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莊公戒飭守臣
《左傳》隱公十一年
【題解】
在《左傳》中,反復(fù)倡導(dǎo)行事要合乎禮義,所以往往用禮義來評判是非,褒貶美刺。這篇文章記的是鄭莊公聯(lián)合齊僖公、魯隱公一起討伐許國,攻下許國后,諸侯互相推讓,不肯接受許國國土事。鄭莊公推己及人,保留許國的祭祀,不矜功,不貪婪,使許國口服心服,既維護(hù)了周天子的威嚴(yán),懲罰了不肯臣服的許國,又給予改過的機(jī)會,并能衡量自己的德行、力量處事,合符禮義的標(biāo)準(zhǔn),所以得到了贊揚(yáng)。文章首段寫鄭軍攻城事,著墨不多,但將激烈的戰(zhàn)斗渲染得十分傳神。鄭莊公對百里的一段話是本文中心,寫得懇切委婉,推心置腹,毫無跋扈之氣,成功地刻畫了人物的心理。
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1〕。庚辰〔2〕,傅于許〔3〕。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4〕,子都自下射之〔5〕,顛。瑕叔盈又以蝥弧登〔6〕,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鄭師畢登。壬午〔7〕,遂入許。許莊公奔衛(wèi)。
【注釋】
〔1〕公:魯隱公?!↓R侯:齊僖公?!∴嵅亨嵡f公。按:《左傳》于諸侯排名,本國國君列前,以后按盟主,次依爵位,所以這次戰(zhàn)爭雖然是鄭國發(fā)起,但列名最后。 許:姜姓國。地在今河南許昌一帶。
〔2〕庚辰:七月一日。
〔3〕傅:迫近。
〔4〕蝥(máo 矛)?。浩烀?/p>
〔5〕子都:鄭大夫公孫閼,字子都。在隊伍出發(fā)前,潁考叔曾與公孫閼為爭車而斗,所以公孫閼忌恨,射死潁考叔。
〔6〕瑕叔盈:鄭大夫。
〔7〕壬午:七月三日。
【譯文】
秋七月,魯隱公會合齊僖公、鄭莊公攻打許國。七月一日,迫近許國都城。潁考叔拿過鄭莊公的大旗蝥弧搶先登上城,子都從城下用箭射他,他從城上掉了下來。瑕叔盈又拿起蝥弧旗登上城,向四面揮動,大叫說:“國君登上城了!”鄭國的軍隊全部登上城。七月三日,于是攻入許都。許莊公逃往衛(wèi)國。
齊侯以許讓公,公曰:“君謂許不共〔1〕,故從君討之。許既伏其罪矣,雖君有命,寡人弗敢與聞?!蹦伺c鄭人。
【注釋】
〔1〕不共:不恭順,指沒有盡到諸侯對周天子的義務(wù)。
【譯文】
齊僖公把許國讓給魯隱公。隱公說:“君王認(rèn)為許國不恭順,所以我們跟從君王討伐它。許國既然已經(jīng)伏罪,雖然君王有令,但寡人不敢領(lǐng)受。”于是把許國給了鄭國人。
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許東偏〔1〕,曰:“天禍許國,鬼神實不逞于許君〔2〕,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億〔3〕,其敢以許自為功乎?寡人有弟〔4〕,不能和協(xié),而使糊其口于四方〔5〕,其況能久有許乎?吾子其奉許叔以撫柔此民也〔6〕,吾將使獲也佐吾子〔7〕。若寡人得沒于地〔8〕,天其以禮悔禍于許,無寧茲許公復(fù)奉其社稷〔9〕。唯我鄭國之有請謁焉〔10〕,如舊昏媾〔11〕,其能降以相從也〔12〕。無滋他族實偪處此〔13〕,以與我鄭國爭此土也。吾子孫其覆亡之不暇,而況能禋祀許乎〔14〕?寡人之使吾子處此,不唯許國之為,亦聊以固吾圉也〔15〕?!?/p>
