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哲學(xué)就是學(xué)習(xí)死亡
西塞羅說,探討哲學(xué)不是別的,只是準(zhǔn)備死亡。尤因探討與靜觀可以說是讓我們的靈魂脫離肉體而獨自行動,有點兒像在學(xué)習(xí)與模擬死亡;或者也可以說,人類的一切智慧與推理歸根結(jié)蒂,就是要我們學(xué)習(xí)不怕死亡。
說實在的,理智不是在冷嘲熱諷,就是把目標(biāo)定在我們的滿足上。理智的工作,總的是要人活得好,要我們?nèi)纭妒ソ?jīng)》所說的“終身喜樂行善”。世上人人都是這種看法,盡管表達形式各有不同,快樂是我們的目標(biāo);不是這樣的看法一出籠就被排斥,若有人說什么他的目的是讓我們受苦受難,那誰會去聽呢?
在這方面,哲學(xué)宗派之間的分歧只表現(xiàn)在口頭上?!皠e去聽那些美妙的妖言。”(塞涅卡)
在這么一個神圣的學(xué)科中不應(yīng)該有那么多的頑固與惡言。某人不論扮演什么角色,扮演的總是他自己。他們不論說什么,即使談到美德,瞄準(zhǔn)的最終目標(biāo)也是感官享樂。他們聽到這個詞那么反感,而我偏要在他們耳邊說個不休。如果這個詞意味著最強的歡樂與極度的滿足,那時美德的介入才勝過其他東西的介入。這種感官享樂不論如何縱情胡鬧,粗野強健,也只是更加享樂而已。我們還不如稱為歡樂,更容易接受,更溫和自然,而不是曾用的“精力”一詞。
另一種感官享樂——若也可用這個好名詞的話——較為庸俗,也是應(yīng)該相提并論的,但并不更占優(yōu)勢。我覺得它不像美德那樣不包含放肆與邪念。除了感受更短暫、更流動、毫無新鮮感,它還有它的熬夜、挨餓、辛苦和血與汗;此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情感折磨,然后再有這種沉重的滿足,這無異于一種受罪了。
我們還大錯特錯地認為,這些磨難可以成為溫情的刺激物與調(diào)味品,好像大自然中的萬物相生相克;也不要說當(dāng)我們轉(zhuǎn)向美德時,同樣的障礙與困難會壓倒它,使它變得嚴峻、不可接近;而在美德介入的情況下,會使這種神圣完美的歡樂更高尚、更興奮、更昂揚,要勝過低級的享樂許多。
一個人權(quán)衡他的所失與所得,不知道美德的溫馨與作用,當(dāng)然是不配認識這種歡樂的。有人勸導(dǎo)我們說美德的追求艱辛曲折,美德的享受則是愉快的,這豈不是在對我們說它不會令人快樂嗎?因為哪個人曾有法子獲得過它呢?最成功的人也只是做到向往它,接近它,而沒有獲得過它。
但是那些人錯了,要知道追求我們所認識的任何樂趣,這本身就是樂趣;行動包含的樂趣,存在于我們眼前的美好目標(biāo),因為這是與大部分激情共生共滅的。在美德中閃閃發(fā)光的愉悅福樂,自有千百條渠道小路,引導(dǎo)你進入第一條入口,直至最后一道墻。那時美德的主要好處是對死亡的蔑視,這樣使人的一生過得恬然安逸,讓我們專注于愉悅的享受,不如此,其他一切享樂都會黯然無光。
這說明為什么一切規(guī)則都集中和匯合在這個主題上。雖則那些規(guī)則也一致認為要蔑視痛苦、貧困和其他隸屬于人生的遭遇,這在關(guān)心的程度上不一樣,因為有的遭遇不是必然發(fā)生的(許多人一生中沒有經(jīng)歷過貧困,有的還不曾有過疼痛的病患,如音樂師色諾菲呂斯,他活了一百零六歲,身體一直良好),還可以在萬不得已時輕生把煩惱一了百了。但是死亡本身則是不可避免的。
人人都被推向同一個方向,
我們的命運在缸里轉(zhuǎn)動,
遲早會從里面躍出,
上了船
帶往不歸路。
——賀拉斯
因而,要是死亡使我們害怕,這就成了一個說不完的痛苦話題,而又不能使心情舒解一絲一毫。死亡從哪兒都可以向我們襲擊;我們就會不停地左右窺視,像進了一座疑陣以防不測:“這就像永世懸在坦塔羅斯頭上的巖石。”(西塞羅)
我們的法院經(jīng)常把罪犯送到案發(fā)地點處決,一路上押著他們經(jīng)過漂亮的房子,讓他們揀好吃的吃個痛快,
……西西里島的盛宴
也引不起他的饞涎。
鳥語與琴聲
都不能使他入眠。
——賀拉斯
不妨想一想,他們能夠高興起來嗎?游街的最終意圖昭然若揭,就不會敗壞他們領(lǐng)受這一切恩典的興致?
