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修養(yǎng)篇

東坡志林 作者:[宋] 蘇軾 著;韓中華 注


修養(yǎng)篇

養(yǎng)生說

已饑方食,未飽先止(1)。散步逍遙,務令腹空。當腹空時,即便入室,不拘晝夜(2),坐臥自便,惟在攝身(3),使如木偶。常自念言:“今我此身,若少動搖,如毛發(fā)許,便墮地獄。如商君法(4),如孫武令(5),事在必行,有犯無恕?!庇钟梅鹫Z及老聃語(6),視鼻端白(7),數(shù)出入息(8),綿綿若存,用之不勤。數(shù)至數(shù)百,此心寂然,此身兀然,與虛空等,不煩禁制(9),自然不動。數(shù)至數(shù)千,或不能數(shù),則有一法,其名曰“隨”:與息俱出,復與俱入,或覺此息,從毛竅中,八萬四千,云蒸霧散,無始以來(10),諸病自除,諸障漸滅(11),自然明悟。譬如盲人,忽然有眼,此時何用求人指路?是故老人言盡于此。

注釋

(1)未飽先止:還沒吃飽時,就停下來。不能吃得太飽。

(2)不拘:不拘泥,不限制。

(3)攝身:收斂身子。

(4)商君:商鞅,戰(zhàn)國時期政治家,衛(wèi)國人。公孫氏,名鞅,也稱衛(wèi)鞅。

(5)孫武:春秋末年軍事家,字長卿,齊國人。

(6)老聃:相傳即老子。老子,春秋時期思想家,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人。

(7)視鼻端白:看著自己的鼻子尖。

(8)數(shù)出入息:數(shù)著自己呼吸的次數(shù)。

(9)不煩禁制:不用控制自己。

(10)無始:佛家語。指一切世間,若眾生,若法,皆無有始。

(11)障:障礙、煩惱。

譯文

已經(jīng)餓了才吃東西,但要有節(jié)制,不能吃得太飽。飯后要自由自在地散步,令腹中的食物消化。當腹中的食物消化后肚子有些空時,就可回到房里做靜功,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也不管是用坐式還是用臥式,各人自便,只要收斂身子,像木頭人一樣絲毫不動就可以了。心中要常常默念:“今我此身,若少動搖,如毛發(fā)許,便墮地獄。如商君法,如孫武令,事在必行,有犯無恕。”按照佛家所說的法門和老子所講的語言結合起來做,看著自己的鼻尖,數(shù)著自己呼吸的次數(shù),意念微弱綿綿保留,若有若無數(shù)算氣息,唯順其自然,不要過分用心操勞。數(shù)到幾百次之后,心里寂然如虛空,身體兀然如山石,不用刻意控制,身心就自然安然不動了。數(shù)到幾千次之后,或者無力再數(shù)下去時,就另有一個方法應付,其名字叫“隨”:當呼氣時心也隨之同出,當吸入時心也隨之同入,有時候感覺氣息好似云霧蒸發(fā)散發(fā)到全身無數(shù)毛孔中。做到這種地步,長久以來的種種病痛和障礙都得以漸漸消除,心里也自然明白而開始覺悟了,就好像盲人忽然眼睛能看見了一樣,用不著再讓別人指路了。因此我的談話到此終結。

評析

蘇東坡可以說是養(yǎng)生大家,他對養(yǎng)生的研究頗深,寫有《問養(yǎng)生》《養(yǎng)生偈》《續(xù)養(yǎng)生說》《論修養(yǎng)寄子由》《養(yǎng)生說》《書養(yǎng)生后論》等二十余篇關于養(yǎng)生的文章,并且還親身實踐養(yǎng)生理論。蘇東坡在此文中提到的“已饑方食,未飽先止。散步逍遙,務令腹空”等,確實是養(yǎng)生的要訣。

論雨井水

時雨降,多置器廣庭中(1),所得甘滑不可名(2),以潑茶煮藥(3),皆美而有益,正爾食之不輟,可以長生。其次井泉甘冷者,皆良藥也?!肚芬跃哦?,《坤》之六二為《坎》,故天一為水。吾聞之道士,人能服井花水(4),其熱與石硫黃、鐘乳等(5)(6),非其人而服之,亦能發(fā)背腦為疽(7),蓋嘗觀之。又分、至日取井水(8)(9),儲之有方,后七日輒生物如云母狀(10),道士謂“水中金”,可養(yǎng)煉為丹,此固常見之者。此至淺近,世獨不能為,況所謂玄者乎?

