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jié) 古典主義
彼得的改革為古典主義在俄國的興起奠定了社會基礎(chǔ),理性的精神、啟蒙的目的和服務(wù)國家的志向,這樣的文學追求與當時俄國的社會氛圍恰好是吻合的。
文學史意義上的古典主義,最早產(chǎn)生于17世紀的法國,因?qū)⒐畔ED羅馬的文化遺產(chǎn)奉為經(jīng)典而得名。它以哲學上的唯理論為基礎(chǔ),認為世間的一切都包含著內(nèi)在的規(guī)律,文學的目的就是去接近、呼應這些規(guī)律,藝術(shù)和美的原則是永恒不變的。因此,它在政治上擁護君主專制制度,強調(diào)個人及其情感對國家和理性的服從;在藝術(shù)上主張嚴謹?shù)男问胶惋L格,用莊重的體裁表現(xiàn)莊嚴的主題,史詩、悲劇和頌詩等“高級”體裁受到推崇,戲劇中的“三一律”成為必須遵守的法則,作品中的人物也多為一些具有理想色彩和獻身精神的類型化形象。
俄國古典主義無疑是從西歐傳入的,彼得的改革欲使俄國的一切都看齊西方,其中自然也包括文化和文學,法、德等外國語在俄國貴族階層的普及,去除了俄國文化和西歐文化之間的屏障,從彼得時期起不斷派往西歐的俄國留學生,有許多人在歸國之后都開始了文學創(chuàng)作,這都為古典主義文學進入俄國鋪平了道路。俄國古典主義與法國和西歐的古典主義文學基本相似,但是,俄國古典主義的出現(xiàn)畢竟稍晚,此時的西歐已經(jīng)開始了啟蒙運動,可以說,古典主義是和啟蒙思想一起進入俄國的,這就使得俄國的古典主義與西歐的古典主義有了某些差異,其最為突出的兩個特點,就是俄國古典主義詩人創(chuàng)作中較強的諷刺意味和抒情氣質(zhì)。這一時期的俄國詩人不僅采用所謂的“教諭詩歌”、“哲理抒情詩”和“頌詩”等標準的古典主義詩歌形式,同時也訴諸“諷刺詩”、“寓言”等“低級”體裁,因為他們肩負著改變世風、教育大眾的社會使命;弘揚公民精神的“賀拉斯體詩歌”是俄國大多數(shù)古典主義詩人的熱衷,但也有一些詩人如特列季亞科夫斯基等,偏好歌頌生活歡樂的“阿那克瑞翁體”,因為他們還胸懷著抒寫個性、張揚自由的時代義務(wù)。
從18世紀30年代到19世紀20年代,俄國古典主義經(jīng)歷了近一個世紀的發(fā)展過程,涌現(xiàn)出了康捷米爾、赫拉斯科夫、蘇馬羅科夫、特列季亞科夫斯基、羅蒙諾索夫、馮維辛等杰出的詩人和劇作家。
康捷米爾(1708—1744)是摩爾達維亞大貴族的后代,3歲就隨父來到俄國,他雖然自稱為“發(fā)展不久的科學之不成熟的果實”,實際上卻是一個很有修養(yǎng)的人,他精通多國外語,彼得的謀士普羅科波維奇、歷史學家塔季舍夫等都是他的好友,他常年在倫敦、巴黎擔任外交使節(jié),與孟德斯鳩、伏爾泰等西歐文化名流都有交往??到菝谞栐诙韲膶W史上的地位,是由他的9篇諷刺詩所奠定的。康捷米爾說:“我所寫的一切都出自公民的義務(wù),我在抨擊一切危害同胞的東西?!币虼?,虛偽、虛榮、懶惰、貪婪,甚至連貴族的寄生生活、社會的不公正,都成了他抨擊的對象。他的諷刺詩引起了民眾廣泛的關(guān)注,同時也招來了統(tǒng)治階層的不滿。他長期駐外,數(shù)次要求回國都未獲準許,最后客死巴黎,他的經(jīng)歷被后來的文學史家們解釋為一種特殊的流放。
康捷米爾(版畫,作者不詳)