他打聽道路,他掐算日子,
走了多少還剩下多少,
想到眼前的極刑痛不欲生。
——克洛迪安
我們生涯的終點是死亡,我們必須注視的是這個結(jié)局;假若它使我們害怕,怎么可能走前一步而又不發(fā)愁呢?凡人的藥方是把它置之腦后。只是愚蠢透頂,才會這么懵然無知!真是把馬籠頭套在了驢子尾巴上。
因為他決定了往回走。
——盧克萊修
他經(jīng)常跌入陷阱也就不足為奇了。這讓我們這些人一說到死亡就害怕,大多數(shù)人像聽到魔鬼的名字一樣劃十字。由于遺囑中必然提到這件事,就別指望在醫(yī)生給他們宣讀終審判決以前,他們會動手立遺囑。在痛苦與驚慌之間,他們會以怎樣清晰的判斷力,給你湊合出一份遺囑,只有天知道了。
由于這個詞聽在他們的耳朵里太刺激,這個聲音對他們又像不吉利,羅馬人學(xué)會了用婉轉(zhuǎn)的說法來減弱或沖淡它的含意。不說:他死了,他停止了生命;只說:他活過了。只要是“活”,即使過去式也感到安慰。我們的“故人某某”就是從他們那里借來的。
說到這里,是不是像俗語說的,時間就是金錢?我生于一五三三年二月的最后一天,是按現(xiàn)行的以正月為一年之始的年歷來說的。恰好十五天前剛過了三十九歲,至少還可以活那么久;可是急著去考慮那么遠的事不是發(fā)瘋嗎。但怎么說呢,年輕人與老年人同樣都會拋下生命。剛剛進來的人照樣可以隨即離去。再衰老的人,只要還看到瑪土撒拉走在前面,都相信自己的身子還可以撐上二十年。
再說,你這個可憐的傻瓜,誰給你規(guī)定了壽限啦?你這是根據(jù)醫(yī)生的胡說八道。還不如瞧一瞧事實與經(jīng)驗吧。按照事物的常規(guī),你活到今天已是鴻運高照了。你已超過了常人的壽數(shù)。為了證明這一點,算一算你的朋友中間有多少人在你這個年齡以前已經(jīng)謝世,肯定比達到你的年齡的人要多。再來列一張表,記上一生中名聲顯赫的人,我敢打賭在三十五歲前死的要比在這以后死的多。把耶穌—基督作為人類的楷模,也是十分理智與虔誠的,因為耶穌在三十三歲就結(jié)束了人生。亞歷山大是最偉大的凡人,也是在這歲數(shù)去世的。
死亡又有多少種襲擊方式?
