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在線閱讀文學藝術(shù)散文隨筆行者無疆

行者無疆

行者無疆
作 者: 余秋雨著
出版社: 華藝出版社
叢編項:
版權(quán)說明: 經(jīng)版權(quán)方授權(quán)連載試讀部分章節(jié),全本請購買正版圖書

內(nèi)容簡介

  簡介《行者無疆》此書分南歐、中歐、西歐、北歐4卷,收錄散文80篇。全書在思考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文體的張力和自由上,更勝余秋雨以前的幾部著作,筆觸比《文化苦旅》更優(yōu)嫻、比《山居筆記》更開闊、比《千年一嘆》更從容?!∪珪难b幀設(shè)計力求與內(nèi)容諧調(diào)統(tǒng)一,特制的正文紙和書中的圖片,刻意做舊,配以精致的裝飾圖案,給人以歐洲古典華美的感覺。編輯推薦不管別人怎么表示不屑,我們自知,這是一場歷時不短的生命冒險,天天面對未知,處處遭遇難題,居然全部走下來了。在那遙遠的曠野、陌生的街道中支撐我們的,除了目標,就是友情。我想用名單說明,人生在世,看怎么組合。有的組合,雖然素昧平生卻能讓每一個生命都擺脫無聊,生發(fā)出霜籠月罩的山水氣韻,敢于合力把世界上任何一片土地都放到腳下,有的則相反。書評余秋雨新著歐洲之旅文化隨感/尚曉嵐書的內(nèi)容圍繞著余秋雨去年8月到今年1月參加的、鳳凰衛(wèi)視組織的歐洲之旅,在半年多的時間里,余秋雨和他的同伴們在歐洲游歷了26個國家,90多所城市。華藝出版社幸運地拿到了這本幾乎可以預見其暢銷前景的書(余秋雨的名字似乎就是暢銷的保證),計劃11月中旬出版,首印20萬冊。書名,為了防止盜版,還要保密。記者已經(jīng)先睹了該書的部分章節(jié),還是那個我們已經(jīng)熟悉的余秋雨,端凝肅穆,憂心忡忡,思緒飛揚,從小地方發(fā)現(xiàn)大問題,字里行間充滿了關(guān)于“文明”的問號和驚嘆號。昨天下午,余秋雨就這本新書和他在旅途中的見聞感想接受了記者的采訪,他的口才并不輸于他的文才。-歐洲文明自閉在優(yōu)越和安全當中,對外界的不了解使她處于脆弱的狀態(tài)記者:在短時間內(nèi)走了那么多國家和城市,有沒有走馬觀花的感覺?余秋雨:有。這次走的地方是“千禧之旅”的3倍,不可能在一個地方久留,但我也不需要呆在一個地方細細品味,要的是對歐洲文明的迅速掃描和整體觀感。歐洲從前我零敲碎打地去過,相關(guān)的書也讀過,這次我們到處看,訪問當?shù)氐鸟v外記者、留學生、學者,現(xiàn)實的觀感矯正了我從前從書本中得來的有關(guān)民族紛爭的一些印象:歐洲國家在走向聯(lián)合的過程中,文化思維也在變化。記者:這本書可以視為“千禧之旅”后完成的《千年一嘆》的延續(xù),相比之下有沒有變化和超越?余秋雨:《千年一嘆》走的是中東、南亞路線,是把伊斯蘭文明及其他已經(jīng)衰落的古老文明和尚在延續(xù)的中華文明對比著考察。這本書又加上了歐洲,涵蓋了當今世界的三種主要文明類型?!肚暌粐@》是日記體,這本書是標準的散文,有技術(shù)痕跡。不過,我不希望讀者把它看做文學意義上的散文,它是社會文化的考察。記者:記得您從前說過要“封筆”,因為盜版和其他一些原因。這次為什么又動筆寫了呢?余秋雨:我在出發(fā)時不準備寫書。但我在歐洲的感受不能不說。我曾經(jīng)問歐洲人是否感到過自身的危機,對方答以“瘋牛病和足球流氓”。歐洲文明確實是很優(yōu)秀的文明,她能將傳統(tǒng)文化的保護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發(fā)揚,個人意志的實現(xiàn)和社會公德的完滿結(jié)合得互不矛盾。但我非常驚訝她對迫在眉睫的危機竟茫然無知。她自閉在優(yōu)越和安全當中,對外界的不了解實際上使她處于脆弱的狀態(tài),這是強大背后的脆弱。實際上,各國移民已經(jīng)穿插在歐洲的咖啡座之間,其他的文明已經(jīng)到了她的眼前。記者:對其他文明陌生、缺乏自省能力的不僅是歐洲,還有美國。他們二者之間也有矛盾。余秋雨:歐洲人會瞧不起美國沒歷史、沒文化。但總的說來,他們的矛盾并不那么深。歐洲文明的問題在于以自己為全部價值坐標的終點,以經(jīng)濟的一體化來掩蓋文明的多元化,他們不明白,經(jīng)濟不發(fā)達不等于文明不強悍。歐洲人對中國文明的陌生我有親身體會,他們居然會相信“中國威脅論”,要知道中華文明是不具有侵略性的。一些學者反西方中心主義的觀點不能說明問題,他們的整個文化生態(tài)對其他文明是有隔膜的。如果歐美繼續(xù)漠視其他的文明,缺乏責任感,那他們再優(yōu)秀也優(yōu)秀不到哪去。-我對人類文明的前途正從一個樂觀主義者變得越來越悲觀記者:我看到您在此書的序言中說“走完了”,是否以后不再參加這樣的文化考察、不再寫這樣的文章?