注釋

(1)置器:放置器皿。

(2)甘滑不可名:甘甜、滑膩難以說清。

(3)潑茶:泡茶。

(4)井花水:清晨初汲的井水。也作“井華水”。

(5)石硫黃:一種礦物質,與鐘乳皆可入藥。

(6)鐘乳:鐘乳石,溶洞中自洞頂下垂的一種碳酸鈣沉淀物。

(7)疽:毒瘡。

(8)分:春分和秋分。

(9)至:夏至和冬至。

(10)云母:一種礦石。古人認為這種礦石是云的根,故名。

譯文

應時的雨水下降,在庭院中多放置貯水器具,所得雨水甘甜潤滑無法形容,如用來泡茶煮藥,皆美味可口而有益,像這樣長久飲用,可以長生。其次是井泉之水如果甘甜寒冷,也可以作為良藥?!肚坟砸跃哦愁A示陽氣將施,即將出自化育,《坤》卦之六二以變動能成《坎》卦,萬物自太極天一皆源于水。我聽道士說,人服井花水,所受熱毒與石硫黃、鐘乳毒性相同,身體無法承受的人喝了,也會在背部或腦部生出毒瘡,他大約是見過的。又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日子,取來井水,用較合理的方法儲藏,七日后就會生出菌類物體如云母狀,道士把它稱為“水中金”,可培植冶煉為丹藥,這肯定是常見的東西。如此淺近的做法,世間人卻做不來,何況深奧玄妙的東西呢!

評析

用雨水煮茶,或許宋朝的雨水不像今天的雨水含有大量的塵土煙灰,或者是酸雨,但就今天看來,也是絕對不行的。首先,雨滴的形成要借助于一定的凝結核,而這些凝結核就是大氣里的塵埃顆粒,帶著怎樣的細菌,又有什么樣的病菌都說不清。而蘇東坡把這些雨水美曰“甘滑”,并且說經(jīng)常喝會長生,實在過譽。把井水稱為“甘冷”,并認為它有一定的藥效,這是合理的,但絕不可以算作良藥。在近代西方醫(yī)學里,曾經(jīng)有以礦物質水治病的傳統(tǒng),但是功效往往不像想象中那樣神奇,所以井水或是泉水醫(yī)人治病更多的不過是人們所傳的一種流言,不足信。

論修養(yǎng)帖寄子由(1)

任性逍遙,隨緣放曠(2),但盡凡心,別無勝解(3)。以我觀之,凡心盡處,勝解卓然(4)。但此勝解不屬有無,不通言語(5),故祖師教人到此便住。如眼翳盡(6),眼自有明,醫(yī)師只有除翳藥,何曾有求明藥?明若可求,即還是翳。固不可于翳中求明,即不可言翳外無明。而世之昧者,便將頹然無知認作佛地,若如此是佛,貓兒狗兒得飽熟睡,腹搖鼻息,與土木同,當恁么時,可謂無一毫思念,豈謂貓狗已入佛地?故凡學者,觀妄除愛,自麤及細,念念不忘,會作一日,得無所住。弟所教我者,是如此否?因見二偈警策(7),孔君不覺聳然,更以聞之。書至此,墻外有悍婦與夫相毆,詈聲飛灰火(8),如豬嘶狗嗥。因念他一點圓明(9),正在豬嘶狗嗥里面,譬如江河鑒物之性,長在飛砂走石之中。尋常靜中推求,常患不見,今日鬧里忽捉得些子(10)。元豐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注釋

(1)子由:蘇東坡弟蘇轍,北宋文學家,字子由,與蘇洵、蘇東坡合稱“三蘇”,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2)曠:心境開闊,曠達。

