隱蔽也?!兑住罚骸巴瞬赜诿堋!?/li>
- 沖粹夷雅,溫醇平正也。
- 一斑,《晉書》:“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毖云湫∫病?/li>
- 衺,同邪。
- 楊慎,字用修,號升庵,新都人。曾官翰林修撰,充經(jīng)筵講官。記誦之博,著作之富,推明代第一。
- 措大,貧士之稱?!段宕贰罚骸袄洗氪笪鹜谖臆??!薄顿Y暇錄》:“代稱士流為醋大,言其峭醋而冠四民之首。一說,衣冠儼然,望之有不可犯之色,如醋之酸而難飲也,故亦謂之酸子。一說,往有士人,貧居新鄭之郊,以驢負(fù)醋,巡邑而賣,人指其醋馱而號之?!鄙w措大即醋馱之轉(zhuǎn)也。
- 縉紳,亦作搢紳,插笏于帶也。古之仕者垂紳搢笏,故稱官族曰縉紳?!妒酚洝罚骸皳|紳者不道?!?/li>
- 官箴,《左傳》:“昔周辛甲之為太史也,命百官官箴玉闕。”言百官各為箴辭,以戒王之闕失。后世官吏之戒曰官箴,后漢崔瑗有《百官箴》。
- 謝安石蓄妓東山,李太白耽嗜麹糵,故云。
- 粉黛,粉以敷面,黛以畫眉,二者皆婦女之妝飾品,因稱婦女為粉黛。白居易詩:“六宮粉黛無顏色?!?/li>
- 栩栩,喜貌?!肚f子》:“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蝶也。俄而覺,則蘧蘧然周也?!?/li>
- 簪、裙,皆女子所飾服,故即以稱女子。
- 周昉,字仲朗,一字景元,唐京兆人。為宣州長史。善寫人物仕女,時稱神品,名播中外。
- 三鬧,薛田詩:“九苞綰就佳人髻,三斗裝成子弟韉。”自注:“三斗,即鬧裝帶也?!卑?,一本九苞作九包,三斗作三鬧。
- 淬,凈也,見《方言》注。
- 宋歐陽修,晚號六一居士。
- 盎盎,盛貌。《孟子》:“盎于背。”注:“其背盎盎然,盛也?!?/li>
- 標(biāo)格,謂風(fēng)范也。韻致,謂風(fēng)度也。
- 寒沍,嚴(yán)寒凍閉之像?!蹲髠鳌罚骸吧钌礁F谷,固陰沍寒?!?/li>
- 困衡,《孟子》:“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弊ⅲ骸笆聞莞F蹙,以至困于心,衡于慮,然后奮發(fā)而興起也。”
- 淬礪,即磨煉之意,《新論》:“越劍性利,非淬礪而?!币嘁杂魅酥M(jìn)修。
- 《禮》:“玉不琢不成器?!?/li>
- 《孟子》:“人之有德慧術(shù)智者,恒存乎疢疾。獨(dú)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dá)。”可以參證。
- 經(jīng)世,謂經(jīng)綸世務(wù)也,猶今之經(jīng)濟(jì)、政治、社會之學(xué)。出世,謂超出塵世,如道家、釋氏之學(xué)。
- 舉業(yè)文字,謂科舉八股文章。
- 慧眼,佛家語,五眼之一,是聲聞之眼,能見實(shí)相。
- 長孺,丘姓。
- 嘿嘿,同默默。
- 券,契也,信也,引伸為決定之義。
- 擊節(jié),本樂器之綽板,擊之與他樂器或歌曲相應(yīng)和者。故贊美他人之詩文曰擊節(jié)稱賞。
- 義理,清曾國藩以考據(jù)、詞章、義理三者,為中國古文家之例法。此則泛指意義道理而言。
- 潞河,即白河,為北運(yùn)河之上游。
- 間關(guān),艱澀之義,狀道路之難行?!稘h書·王莽傳》:“間關(guān)至漸臺?!?/li>
- 雞鳴山,今在首都特別市,山巔有北極閣。
- 所,不定之辭。一年所,猶言一年許?!妒酚洝罚骸案溉ダ锼鶑?fù)還?!?/li>
