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河的圓月
黃葉滿地落著。小玉的祖母雖然是瞎子,她也確確實實承認道已經(jīng)好久就是秋天了。因為手杖的尖端觸到那地上的黃葉時,就起著她的手杖在初冬的早晨踏破了地面上的結著薄薄的冰片暴裂的聲音似的。
“你爹今天還不回來嗎?”祖母的全白的頭發(fā),就和白銀絲似的在月亮下邊走起路來,微微的顫抖著。
“你爹今天還不回來嗎?”她的手杖格格的打著地面,落葉或瓦礫或沙土都在她的手杖下發(fā)著響或冒著煙。
“你爹,你爹,還不回來嗎?”她沿著小巷子向左邊走。鄰家沒有不說她是瘋子的,所以她一走到誰家的門前,就聽到紙窗里邊咯咯的笑聲,或是問她:“你兒子去練兵去了嗎?”
她說:“是去了啦,不是嗎!就為著那盧溝橋……后來人家又都說不是,說是為著‘三一八’什么還是‘八一三’……”
“你兒子練兵打誰呢?”
假若再接著問她,她就這樣說:
“打誰……打小日本子吧……”
“你看過小日本子嗎?”
“小日本子,可沒見過……反正還不是黃眼珠,卷頭發(fā)……說話滴拉都魯?shù)亍袢瞬幌袢耍瘾F不像獸?!?/p>
“你沒見過,怎么知道是黃眼珠?”
“那還用看,一想就是那么一回事……東洋鬼子,西洋鬼子,一想就都是那么一回事……看見!有眼睛的要看,沒有眼睛也必得用耳聽,看不見,還沒聽人說過……”
“你聽誰說的?”
“聽誰說的!你們這睜著眼睛的人,比我這瞎子還瞎……人家都說,瞎子有耳朵就行……我看你們耳眼皆全的……耳眼皆全……皆全……”
“全不全你怎么知道日本子是卷頭發(fā)……”
“嘎!別瞎說啦!把我的兒子都給擲了去啦……”
汾河邊上的人對于這瘋子起初感到趣味,慢慢的厭倦下來,接著就對她非常冷淡。也許偶爾對她又感到趣味,但那是不常有的。今天這白頭發(fā)的瘋子就空索索的一邊嘴在咕魯咕魯?shù)南袷囚~在池塘里吐著沫似的,一邊向著汾河走去。
小玉的父親是在軍中病死的,這消息傳到小玉家是在他父親離開家還不到一個月的時候。祖母從那個時候,就在夜里開始摸索,嘴里就開始不斷的什么時候想起來,就什么時候說著她的兒子是去練兵練死了。
可是從小玉的母親出嫁的那一天起,她就再不說她的兒子是死了。她忽然說她的兒子是活著,并且說他就快回來了。
“你爹還不回來嗎?你媽眼看著就把你們都丟下啦!”
夜里小玉家就開著門過的夜,祖父那和馬鈴薯一樣的臉孔,好像是浮腫了,突起來的地方突得更高了。
“你爹還不回來嗎?”祖母那夜依著門扇站著,她的手杖就在蟋蟀叫的地方打下去。
祖父提著水桶,到馬棚里去了一次再去一次。那呼呼的喘氣的聲音,就和馬棚里邊的馬差不多了。他說:
“這還像個家嗎?你半夜三更的還不睡覺!”
祖母聽了他這話,帶著手杖就跑到汾河邊上去。那夜她就睡在汾河邊上了。
小玉從媽媽走后,那胖胖的有點發(fā)黑的臉孔,常常出現(xiàn)在那七八家取水的井口邊。尤其是在黃昏的時候,他跟著祖父飲馬的水桶一塊來了。馬在喝水時,水桶里邊發(fā)著響,并且那馬還響著鼻子。而小玉只是靜靜的站者,看著……有的時候他竟站到黃昏以后。假若有人問他。
“小玉怎么還不回去睡覺呢?”
那孩子就用黑黑的小手搔一搔遮在額前的那片頭發(fā),而后反過來手掌向外,把手背壓在臉上,或者壓在眼睛上:
“媽沒有啦!”他說。
直到黃葉滿地飛著的秋天,小玉仍是常常站在井邊;祖母仍是常常嘴里叨叨著,摸索著走向汾河。
汾河永久是那么寂寞,潺潺的流著,中間隔著一片沙灘,橫在高高城墻下。在圓月的夜里,城墻背后襯著深藍色的天空。經(jīng)過河上用柴草架起的浮橋,在沙灘上印著日里經(jīng)行過的戰(zhàn)士們的腳印。天空是遼遠的,高的,不可及的深遠的圓月的背后,在城墻的上方懸著。
小玉的祖母坐在河邊上,曲著她的兩膝,好像又要說到她的兒子。這時她聽到一些狗叫,一些掌聲。她不知道什么是掌聲,她想是一片震耳的蛙鳴。
一個救亡的小團體的話劇在村中開演了。
然而,汾河的邊上仍坐著小玉的祖母,圓月把她畫著深黑色的影子落在地上。
一九三八,八,二十
(該篇首刊于1938年8月26日漢口《大公報》副刊《戰(zhàn)線》第一七七期,署名蕭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