(3)勝解:極好的解釋。

(4)卓然:卓越。

(5)不通言語:不使用語言。

(6)翳:眼睛上長的膜。

(7)偈:佛經(jīng)中的唱詞。

(8)詈:謾罵。

(9)圓明:圓滿明覺,是見性成佛的途徑。

(10)些子:一點;一些。

譯文

盡其天性徜徉自適,隨機敞開懷抱,只須去盡俗世利欲之念,并沒有其他優(yōu)論妙解。據(jù)我觀察,俗世利欲心念消失之處,妙悟立即清晰明了。唯此妙法有即無、無即有,不需要用語言來表達,因此祖師教人到此便停。例如眼睛的障礙消除,眼睛自會看到光明,醫(yī)師只有治療視力損壞、除去阻礙之藥,何嘗有求取眼睛明亮之藥?光明之藥如果可以求取,即心靈仍然受遮蔽??隙ú豢稍谑苷诒沃星笕」饷?,就不可說遮蔽之外無光明。世上愚昧的人,將疲憊昏睡認作入佛之境,如果這就是佛,那么貓狗吃飽熟睡,腹部隨呼吸一起一伏,與土偶、木像并無區(qū)別,當此之時,可說沒有一絲毫的知覺,難道說貓狗已經(jīng)進入禪定境地?因此凡是學者,想觀察妄執(zhí)除去愛欲,自粗略至精細都念念不忘,那么即使辛苦一天,仍然會毫無收獲。弟弟教我的,是否就是如此?因見兩條佛偈和精警策語,毛孔不覺隨之聳起,特意告訴你這時我的感受。寫到這里,墻外傳來潑辣婦人與其丈夫斗毆的聲音,他們的叫罵聲暴烈如煙灰星火,又如豬嘶狗吠。因念這當中有一點兒本心自性存在于豬嘶狗吠里面,就像江河照物之性,永遠是在飛沙走石之中出現(xiàn)。這種感受在閑常靜寂之中去推度尋求,常常遺憾找不到,今日在吵鬧聲中忽然能捕捉到一點兒。元豐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評析

禪修之心得和境界,古人常說得虛無縹緲,令俗人聽了摸不著頭腦。蘇東坡與弟蘇轍討論,是從具體生活中感悟,可謂深入淺出。蘇東坡學識極其淵博,儒、道、釋無所不通,這篇論述佛學修養(yǎng)的文章,雖然寫得有些戲謔,但確實是悟到了佛家真諦。

導引語(1)

導引家云:“心不離田,手不離宅(2)?!贝苏Z極有理。又云:“真人之心(3),如珠在淵(4),眾人之心,如泡在水(5)。”此善譬喻者。

注釋

(1)導引:古代的一種養(yǎng)生術。主要以呼吸俯仰、屈伸手足,使血氣流通,促進身體健康。也作“道引”。

(2)心不離田,手不離宅:修身養(yǎng)性的要訣。田:丹田。

(3)真人:道家稱“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

(4)如珠在淵:像珍珠藏在深深的潭水中。

(5)如泡在水:像氣泡在水里一樣。

譯文

養(yǎng)生術說:“心守丹田,手常摩面?!边@句話說得很有道理。還說:“真人的心,像珍珠藏在深深的潭水中,而大多數(shù)人的心,像氣泡在水里一樣。”這是一個非常美妙的比喻。

評析

所謂導引家,大概指的是氣功師之類的人。中國人對精、氣、神的研究可謂是抽象又深入,以至于我們自己也說不清這其中的奧妙,也難怪西方人會把氣功當作一種玄之又玄的神仙之術了。即使是這樣,養(yǎng)氣和調理的實際功用還是客觀存在的,蘇東坡在這一小記中記錄的導引語就是其中一個很好的成果?!靶牟浑x田,手不離宅”,表面意思就是心守丹田,手常摩面。當然,這里所謂心,一定指的是心智或是腦部的活動。但這只不過是語言層面的意思,在實際的操作演練之中,能夠做到心守丹田是很難的,因為人的大腦是最容易受到干擾而產(chǎn)生各種情緒的器官,而情緒會影響大腦發(fā)出的指令。蘇東坡稱精、氣、神為三寶,視丹田為貯藏精、氣、神的所在,因此很重視丹田的意義,把它看作“性命之根本”。