- 柔嘉,《詩》:“仲山甫之德,柔嘉維則?!笔瑁骸叭岷投郎疲S可以為法則?!?/li>
- 一家言,自成一家之著作也?!妒酚洝罚骸奥砸允斑z補(bǔ)藝,成一家之言?!?/li>
- 宋玉,屈原弟子?!冻o·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yuǎn)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蓋憫其師之放逐,作《九辯》述其志以悲之。故云“宋玉有悲”。
- 《詩大序》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备卸鷩@云云,本此。
- 宋比玉,名瑴,閩人,見程孟陽《李長蘅檀園近詩序》。
- 鐘梵,梵即佛,鐘梵即佛殿鐘聲。
- 喬木,《孟子》:“所謂故國者,非有喬木之謂也,有大臣之謂也?!?/li>
- 部曲,謂行伍也。
- 瓢粒,謂飲食也。
- 勤王,謂盡力于王室也。
- 膚士,謂膚淺之士。
- 見《詩·豳風(fēng)·東山》。朱公遷曰:“行者遇雨,沾體涂足;室家思念,于此為甚?!?/li>
- 婉孌,少好貌?!对姟罚骸巴褓鈱D兮?!贝搜砸詫こE右曋?。
- 《伯兮》,見《詩·魏風(fēng)》。方玉潤曰:“此詩不特為婦人思夫之詞,且寄遠(yuǎn)作也?!?/li>
- 荷蓧言,《論語》:“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即其取義,蓋謂荷蓧丈人之言也。
- 謂其賦稟之厚。
- 樸,質(zhì)也,器之未雕琢者,渾然之意也。
- 文獻(xiàn),《論語》:“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xiàn)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敝熳ⅲ骸拔模浼?。獻(xiàn),賢者也?!?/li>
- 淞、泖,兩水名,皆源出太湖,流入?yún)卿两?/li>
- 奇躅,猶言奇跡。
- 侗初,張鼐字,詳《作家傳略》。
- 渝,變也。
- 鏤空,猶言鑿空,虛無之事也。
- 向往,《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li>
- 下帷,《漢書》:“董仲舒下帷讀書,弟子以次相授,或不見其面?!?/li>
- 杜甫詩:“何時一尊酒,重與細(xì)論文?!?/li>
- 莫逆,謂同心相契也。《莊子》:“相視而笑,莫逆于心?!?/li>
- 陳獻(xiàn)章,字公甫,明新會人。居白沙,世稱白沙先生。
- 苜蓿盤,《摭言》:薛令之累遷左庶子。時東宮官僚清淡,令之以詩自悼,有云:“朝旭上團(tuán)團(tuán),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标愒熘x知縣送鵝酒羊面詩:“不因同里兼同姓,肯念先生苜蓿盤?”用此事也。后多用以嘲冷官。
- 北門,《詩·邶風(fēng)·北門》,言士不得志也,詩曰:“出自北門,憂心殷殷。終窶且貧,莫知我艱。”又《世說》:殷揚(yáng)州問李弘度:“君能屈志百里否”李答曰:“《北門》之嘆,久已上聞;窮猿奔林,豈暇擇木乎?”遂授剡縣。
- 季女之饑,見《詩·曹風(fēng)》:“薈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孌兮,季女斯饑?!贝司溲匝┗ǔ漯嚩?。
