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孩子的故事
馬克·吐溫(美)
作家檔案
馬克·吐溫(1835—1910),美國幽默大師、小說家、作家,19世紀后期美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出生于美國密蘇里州佛羅里達鄉(xiāng)村的一個貧窮律師家庭。母親瑪格麗特在他4歲時死去,11歲時父親又去世,從此他開始了獨立的謀生生活。先在印刷所做學徒,當送報員和排字工,后在密西西比河上當水手和舵手。1907年獲得牛津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10年4月21日去世,享年75歲。
馬克·吐溫是美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用純粹的美國口語進行寫作的作家,被福克納稱為“美國文學之父”,被豪威爾斯譽為“美國文學的林肯”。他是美國鄉(xiāng)土文學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最突出的特點是幽默和諷刺,他以清新幽默的文筆、毫無雕琢痕跡的樸素語言開創(chuàng)了美國小說口語化的先河,在現(xiàn)實主義小說語言風格方面為美國文學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貢獻。代表作有《百萬英鎊》《王子與貧兒》《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等。
教科書告訴我們,聽話的孩子是好孩子,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是壞孩子;好孩子會一生順利,而壞孩子最終會受到懲罰??墒牵F(xiàn)實世界真的如此嗎?
這是一個名叫吉姆的壞孩子的故事。如果你翻開你的主日學校課本,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好像每個壞孩子都叫吉姆。雖說這樣,可這個孩子他真的叫吉姆。
這個吉姆不像課本里的吉姆那樣,有個生病的母親。照課本里說的,這位生病的母親一定信仰耶穌還患著肺病,要不是因為太愛自己的兒子,怕自己一離開兒子就會受委屈的話,那她寧肯現(xiàn)在就躺進棺材里。這樣的母親都會教兒子說“現(xiàn)在我要睡覺了”,或者類似的話;都會用溫柔的聲音唱凄切婉轉(zhuǎn)的催眠曲,把孩子哄睡后給他們一個晚安吻,自己跪在床邊獨自流淚。這個名叫吉姆的孩子可真不一樣,他的母親既沒生病也不憂傷,不但不虛弱反而很強壯。她不信仰耶穌,也不疼愛吉姆,還經(jīng)常說,就算吉姆脖子斷了,跟她也沒什么關(guān)系。她想讓吉姆睡覺的時候就打他屁股,不但從來不給他晚安吻,而且出門的時候還會給他耳光。
這個吉姆有一天瞞著母親拿了廚房的鑰匙,跑進廚房偷果醬吃,然后在果醬瓶子里裝上瀝青騙母親。吉姆做這件事的時候一點都不害怕,也沒有捫心自問:“怎么能不聽媽媽的話呢?這么做對嗎?偷吃母親果醬的壞孩子會有什么下場呢?”吉姆沒有不安自責、跪地祈禱,發(fā)誓以后再也不會這樣了,這才松了口氣站起來,去對母親坦白,請求原諒;然后母親淚流不止,又開心又寬慰地原諒了他,并為他祈福。啊,這都是課本上的故事,可我們的吉姆完全不同。吉姆吃完果醬,還舔著嘴唇野氣十足地說,真好;他在果醬瓶里裝滿瀝青,想,等老太婆回來“一定火冒三丈,氣得舌頭打結(jié)”,他邊想邊哈哈笑起來,還笑著說,真好。結(jié)果母親真的發(fā)現(xiàn)了,他死不承認,一頓打挨下來,最后淚流不止的居然是吉姆??傊?,這個吉姆和課本上的吉姆們一點兒都不一樣,他能把壞事做成奇事。
這個吉姆也偷蘋果,他爬上農(nóng)場主亞肯的蘋果樹,但是不像課本里說的那樣,樹枝折斷,他從樹上摔下來,摔斷了胳膊,還讓農(nóng)場主家的大狗咬了一口,躺在床上好幾個禮拜,關(guān)在家里面壁思過。沒有,全都沒有。這個吉姆趴在樹上摘夠了蘋果,然后好端端地下了樹;那條大狗,他早就想到方法對付了,狗一過來他就扔磚頭,不偏不倚,剛好砸中。你說怪不怪?那些文縐縐的書,封面裝飾著大理石紋理,書里寫男人穿燕尾服和短腿馬褲、戴響鈴禮帽,女人腋窩夾著沒有裙環(huán)的衣裳,可吉姆遇到的事,它們從來沒寫過。把主日學校的課本從頭翻到尾,都找不到像吉姆這樣的情況。