錄趙貧子語

趙貧子謂人曰:“子神不全(1)?!逼淙瞬环唬骸拔崃庞讶f乘(2),螻蟻三軍(3),糠秕富貴而晝夜生死(4)(5),何謂神不全乎?”貧子笑曰:“是血氣所扶(6),名義所激,非神之功也?!泵魅諉柶淙嗽唬骸白痈改冈诤酰俊痹唬骸巴鼍靡?。”“嘗夢見乎?”曰:“多矣?!薄皦糁兄渫龊??抑以為存也(7)?”曰:“皆有之?!必氉釉唬骸案改钢嫱觯淮嬜h而知者也。晝日問子,則不思而對;夜夢見之,則以亡為存。死生之于夢覺有間矣(8),物之眩子而難知者(9),甚于父母之存亡。子自以神全而不學,可憂也哉!”予嘗與聞其語,故錄之。

注釋

(1)神不全:神氣不完整。

(2)僚友萬乘:以皇帝為同僚好友。以此比喻自己地位高。萬乘:指皇帝。

(3)螻蟻:螻蛄和螞蟻。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無足輕重的人物。

(4)糠秕:米糠和癟谷。比喻微末無用的人和物。

(5)晝夜生死:把生死看得如同白天黑夜的更替。

(6)扶:支撐。

(7)抑:還是,或者。

(8)間:距離。

(9)眩:眼花,看不清楚。引申為迷惑、迷亂。

譯文

趙貧子對人說:“你的神氣不完整。”那人不服氣地說:“我把萬乘之君當作同僚朋友,把三軍之眾當作螻蟻,視財富如糠秕,把生死當作晝夜轉換般平常,怎能說我神氣不全呢?”貧子笑著說道:“這是靠血氣扶持罷了,是借助于名義激發(fā)的,并非神氣的功勞?!钡诙熠w貧子又問他:“你父母在世嗎?”答道:“去世多年了。”“曾夢見他們嗎?”“夢見很多次呢?!薄皦粢姇r,知道他們去世了嗎,還是認為他們仍然健在呢?”答道:“兩種情況都有?!必氉诱f:“父母是存是亡,無須思考就知道了。白天問你,不必考慮就可回答;夜間發(fā)夢見到他們,卻以為亡故的還在世。死生問題在夢與醒之間認知尚且有距離,則事物令你心迷目眩而無法理解的,比起確認父母健在與否更不易掌握。你自以為神氣完整而不去學習,很是令人憂心啊!”我曾經(jīng)在座聽見了他們的討論,所以記下了他們說的話。

評析

本文中的趙貧子頗似懷疑論者,但也是有道之人。父母故去的人在睡夢中經(jīng)常會忘記父母已經(jīng)去世了。他從這出發(fā)引出“死生之于夢覺有間矣,物之眩子而難知者,甚于父母之存亡”。這種觀點拋出后讓人啞口無言。人們經(jīng)常會對眼前的事物視若無睹,但倘若有人問起又回答不出。因此,人們應該多多學習并培養(yǎng)探索精神。

養(yǎng)生難在去欲(1)

昨日太守楊君采、通判張公規(guī)邀余出游安國寺(2),坐中論調氣養(yǎng)生之事。余云:“皆不足道,難在去欲。”張云:“蘇子卿嚙雪啖氈(3)(4)(5),蹈背出血,無一語少屈(6),可謂了生死之際矣(7),然不免為胡婦生子,窮居海上(8),而況洞房綺疏之下乎(9)?乃知此事不易消除?!北娍徒源笮?。余愛其語有理,故為記之。

