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日記中的梁得所
梁得所(一九〇五年—一九三八年),廣東連縣人,家境貧寒,少年苦學。一九二六年十月,梁得所進入上海良友圖書公司,開始了他短促而才華迸發(fā)的畫報事業(yè)。梁得所第一回見公司老板、《良友》畫報創(chuàng)始人伍聯(lián)德,伍聯(lián)德回去對人說,梁某這人說話也不大聲,好像只會讀書,看不出也能做事。梁得所在良友公司的同事馬國亮也這么形容梁得所——“梁得所并沒有一副使人一見傾倒的儀表。相反,他矮小瘦削,終其一生,體重未超過八十磅。舉止文弱,說話也提不起嗓子?!保ā读加褢浥f:一個畫報與一個時代》)
如果換成一個以貌取人的老板,梁得所恐怕永無出頭之日,更談不上施展他編輯大型畫報的特殊才華。幸虧伍聯(lián)德獨具慧眼,知人善任,決然換掉大名鼎鼎的周瘦鵑,將一副《良友》畫報的重擔——總編輯的重任,完全信任、完全放手地交給了只有二十二歲的梁得所。梁得所不負伍老板厚望,很快就把《良友》畫報改革成順應時代潮流,在國際上也頗有影響力的大畫報,馬國亮對此評價說:“伍聯(lián)德是中國第一個大型綜合性畫報的創(chuàng)始者,梁得所是把畫報內(nèi)容革新,奠定了畫報地位的第一個編輯者。在中國畫報史上,兩人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p>
梁得所在魯迅的日記中出現(xiàn)過七次,具體是:一九二八年的四次——二月二十五日,三月十六日,三月二十一日,四月二十二日;一九二九年的一次——一月八日;一九三四年的兩次——七月四日,七月十四日。這幾則日記牽扯的是兩件事:一九二八年的三則日記是一件事(四月二十二日日記事由不詳),一九三四年的兩則是一件事,而一九二九年一月八日日記的事由亦不詳。此處先把七則日記抄在下面(只抄有關梁得所部分)。
一九二八年二月二十五日——“司徒喬,梁得所來并贈《若草》一本?!?/p>
三月十六日——“晚梁得所來攝影二并贈《良友》一本?!?/p>
三月二十一日——“晚得梁得所信并照片三枚?!?/p>
四月二十二日——“訪梁得所,未遇?!?/p>
一九二九年一月八日——“梁得所來,未見?!?/p>
一九三四年七月四日——“上午得梁得所信并《小說》半月刊?!?/p>
七月十四日——“以字一小幅寄梁得所?!?/p>
因了司徒喬的引見,梁得所第一次訪問魯迅,此時梁已是《良友》畫報的主編,對魯迅的敬仰之情是有的,但是拜訪魯迅,梁得所還是另有一個編輯的職業(yè)目的——求得魯迅的照片登在自己主編的畫報上。第一次去,梁得所沒忘帶上自己的散文集《若草》,送給魯迅——送書是文人接近的最巧妙方式。幾乎可以肯定,在交談中梁得所向魯迅說出了照相的意思,這樣在二十幾天后(三月十六日),才有可能在魯迅日記里有“晚梁得所來攝影二”的話。據(jù)馬國亮回憶,“魯迅素來不輕易讓人刊出他的照片,當梁得所把一本近期《良友》畫報遞給他,并提出自己的要求時,魯迅卻風趣地翻著畫報說‘這里面都是些總司令之流的名人,而我又不是名流哩!’梁得所說服了魯迅,他不談名人問題,他只對魯迅說,許多讀者讀上他的著作,都希望能一見作者的真面目?!保ā读加褢浥f:一家畫報與一個時代》)照片到底是拍了(拍了四張),并登在第二十五期《良友》畫報(登了一張),確如馬國亮說的那樣,“成為最能表現(xiàn)魯迅的神采和生活環(huán)境的,富有代表性的留影之一”。梁得所能夠到魯迅的住室拍照,并能夠發(fā)表出來,是很難得的機遇,同樣的要求,魯迅對李應發(fā)這樣說的——“至于將照相印在刊物上,自省未免太僭?!保ㄒ痪哦四晡逶滤娜罩吕罱鸢l(fā))
四月二十二日,也就是照片刊出的當月,魯迅“訪梁得所,未遇。”這里沒說為什么訪梁,只有把當天的日記看全了,才知道魯迅的訪梁——不是專訪而是順訪。四月二十二日日記全文“二十二日星期。晴。上午汪靜之來,未見。午后同三弟往商務印書館分館。訪梁得所,未遇。在小店買英譯J.Bojer小說一本,泉五角,即贈方仁?!?/p>
這之后的第二年的一月八日,梁得所再次出現(xiàn)在魯迅日記里。“八日晴。上午寄石民信。收未名社所寄《影》兩本,《未名》兩期。收楊維銓信并詩稿。下午托廣平往北新寄小峰信。梁得所來,未見?!爆F(xiàn)在,我們無法得知梁得所這次是為什么事去看魯迅,單憑這短短的幾個字不足以拼接出想象中的歷史,對于魯迅這根本沒什么,可對只活了三十三歲的梁得所,每多一條資料也是珍貴的。