【注釋】
〔1〕許叔:許莊公的弟弟,后即位為穆公。
〔2〕不逞:不滿意。
〔3〕父兄:父老兄弟。指同姓臣子?!」矁|:相安無事。
〔4〕弟:指共叔段。
〔5〕糊其口:靠薄粥維持生活。形容生計艱難,勉強(qiáng)度日?!∷姆剑捍酥竾?。
〔6〕吾子:二人談話時對對方的敬稱。后文同此。 撫柔:安撫。
〔7〕獲:公孫獲,鄭大夫。
〔8〕得沒于地:得以善終,埋葬入地。
〔9〕無:發(fā)語詞,無義?!帲簩幙?。
〔10〕請謁:請求。
〔11〕昏媾:婚姻,姻親。
〔12〕降:降格,屈己。
〔13〕滋:使之蔓延滋長?!∷澹褐竸e的國家。 實:定居?!浚和氨啤保冉?。
〔14〕禋(yīn 因)祀:祭祀。禋為祭天神之禮,把犧牲、玉帛放在柴上,點燃柴,借上升的煙氣以告神。禋祀許,即替許國主持祭祀,就是占有許國之意。
〔15〕圉:邊境。
【譯文】
鄭莊公讓許國的大夫百里扶持許叔,居住在許都的東邊,對他說:“上天降禍給許國,鬼神確實對許君不滿意,所以借寡人的手懲罰他。只是寡人連一兩個父老兄弟尚且不能相安無事,怎么敢把討伐許國當(dāng)作自己的功勞呢?寡人有個弟弟,不能和睦相處,使他在外邦奔走謀生,怎么有可能長久地占有許國呢?您要侍奉許叔安撫好此地的百姓,我將派公孫獲來幫助你。如果寡人能得到善終入土,上天或許會依禮撤消降給許國的災(zāi)禍,寧可讓許公重新主持他的國家。那時候如果我們鄭國對他有所請求,可能他會像對待老姻親一樣,降格同意的吧。請不要讓別的國家滋蔓擴(kuò)張到這里,迫近這里居住,來和我們鄭國爭奪這塊土地。我的子孫挽救自己的危亡還來不及,又怎么能代替你們許國主持祭祀呢?寡人之所以讓您住在這里,不單是為了許國,也聊且以此來鞏固我國的邊境。”
乃使公孫獲處許西偏,曰:“凡而器用財賄〔1〕,無置于許。我死,乃亟去之〔2〕。吾先君新邑于此〔3〕,王室而既卑矣〔4〕。周之子孫日失其序〔5〕。夫許,大岳之胤也〔6〕。天而既厭周德矣,吾其能與許爭乎?”
【注釋】
〔1〕而:你?!∝斮V:財物。
〔2〕亟:急,趕快。
〔3〕先君:指鄭武公。 新邑:新建都城。鄭原在陜西,武公東遷至新鄭。
〔4〕卑:衰微。
〔5〕序:同“緒”,前人的功業(yè)。
〔6〕大岳:太岳,上古官名,掌四岳祭祀,是四方諸侯的領(lǐng)袖?!∝罚汉蟠?/p>
【譯文】
鄭莊公于是派公孫獲居許都的西邊,對他說:“凡是你的用具財物,都不要放在許國。我死后,你就趕快離開這里。我的先君在這兒新建都城不久,而周王室已經(jīng)衰微了。周王朝的子孫也一天天丟失了祖先的功業(yè)。許國是太岳的后代,上天既然已經(jīng)認(rèn)為周德不足而厭棄它,我怎能與許國相爭呢?”
君子謂:“鄭莊公于是乎有禮。禮,經(jīng)國家〔1〕,定社稷,序民人〔2〕,利后嗣者也。許無刑而伐之〔3〕,服而舍之〔4〕,度德而處之,量力而行之,相時而動〔5〕,無累后人,可謂知禮矣?!?/p>
【注釋】
〔1〕經(jīng):治理。
〔2〕序:用作動詞,謂使人民有次序等級,不致混亂。
〔3〕無刑:不守法度。
〔4〕服:服罪。
〔5〕相(xiàng 向):相度,觀察。
【譯文】
君子說:“鄭莊公在這件事上做的是合乎禮的。禮,是用來治理國家,安定社稷,使人民有次序,使后代獲得利益的東西。許國不守法度就去攻打它,它服罪就饒恕它,衡量德行而處置,估察力量而行事,看準(zhǔn)了時機(jī)而動作,不給后代添麻煩,可以說是懂得禮了?!?/p>
(李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