- 昭華琯,《西京雜記》:“秦咸陽宮有玉筦,長二尺三寸,二十六孔,銘曰:昭華之琯?!卑凑讶A,玉筦名,此借為書名。
- 業(yè),釋氏謂惡因曰。案,公家興除成例及獄訟論定者,皆曰案。
- 唾馀,謂唾棄之馀也。
- 拈花微笑,參悟禪理之貌。《傳燈錄》:“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眾,是時眾皆默然,惟迦葉尊者破顏微笑?!?/li>
- 劫,災(zāi)厄也。佛經(jīng)言天地之一成一敗,謂之一劫。
- 洞庭,湖名,在湖南境,長二百里,廣百里。(編注:洞庭,應(yīng)是太湖洞庭,太湖有東、西二山,為太湖島嶼,稱洞庭山。文稱項(xiàng)仲展自嘉禾(嘉興)來,至洞庭,“山水之句”云云,可知決非湖南洞庭,且陳仁錫蘇州人,宦游未至湖南。)
- 大白,酒盞名。《說苑》:“魏文侯與大夫飲酒,使公乘不仁為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li>
- 恂恂,信實(shí)之貌?!墩撜Z》:“孔子于鄉(xiāng)黨,恂恂如也。”
- 編注:唐顯悅,字子安,號枚臣,仙游人。天啟進(jìn)士,曾仕南明隆武朝廷之兵部尚書。后隱居廈門,號云衲子。
- 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選錄秦漢三國以下各朝之詩文,凡六十卷,名曰《文選》。詩文選輯,此為權(quán)輿。
- 昊,天也。靡系,謂無所系著,言其大也。
- 鮮,上聲,稀少也。葩,華也。鮮葩,言菁華之少也。
- 孟堅,班固字。踞壇,謂占踞壇坫也。壇坫,盟會之場,言其稱雄。
- 長卿,司馬相如字。執(zhí)耳,謂執(zhí)牛耳,亦盟主稱雄之意。與上“踞壇”并見《左傳》。
- 南朝宋臨川王劉義慶(按,義真,誤。)撰《世說新語》,分三十八門,起后漢,迄東晉,皆軼事瑣語,至為精妙。
- 樂廣,字彥輔,晉淯陽人。善談?wù)?,每約言析理,以厭人心。衛(wèi)瓘見而奇之,曰:此人之水鏡也,見之若披云霧而睹青天。
- 王衍,字夷甫,晉臨沂人。語見《世說》。
- 文同,字與可,宋梓潼人,善畫竹。筼筜谷,在陜西洋縣西北。其谷多竹,與可筑亭其中。蘇軾《文與可畫竹記》:“與可畫竹,初不自貴重,持縑素請者,足相躡于其門。與可厭之,投諸地,曰:‘余將以為襪?!坝酁樾熘?,與可以書遺余曰:‘近語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襪材當(dāng)萃于子矣。’”
- 解人,謂明理識趣者?!妒勒f》:“謝安年少時,請阮光祿(裕)道《白馬論》,謝不能解阮語,重相諮盡。阮乃嘆曰: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li>
- 邗上,邗江之上也。邗江,古稱邗溝。今江南運(yùn)河,自江都西北,抵淮安三百七十里,即古邗溝水。
- 昭代,猶言明時也。人臣稱頌其本朝,謂之昭代。褚亮詩:“聲華滿昭代?!?/li>
- 《唐詩紀(jì)事》:鄭谷改僧齊己《早梅詩》“數(shù)枝開”作“一枝開”,齊己下拜。人以谷為一字師。
- 《晉書·阮瞻傳》:“司徒王戎問曰:‘圣人貴名教,老莊明自然,其旨同異?’瞻曰:‘將無同?!肿舌盗季茫疵僦?。時人謂之三語掾。”
- 趙飛燕,漢成帝宮人。初學(xué)歌舞,以體輕號曰飛燕。
- 楊太真,唐玄宗妃,體態(tài)豐艷。