時時刻刻需要提防危險,
人是難以預(yù)料的。
——賀拉斯
且不說發(fā)高燒和胸膜炎病人。誰想到一位布列塔尼公爵會在人群中擠死?我的鄰居克萊芒五世教皇進入里昂也是這樣。你沒看到我們的一位國王在比武游戲中被誤傷喪了命嗎?他的一位祖先竟會被一頭公豬撞死?埃斯庫羅斯眼看一幢房子要坍塌,徒然躲到空地上,有一只蒼鷹飛過空中,從爪子里跌下一塊烏龜殼,把他砸死了。還有人被一顆葡萄核梗死;一位皇帝在梳頭時被梳子劃破頭皮而死;埃米利烏斯·李必達腳絆在門檻上;奧菲迪烏斯進議院時撞上了大門。還有死于女人大腿間的有教士科內(nèi)利烏斯·加呂,羅馬巡邏隊長蒂日利努斯,曼圖亞侯爵吉·德·貢薩格的兒子呂多維可。
更糟糕的例子是柏拉圖派哲學(xué)家斯珀西普斯和我們的一位教皇??蓱z的伯比烏斯法官給訴訟一方八天期限,自己卻突然得病,沒有活到那個時候。凱烏斯·朱利烏斯是醫(yī)生,在給病人上眼藥膏時,死神來給他閉上了眼睛。我還該說一說我自己的弟弟,圣馬丁步兵司令,年二十三歲,早已顯出大膽勇敢,打網(wǎng)球時球擊中他左耳上方,表面看不出挫傷和破裂,他甚至沒有坐下來休息。但是五六小時后,他死于這次球擊引起的中風(fēng)。
這些都是發(fā)生在我們眼前的例子,稀松平常,怎么還能夠不去想到死亡呢?每時每刻不覺得死神在卡我們的脖子呢?
你們或許會對我說,既然不管怎樣總是要來的,大家就不用去操這份心了吧?我同意這個看法;若有什么方法可以躲過死亡的襲擊,即使是藏在一張牛皮底下,我也不是個會退縮回避的人。因為我只要過得自在就夠了;我盡量給自己往最好方面去做,至于榮耀與表率則不在我的考慮之內(nèi)。
我寧可被人看成傻子與呆子,
只要我的古怪令我痛快,叫我開心,
也不去當(dāng)個聰明人憤憤不平。
——賀拉斯
以為這樣就能做到了,這也是妄想。他們來了,他們?nèi)チ耍麄凃T馬,他們跳舞,閉口不談死亡。這一切多么美好。毫不注意,毫不防范,當(dāng)死亡降臨到他們身上,或者他們的妻兒朋友身上,則悲痛欲絕,搶天呼地,憤怒失望!你們幾曾見過如此萎靡、恍惚,混亂!我們必須及早防范。在一個明白人的頭腦里,對待死亡時卻像動物似的混混沌沌,我認為這是要不得的,也會讓我們付出沉重的代價。如果死亡是個可以躲開的敵人,我建議大家不妨拿起膽小鬼的武器。但是既然它是不可避免的,既然退縮求饒和勇敢面對,它都是要把你抓走的,
他對逃跑中的壯漢窮追不舍,
也不放過膽怯的后生
露出的腿彎與背脊。
——賀拉斯
既然沒有鐵甲保護你,
躲在盔甲下也是枉然,
死神會讓他露出后縮的腦袋。
——普羅佩提烏斯
我們必須學(xué)習(xí)挺身而出,面對著它進行斗爭。為了打落它的氣勢,我們必須采取逆常規(guī)而行的辦法。不要把死亡看成是一件意外事,要看成是一件常事,習(xí)慣它,腦子里常常想到它。時時刻刻讓它以各種各樣的面目出現(xiàn)在我們的想象中。馬匹驚跳,瓦片墜落,針輕輕一刺,立即想到:“要是這就是死亡呢?”這時候我們要堅強,要努力。
歡天喜地的時候,總是想到我們的生存狀態(tài),不要縱情而忘乎所以,記得多少回樂極會生悲,死亡會驟然而至。埃及人設(shè)宴,席間在上好菜時,叫人抬上一具干尸,作為對宴客的警告。
照亮你的每一天都當(dāng)作最后一天,
贊美它帶來的恩惠與意外的時間。