注釋

(1)去欲:拋棄欲念。

(2)安國寺:位于黃州(今屬湖北黃岡)城南。

(3)蘇子卿:蘇武,西漢杜陵(今陜西西安)人,字子卿。

(4)嚙:咬。

(5)啖:吃。

(6)無一語少屈:沒有說一句稍微屈服的話。

(7)了:通達。

(8)海上:即北海,今貝加爾湖一帶。

(9)綺疏:雕刻著花紋的裝飾品。綺:有花紋或圖案的絲織品。疏:雕刻。

譯文

昨天,太守楊君采、通判張公規(guī)邀請我一起去安國寺游玩,在座談中談論到有關養(yǎng)生的事。我說:“別的都不足一提,最難的是拋棄欲念?!睆埞?guī)說:“蘇武在匈奴靠吃雪解渴,吃毛氈頂餓,別人為了救他便踩踏他的背以便讓瘀血流出來,在這種情況下他都沒有說一句稍微屈服的話,可以說這時的他已看透生死,但是依然免不了要與胡婦生子。他當時在北海過著困苦的生活,更何況在洞房之中呢?可見拋棄欲念并不容易辦到。”大家聽了都哈哈大笑。我覺得他說得挺有道理,就記錄了下來。

評析

蘇東坡深知佛家所說的“少欲知足”之理。在《養(yǎng)生難在去欲》一文中,蘇東坡講到跟朋友到安國寺游玩時,與朋友在一起談論養(yǎng)生之事,他說:“皆不足道,難在去欲。”大家都認可他的觀點,張公規(guī)還舉出蘇武在流放漠北、嚙雪啖氈的生死關頭還免不了要娶妻生子的例子加以說明。暫且不管其說是否屬實,但養(yǎng)生難在去欲確實是事實。蘇東坡在去除欲望的基礎上,提出了“安分以養(yǎng)福,寬胃以養(yǎng)氣,省費以養(yǎng)財”這樣三條養(yǎng)生原則?!鞍卜帧奔窗彩乇痉郑缓紒y想,胡作非為;“寬胃”即少吃東西,讓胃沒有負擔;“省費”即節(jié)省費用,過簡單樸素的生活?,F(xiàn)代社會中,很多人喊著減肥口號,心里卻惦記著美食佳肴,這難道不是欲望嗎?很多人為房子、車子等整天奔波勞累,勞神傷身,這都是因為欲望過多。如此看來,養(yǎng)生難在去欲,我們不僅要在飲食上控制欲望,還要在思想上去除欲望,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養(yǎng)生的效果。

樂天燒丹(1)

樂天作廬山草堂(2),蓋亦燒丹也,欲成而爐鼎敗。來日,忠州刺史除書到(3)。乃知世間、出世間事(4),不兩立也。仆有此志久矣,而終無成者,亦以世間事未敗故也,今日真敗矣?!稌吩唬骸懊裰?,天必從之(5)?!毙哦姓?sup>(6)。

注釋

(1)樂天:白居易,字樂天。唐代詩人。

(2)廬山草堂:在廬山香爐峰下遺愛寺。

(3)除書:授官的詔令。

(4)世間、出世間:世間指做官,出世間指成仙升天。

(5)民之所欲,天必從之:百姓想得到的,上天一定會讓他們遂愿。

(6)征:征兆。

譯文

白居易住在廬山草堂,大概他也在煉丹,眼看就要成功的時候丹爐卻裂開了。第二天,忠州刺史授官的詔令到了。方知做官和成仙是勢不兩立的。我有成仙升天之志很久了,但始終沒有實現(xiàn),也是因為我在官場上沒有完全失敗,今天徹底失敗了?!渡袝氛f:“百姓所想辦的事,上天會遂順他們?!毕嘈攀怯姓髡椎?。

評析

文人的出路,無非仕和隱。向往官仕的人居多,這倒不一定是儒家思想使然,更多的是人對于名利的偏好。心里想著隱居的人占少數(shù),并且其中多是一些文人精英,他們待在山谷的角落里,開拓自己的思想,發(fā)展自己的學術,或者是做一點打發(fā)時間的事情,比如說煉丹。蘇東坡本人并不一定像他宣揚的那樣喜歡退隱,否則的話,他也不會從年少就離家求官,把自己的一生都花費在政治里面了。

贈張鶚

張君持此紙求仆書,且欲發(fā)藥。不知藥,君當以何品(1)?吾聞《戰(zhàn)國》中有一方(2)(3),吾服之有效,故以奉傳。其藥四味而已:一曰無事以當貴,二曰早寢以當富,三曰安步以當車,四曰晚食以當肉。夫已饑而食,蔬食有過于八珍(4),而既飽之余,雖芻豢滿前(5),惟恐其不持去也。若此可謂善處窮者矣,然而于道則未也(6)。安步自佚(7),晚食為美,安以當車與肉為哉?車與肉猶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