正當梁得所事業(yè)一帆風順之時,一九三三年八月,他卻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決定——離開良友,另謀前途。梁得所自第十三期正式接編《良友》畫報,到第七十九期,歷經(jīng)六年六十六期。梁得所為什么辭職而去?原因諸多,馬國亮又假設又嘆息:“假設當時他(梁得所)不僅是個雇員,而且是個股東,并且成為決策的董事之一,他可能不會離去。良友失去了梁得所,梁得所失去了良友,雙方都是損失。我今天甚至認為,如果當時梁得所沒有離開良友,并且成為公司的當權(quán)人物之一,那么1938年良友一度解體的情況可能不會出現(xiàn),他本人接下來不致成為悲劇人物?!?/p>
梁得所離開良友,但并沒有離開最能展現(xiàn)他才干的畫報行業(yè),他與好友黃式匡共同創(chuàng)辦了大眾出版社(有資料說,張學良將軍曾贊助梁得所一萬銀圓),并很快推出令良友驚恐的“回馬槍”:厲害的《大眾畫報》。為了應對,《良友》畫報采取緊急措施,將月刊改為半月刊,以便先發(fā)制人。上海灘當時的大畫報已不下幾十家,良友何懼之有,卻單單害怕梁得所的《大眾畫報》。還是最了解內(nèi)幕、最知梁得所才智的馬國亮道出了真相——“特別是《大眾畫報》,它的取材與編排完全可以和創(chuàng)刊多年,并由他(梁得所)主編多年的《良友》畫報爭短長。它的出現(xiàn),不同于別的畫報,可以說是《良友》畫報最足注意的勁敵?!背恕洞蟊姰媹蟆?,梁得所還辦了四種刊物,其中《小說》半月刊最是令人炫目,開本、封面、插圖、版式,無一不風騷獨領,梁得所把畫報的諸多元素移用到文學刊物上,是開創(chuàng)性的,他的編輯才能和膽量長久被忽略、被低估?!缎≌f》半月刊的出現(xiàn)又迫使良友公司采取對應措施——“調(diào)用鄭伯奇創(chuàng)辦《新小說》(1935年2月),顯然是為了擠垮梁得所的《小說》半月刊?!保ǜ痫w《都市漩渦中的多重文化身份與路向——1930年代鄭伯奇在上?!罚?。梁得所這次辦刊物,還是想借助魯迅的聲望,《大眾畫報》沒能拍攝到魯迅的照片(馬國亮說,“梁得所辭退了《良友》的職務,自辦出版《大眾畫報》,也曾向魯迅提出同樣的要求(照相)。同是梁得所,這次卻沒獲得魯迅的答應。”),《小說》半月刊卻求來了魯迅的墨寶。上面說的就是一九三四年七月那兩則魯迅日記的背景。
《小說》半月刊扉頁是榮耀之頁,魯迅給梁得所的題字。
黃苗子繪制《小說》半月刊封面畫,想象力和技法均超一流。
黃苗子筆下的周氏兄弟,魯迅畫得比周作人傳神,要是眼睛再描大一點就好了。
《小說》半月刊于一九三四年五月創(chuàng)刊,前兩期是月刊(刊名“小說月刊”),第三期起改半月刊(刊名改“小說半月刊”),所以一九三四年七月四日魯迅日記——“上午得梁得所信并《小說》半月刊。”——應該是七月一日剛剛出版的第三期《小說》半月刊。第三期的扉頁題字是郁達夫的詩稿《臨安道上書所見》,里頁有黃苗子的“作家漫像”(連載),第一個漫像就是魯迅,這些內(nèi)容魯迅該是看到的。梁得所的信肯定是向魯迅求字了,求沒求照相呢?有可能求了,因為第三期開始每期的扉頁是名家題字(有郁達夫,老舍,傅東華,柳亞子,劭洵美,豐子愷,顧頡剛等),封二是作家照相(有林語堂,章克標,孫福熙,施蟄存,葉靈鳳,穆時英等)。歷史是允許想象的,前提是你的想象要有硬的依據(jù)。
接到梁得所信后十天的七月十四日,魯迅——“以字一小幅寄梁得所?!边@幅字是一首絕句:“明眸越女罷晨裝,荇水荷風是歸鄉(xiāng)。唱盡新詞歡不見,旱云如火撲晴江。”刊于《小說》半月刊第五期(一九三四年八月一日)扉頁,另有“贈人魯迅”字并鈐“魯迅”白文印一枚。本詩原是魯迅書贈日本友人森本清八的,是兩首,寫贈梁得所的只是其一。一九三三年七月二十一日魯迅日記——“二十一日曇。午后為森本清八君寫詩一幅云:‘泰女端容弄玉箏,梁塵踴躍夜風輕。須臾響急冰弦絕,獨見奔星勁有聲。’又一幅云:‘明眸越女罷晨裝,荇水荷風是歸鄉(xiāng)。唱盡新詞歡不見,旱云如火撲晴江?!忠环涱檺鹬?。下午雨?!?/p>
據(jù)馬國亮講,詩稿的原件由黃苗子保存(黃當時是此刊的編輯),抗戰(zhàn)中丟失,因此,刊于《小說》半月刊的魯迅詩的手跡,成了唯一的文本而格外珍貴起來。讀到過倪墨炎文章《應尊重和珍惜魯迅手稿的原貌》,倪文非常不滿意四九后的編輯們對魯迅手稿的作假行徑,作假手法有剪貼、變異、改刪,魯迅寫給梁得所的這幅字,即被刪去了“贈人”兩字,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各種版本的《魯迅詩稿》都是缺“贈人”的,把一幅背負文壇細節(jié)的詩稿弄得很平淡——既不尊重歷史、不尊重魯迅,也不尊重梁得所。刪改者忽略了,《小說》半月刊還是有人保存著,可以為歷史作點小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