——賀拉斯
死亡在哪里等著我們是很不確定的,那就隨時恭候它。事前考慮死亡也是事前考慮自由。誰學(xué)習(xí)了死亡,誰也學(xué)習(xí)了不被奴役。死亡的學(xué)問使我們超越任何束縛與強制。一個人明白了失去生命不是壞事,那么生命對他也就不存在壞事了??蓱z的馬其頓國王當(dāng)了波勒斯·伊米利厄斯的俘虜,差人求他不要把他帶到凱旋儀式上,伊米利厄斯答復(fù)說:“讓他向自己求情吧。”
其實,在一切事情上,天公若不助一臂之力,手段與心計都很難施展。我本性并不憂郁,但愛好空想。從小對什么事都沒像對死亡想得那么多,即使在放蕩的歲月也是這樣。
年少風(fēng)流,青春歡悅。
——卡圖魯斯
在女兒堆里尋歡作樂時,有人以為我站在一旁醋性大發(fā),或者抱著希望拿不定主意,其實我在想著今已不知是誰的那個人,他就在幾天前突然發(fā)高燒一命嗚呼了;當(dāng)他離開這樣一次盛會時,滿腦子是閑情、愛欲和好時光,像我一樣,耳邊也響著同樣的話:
好時光即將消逝,消逝后再不回來。
——盧克萊修
這個想法不會比其他事情更叫我皺眉頭。最初想到這類事不可能沒有感觸。但是日子一久,翻來覆去想多了,無疑也就習(xí)以為常了,否則我會終日提心吊膽;因為從來沒有人會那么舍棄生命,沒有人會那么不計較壽命的長短。直到今天為止,我一直精力充沛,極少生病,健康既沒有使我對生命的期望增大,疾病也沒有使我對生命的期望減少。我覺得自己每分鐘都在逃過一劫。我不停地對自己唱:“另一天會發(fā)生的事,今天也會發(fā)生?!?/p>
說真的,意外與危險并不使我們更靠近死亡。如果我們想到,即使沒有這樁好像威脅著我們的最大事件,還有成千上萬樁其他事件懸在我們頭上,我們就會明白,不論精力充沛還是高燒難退,在海上還是在家里,戰(zhàn)場上還是休息中,死亡離我們都一樣近。“誰都不比誰更脆弱,也不比誰對明天更有把握?!保ㄈǎ?/p>
去世前我有事要做,即使只需一小時就可完成,我也不敢說一定有時間去做完。日前有人翻閱我的記事冊,發(fā)現(xiàn)一份備忘錄,列上我在死后要做的事。我對他實實在在說,那時離家才一里路地,還精神十足,心情愉快,匆匆把這些事記了下來,因為沒把握一定能夠回得到家。我這個人腦子隨時隨地在想東西,隨即把它們記在心里,時刻作好充分準(zhǔn)備;當(dāng)死亡突然降臨,對我也不算是突如其來的新鮮事。
應(yīng)該隨時穿好鞋子,準(zhǔn)備上路,尤其要注意和做到的是這事只與自己有關(guān)。
短短的一生內(nèi)何必計劃成堆?
——賀拉斯
不算上這件事我們已經(jīng)夠忙碌的了。有一個人抱怨死亡,只是因為死亡使他功虧一簣,沒有打完一場漂亮的勝仗;另一個人自思自嘆,沒把女兒出嫁或孩子教育安排好就會撒手人寰;這人舍不得拋下妻子,那人離不開兒子,這都是人生的主要樂趣。
我現(xiàn)在——感謝上帝——處于這樣的狀態(tài)下,可以應(yīng)召離開,對什么事都毫無牽掛,雖然對人生尚有依戀,失去它會感到哀傷。我正在給自己松綁,已跟大家告別了一半,除了對自己以外。沒有人對離開世界作了那么干脆與充分的準(zhǔn)備,那么徹底擺脫一切,如同我正在做的一樣。
可憐啊可憐,他們說,只要一個兇日
會擄走我在世上的全部財富!