- 阿堵,《世說》:“顧長康畫人,或數(shù)年不點(diǎn)目睛。或問之,顧曰:‘四體妍媸,本無關(guān)于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卑窗⒍?,當(dāng)時俗語,猶今言這個。
- 百尺竿頭,喻極高也?!秱鳠翡洝罚骸鞍俪吒皖^須進(jìn)步,十方世界是全身?!?/li>
- 和盤托出,言絲毫無所隱匿也。見《西湖佳話》。
- 編注:華淑,字聞修,號斷園居士,無錫人。著有《惠山名勝志》《吟安草》,輯有《閑情小品》二十八種。
- 此句未詳,疑用《唐摭言》櫻桃宴故事?!短妻浴吩疲骸靶逻M(jìn)士尤重櫻桃宴。乾符四年,劉鄴第二子覃及第,獨(dú)置是宴,大會公卿。時京國櫻桃初出,雖貴達(dá)未過口,而覃山積鋪席,復(fù)和糖酪,人享蠻榼一小盎,亦不啻數(shù)升?!?/li>
- 寒暄,猶寒溫?!段宕贰O晟傳》:“為人口吃,遇人不能道寒暄?!北?,言不相合也?!尔}鐵論》:“冰炭不同器,日月不并明?!?/li>
- 春夢,《侯鯖錄》:“東坡老人在昌化,嘗負(fù)大瓢,行歌田野間。馌婦年七十,云:‘內(nèi)翰昔日富貴,一場春夢?!氯恢?。里中呼為春夢婆?!?/li>
- 墦,音煩,冢也,見《孟子》齊人一妻一妾章。壟,音隴,亦見《孟子》:“必求壟斷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網(wǎng)市利?!贝搜蕴撁晾狻?/li>
- 剝啄,叩門聲。韓愈詩:“剝剝啄啄,有客至門。”
- 帖括,《唐書·選舉志》:“明經(jīng)者但記帖括。”唐制,帖經(jīng)試士。后以應(yīng)試者多,至帖孤章絕言以惑之。應(yīng)試者則取其難者編為歌訣,以便記憶,謂之帖括,謂包括帖經(jīng)之門徑也。舊俗稱科舉應(yīng)試文曰帖括,本此。
- 長齋,謂終年蔬食也。杜甫詩:“蘇晉長齋繡佛前?!?/li>
- 諦,釋典用之,義同真言。禪心釋諦,謂靜心皈依于佛家真言也。
- 《隋書·經(jīng)籍志》分書籍為經(jīng)、史、子、集四部。
- 養(yǎng)生,猶言攝生,今曰衛(wèi)生。嵇康《養(yǎng)生論》曰:“誠能蒸以靈芝,潤以醴泉,無為自得,體妙心玄,庶與羨門比壽,王喬爭年,何為不可養(yǎng)生哉?”
- 元?dú)?,謂人之精氣也?!短茣罚骸傲壬茢z生,嘗曰:吾初無術(shù),不以元?dú)庾粝才??!?/li>
- 漏卮,滲漏之酒器?!痘茨献印罚骸办C水足以溢壺榼,而江河不能實(shí)漏卮?!?/li>
- 浹旬,謂兩旬,即二十日。
- 服氣,道家修養(yǎng)之法?!稌x書》:“恬靜寡欲,清虛服氣。”又:“常服氣,一氣千馀息?!?/li>
,與麹同。
車,載酒之車也。杜甫詩:“汝陽三斗始朝天,道逢
車口流涎?!?/li>
- 津津,人遇佳味則口津出,言談之有味亦如之。《新論》:“道象之妙,非言不津津?!?/li>
- 膏肓,人體中部位,在心膈之間?!蹲髠鳌罚骸凹膊豢蔀橐玻陔林?、膏之下。”今謂疾甚曰病入膏肓,本此。
- 十成,謂已達(dá)滿足之度也。
- 茹,食也?!睹献印罚骸八粗堲苋悴菀??!?/li>
- 霍然,謂散之速也。枚乘文:“霍然病已?!?/li>
- 此言古之笑,一皆由于喜悅;而后世笑不由衷,皆矯情飾偽之具耳。故曰古出于一,后出于二。齒冷,《南史》:“人笑褚公,至今齒冷?!鄙w笑必開口,笑之不已,故齒為之冷也。
- 屠本畯,字田叔,鄞人。自稱憨先生。生平喜讀書,至老尚手一卷。人曰:“老矣,奚自苦?”本畯曰:“吾于書,饑以當(dāng)食,渴以當(dāng)飲,欠伸以當(dāng)枕席,愁寂以當(dāng)鼓吹,未嘗苦也?!?/li>
