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非攻

中國歷代古文選讀 作者:孫廣才


非攻

《墨子》

今有一人,〔現(xiàn)有一個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偷人家的桃、李〕眾聞則非之,〔眾人知道了都批評他。非,非議〕上為政者得則罰之,〔上,上面的。得,捉住〕此何也?〔這為什么呢〕以虧人自利也。〔因為他損人利己啊。以,因為〕至攘人犬豕雞豚者,〔至,至于。攘,偷盜。豕,豬。豚,小豬〕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甚,超過〕是何故也?〔這是什么原因呢。是,此〕以虧人愈多。〔因為對別人損害更大了〕茍?zhí)澣擞啵?span >〔茍,如〕其不仁茲甚,〔其不道德就更嚴(yán)重。茲,更〕罪益厚。〔罪更重。益,更加。厚,重〕至入人欄廄,〔廄(jiù),馬棚〕取人馬牛者,〔取,掠取〕其不仁義又甚攘人犬豕雞豚,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茍?zhí)澣擞?,其不仁茲甚,罪益厚。至殺不辜人也?span >〔不辜人,無辜百姓〕扡其衣裘,〔奪取被害人的衣裳。扡(tuō),奪〕取戈劍者,〔擄走他的防身器械。戈劍,刀劍〕其不義又甚入人欄廄取人馬牛,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茍?zhí)澣擞?,其不仁茲甚矣,罪益厚。?dāng)此天下之君子,〔當(dāng)此,當(dāng)今〕皆知而非之,〔都知其錯誤并反對它〕謂之不義。〔稱這些行為不道德〕今至大為不義,〔今最大的不義行為。至大,最大〕攻國,〔發(fā)動戰(zhàn)爭,攻占諸侯國家〕則弗知非,〔卻不認(rèn)為是壞事〕從而譽之,〔反而認(rèn)同并且贊譽它。從,聽信,附和〕謂之義。〔稱之為“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這能說知道義與不義的區(qū)別嗎〕

殺一人,謂之不義,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說往,〔如照此類推下去〕殺十人,十重不義,必有十死罪矣;殺百人,百重不義,必有百死罪矣。當(dāng)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全知其惡劣并反對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為不義,攻國,則弗知非,〔弗,不〕從而譽之,謂之義。情不知其不義也,〔抑或確實不知攻國為不義。情,的確〕故書其言以遺后世;〔所以還把稱頌攻國的言論寫成文字來傳給后世。書,寫〕若知其不義也,夫奚說書其不義以遺后世哉?〔又怎么解釋寫不義文章而流傳后世的事呢。夫,發(fā)語詞。奚,何。說,解說〕

今有人于此,〔現(xiàn)有人在這里〕少見黑曰黑,〔曰,說〕多見黑曰白,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白黑之辯矣;〔那必定認(rèn)為此人搞不清白與黑之間的區(qū)別了。辯同“辨”,區(qū)分〕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辯矣。〔那必定認(rèn)為此人是不懂甜和苦之間的區(qū)別了〕今小為非,〔現(xiàn)對一些微小的壞事〕則知而非之;〔都知道其錯誤并反對它〕大為非,〔對十分重大的壞事〕攻國,則不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這能說知道義與不義的區(qū)別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由此可知天下的讀書人。是以,因此〕辯義與不義之亂也。〔對義與不義的區(qū)分是混亂顛倒的〕

作品 作者

墨子(前468?—前400?),名翟,魯國人。戰(zhàn)國初期思想家,墨家學(xué)派的創(chuàng)始人。墨子主張“兼愛”“非攻”“節(jié)用”“尚賢”,其學(xué)說具有進(jìn)步意義?!赌印芬粫悄拥牡茏?、門徒根據(jù)墨子的言論編寫的,記錄了墨家的思想主張。

《非攻》分上、中、下三篇,本文是其上篇。非,非難、斥責(zé)。非攻,即反對戰(zhàn)爭。

品讀

戰(zhàn)國時期,諸侯國侵并不止,戰(zhàn)爭頻繁,人民苦不堪言,墨子極力反對為了爭奪財富和兼并而發(fā)動的侵略戰(zhàn)爭。本文采用對比類推的方法,揭示侵略戰(zhàn)爭的不義和無理,論證嚴(yán)密,邏輯性強,具有非常強的說服力。

妙語警言

“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大為非,攻國,則不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辯義與不義之亂也?!?/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