——盧克萊修
而建筑師說:
工程未完成,前功盡棄,
墻頭砌到一半,搖搖欲墜。
——維吉爾
凡事不必籌備過于長期的規(guī)劃,至少對于看不到其完成的事也保持熱誠。我們生來是為了行動:
當(dāng)我死,但愿正在工作時。
——奧維德
我愿意大家行動,大家盡量延長生命的功能,死神來時我正在園子里種菜,不在乎它,更不在乎園子還沒種完。我看見過一個人死去,他到了人生關(guān)頭,不停地埋怨命運割斷了他手中的歷史之線,他還只寫到我們的第十五或第十六位國王。
誰也不能說,對財物的留戀
不會在你的殘骸中也存在。
——盧克萊修
應(yīng)該擺脫這些庸俗有害的心態(tài)。正因為如此,墳?zāi)股w在教堂附近,在城市里人來人往最多的地方,據(jù)利庫爾戈斯說,這是讓男女老少不要看到死人而發(fā)毛,不斷看見骸骨、墳?zāi)购退挽`,提醒著我們什么是人的處境:
古代用殺人給宴會助興,
讓武士相互殘殺,
身子跌倒在酒杯上,
鮮血灑滿宴席。
——西流斯·伊塔利庫斯
埃及人在宴會結(jié)束后,給賓客展示一張死神的巨像,舉像的人對著他們大叫:“喝吧,玩吧,死后你就是這個樣?!币蚨乙拆B(yǎng)成了習(xí)慣,不但心里老惦念著死,嘴邊也叨念著死,干什么都沒那么樂意地去打聽人的死亡,他們那時說過些什么,臉上表情怎么樣,神態(tài)如何;讀史書時也最注意這方面的章節(jié)。
我的書里充斥著這些例子,也可看出我對這些材料情有獨鐘。如果我編書,就要出一部集子,評論形形色色的死亡。教人如何死亡,也是在教人如何生活。
狄凱阿科斯編了一部題目類似的書,但內(nèi)容不同,不很實用。
有人跟我說,事實遠遠超出想象,當(dāng)人到了那個地步,劍法再高明也有失手時。讓他們?nèi)フf吧,事前考慮必定大有裨益。再說,臉不變色心不動,從容前赴,難道不算本領(lǐng)嗎?
況且,大自然會伸出援助之手,給我們勇氣。如果是暴卒,我們來不及害怕。若情況相反,我發(fā)覺隨著病情的進展,也自然而然對生命日益蔑視。我發(fā)現(xiàn)身體有病時比身體健康時更易下決心去死。尤其我并不眷戀人生的歡樂,理由是我已開始失去享受的樂趣,對死亡也看得不如以前那么害怕。這使我希望做到離生愈遠,離死愈近,也愈容易實行生與死的交替。
我在許多情況下試驗過愷撒的說法;事物遠看時常比近看顯得大。我發(fā)覺自己健康時要比生病時更怕死亡。當(dāng)我高高興興時,歡樂與力量使我把生與死的狀態(tài)看得明顯地不成比例,成倍夸大煩惱以及它們造成的心理壓力,我真的有病纏身時從來不至于如此。我希望死亡來時也是這樣好心態(tài)。
讓我們看一看日常身受的變化與衰退,也好比是大自然悄悄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衰敗凋零。往日青春年少的活力,在一位老人身上還留下多少?
