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文化

滯銷書命運:1/3圖書年銷量不足5冊 10%最終化紙漿

對于這些充滿失落感的滯銷圖書,北京開卷信息有限公司近日公布了一組數據,年銷售數量小于5本的圖書,竟占全部圖書品種的34.5%。

2018-01-04

北京日報

一種罕見的清初詩選集

“形勝金焦險莫當,江流屹時兩相望。蒜山一鼓成遺恨,瓜步千年見戰(zhàn)場。歌舞煙波迷舊路,樓臺煨燼立斜陽。北來征雁遙空過,錯認江南是異鄉(xiāng)?!笨胺Q詩史。

2018-01-04

澎湃新聞

網絡文學批評不能缺位

盜版、侵權、抄襲等亂象叢生,唯點擊量、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等不良傾向廣泛存在,可以說,當前的網絡文學還處于泥沙俱下的發(fā)展狀態(tài)。

2018-01-04

人民日報

從“皇家”到“公家”:“天祿琳瑯”藏書的時代印跡

雖然復建后的“天祿琳瑯”稱得上琳瑯滿目,但百年之后,這些善本仍難逃四散飄零的命運。

2018-01-04

光明網-《光明日報》

何懷宏:在民主中保持卓越

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種有限但徹底的民主,不僅范圍有限,其功能亦有限。但在這種民主制度下,精神藝術反而保持了一種高度的繁榮和卓越。

2018-01-04

哲學園

蘇枕書:首爾書店奔突記

一天我去裳巖山房拜訪,老人用眼睛向我打過招呼后,翻閱著折疊的書頁,不經意地說,經我照料過的古籍,它們現在正在照顧我老年的人生呵

2018-01-04

澎湃新聞

梁鴻:斷裂社會里,一整個階層被迫成為漂泊者

社會學家孫立平教授早在多年前曾經說過,我們身處一個斷裂的社會和時代。“斷裂”不單是社會階層的分裂和固化,在更大層面上,也包括我們的心靈和觀念意識的斷裂。

2017-12-27

收獲

再過十年,80后就可以進“老年大學”了:老年教育的迷思

當你工作多年后開始以“中年人”自稱時,是否產生過自己有一天會失業(yè)被淘汰的恐慌?每天跟隨“知識大V”付費和訂閱所謂的“干貨”時,你是否自認為得了所謂的“知識焦慮癥”

2017-12-27

澎湃新聞

蕭功秦:為什么我們缺少特立獨行的人生態(tài)度

然而,當我們追溯到孔子的思想中去時,卻會發(fā)現孔子恰恰是一個具有特立獨行的人生態(tài)度的人。孔子本人是有強烈的超越功利的價值追求的。

2017-12-27

哲學園

任劍濤:“女德班”也是新儒家尷尬的一面

孔子畫像,“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或“忠孝勇恭廉”等標語,通常是“女德班”的現場布置工具。絡繹不絕的“女德班”向我們不斷發(fā)出提問。

2017-12-27

新京報書評周刊

韓國文學在中國為何缺少存在感

印象里能數得出的韓國作家也似乎寥寥無幾。相比中國公眾對日本作家作品的熟知程度,韓語作品實在顯得有些尷尬。為何韓國文學在中國的存在感這么低?

2017-12-27

澎湃新聞

《春月》遮蔽下的星星吳世良未刊譯稿

1987年1月,英若誠正在羅馬拍攝《末代皇帝》。他從拍攝現場趕回,“替那個40年前被他追到手的女生合上了雙眼,然后坐下來,譯完《春月》的最后一章”。

2017-12-27

澎湃新聞

人類是唯一擁有自我意識的動物嗎?

利維坦按:從鏡子中認出自己,還是從鏡中認為是一個陌生的形象(同類玩伴)這是“鏡子測試”的要點。但問題是,對于很多不以視覺為主要感官的動物來說,這個測試就顯得不夠公平了?!?/p>

2017-12-27

利維坦

胡子華:伯希和與被考古的亞洲

1735年,林奈出版了《自然系統(tǒng)》,其展示的分類系統(tǒng)很快演變成一個全球分類計劃。林奈自居伊甸園里的亞當,替上帝管理花園。

2017-12-22

嵇康: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風度

魯迅先生不輕易贊美古人,但他心儀魏晉風度。竹林七賢,是魏晉風度的一個縮影,而嵇康走在最前面,是風度中的風度。

2017-12-22

書房記

熱門文章排行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