康捷米爾之后,在彼得的女兒伊麗莎白·彼得羅夫娜當政時期的18世紀40—60年代,文壇上最重要的兩位詩人是蘇馬羅科夫和羅蒙諾索夫,這兩位詩人風格不同,蘇馬羅科夫的詩具有古典主義的“明晰和樸實”,羅蒙諾索夫的詩則比較復雜、華麗,但他們的詩都體現(xiàn)出了“對理性語言之教育作用的信仰”。蘇馬羅科夫(1717—1777)出生于大貴族家庭,是俄國貴族中全身心地投入文學和詩歌的第一人,他將文學視為教育貴族階級、提升民族文明水平的重要途徑,試圖運用一切詩歌體裁來影響整個社會。俄國文學史家古科夫斯基曾說,蘇馬羅科夫“說他自己是俄國新文學的創(chuàng)建者,他絕對不是在自吹自擂”。他創(chuàng)辦雜志,介紹西歐文學,同時創(chuàng)作了大量各類體裁的作品。蘇馬羅科夫在當時贏得了大量追隨者,這些團結(jié)在莫斯科大學出版的一份題為《有益的消遣》雜志周圍的年輕詩人,被稱為“蘇馬羅科夫派”,由于這批詩人的頭領(lǐng)是赫拉斯科夫(1733—1807),該派又被稱為“赫拉斯科夫派”,其成員有瓦西里·邁科夫、阿列克賽·爾熱夫斯基、伊波利特·鮑格丹諾維奇等。
羅蒙諾索夫
羅蒙諾索夫(1711—1765)是俄國第一個“百科全書式的人物”,出身貧寒的他,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抵達了那個時代科學和文化的頂峰。他生在俄國白海岸邊一個文盲農(nóng)民家庭,一位識字的鄰居教他識字,激發(fā)起了他的求知欲望,19歲的他步行來到莫斯科,進了那里的斯拉夫—希臘—拉丁學院(即后來的莫斯科神學院),畢業(yè)時由于成績優(yōu)異,被選派到德國馬爾堡大學留學(1736),5年后回國,之后畢生都在俄國科學院工作。羅蒙諾索夫在物理、化學、天文、冶金等方面都有科學建樹,也是俄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學家,他在俄國文學中的地位,則是由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和詩體改革所奠定的。羅蒙諾索夫的詩是典型的古典主義詩歌,受到伊麗莎白女皇恩寵的這位“宮廷第一詩人”,每逢節(jié)日慶典都要獻上一首頌詩,其詩形式華麗,情緒莊嚴,《伊麗莎白女皇登基日頌》是此類詩歌的代表作,由于每年都要寫,題目相同,只好在題末注明“1742、1747”等字樣以示區(qū)別。較之于其詩歌創(chuàng)作,羅蒙諾索夫在俄語詩體方面所做的改革,對于俄國詩歌之后的發(fā)展而言具有更為重大的意義。和世界上大多數(shù)民族的詩歌一樣,俄語詩歌中也存在著格律詩和自由詩這兩大種類的詩歌。俄國古代的口頭詩歌大多是沒有嚴格格律的“自由詩”。大約在17世紀中葉,西梅翁·波洛茨基根據(jù)波蘭詩歌的特點為俄語詩歌制定了以音節(jié)多寡為基礎(chǔ)的“音節(jié)詩律”,并相應的寫出了許多合乎規(guī)范的詩作,為俄語格律詩的發(fā)展奠定了一個基礎(chǔ)。但是,由于俄語不像波蘭語,其單詞上的重音位置是不固定的,因此,從波蘭引進的這一格律似乎不大適應俄語,于是,在1735年,與羅蒙諾索夫同時代的大詩人瓦西里·特列季亞科夫斯基(1703—1769)發(fā)表了《俄語詩歌簡易新作法》一文,建議在俄語中采用注重重音的“重音詩律”,即重音在詩行中的有規(guī)律分布。數(shù)年之后,羅蒙諾索夫在特列季亞科夫斯基理論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完善了俄語詩歌格律,他在《論俄文詩律書》中給出了一種最適合俄語表達習慣的詩體:重音—音節(jié)詩律,即在詩行中給予音節(jié)和重音以同樣的考慮,從而使俄語詩歌格律更加科學、嚴密,同時也豐富了俄語詩歌的表現(xiàn)力。