注釋

(1)何品:什么品類。

(2)《戰(zhàn)國》:指《戰(zhàn)國策》。

(3)方:秘方,方法。

(4)八珍:八種珍貴的食物,龍肝、鳳髓、豹胎、鯉尾、鸮炙、猩唇、熊掌、酥酪蟬為八珍。此處泛指珍貴的食品。

(5)芻豢:泛指家畜。

(6)于道則未:道德修養(yǎng)還不夠。

(7)佚:同“逸”,安樂、安閑。

譯文

張鶚拿著一張紙來請求我寫幾個字,想讓我開個藥方讓他去抓藥。我不了解藥理啊,你應該用什么品類的藥呢?我聽說《戰(zhàn)國策》中有一個藥方,我服用了以后感覺很有效果,因此把它抄送給你。這藥方中只有四味藥:第一味是“無事以當貴”,第二味是“早寢以當富”,第三味是“安步以當車”,第四味是“晚食以當肉”。當人饑餓的時候,粗茶淡飯勝過八種珍肴,而在吃飽以后,即使面前擺著山珍海味,只怕也得讓人撤下去。這樣做,可以稱為做到安貧樂道了,但于道術修養(yǎng)仍沒達到標準。慢慢地走自然感覺安閑,肚子餓了再吃飯自然感覺美味,怎么就能把它等同于乘車和吃肉呢?這是由于人的心態(tài)好,就能感覺車子與肉食還在自己心中,所以才會有如此說法。

評析

這段是蘇東坡在黃州時所寫,類似于日志。無事以當貴,早寢以當富,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可見蘇東坡現(xiàn)實的困窘和精神的曠達??墒牵@段文字的重點不在此處,而在最后一句“車與肉猶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確是內心中總存著無車無肉的遺憾,方才會想出精神勝利法來欺騙自我,以獲取滿足。蘇東坡悟性極高,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然則于道則未也”。這不是真正的曠達之“道”啊,這離真正的忘我境界還有距離呢。

記三養(yǎng)

東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過一爵一肉(1)。有尊客,盛饌則三之(2)(3),可損不可增。有召我者(4),預以此先之,主人不從而過是者,乃止(5)。一曰安分以養(yǎng)福,二曰寬胃以養(yǎng)氣,三曰省費以養(yǎng)財。元符三年八月(6)

注釋

(1)一爵一肉:喝一杯酒,吃一個帶肉的菜。

(2)盛饌:豐盛的飯食。

(3)三之:三倍。之:指一爵一肉。

(4)召:召喚,呼喚。引申為邀請。

(5)乃止:就停下來。指不再吃菜,不再喝酒。

(6)元符:宋哲宗的年號。

譯文

我東坡居士自今天開始,只喝一杯酒,吃一個帶肉的菜。有貴客來時,豐盛的飯食為三倍,但這個標準只可減少不能增加。有邀請我的,要預先把這個原則告訴他,主人不遵從而要超越這個標準的,我就不接受邀請。這樣做一來可以養(yǎng)福,二來可以養(yǎng)氣,三來可以節(jié)省費用。元符三年八月。

評析

注重自身品行修養(yǎng)的人往往身心健康,蘇東坡就是一個非常注重自己品行修養(yǎng)的人。他當官時,不但躬親為民,而且非常注重以儉養(yǎng)廉。不管是在有著天堂美景的杭州當官,還是在偏遠的海南島當官,蘇東坡都很注重自身的廉潔修養(yǎng)。他寫的《記三養(yǎng)》,就遵循了淡泊明志、清心寡欲的原則,來踐行養(yǎng)生之道。他所提倡的“三養(yǎng)”是把品行修養(yǎng)具體到每日的吃飯、飲酒上,頗具現(xiàn)實意義,值得我們借鑒。

謝魯元翰寄肚餅(1)

