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二首
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咸陽草。五坊供奉斗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來,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樓前走胡馬,珠翠踏盡香塵埃。何為出戰(zhàn)輒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堯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區(qū)區(qū)紀文字。著碑銘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子儀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禍人心開。夏商有鑒當深戒,簡策汗青今具在。君不見當時張說最多機,雖生已被姚崇賣。
- 浯溪:水名,在今湖南祁陽西南,北入湘江。此處水清石峻,唐詩人元結(jié)在溪畔筑室而居。中興頌:即元結(jié)于唐肅宗上元二年撰寫的《大唐中興頌》。后由唐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書寫碑文,于唐代宗大歷六年刻在浯溪石崖上,成《大唐中興頌碑》。和:和韻。依他人詩詞之原韻作詩相和,叫和韻。張文潛:張耒,字文潛,自號柯山,北宋詩人,“蘇門四學(xué)士”之一。他針對元結(jié)《大唐中興頌碑》所寫的一首古體詩,原題為《讀中興頌碑》,此詩刻碑,碑文由蘇軾門下另一學(xué)士秦觀書寫。
- 五十年功:指唐玄宗在位期間的功業(yè)。玄宗先天元年至天寶十四載在位,實際是四十多年,說五十年,是計其整數(shù)。如電掃:形容五十年功業(yè)轉(zhuǎn)瞬被毀。
- 華清:指唐朝建在今陜西臨潼城南驪山西北麓的一座宮殿。山下有溫泉,唐太宗曾在此建湯泉宮,玄宗時改為華清宮,供其與楊貴妃等游樂避寒。咸陽:秦朝京城,在今陜西西安西北。秦亡,城池被項羽焚毀。此句意謂華清宮猶如當年的咸陽城,轉(zhuǎn)瞬被安史亂軍毀滅成為長滿野草的廢墟。
- “五坊”二句:五坊,唐時專為皇帝飼養(yǎng)珍禽異獸的官署,分雕坊、鷹坊等五坊。斗雞兒,此處指專為皇帝斗雞取樂的少年。此二句意謂唐朝五坊所供養(yǎng)的斗雞少年,因為得寵,享盡酒色之樂,不知自己會變老。
- “胡兵”句:唐天寶十四載起兵反叛的安祿山是奚族人,所率部卒多為少數(shù)民族,故被稱為胡兵。安祿山叛軍曾接連攻下唐之東京洛陽和西京長安,來勢突兀,像是從天而降。
- 逆胡:指唐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一帶)人安祿山。奸雄:奸人的魁首,權(quán)詐欺世的野心家。
- 勤政樓:勤政務(wù)本樓的簡稱。唐玄宗常在此宴飲。
- 珠翠:此處當代指宮中寶物和婦女首飾及其帶香味的化妝品。此句意謂由于唐朝宮殿遭到叛軍兵馬的踐踏,珠翠丟棄在地,塵土為之變香。
- 披靡:形容軍隊潰敗,不能立足。
- “傳置”句:《新唐書·楊貴妃傳》載楊貴妃嗜食南海鮮荔枝,乃置騎傳送數(shù)千里至京師。又東漢和帝時,南海以快馬馳送龍眼荔枝,死者滿路。見《后漢書·和帝紀》。傳置,古代沿途分段置馬的驛站。
- “悔禍”句:天意不再降災(zāi),人心為之歡暢。
- 夏商有鑒:《詩·大雅·蕩》以“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的結(jié)穴之句,告誡厲王。此句隱括《蕩》詩之意,謂夏桀、殷紂滅亡的教訓(xùn),后世應(yīng)當引以為戒。
- 簡策:編連成冊的竹簡。汗青:古代在竹簡上書寫,先用火烘烤竹青,使其出“汗”,取其易書,并可免蟲蛀,謂之“汗青”。簡策、汗青,在此句中當指史書。
- “君不見”二句:張說,唐時洛陽人,累官中書令,封燕國公。多機,謂很有心計。姚崇,唐玄宗時的賢相。
君不見驚人廢興傳天寶,中興碑上今生草。不知負國有奸雄,但說成功尊國老。誰令妃子天上來,虢秦韓國皆天才。苑桑羯鼓玉方響,春風不敢生塵埃。姓名誰復(fù)知安史,健兒猛將安眠死。去天尺五抱甕峰,峰頭鑿出開元字。時移勢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西蜀萬里尚能返,南內(nèi)一閉何時開??蓱z孝德如天大,反使將軍稱好在。嗚呼!奴輩乃不能道輔國用事張后尊,乃能念春薺長安作斤賣。
- 廢興:指玄宗在位時的開元、天寶年間的太平盛世因安史叛亂走向衰敗。天寶: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
- “不知”二句:意謂唐朝廷用為平叛功臣歌功頌德來掩蓋其不能識別和警惕安、史之類奸雄的過失。國老,舊謂卿大夫致仕者,即告老回家的功臣元勛。
- “誰令”二句:妃子,指玄宗所封貴妃楊玉環(huán)。虢秦韓,楊貴妃的三姐被封為虢國夫人,大姐封為韓國夫人,八姐封秦國夫人。天才,指有才貌。此二句意謂楊貴妃像從天而降一樣,楊氏姊妹出入宮廷,勢傾天下,是誰給予她們這樣大的恩寵呢?