唉,老人身上還剩下多少生命。
——馬克西米努斯
愷撒有一名衛(wèi)兵,神情憔悴,在街上向他走來,要求他批準(zhǔn)自己去尋死。愷撒看他失魂落魄的樣子,風(fēng)趣地回答:“你居然以為自己在活著。”誰要是猝然消失,我相信我們誰都難以忍受。但是我們被它牽著手,從一條感覺不出的斜坡上,慢慢地一步步滑入這種慘境,再與之相適應(yīng)。所以當(dāng)青春在我們身內(nèi)消逝時,我們不覺得震動。雖然從本質(zhì)與實情來說,青春消逝也是一種死亡,要比郁郁而死,要比壽終正寢更加嚴酷的死亡。尤其從惡活到不活這個跳躍不是很沉重,還比不得從青春歡樂的人生跌入痛苦艱難的境地。
佝僂的身材背不起重擔(dān),心靈也是如此。必須讓心靈開朗飛揚,才能頂住這個死敵的壓力。因為心靈害怕時就永遠不會安寧。一旦心靈安寧了,它就可以自豪地說,焦慮、恐懼、甚至微不足道的煩惱不足以干擾它。這差不多超越了我們?nèi)祟惖奶幘场?/p>
堅如磐石的心動搖不了,
無論是暴君威逼的目光,
亞得里亞海上肆虐的風(fēng)暴,
還是朱庇特的霹靂掌。
——賀拉斯
心靈就成了情欲與貪婪的主宰,匱乏、羞恥、貧困和其他一切厄運的主宰。誰能夠就應(yīng)去獲得這種心靈優(yōu)勢。這才是至高無上的自由,給我們養(yǎng)成浩氣去取笑武力與不公,嘲弄監(jiān)牢與鐵鏈:
我叫你帶上手銬腳鐐,
交給一個惡吏看管,——神會來救我的。
——你是說:我會死的,以死來一了百了?
——賀拉斯
在我們的宗教中,人最可靠的基礎(chǔ)就是蔑視生命。不光是理智的推理要我們這樣去做:有一件東西失去后不可能后悔,我們又為什么害怕失去呢?還因為我們受到那么多死亡方式的威脅,害怕一切方式還不如忍受一種方式而少受些痛苦嗎?
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什么時候來也就不管它了吧?當(dāng)蘇格拉底聽人說:“三十僭主已經(jīng)判了你死刑?!彼卮穑骸白匀环▌t也會輪上他們的?!?/p>
走在擺脫一切苦難的旅程上難過起來,這是何等的愚蠢!
一切事物隨我們誕生而誕生,同樣,一切事物隨我們死亡而死亡。為一百年后我們不會活著的一切哭泣,猶如為一百年前我們不曾活過的一切哭泣,都是一樣傻。死亡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正如我們當(dāng)年哭鬧著到來,正如我們艱難地走進這個生命,正如我們進去時換下了以前的面紗。
凡事僅有一次,也就無所謂痛苦。有什么理由為瞬息的事去擔(dān)那么長久的憂?活得短與活得長在死亡面前都一樣。對于不復(fù)存在的東西,長與短也不存在。亞里士多德說,希帕尼斯河上有些小動物只能活上一天。上午八點鐘死的屬于青春夭折,下午五點鐘死的屬于壽終正寢。把這段時間的幸與不幸斤斤計較,我們中間誰見了不會嘲笑?我們最長與最短的生命,若與永恒相比,或者跟山川、星辰、樹木甚至某些動物相比,也是同樣可笑。
但是大自然逼迫我們走上這條路。它說:你們怎么來到也就怎么走出這個世界。從死到生這條路你們走時不熱情也不害怕,從生到死你們也這樣去走。你們的死亡是宇宙秩序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地球生命中的一剎那,
世人之間傳遞生命,
就像賽跑手交接火炬。
——盧克萊修
事物這樣緊密安排,我能為你作出任何改變嗎?這是你誕生的條件,死亡也是你的一部分;你這是在躲避自己。你享受的人生對生與對死均是有份的。你誕生的第一天引導(dǎo)你走向死,也同樣引導(dǎo)你走向生。
第一時刻提供生命,同時也侵蝕生命。
——塞涅卡
誕生時開始了死亡,根源中包含了終結(jié)。
——馬尼利烏斯
你生活的一切,是從生命那里竊取的;你活著是對生命的侵害。你一生中不斷營造的是死亡。當(dāng)你在生命中,你也是在死亡中。當(dāng)你不再活著時,你的死亡也過去了。
因此,你若更喜歡如此,在活過了以后再死吧??墒窃谏钪心闶莻€垂死的人,垂死的人要比已死的人遭受死亡的沖擊更嚴酷,更強烈,更本質(zhì)。
你若得到過人生的好處,享盡了歡樂,那就心滿意足地走吧。
為何不像酒足飯飽的賓客離開人生宴席?
