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目前研究存在的問題和本書的研究策略
對于周作人文學翻譯的研究目前仍然存在的局限和解決策略如下:
1. 宏觀話語研究多,微觀話語研究少?,F(xiàn)階段對周作人文學翻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周作人文學翻譯整體脈絡的梳理上,遺漏和忽略了周作人文學翻譯作品中的微觀細節(jié)。本書以翻譯文本中的細節(jié)作為入口,將細節(jié)作為歷史和時代的表征,以此來探尋當時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真實面貌,從而通過微觀研究達到宏觀效果。
2. 整體性研究多,差異性研究少。目前,周作人文學翻譯研究的一個主要向度是將周作人的文學翻譯作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翻譯鏈條上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將周作人的文學翻譯與茅盾、魯迅、巴金等現(xiàn)代作家的文學翻譯作為20世紀初期中國文學翻譯的一個統(tǒng)一整體進行研究,強調(diào)翻譯的同一性和同質(zhì)性。而實際上,這一時期的文學翻譯具有十分明顯的復雜性和差異性,意識形態(tài)話語、知識分子話語和民間話語共存,權利斗爭、精神信仰、文化訴求、利益欲望縱橫交錯,同時,文學翻譯因時間的變遷、空間的位移、作家的“代際”區(qū)分、歷史語境的激變等因素的影響也表現(xiàn)出了明顯的差異性,本書試圖從中辨析出這種復雜性和差異性。
3. 表層經(jīng)驗研究多,深層精神研究少?,F(xiàn)階段對周作人文學翻譯研究的一個關鍵癥結是大部分研究只局限在周作人文學翻譯文本的文學性層面,或者說是研究文學翻譯文本中的語言、人物形象、文本修辭、文學翻譯觀念等文學性因素。但周作人文學翻譯文本包含了豐富的社會心態(tài)的流變、價值觀念的積淀與傳承、道德意識的變遷、思維方式的取向、社會性格的轉向等深層的精神信息,本書試圖提純出精神信息和文化本質(zhì),并在不同歷史語境和文化語境中對這種精神信息做恰切的評價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