- 羯鼓、方響:均為打擊樂器。相傳唐玄宗善擊羯鼓?!遏晒匿洝分^羯鼓以山桑木為之。此句意謂羯鼓鳴、方響奏,好一派歌舞升平的熱鬧景象。
- “春風”句:此句意謂唐玄宗無心國事、極盡享樂之能事,連春風都不敢揚起塵埃。
- “姓名”句:意謂朝廷缺乏必要的洞察力,不能認清安、史之流的真面目。一說“安史之亂”已成陳跡,叛軍頭目的姓名有誰知曉。
- “健兒”句:此承上文之意,謂朝廷上下文恬武嬉,將士不是在戰(zhàn)事中死得其所,而是在驕奢淫逸中終其一生。一說平叛將士安眠地下,不為世人所知。
- 去天尺五:極言山峰之高峻。抱甕峰:即華山甕肚峰。
- “峰頭”句:據(jù)載,唐玄宗想在華山云臺觀抱甕峰上,鑿出“開元”二大字,填以白石,使百余里外都能望見,后納諫而止(見《開天傳信記》)。此句意謂唐玄宗好大喜功,極力宣揚“開元”盛世。
- 時移勢去:指唐肅宗即位,唐玄宗失去皇位,亦失去昔日的權(quán)勢。
- 奸人:指肅宗時專權(quán)的太監(jiān)李輔國之輩。
- “西蜀”句:“安史之亂”時唐玄宗逃往四川(西蜀),叛亂平定后返回長安。
- 南內(nèi):唐都長安有大內(nèi)、西內(nèi)、南內(nèi)。南內(nèi)在大內(nèi)以南,本為李隆基舊邸,開元二年名為興慶宮。開元十六年,玄宗在此聽政。自西蜀返回后曾住原處。因此處臨街,便于對外聯(lián)系。為使玄宗與外界隔絕,李輔國以肅宗旨意為名,強迫玄宗遷往西內(nèi),將南內(nèi)關(guān)閉。此承上句,意謂玄宗被幽禁于深宮。
- “可憐”句:此句用反語譏諷唐肅宗之大不孝。
- 將軍:指唐玄宗的太監(jiān)高力士,其在開元、天寶年間曾任右監(jiān)門衛(wèi)將軍和驃騎大將軍。好在:好否,慰問之詞。此處所隱括的是這樣一段記載:肅宗太監(jiān)李輔國逼迫玄宗遷居時,玄宗扈衛(wèi)只有老弱二三十人,而李之部伍卻兵刃輝日,“上皇(玄宗)驚,幾墜。高力士曰:‘李輔國何得無禮!’叱令下馬……力士因宣上皇誥曰:‘諸將士各好在!’將士皆納刃,再拜,呼萬歲。力士又叱輔國與己共執(zhí)上皇馬鞚,侍衛(wèi)如西內(nèi),居甘露殿……”(《資治通鑒》卷二二一)。次日,李輔國即構(gòu)陷高力士等人,并將其充軍遠惡之地。此句緊承上句,意謂身為一國之君的唐肅宗竟如此不孝,反不及名為將軍實為奴才的高力士,對上皇極盡扈衛(wèi)之責。
- “奴輩”二句:奴輩,指太監(jiān)高力士,其身分等于奴仆。輔國,即李輔國,唐肅宗時的太監(jiān)。張后,即肅宗的皇后張良娣?!盎屎螅◤埡螅櫽鰧7浚c中官李輔國持權(quán)禁中,干預(yù)政事,請謁過當。帝頗不悅,無如之何。”(《舊唐書·肅宗張皇后傳》)此二句意謂,令人嘆息的是奴才高力士,不敢說李輔國、張皇后專權(quán)用事這樣帶有政治色彩的話,只能拿“春薺”說事。
此詩的題目雖云“和詩二首”,實則二者是渾然一體的,講的是一回事。至于對詩旨的理解,以往多有拔高之嫌,比如認為此詩的批判鋒芒是指向權(quán)奸和宋徽宗的腐朽統(tǒng)治。實則李清照寫此詩時,趙佶尚未稱帝,至多是剛剛登基;作者本人也陶醉在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之中,即使已有某些潛在的社會危機,是時只有十六七歲的李清照如何能夠洞察?平心而論,這首詩雖然相當尖銳地指出了唐玄宗失政誤國的深刻教訓(xùn),但還只是一首針對唐朝的詠史詩,其令人驚喜之處,主要在于作者的史識過人和才華出眾。