吉姆還偷老師的鉛筆刀,偷了怕受罰,把刀子藏進喬治·威爾遜的帽子,不讓老師發(fā)現(xiàn)。在村子里,喬治是個公認的好孩子,他行為正派、品質(zhì)優(yōu)秀,母親是位可憐的寡婦。喬治向來聽母親的話,從不撒謊,學習勤奮,而且對主日學校的一切深信不疑。但是,這把小刀居然從他的帽子里掉出來,這讓喬治羞愧極了,他垂頭喪氣地站在那里,肩膀發(fā)抖,覺得真的是自己的錯。老師傷透了心,以為真是他偷的,正舉起軟鞭想懲罰他的時候,一個純屬虛構(gòu)的人物出現(xiàn)了。這是位白頭發(fā)的地方治安官,他斬釘截鐵地說:“別打他,這是位品行端正的孩子,真正的小偷是發(fā)抖的那個!中午休息的時候,我剛好走過校門,他沒看見我,我可看見他了。”喬治沒有無辜受罰,高貴的治安官指出了真正的小偷,師生們的感激之情無以言表。接著,治安官開始在學校里布道,稱贊喬治是個好孩子,還把他帶回去跟自己一塊住,讓他幫自己整理家務(wù)、打掃辦公室、生火劈柴、跑跑腿,還教他學法律,每月給他四角錢酬勞,剩余時間自己支配。啊,這是書上寫的,可我們的吉姆卻從來碰不上這樣的事。沒有什么該死的治安官橫插一杠,好孩子喬治被狠狠打了一頓,吉姆高興壞了,一整天都歡天喜地的。要知道,吉姆從來都討厭這種好孩子,他說,“最看不上這種婆婆媽媽的人了”——沒禮貌的壞孩子從來都這么說話。
可是,吉姆身上發(fā)生過最神奇的一件事,卻是他周日不去做禮拜,跑去劃船,居然沒被淹死。還有一個周日,他溜出去釣魚,雖然驟雨突降,打雷閃電狂風大作,可是雷電居然沒劈他。嘿,你去主日學校找找看,把所有的書從頭到尾翻一遍,就算翻到明年圣誕節(jié),你也翻不出這種事啊??隙ú粫?,絕對不會,而且恰恰相反,書里說,每一個禮拜日跑出去劃船的壞孩子都被淹死了,每一個禮拜日釣魚又碰巧趕上下大雨的壞孩子都被雷劈了。只要有壞孩子禮拜天去坐船,這艘船準翻;只要有壞孩子在耶穌遇難的日子跑出去釣魚,他準會遇上暴風雨。但是,這些事吉姆為什么總能躲過去呢?我也糊涂了。
一定有一道咒語保護著吉姆,一定是,不然為什么所有的災難都躲著他?他去動物園的時候,還曾經(jīng)把一卷煙葉塞給大象,可大象也沒有像書里說的那樣,一甩鼻子敲爛了他的腦袋。他把食柜翻了個底朝天,卻從來沒發(fā)生過錯把硝酸當薄荷飲料喝下去的事。耶穌遇難日,他偷拿父親的槍,跑出去打獵,也沒見有哪根手指被崩掉。他一生氣,揮拳打了妹妹的太陽穴,也沒見妹妹頭疼了一個夏天,夏天過完就撐不住了,彌留之際還說了一些體貼原諒、讓他心碎的話。沒有,都沒有,她居然若無其事,自己就好了。最后,吉姆離開了家,浪跡天涯。等他回來的時候,家鄉(xiāng)已經(jīng)一片凄清,而他無依無靠,親人全都安睡在教堂里了,童年那幢爬滿藤蔓的房子也倒塌了。喔,這也沒有,吉姆喝得爛醉如泥,像個流浪漢一樣,還沒來到家門口,就被警察召喚走了。
吉姆到了年齡就結(jié)婚了,生兒育女,有了自己的家。忽然,他在一個晚上提起斧頭,把一家人的腦袋全敲碎了。吉姆想出各種辦法,坑蒙拐騙發(fā)了財。他一天比一天心狠手辣,仗勢欺人,可即使這樣,人們還是敬重他,選他做了議員。
快看吶,這個壞吉姆可不像主日學校課本中的那些壞吉姆,他們哪有他這么好的運氣,有咒語袒護,胡作非為還能平步青云,事事順心。
精要評點
好孩子規(guī)矩聽話,一路好運連連;壞孩子搗鬼使壞,最終遭到懲罰??僧斠槐菊?jīng)的道德教科書遭遇水深火熱的現(xiàn)實“江湖”時,還能這么氣定神閑地正襟危坐嗎?如果你從沒懷疑過自己聽過的故事,如果你還在現(xiàn)實中按圖索驥,如果你仍沉浸在“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獄”的人間童話里做美夢,那就請來看看馬克·吐溫筆下這個壞孩子的故事吧。也許從這里你會看到什么叫教條的虛偽、道德的傾覆、人生的荒唐、現(xiàn)實的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