——盧克萊修
你若不曾歡度人生,它對你沒有用處,失去它又有什么要緊的呢?你留下又做什么用呢?
必然要失去的時間,一事無成的時間,
又何必苦苦去延長呢?
——盧克萊修
生命本身既不好也不壞:按照你給它什么位子才會有好壞之分。你若生活了一天,也就一切都看見了。一天與天天是相同的。沒有其他的光,也沒有其他的暗。這個太陽,這個月亮,這些星星,這樣的排列,跟你的祖先欣賞到的一樣,也將讓你的后代同樣欣賞。
你的祖先看到的不是別的,
你的后代也不會看到其他。
——馬尼利烏斯
再差的話,我的喜劇里每一幕的演員搭配與劇情變化也都在一年內(nèi)輪轉(zhuǎn)一遍。如果你注意到我的四季更替,這四季包含了塵世的童年、青年、壯年和老年。它完成它的工作,沒有其他奧妙,只是周而復(fù)始,永無止境。
我們繞著我們永遠待著的圈子在轉(zhuǎn)。
——盧克萊修一年四季環(huán)繞著自己的足跡轉(zhuǎn)動。
——維吉爾
我決不會故意給你設(shè)計其他的新消遣。
我不能給你有什么創(chuàng)新,
新的游戲同老的游戲一樣。
——盧克萊修
你給別人讓出位子,猶如別人曾給你讓出位子。
平等是公正的主要組成部分。人人逃脫不了的地方你也逃脫不了,這能怨誰嗎?不管你活著還是不活,你不能把你死的時間減少一二。這一切都是徒勞的,你在你害怕的這個狀態(tài)里依然待得這么長,猶如你在喂奶時死去也一樣,
你就是稱心如意活了幾世紀,
死亡還是千秋萬代存在下去。
——盧克萊修
我將妥善安排你,不讓你有任何怨言,
你知道吧,死亡不會讓
另一個你活下來,站在
你的尸體前哭泣。
——盧克萊修
也不讓你留戀你那么難舍的生命,
無人會想起他一己的生命,
我們也不會悼念自身傷心。
——盧克萊修
死比無還不值得害怕,還有什么比無更少的嗎。
在我們看來死亡代表失去,
但已經(jīng)是無,還能失去什么呢。
——盧克萊修
這跟你在生時與死時都無關(guān);生時,因為你還存在;死時,因為你不再存在。
誰都不會在壽數(shù)已盡前去世。你死后留下的時間,正如你生前過去的時間,都不是你的,跟你無關(guān)。
從前天長地久的時間,
對我們已了無影蹤。
——盧克萊修
你的生命不論在何地結(jié)束,總是整個兒留在了那里。生命的價值不在于歲月長短,而在于如何度過。有的人壽命很長,但內(nèi)容很少;當(dāng)你活著的時候要提防這一點。你活得是否有意義,這取決于你的意愿,不是歲數(shù)多少。你不停往那兒走的地方,你可曾想過會走不到嗎?何況條條道路都是有盡頭的。
如果有人相伴可以給你安慰,世界不正是跟你并肩而行嗎?