作為一位名垂俄國歷史的人物,當今俄國城市的許多街道都以他的名字命名,根據(jù)他的倡議于1755年創(chuàng)辦的莫斯科大學,也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戲劇是古典主義文學中最重要的體裁之一,而在18世紀下半期的俄國,馮維辛(1744或1745—1792)也許是最為杰出的劇作家。馮維辛有德國血統(tǒng),他的姓氏過去常被寫作“馮·維辛”,直到1917年后才被按照俄國人的習慣寫成“馮維辛”。馮維辛擔任過當時的外交大臣潘寧的秘書,他與潘寧一同寫作的《論國家必需之法律》(1782)一文,提出了限制君權(quán)、倚重貴族的政治思想,這篇被稱為“潘寧政治遺囑”的政論文,雖然長期遭到查禁,卻被視為整個18世紀最重要的政治文獻之一。馮維辛最重要的文學作品,就是《旅長》和《紈绔少年》這兩部喜劇?!堵瞄L》(1769)描寫都市貴族的盲目崇外以及由此引起的種種滑稽場面,很具有朗誦才能的馮維辛,曾在彼得堡的沙龍中朗誦此劇,一年后該劇又被搬上舞臺,劇中的臺詞被人們廣為傳誦。《紈绔少年》(1782)寫外省女地主普羅斯塔科娃想讓突然獲得大筆遺產(chǎn)的養(yǎng)女索菲婭嫁給自己的兒子米特羅凡(“紈绔子弟”就是指他),而索菲婭卻在舅舅的幫助下最終嫁給了她所愛的青年米隆。通過這個愛情故事,馮維辛把啟蒙貴族和保守貴族間的矛盾突出出來,進而展示并抨擊了俄國農(nóng)奴制的現(xiàn)實。馮維辛的戲劇遵從“三一律”等古典主義原則,人物無名無姓,或用“舊信仰”(索菲婭的舅舅斯塔羅杜姆)、“畜生”(普羅斯塔科娃的弟弟斯科季寧)等寓意化的姓氏,表現(xiàn)出了類型化的特征。但是,劇作家所表現(xiàn)出來的針砭現(xiàn)實的態(tài)度,卻為后來的俄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開了先河。馮維辛的喜劇讓人捧腹,他的戲劇語言機智幽默,但是,他的喜劇絕不是為了搞笑,而是在表達他因社會和人的不完善而生出的深刻憂傷。
馮維辛在皇太子的沙龍里朗誦︽旅長︾
杰爾查文(1743—1816)早年因為那部歌頌女皇的《費麗察頌》(1782)而博得葉卡捷琳娜的歡心,曾擔任女皇的秘書。之后,在長達30余年的時間里,他一直被視為俄國詩壇的第一小提琴。他被公認為俄國古典主義文學的代表,但也有學者認為,這位“帶著微笑向帝王談?wù)撜胬怼钡娜~卡捷琳娜時代詩人,其詩歌中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某些新東西,即后來被稱為感傷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詩歌基因,他的詩更具抒情性,形式上也更加自如一些,憂傷、痛苦、孤獨等常常成為他的詩歌主題,他將康捷米爾的諷刺詩傳統(tǒng)和羅蒙諾索夫的頌詩傳統(tǒng)合為一體,同時扮演著宮廷歌手和公民詩人的雙重角色,他的創(chuàng)作,構(gòu)成了18—19世紀之交俄國文學之轉(zhuǎn)折的一個標志。
杰爾查文肖像(勃羅維科夫斯基作,17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