公昔遺余以肚餅,其直萬錢(2)。我今報公亦以肚餅,其價不可言。中空而無眼,故不漏;上直而無耳,故不懸;以活潑潑為內,非湯非水;以赤歷歷為外(3),非銅非鉛;以念念不忘為項,不解不縛;以了了常知為腹(4),不方不圓。到希領取,如不肯承當,卻以見還。

注釋

(1)魯元翰:魯有開,字元翰,亳州譙(今屬安徽亳州)人。

(2)直:價值。

(3)歷歷:清晰分明。

(4)了了:明白,懂得。

譯文

魯元翰贈送給我一種叫作“肚餅”的禮品,它的價值可以值萬貫錢。我今天也拿肚餅回贈給他,其價值是不可言說的。這種餅中間是空的卻看不見洞眼,因此不會漏;上面是直的卻沒有“耳朵”,因此不能懸掛;這種餅內部活潑,卻既不是湯也不是水;外面紅彤彤,卻既不是銅又不是鉛;以念念不忘為頸脖,卻不用解開也不需捆縛;以聰明和知曉日常事物為腹,卻既不方也不圓。這種東西送到時希望及時領取,如果你不肯接受,就請退還給我。

評析

此文中的肚餅好像是一個“謎”,讀來讀去,依然不知道“肚餅”到底是什么東西,似乎被越“攪”越糊涂了。蘇東坡與魯元翰將這種令人不解的“肚餅”送來送去,究竟何意呢?我們不妨將它理解為一種隱伏于“謎語”之中的虛擬之物,或者理解為生性幽默的蘇東坡拿這種謎語似的虛擬之物跟朋友開了個玩笑。當然,“肚餅”也有可能確有其物,只是蘇東坡將其“異化”為一種處世哲學、人生哲理了。這個“謎語”難以猜透,卻飽含著蘇東坡對朋友的深情厚誼。我們可以從本文的語言中學到很多形象可感、鏗鏘有力、饒有情趣、富有哲理的民間口語,以及這些口語在宋朝那個年代的文人筆下的運用方法。

辟谷說(1)

洛下有洞穴(2),深不可測。有人墮其中不能出,饑甚,見龜虵無數(shù),每旦輒引首東望(3)(4),吸初日光咽之,其人亦隨其所向,效之不已,遂不復饑,身輕力強。后卒還家,不食,不知其所終。此晉武帝時事(5)。辟谷之法以百數(shù),此為上,妙法止于此。能服玉泉(6),使汞具體,去僲不遠矣。此法甚易知易行,天下莫能知,知者莫能行,何則?虛一而靜者,世無有也。元符二年,儋耳米貴,吾方有絕糧之憂,欲與過子共行此法,故書以授之。四月十九日記。

注釋

(1)辟谷:不吃五谷。方士道家以此為修煉成仙的方法。

(2)洛:洛陽。

(3)旦:早晨。

(4)引首:抬頭,伸長脖子。

(5)晉武帝:即司馬炎,晉朝的建立者,字安世,司馬昭長子,繼昭為魏國相國、晉王。不久代魏稱帝,建立晉朝。滅吳后統(tǒng)一全國。

(6)玉泉:玉屑混于露水中。

譯文

洛陽有個洞穴,深不可測。有個人掉到洞穴里出不來,特別餓,看見許多烏龜和蛇,每到早晨就抬頭向東望著,吸取清晨的日光吞咽下去,這個人也跟隨它們的方向,不停地效仿,于是就不再感到饑餓了,而且身體很輕,力氣很大。他后來終于回家,還是不吃東西,不知道他最終去哪兒了。這是晉武帝時期發(fā)生的事。不吃五谷的方法有數(shù)百種,這是最好的方法,沒有比它更妙的方法了。能夠吞服混著玉屑的露水,使和汞變?yōu)樯眢w的一部分,那就離成仙不遠了。這種方法簡單易行,天下人沒有不知道的,人們知道卻做不到,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世上很難有能夠虛心、專一而冷靜地觀察事物的人。元符二年,儋耳的米賣得很貴,我這兒有斷糧之憂,多次想和蘇過踐行辟谷方法,因此寫下來給他。四月十九日記。