你的生命結(jié)束,萬物跟隨你死亡。
——盧克萊修
不是一切都隨著你搖晃而搖晃嗎?哪有什么不跟著你一起衰老的呢?成千上萬的人、動物、其他生靈都在你死亡的一刻死亡:
白天接著黑夜,黑夜接著白天,
不會不聽到
葬禮上的哭喪聲
與嬰兒的呱呱聲響成一片。
——盧克萊修
既然身后無路,倒退又有什么用?你見過不少人很樂意死去,借此結(jié)束了莫大的苦難。但是不樂意死去的,你曾經(jīng)見過嗎?有的事你沒親自經(jīng)歷過,也沒通過別人體驗過,就加以譴責(zé),豈不是太天真了嗎?你為什么要抱怨我和命運?我們錯待你了嗎?是你控制我們,還是我們控制你?你雖說年紀還不大,生命已經(jīng)到了盡頭。人小與人大都是一個完整的人。人及其生命都不是以尺子來丈量的。薩圖恩是掌管時間與生命的神,兒子喀戎聽了他介紹不死的條件后,斷然拒絕永生。
“你可以想象對于人來說永生永世不死,實在比我給他規(guī)定的有限人生更難忍受,更艱苦。如果你不會死,你會不停地咒罵我沒給你準(zhǔn)備死亡。我有意在死亡中增添了一些悲情,免得你看到死亡來得方便,過于迫切和隨便地去擁抱它。為了讓你把節(jié)制銘記在心,既不逃避生,也不逃避死——這是我對你的要求——我把生與死調(diào)節(jié)在苦與樂之間。
“你們七賢中的第一人泰勒斯,我教導(dǎo)他說生與死并無區(qū)別;因而,有人問他那么他為什么不去死,他非常聰明地回答:‘因為這并無區(qū)別?!?/p>
“水、土、火以及我們這個球體建筑的其他組件,既構(gòu)成你的生命,也構(gòu)成你的死亡。你為什么擔(dān)心最后一天?它并不比其他的每一天更促成你的死亡。勞累不是最后一步走出來的,只是在最后一步表現(xiàn)出來了。每天都走向死亡,最后一天走到了。”
以上是我們大自然母親的忠告。我經(jīng)常思忖怎么會的,就是戰(zhàn)爭期間,我們在自己和別人身上見到死亡的面目,沒像在家里見到的那么猙獰,無從相比,要不又是一大群醫(yī)生與哭哭啼啼的人。同樣是死,村民與老百姓心里要比其他階層的人泰然得多。
我相信實際上還是我們圍繞死者露出可怕的神情,制造陰沉的氣氛,比死亡本身更加嚇人。生活完全變了樣,老母妻兒號啕大哭,驚慌發(fā)呆的親友前來吊喪,臉色蒼白、兩眼垂淚的一大群仆人四處張羅,不見日光的一個房間里點著蠟燭,床頭圍著醫(yī)生與教士;總之,我們四周驚恐萬狀。在那時候,我們未死的人也被埋葬在土里了。孩子看到自己的小朋友戴了面具會害怕,我們也是這樣。人的面具與事物的面具同樣應(yīng)該摘掉。摘掉以后,我們發(fā)現(xiàn)罩在面具之下的這個死亡,跟不久前一名仆人或丫環(huán)平平靜靜的死亡并無兩樣。
鏟除了這一切繁文縟節(jié),死亡是幸福的!
- 據(jù)希臘神話,他把兒子剁成碎塊祭神,觸怒主神宙斯,罰他永世置于隨時會砸落的巖石下。
- 原先以復(fù)活節(jié)為一年之始。
- 《圣經(jīng)·舊約》中人物,據(jù)說活了九百六十九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