- 玄黃,謂天地也。《易》:“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
- 蝦蟆,謂量小而貪???,木偶戲也,言為人所牽引而不能自主。
- 馬牛,謂役使于人,如牛馬之供奔走也。魑魅,木石之怪,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喻人世之陰險毒害也。
- 搶攘,紛亂貌。
- 日居月諸,《詩》成句,嘆光陰之逝也。居、諸,皆語助詞。
- 墳起,謂高起不平也。
- 白居易詩:“上窮碧落下黃泉。”碧落,謂天。黃泉,謂地。
- 八極,言八方極遠(yuǎn)之地也?!痘茨献印罚骸鞍死€之外,乃有八極?!?/li>
- 優(yōu)施,春秋晉獻(xiàn)公之優(yōu),名施。通于驪姬,為姬劃廢嫡立庶之策。姬用其言,殺太子,逐二公子。按,施為千古小人之尤,故以與佛圣對稱。
- 未詳。
- 《遁齋閑覽》:泉州郭朏有才學(xué)而輕脫。夜出,為醉人所誣,太守詰問,朏笑曰:“張公吃酒李公醉者,朏是也。”太守令作《張公吃酒李公醉賦》,朏援筆曰:“事有不可測,人當(dāng)防未然。清河文人,方肆杯盤之樂;隴西公子,俄遭酩酊之愆?!笔匦Χ屩!疚牟恢欠癯龃?。
- 《論語》:“子曰:《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li>
- 《本草注》:“龍耳虧聰,故謂之龍?!贝酥嘎敾鄱浴?/li>
- 開美,即《閑居百詠》之著者,惟不詳何人。疑崇禎舉人祝淵,字開美,海寧人。嘗師事劉宗周。杭州失守,投繯卒?!馑既位蛭醇坝选?/li>
- 淵明,陶潛一名淵明,字元亮,晉尋陽人,世稱靖節(jié)先生。觀復(fù),疑即君復(fù)。按,林逋字君復(fù),宋錢塘人。結(jié)廬西湖之孤山。恬淡好古,不趨榮利,二十年足不及城市。卒謚和靖先生。
- 羲皇,謂伏羲也。
- 年,謂豐收之年。
- 萬鐘,言祿之多也。六斛四斗曰鐘?;蛟唬虹姡??!睹献印罚骸叭f鐘于我何加焉!”
- 淵明愛菊,藝于東籬;君復(fù)愛梅,植于孤山。
- 蠡,瓠瓢也?!稘h書》:“以蠡測海。”
- 老饕,言貪也?!蹲髠鳌纷ⅲ骸柏澵斣击?,貪食曰餮?!倍K軾《老饕賦》,則指貪食而言,故今稱貪食者皆曰老饕。
- 烏烏,歌呼聲?!稘h書》:“仰天拊缶而呼烏烏?!?/li>
- 謂東方朔、司馬相如,并漢武辭臣。
- 取與,《孟子》:“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敝^不茍且也。
- 倪瓚,字元鎮(zhèn),元無錫人。有潔癖,工詩,善畫山水,初師董源,晚年一變古法,以天真幽淡為宗。家富,四方名士日至其門。所居有清秘閣,多藏法書、名畫、秘籍。四時卉木,縈繞其外。自號云林居士。至正初,忽散資給親故,扁舟往來震澤、三泖間,張士誠累欲鉤致之,逃漁舟以免。明太祖平吳,瓚已老,黃冠野服,混跡編氓以終,卒年七十四。有《清秘閣集》。
- 吳泰伯,周太王之長子,季歷(即王季)之兄。季歷賢而有圣子昌(即文王),太王欲傳位季歷以及昌,泰伯知之,與仲雍(即虞仲,太王次子)逃之荊蠻,荊蠻立太伯為吳君。太伯卒,無子,仲雍立。
- 吳季札,春秋吳公子,其父欲立之,辭不受,封于延陵,故稱延陵季子。聘于上國,遍交當(dāng)世賢士大夫,春秋之賢者也。按,延陵,今江蘇武進(jìn)縣治。
- 梅福,字子真,漢壽春人。少學(xué)長安,明《尚書》《穀梁春秋》,為郡文學(xué),補(bǔ)南昌尉。后棄官家居。元始中,王莽專政,福一朝棄妻子去,之九江,傳以為仙。其后有見福于會稽者,變姓名為吳市門卒云。