首先,與張文潛的“原唱”相比,李清照不再重彈“女色亡國”的老調(diào)。對于大唐興廢之由,李詩公正地歸結(jié)為朝政腐敗、奸雄得志。但是作者也沒有忽視“六軍不發(fā)”的導(dǎo)火線是楊家兄妹,從而避開了處處為“貴妃”開脫的另一極端。
其次,詩人認為像堯舜那樣功德大如天的帝王,不必用區(qū)區(qū)文字加以記載,其德澤自在人心?!鞍彩分畞y”本是唐王朝咎由自取,所謂“中興”本不值得歌頌,元結(jié)不但撰文歌頌,還令人以鬼斧神工之技刻在山崖上,那樣做真是淺陋之至。
第三,作者認為平叛的成功,不只是哪一位將帥的雄才大略所致,而主要是因為主帥郭子儀和李光弼之間,不是彼此猜忌,而是勁往一處使。如果像姚崇和張說那樣互相猜疑、暗算,工于心計,自己也難免不落入別人的圈套。第一首詩的最后兩句“君不見當時張說最多機,雖生已被姚崇賣”,這是李清照對《明皇雜錄》這樣一段故事的隱括——姚崇臨終前對兒子說:“張說與我不和,且為人奢侈。作為同僚,我死后他必來相吊,你們就將我平生的珍寶陳列出來,如果他不加顧視,便兇多吉少;如果他盯住這些寶物,就趕緊把這些東西送給他,并請他給我作神道碑文。他作的碑文一送來,你們一面速奏朝廷,一面立即刻石。等到他幾天之后醒悟過來,事已遲了?!币Τ缢篮螅瑥堈f前往吊唁時,果然對姚家所陳之物再三顧視,姚子遂按其父所囑辦理。張說在為姚崇所寫的神道碑文中,對其功德備加稱頌。不幾日,張說果然差人到姚家,以措辭欠周為由,要將碑文取回修改。姚子便陪來人觀看已經(jīng)刻石的碑文,并說此文已上奏朝廷。聽了使者的回話,張說才知道自己又被姚崇算計了。這段故事,既不見于正史,也與史實不符。李詩用此典事,想必是李清照有感于朝臣間的互相傾軋。當時她本人雖然尚未受到黨爭株連,但是她的父親以及她的前輩文友晁補之、張耒等,均曾被作為追隨蘇軾的舊黨吃過苦頭。
第四,不僅作者的“史識”可嘉,其詩藝亦很高,幾無一句不體現(xiàn)出詩人卓越的見解和凝練的筆力。如第二首的最后一句“乃能念春薺長安作斤賣”,乍一看只是一句出自野史的閑話,實際卻包含著很微妙的歷史內(nèi)容。它說的是宦官高力士,玄宗時他權(quán)力很大,四方奏事都要經(jīng)過他的手。肅宗做太子時,曾以兄禮事之。外將內(nèi)相如安祿山、李林甫、楊國忠等,也都曾與他串通一氣?!鞍彩分畞y”時,他扈從玄宗入川,又扈從回到長安,功勞不可謂不大。但隨著玄宗的失勢,他竟被放逐到遙遠的巫州。在那里他看到院落中生長的薺菜,當?shù)厝瞬恢艹?,遂生身世之嘆,口吟道:“兩京作斤賣,五溪無人采。夷夏雖不同,氣味終不改。”(《舊唐書·高力士傳》)等到寶應(yīng)元年遇赦回到長安時,玄宗父子已相繼去世,這個七十九歲的老奴也痛哭而卒。在這里,李清照的藝術(shù)才能,在于她能把皇室內(nèi)部的最高權(quán)力之爭,通過高力士的身世變遷,表現(xiàn)得既含蓄又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