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亂世奸雄

領導干部讀史系列5:魏武帝曹操全傳 作者:李菽材 著


第一節(jié) 天下大亂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漢靈帝死,皇子劉辯即位,何太后臨朝,何進掌握了政權。漢靈帝寵愛的宦官蹇碩為了執(zhí)掌權力,曾謀劃誅殺何進,但卻讓何進僥幸逃脫。因而,何進掌權后,“忿蹇碩圖己,陰規(guī)誅之”,殺了蹇碩。并聽從袁紹建議,打算盡誅宦官。于是,召有“西涼狼王”之稱的董卓進京,協(xié)助剿滅宦官勢力。

宦官們頓時驚恐萬狀,擔心禍事臨頭,他們首先發(fā)難,殺死了何進。為此,袁紹找到借口,盡殺宦官兩千余人。朝廷混亂不堪。

這個時候,董卓也引兵進入洛陽。

漢靈帝有兩個兒子,一個是大將軍何進之妹何皇后所生的劉辯,一個是王貴人所生的劉協(xié)。靈帝曾認為劉辯“輕佻無威儀,不可為人主”(《后漢書·何進列傳》),所以不喜歡他,想把皇位傳給劉協(xié),只是礙于何進的權勢才作罷。

然而劉協(xié)畢竟是龍子龍孫,先天既足,后天又比較聰明,致使董卓對他一見便暗自稱贊,頓生立劉協(xié)為帝的野心:

帝戰(zhàn)栗不能言。

陳留王勒馬向前,叱曰:“來者何人?”

卓曰:“西涼刺史董卓也?!?/p>

陳留王曰:“汝來保駕耶?汝來劫駕耶?”

卓應聲曰:“特來保駕?!?/p>

陳留王曰:“既來保駕,天子在此何不下馬?”

卓大驚,慌忙下馬,拜于道左。陳留王以言撫慰董卓,自初至終,并無失語。卓暗奇之,已生廢立之意。

在董卓看來,年僅9歲的陳留王劉協(xié),姿質(zhì)天成,理當承位。何況少帝劉辯又“暗弱,不可以奉宗廟,為天下主”(《后漢書·董卓列傳》)。因此他力排眾議,一再提出要廢少帝立陳留王:

卓曰:“天子為萬民之主,無威儀不可以奉宗廟社稷。今上懦弱,不若陳留王聰明好學,可承大位。吾欲

董卓

廢帝,立陳留王,諸大臣以為何如?”

他的提議遭到丁原和盧植的反對。但他并不甘心,不久又一次提議,而且比前一次多了幾分殺氣:

卓按劍曰:“今上暗弱,不可以奉宗廟;吾將依伊尹、霍光故事,廢帝為弘農(nóng)王,立陳留王為帝。有不從者斬!”

然而他的提議又遭到了袁紹的反對。

袁紹對董卓說:“汝欲廢嫡立庶,非反而何?”

董卓非常生氣地說:“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劍不利否?”

袁紹也拔劍說:“你劍鋒利,我的劍未嘗不鋒利!”

真的是劍拔弩張。

過了一段時間,董卓又借會見文武大臣之機,第三次提出他的建議:

卓拔劍在手,對眾曰:“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為宣讀?!蹦嗣钊遄x策曰:“陳留王協(xié),圣德偉懋,規(guī)矩肅然;居喪哀戚,言不以邪;休聲美譽,天下所聞:宜承洪業(yè),為萬世統(tǒng)?!?/p>

丁原因反對董卓被斬。獻帝在殺氣騰騰的氛圍中被董卓扶上了皇帝的寶座。

但董卓利用獻帝跋扈執(zhí)權的好日子并沒有持續(xù)多久。他被袁紹等人討伐后,司徒王允用了招連環(huán)美人計,利用呂布殺死董卓,“西涼狼王”死于愛將義子之手。

董卓死后,其部將李傕、郭汜等率軍攻破長安,殺了王允,趕走呂布,將獻帝擄走。隨即李傕、郭汜又相互火并,獻帝落到李傕手中。但因李傕部將楊奉、董承叛離李傕,二人又帶著獻帝逃回到洛陽。

當時群雄割據(jù),都想吞滅對方,獨霸天下。很多軍事勢力,紛紛乘亂起兵。而都城洛陽,皇宮、民宅幾乎焚燒一空,跟著漢獻帝撤退的公卿大臣,只剩幾十人,朝廷的秩序更是蕩然無存,文武官員只好拔除荊棘亂草,靠著斷墻破壁居住。各州郡首領又都有自己的打算,雖然手握重兵,卻沒有人肯來進貢送糧。官員們饑餓難忍,只好安排:凡是官職在尚書令以下的,都要親自到郊外采摘野菜。這樣一來,有很多官員就在斷垣破壁間餓死,有的則在郊外尋食的時候,被亂兵殺死。

朝廷官員的生存尚且如此艱難,普通老百姓更是處于水深火熱之中。

漢樂府詩歌《東門行》,就反映了這時的民間苦難: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他家但愿富貴,賤妾與君共哺糜,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兒口。今非!”“咄!行!吾去為遲!白發(fā)時下難久居!”