- 梁鴻,字伯鸞,后漢平陵人。家貧,尚節(jié)介,少孤。嘗獨(dú)止,不與人共食,比舍先炊已,呼鴻及熱釜炊,鴻曰:“童子鴻不因人熱者也。”滅灶更炊之。及長,博覽多通,不為章句學(xué)。娶同縣孟氏女,名光,貌丑而賢,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織為業(yè),詠詩書彈琴以自娛。因東出關(guān),過京師,作《五噫》之歌,章帝求之不得。乃易姓名,與妻子居齊魯間。又去,適吳,依大家皋伯通,居廡下,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舉案齊眉。伯通異之,乃舍之于家。及卒,葬要離冢旁。
- 見注〔1〕。
- 張士誠,元泰州人,以操舟運(yùn)鹽為業(yè)。元末起兵,陷泰州、高郵,自稱誠王,國號大周,據(jù)有吳中,又稱吳王。有土二千馀里,帶甲數(shù)十萬。后為明將徐達(dá)、常遇春擒送金陵,自縊死。自起至亡,凡十四年。
- 浼,音每,污也。《孟子》:“爾焉能浼我哉?”
- 董巨,謂董源及釋巨然,宋人,均善山水。
- 陶韋王孟,謂陶潛、韋應(yīng)物、王維、孟浩然。
- 殘煤斷繭,謂零星之墨跡也。
- 孔廡,謂孔廟之兩廡,所以祀先賢者也。
- 珰,指宦官。秦漢中常侍兼用士人,冠皆銀珰左貂。后漢明帝以后,專用閹人,改以金珰右貂。故稱宦官為珰。珰,華飾也。丁卯,熹宗天啟七年。是年,宦官魏忠賢伏誅。先是,神宗萬歷間,無錫顧憲成與高攀龍重修宋楊時東林書院,講學(xué)其中,聲氣甚盛。迨魏忠賢亂政,諸人力與搘拄;惟同類之中,賢奸糅雜,小人伺隙中之,一時黨禍大興,誅斥殆盡,籍其名頒示天下。迨忠賢伏誅,公論始明。故云:“往丁卯前,珰網(wǎng)告密?!?/li>
- 董思翁,名其昌,字玄宰,號思白,松江華亭人。萬歷進(jìn)士。
- 文昌,神名,祀之主科舉祿位。此或言不欲使文字昌明也。
- 天聾地啞,謂人之自然聾啞,不聞不語也。
- 《論語》:“難乎免于今之世矣?!标惥浔敬?。
- 讀禮,《禮記》:“居喪未葬,讀喪禮。既葬,讀祭禮?!惫啪訂蕜t輟業(yè),惟禮書之關(guān)于喪祭者則讀之。故稱居喪曰讀禮。
- 芽甲,謂草木所發(fā)生之子葉也。韓維詩:“即看春風(fēng)撼芽甲?!?/li>
- 法外、味外、韻外,并出佛書。
- 隆,謂穆宗隆慶。萬,謂神宗萬歷。
- 弇州公,謂王世貞,字元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其詩文與李攀龍齊名。攀龍歿后,世貞主文壇者二十馀年,標(biāo)榜復(fù)古,有“詩必盛唐,文必西漢”之論。
- 鞫,疑當(dāng)作訇。訇,音轟,大聲也。韓愈詩:“訇然震動如雷霆?!?/li>
- 趼,音繭,胝也。《莊子》:“百舍重研而不敢息?!?/li>
- 宋楊億與劉筠、錢惟演等唱和之詩,編為一集,名《西昆酬唱集》。其詩大抵以李商隱、溫庭筠為宗。義山,李商隱字。其詩感時傷事,頗得風(fēng)人之旨。
- 宋呂居仁作《江西詩社宗派圖》,宗派之祖曰黃魯直。魯直,黃庭堅字,其詩學(xué)杜甫而自成一體。江右,即江西。
- 楚之袁氏,謂袁宏道兄弟三人。
- 語出《史記》。喻袁氏欲奪弇州之席而主文壇也。
- 謂神鷹之脫臂鞲而上擊九霄也。
- 《論語》:“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敝^啟發(fā)己意也。