評析

辟谷術,簡單而言,即為不吃飯的方法。辟谷常常與服食藥物、練氣等連在一起,服食藥物或者練氣都能得到辟谷的效果。普通人之所以不能像“上古真人”那樣長生不老,就是因為吃的五谷雜糧過多,后天吃的谷氣多一分,先天的真氣就少一分,人如果沒有真氣以后就會死。所以,如果人不吃飯,就能保全先天的真氣,從而長生不老。現(xiàn)代人認為這種觀點荒謬至極,但在當時想要成神仙的人看來這些卻是常識,是基本理論,是“修真”的出發(fā)點和最后達到的境界。但是蘇東坡在寫此文時,他并非不想吃飯,而是確確實實窮困至極,已經(jīng)吃不起飯了,無奈之下,不得不準備踐行辟谷之法。蘇東坡向來都很幽默,生活越是窮困潦倒,他的幽默就越有意味。

記服絹(1)

醫(yī)官張君傳服絹方,真神仙上藥也。然絹本以御寒,今乃以充服食(2),至寒時當蓋稻草席耳。世言著衣吃飯(3),今乃吃衣著飯耶?

注釋

(1)服絹:把絹當作藥吃。

(2)充服食:當藥和飯吃。

(3)著衣:穿衣服。

譯文

醫(yī)官張君有一個把絹作藥吃的方子,可謂是神仙之藥。本來絲絹是用來抵御寒冷的,現(xiàn)在卻用來吃,寒冷時就應該蓋稻草席了?,F(xiàn)在既然衣服可以吃了,那是不是也應該把飯穿在身上呢?

評析

在這個小記里面,記載了一個姓張的醫(yī)生給人開吃絹紗的藥方,蘇東坡對此提出了批評。他說,人們常說吃飯穿衣,現(xiàn)在既然衣服可以吃了,那是不是也應該把飯穿在身上呢?古代的醫(yī)生由著性子亂給病人開方子的事情的確是有的,以至于現(xiàn)在看來,這些方子都很荒謬。蘇東坡在這里所嗤笑的,恐怕也不僅僅是那個姓張的庸醫(yī),而是所有那些收著醫(yī)資卻以人命為兒戲的家伙。激濁揚清,這也算是一個有知識的人在蒙昧的社會里發(fā)揮他應有的作用了。

記養(yǎng)黃中(1)

元符三年,歲次庚辰(2);正月朔(3),戊辰;是日辰時,則丙辰也。三辰一戊,四土會焉(4);而加丙與庚,丙,土母(5),而庚其子也(6)。土之富(7),未有過于斯時也。吾當以斯時肇養(yǎng)黃中之氣(8)。過此,又欲以時取薤姜蜜作粥以啖(9)。吾終日默坐,以守黃中,非謫居海外(10),安得此慶耶(11)?東坡居士記。

注釋

(1)養(yǎng)黃中:養(yǎng)中和之氣,指養(yǎng)心。

(2)歲次:每年歲星所值的星次與其干支叫歲次。古代以歲星紀年,也叫歲次。

(3)朔:初一。

(4)四土會焉:天干戊己和地支辰戌丑未在五行中都屬于土,所以稱四土相會。

(5)丙,土母:丙是土之母。丙在五行中屬火,土由火生。

(6)庚其子也:庚是土之子。庚在五行中屬金,金由土生。

(7)土之富:指天干地支中許多土在此時相逢。

(8)肇:開始。

(9)啖:吃。

(10)海外:此處指海南島。

(11)慶:幸福。

譯文

元符三年,歲屬庚辰年。正月初一日,是戊辰日,這天早上三至五時,稱為丙辰。這時三辰一戊,按五行來說恰好四土聚集,再加上丙與庚:丙,是土母,而庚是其子。五行中土之富盛,從未超越這一時刻。我應當在這一時刻開始養(yǎng)心,過了此時又想應當及時取薤菜、姜、蜜煮粥來吃。我整天靜坐,守護心靈,如果不是被貶謫到山海之外居住,哪里有這么好的運氣?東坡居士記。

評析

《老子》曰:“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人生境遇禍福變化難以預料,蘇東坡“非謫居海外,安得此慶”,是正言還是反語,值得人們去回味。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