統(tǒng)治集團的日趨腐朽,豪強勢力的連年混戰(zhàn),加上各種自然災害也紛至接踵,天下終于大亂了。

中平末年(公元188年至189年),各地的黃巾軍再次悄悄壯大。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青州黃巾軍三十萬人攻入太山郡,太山太守帶軍出戰(zhàn),致使黃巾軍前進受阻,前后犧牲數(shù)千人,被迫退出太山郡。

事后,黃巾軍北渡黃河進入渤??ぃ珜O瓚大顯身手,引軍擊退黃巾軍數(shù)萬余人,令黃巾軍元氣大傷,死者數(shù)萬。

過了不久,這支由農(nóng)民組成的隊伍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休整,又東山再起。于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以百萬之眾攻入兗州。情急之下,兗州牧劉岱決定發(fā)兵阻擊黃巾軍。

這時,濟北國(今山東長清南)相鮑信分析了當時的軍事形勢,向劉岱建議:“黃巾軍氣勢浩大,號稱百萬之眾,百姓都有些害怕,士兵們也沒有了斗志,很難抵敵。我看這幫叛賊人數(shù)眾多,群輩相隨,卻沒有什么糧草輜重,只有靠搶奪劫掠作為軍資來源,我們不如養(yǎng)精蓄銳,堅守陣地,讓他們戰(zhàn)又戰(zhàn)不得,攻又不能攻。這樣一來,其氣勢必然大大削減,人員離散,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再選派精兵強將,攻其要害,一舉殲滅他們?!?/p>

鮑信所說很有些道理,可是輕敵的劉岱不但沒有接受鮑信的建議,還親自領兵出戰(zhàn),結果做了黃巾軍的刀下鬼。

與此同時,曹操正密切關注著局勢的變化,每日加緊操練兵馬,準備謀求進一步的壯大。劉岱一死,曹操就將眼光放到了兗州。

曹操手下的一個謀士陳宮獻計說:“兗州無主,朝廷難以對他們下達政令,實行統(tǒng)治,我愿意去游說各郡,讓你擔任兗州牧,以那個地方作為根據(jù)地,慢慢發(fā)展壯大,這樣一來,必當成就霸業(yè)?!?/p>

曹操當即表示同意。于是派陳宮到兗州對鮑信等人進行游說。說兗州無主,曹操又是命世之才,如果能請他當兗州牧,必定能安定生民。濟北相鮑信本來就看重曹操,聽此一說,心下更加堅定,于是請來曹操擔任兗州牧。

由于漢時全國分十三州刺史部,初為中央派出的監(jiān)督機構,東漢末期刺史(后稱州牧)已是地方上最高的一級軍政長官。雖說曹操擔當?shù)氖莾贾菽烈宦殻彩墙穹俏舯?,他自此成為真正的一方之主?/p>

曹操一擔任兗州牧,立即就帶兵奔赴壽張,阻擊黃巾軍。

開始,曹操率領步騎千余人,邊走邊勘察地形,摸索到黃巾駐地,準備偷襲,結果出師不利,死者數(shù)百,被迫退回。后來,在曹操與黃巾軍的多次爭戰(zhàn)中,鮑信戰(zhàn)死。曹操當上兗州牧,自有鮑信一份功勞,于是引為知己,如今鮑信戰(zhàn)死,曹操心中大慟。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冬十二月,曹操追擊黃巾到濟北。黃巾被迫乞降,曹操收降卒三十余萬,男女百余萬人。事后,曹操又將黃巾軍精銳進行整編,組成了自己的一支作戰(zhàn)隊伍,號稱“青州兵”。

很顯然,在撲滅黃巾軍起義的過程中,曹操表現(xiàn)得異常堅決和果斷。他與袁紹、公孫瓚不同,他勝利之后并沒有對起義部隊進行殘酷的屠殺和鎮(zhèn)壓。當初,袁紹討伐黑山,“圍攻五日,破之,斬毒及其眾萬余級”;“進擊左髭丈八等,皆斬之”;“又擊劉石、青牛角等”,“復斬數(shù)萬級,皆屠其屯壁”。

公孫瓚反擊青、徐黃巾軍于東光(今縣)南面,“斬首三萬余級”;“黃巾奔走清河,瓚因其半濟而攻之,又殺黃巾數(shù)萬,流血丹水”。

相比之下,曹操似乎更為仁慈,目光也更為遠大。他不但沒有對黃巾軍進行大規(guī)模屠殺和殲滅,還將其投降的人眾盡數(shù)挑選,將精銳收編入伍,納為己用,壯大了自己的軍事實力,這就比袁紹、公孫瓚高明多了。

可見,對天下大勢,曹操始終保持著清醒的認識。他知道:天下大亂、地方割據(jù)、軍閥混戰(zhàn)已是不可避免,要在這種局面下立住腳跟,進而擴大地盤、發(fā)展自己、戰(zhàn)勝對手,沒有足夠的兵力作為基礎是不可能的。但兵力哪里來?曹操早已瞄準了起義軍這個龐大的軍事集團。因而,曹操對起義軍實行的是兩手政策,即鎮(zhèn)壓與誘降相結合。

有了青州兵這樣一支精銳部隊作為后盾,曹操的勢力便真正地壯大起來,并已切實奠定了今后發(fā)展的根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