- 先覺,謂覺道最早也?!睹献印罚骸坝?,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斯道覺斯民也。”此指先輩而言。
- 晉皇甫謐“耽玩典籍,忘寢與食,時人謂之書淫”。見《晉書》。
- 晉杜預(yù)修經(jīng)籍,作《春秋左傳集解》,嘗對武帝曰:“臣有《左傳》癖?!币姟稌x書》。
- 老子,曾為柱下史,作《道德經(jīng)》五千言。
- 毗耶,地名,亦作毗邪?!毒S摩經(jīng)》:“爾時毗邪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本S摩詰,菩薩名。按,釋迦牟尼在迦耶山之菩提樹下,大有所悟,遂四出說法,凡四十馀年。此云毗耶,即指維摩詰。
- 至人,猶言圣人,謂其德至極之人也?!肚f子》:“至人無己。”劫,災(zāi)厄也。佛經(jīng)言天地之一成一敗,謂之一劫。
- 大祥,親喪祭名。《禮記》:“父母之喪,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薄肚逋ǘY》:“是日,喪主及諸子奉亡者之主入祭于廟,乃撤寢室、靈座等?!惫仕滓喾Q除靈。句謂有如制終而得援琴之樂也。因眉公時正居喪讀禮,故以此為喻。
- 開元,唐玄宗年號。
- 裴旻,善舞劍,與李白歌詩、張旭草書稱三絕。
- 吳道子,字道玄,唐陽翟人。善繪事,稱畫圣。
- 時稱洛陽為東都。
- 纏結(jié),謂結(jié)束衣服也。
- 缞服,喪服也。以麻布被于胸前,三年之喪用之。
- 鞘,刀室也。
- 辟易,退避也?!秶Z》:“員不忍稱疾辟易?!?/li>
- 康樂,謝靈運(yùn)襲封康樂公,故有是稱??禈?,南北朝宋陽夏人,性好山水,肆意遨游,所至輒為題詠,以致其意。
- 玄暉,謝朓字。南北朝南齊陽夏人。文章清麗,善五言詩。嘗為宣城太守,故世稱謝宣城。
,同駭?!读凶印罚骸白恿凶又?img src="https://img.dushu.com/2023/01/04/1958293773242.jpg" alt="" />之?!?/li>
- 首陽二老,謂伯夷、叔齊。殷亡,居首陽山,采薇而食。
- 王謝,六朝王謝,世為望族,猶言富貴之門第也。
- 笠、簣,皆竹制之具,以為冠履之用。
- 衲,僧衣曰衲,謂百衲衣也。苧,麻也。
,細(xì)葛布也。
- 藿,草名,又豆葉也。糲,粗米也?;?,音張,食米也。甘旨,味之美者?!俄n詩外傳》:“鼻欲嗅芬芳,口欲嗜甘旨。”
- 薦,臥席也。莞曰席,稿曰薦。
- 繩樞,以繩系戶樞;甕牖,從甕為窗牖:貧者之居也。爽塏,高燥之地也?!蹲髠鳌罚骸白又校邪瘒虊m,不可以居,請更居爽塏者?!?/li>
- 果報,佛家語。謂種因若善,即報以善果;種因若惡,即報以惡果是也。
- 黃粱,唐沈既濟(jì)《枕中記》略云:廬生于邯鄲逆旅遇道者呂翁,授以枕,曰:枕此,當(dāng)令子榮適如意。時主人正蒸黃粱,生夢入枕中,極人間之富貴。及醒,黃粱尚未熟。怪曰:豈其夢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猶是矣。
- 車旅蟻穴,事本唐李公佐《南柯記》,敘東平淳于棼夢入蟻穴,與《枕中記》大略相似。
- 此本《搜神后記》丁令威事,略云:丁令威學(xué)道于靈虛山,后化鶴歸遼,集華表柱云:“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xì)w。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xué)仙冢累累!”
