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云、隱岐之旅(二)
在出發(fā)去隱岐時我才了解到,隱岐主要有4座島嶼。
我事先做功課不夠,原以為隱岐就是一整個島,真是大錯特錯。據(jù)說如果連小島都算上就超過180座了。
這隱岐群島位于島根半島北方約50公里處,現(xiàn)隸屬于島根縣隱岐郡,通常稱作隱岐島。
該島歷史悠久,在繩紋時代就已有人類居住。從考古發(fā)掘出的石器和陶器可以了解到,這里與日本本土的交流也曾相當(dāng)活躍。特別是隱岐島的特產(chǎn)黑曜石,不僅被運到本土各地,還被運往朝鮮。
此外,隱岐群島在古代被稱作隱岐國,以前以犯人流放島而聞名。
曾被流放此島的有小野篁、藤原千晴、平致賴、源義親、佐佐木廣綱、后醍醐天皇、飛鳥井雅賢等。
在這4座島嶼中,最大的是位于隱岐東北方的島后島。由于它的位置比其他島離本土更遠,所以被稱為島后。與其相反,距本土較近并相對集中的西之島、中之島、知夫里島合稱為島前。
我此行最先去的是島后,從出云機場即可乘機前往。
從出云機場起飛后,我陶醉地觀賞著湛藍的日本海,只用20分鐘就到達隱岐機場,但尚未體會到登上海島的真實感覺。
從機場乘車沿海邊行駛抵達島后最大海港西鄉(xiāng)港并看到白色游輪時,我才有了登島的實際感覺。
港灣里??恐鴣碜员就恋木掣?、七類等地的高速旅游客船。
島后在隱岐群島中最大,人口為一萬六千,地勢大致為圓形。在方圓151平方公里內(nèi),凝縮了為數(shù)眾多的歷史遺跡和形態(tài)特異的自然風(fēng)貌。
我先在港口眺望被恬靜的群島擁繞的海面,并在隱岐自然館聆聽關(guān)于在各島棲息的生物和自然環(huán)境的解說,然后前往玉若醋命神社。這是一座被當(dāng)成隱岐“總社”而創(chuàng)建的古老神社。
在島內(nèi)平坦的地塊可以種植水稻,周圍海域的漁產(chǎn)也相當(dāng)豐富,所以這里自古以來生活自給自足。
這里還有一棵名叫“八百杉”的巨大杉樹,高約30米,根部周長可達20米。據(jù)說這棵古杉的樹齡已超過兩千年。
在島后,除此之外還有被命名為“乳房杉”“蔓菁杉”的巨樹。尤其是“乳房杉”具有壓倒性的存在感,站在樹下就覺得會被從枝干垂吊的巨瘤壓扁。
我離開玉若醋命神社北上,只用10分鐘就到達隱岐國分寺遺址和后醍醐天皇的行宮遺址。
這座國分寺出現(xiàn)在該寺僧人賴源所著《賴源文書》中,而賴源曾侍奉過后醍醐天皇。該書的內(nèi)容表明,祈愿倒幕和王政復(fù)古的禱告文就是在這座國分寺里賜予的。
但是,這是在編纂于明治末期的縣史中記載的事件,而關(guān)鍵的國分寺遺址卻在去年因火災(zāi)燒毀,焦黑痕跡仍歷歷在目,行宮遺址里也已無任何殘留。
后醍醐天皇果真在這里居住過嗎?對此提出疑問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
從國分寺遺址一路向北,經(jīng)過30分鐘即來到海岸邊。
這里是隱岐的最北端,途中山路旁盛開著無數(shù)形如小小船錨的白花,將廣闊海景陪襯得更加多姿多彩。
沿這條山路前行,站在岬角盡頭的白島崎,即可俯瞰散落在海面上的松島、沖之島、白島等小島。
隱岐島原本是火山島,但由于長期的風(fēng)化和海蝕作用,顯露出形態(tài)各異的巉巖怪石,造化出詭譎瘆人的景觀。
在俯瞰周圍小島的白島崎樹立著朝向各方的箭頭狀指示牌,上面寫有“至金澤295公里”“至釜山406公里”等等。
島后也因“斗?!倍劽?,在西鄉(xiāng)就有穹頂狀的“哞哞斗牛場”,里面的觀眾席相當(dāng)豪華,每年都會舉行斗牛大賽。
據(jù)說,這里的斗牛賽是為慰問在承久三年(1221)被流放到隱岐的后鳥羽天皇而創(chuàng)始。
不過,后鳥羽天皇是被流放到該島西南方的海士町,那里倒是有座居所遺址??伤娴膩磉@座島上看過斗牛嗎?
不管怎樣講,后鳥羽天皇在隱岐未遭囚禁,行動自由,倒像是受到了禮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