- 癡人說夢,《冷齋夜話》:僧伽龍朔中游江淮間,其跡甚異。有問之曰:“汝何姓?”答曰:“姓何。”又問曰:“何國人?”答曰:“何國人。”唐李邕作碑,不曉其言,乃書傳曰:“大師姓何,何國人?!贝苏^對癡人說夢耳。
- 鹿鳴宴,科舉時,鄉(xiāng)試揭曉之翌日,宴主考、同考、執(zhí)事各官及鄉(xiāng)貢士,曰鹿鳴宴。唐時宴鄉(xiāng)貢,用少牢,歌《鹿鳴》之章,故有此稱。
- 雕蟲,揚(yáng)子《法言》:“或間:吾子少而好賦。曰:然,童子雕蟲篆刻。俄而曰:壯夫不為也。”后世言作文之事,恒引此語。
- 邯鄲夢斷,即指“黃粱夢”事。
- 舍利,釋迦既卒,弟子阿難等焚其身,有骨子如五色珠,光瑩堅固,名曰舍利子,因造塔以藏之。
- 劫,災(zāi)厄曰劫。佛言天地之一成一敗,謂之一劫。
- 本篇應(yīng)參看張岱《自為墓志銘》。
- 李白,嘗于玄宗時供奉翰林,故稱李供奉。
- 天姥,山名,在浙江新昌縣東五十里。李白有《夢游天姥吟留別》詩一篇。
- 總角,男女未冠笄者之稱,謂總聚其發(fā)而結(jié)束之也。《詩》:“總角
兮?!?/li>
- 蝶庵、蘧榻,俱言夢境?!肚f子》:“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 《寓山注》,書名。注,猶記也。所記凡四十九則,名目雅致,茲備錄之:水明廊、讀易居、呼虹幌、讓鷗池、踏香堤、浮影臺、聽止橋、沁月泉、溪山草閣、茶塢、冷云石、友石榭、太古亭、小斜川、松徑、櫻桃林、選勝亭、虎角庵、袖海、瓶隱、孤峰玉女臺,芙蓉渡、回波嶼、妙賞亭、小巒雉、志歸齋、天瓢、笛亭、酣漱廊、爛柯山房、約室、鐵芝峰、寓山草堂、通霞臺、靜者軒、遠(yuǎn)閣、柳陌、豳圃、抱甕小憩、豐莊、梅坡、海翁梁、試鶯館、歸云寄、即花舍、宛轉(zhuǎn)環(huán)、遠(yuǎn)山堂、四負(fù)堂、八求樓。
- 梅子真,名福,漢壽春人,王莽時棄家仙去。
- 山陰,今浙江紹興,風(fēng)景絕勝?!妒勒f》:王子敬謂山陰道上,應(yīng)接不暇是也。
- 方干,唐新定人。隱會稽之鏡湖,終身不出。
- 賀知章,唐永興人。以曾授秘書監(jiān),自號秘書外監(jiān)。晚節(jié)放誕,號四明狂客。敕賜鏡湖一頃,后終其地。
- 宗乘,謂佛書也。
- 菟裘,本魯邑地名?!蹲髠鳌罚骸笆?fàn)I菟裘,吾將老焉。”后因稱致仕退居之所為菟裘。
- 宂,俗作冗,音戎,上聲,忙也。
- 跬,音奎,上聲?!端抉R法》:“凡人一舉足曰跬,跬三尺也。兩舉足曰步,步六尺也?!庇瞩筒?,謂半步也?!抖Y記》:“故君子跬步而不忌孝也?!?/li>
- 庀,音庇,具也,治也。
- 萬壑千巖,《晉書·顧愷之傳》:“人問以會稽山川之狀,愷之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li>
- 七松五柳,唐鄭薰既老,號所居為隱巖,蒔松于庭,號七松處士。晉陶潛宅邊有五柳樹,因自號五柳先生,即此句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