余秋雨:鳳凰衛(wèi)視正在計劃的“兩極之旅”我已明確表示不參加,最多幫他們策劃、顧問一下。地球上作為風景值得我去看的地方還有很多,但大文明的考察已經(jīng)結(jié)束了,以后再有機會也只是補充。記者:如果有機會,哪些地方您愿意再走一遍?余秋雨:中亞、南亞等危險地帶沒看夠。走了那么多地方,我覺得我對人類文明的前途正從一個樂觀主義者變得越來越悲觀。極端主義、核競賽、人口爆炸等等,哪一項都是人類難以承受的。不過我覺得中國的未來還行。記者:您相信“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這種論調(diào)?余秋雨:這是我盛你衰的老式思維。我們不需要在沖突中壓倒別人,不需要這樣一個自衛(wèi)的邊界。但我相信,延續(xù)了數(shù)千年的中華文明,她的內(nèi)在生命力一定會在21世紀顯現(xiàn)出來。記者:您完成了各種文明的考察,關(guān)于“文明”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余秋雨:只要是文明,她們一定有共同的敵人,文明的使命不是在相互沖突中讓某一方倒下,而是在相互學習中對付共同的敵人——野蠻。文明與野蠻相比,總是顯得脆弱,讓我們?yōu)楸4婧桶l(fā)展她共同呼喊和努力。-我要踏上法律之旅記者:您完成了文明之旅,下面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呢?余秋雨:我要踏上法律之旅了。這幾年關(guān)于我有很多議論。有人說不喜歡我的書,這很正常,但還有人詆毀我的名譽,盜我的版,我準備針對這二者打官司。我要用此說明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權(quán)界限,不僅為我,也為后來者。否則就是小規(guī)模的文明被野蠻壓倒的現(xiàn)象。記者:人們常說,做名人就要付出代價,您是名人,您同意嗎?余秋雨:我不同意。名人不是垃圾桶。文化最終沉淀的是人格,名氣背后,非人格的存在有什么意義呢?-人們以為我跟媒體合作是為了出名,大錯特錯了記者:您是媒體的紅人,您內(nèi)心喜歡媒體嗎?余秋雨:我喜歡媒體。媒體是長江大河,盡管其中有不少污濁,泥沙俱下,但沒有它的滋養(yǎng)土地會死去。我認為文化以傳播為實現(xiàn)自我的基本方式,否則它缺少責任感,也缺少被檢驗的可能。躲在角落里寫論文是容易的,而通過媒體接受社會檢驗是難的。人們以為我跟媒體合作是為了出名,大錯特錯了。我愿讓中國文化恢復到與千萬老百姓有關(guān)的有效狀態(tài),我希望更多的文化人與媒體聯(lián)系在一起,承認媒體是文化。摘自2001/10/19《北京青年報》余秋雨推出新作 紙張圖片刻意作舊余秋雨的又一部力作《行者無疆》從今日起在全國各地陸續(xù)上市了。說它款款而至,是由于其特制的正文紙和書中的圖片,刻意作舊,再配以精致的裝飾圖案,給人以古典美的感覺。而此書的裝幀與其內(nèi)容又恰恰融為一體,體現(xiàn)出該書的特色。作為鳳凰衛(wèi)視歐洲之旅的嘉賓主持,從去年8月到今年1月,歷時6個月,余秋雨走過了26個國家的96個城市,全部行程是千禧之旅的3倍?!缎姓邿o疆》記錄了這一不同凡響旅程的全部感受。15年前余秋雨開始以長途旅行方式實地考察文化。它從國內(nèi)走到國外,從中華文明走到了其他文明。這期間,他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作為考察中華文明的記錄,以《千年一嘆》作為考察伊斯蘭文明的記錄,以《行者無疆》作為考察西方文明的記錄。至此,余秋雨對人類歷史的三大文明進行了完整的關(guān)注和記錄。余秋雨在《行者無疆》中感嘆道:“歐洲文明確實優(yōu)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文明、個人自由和社會公德融會貫通。更羨慕街邊咖啡座里微笑的目光,只一閃,便覺得目光悠長,山河無恙。但這些年,卻因過度的自滿、自享而自閉,對世界對自己有不少時空錯覺?!薄缎姓邿o疆》分南歐、中歐、西歐、北歐四卷,收錄散文80篇。

作者簡介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余姚縣橋頭鎮(zhèn)(今屬慈溪)。中國著名藝術(shù)理論家、散文家,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曾獲“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的稱號,并擔任多所大學的教授。這位以《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聞名的中國美學家,有評論家譽之為左手寫散文,不落其淺薄,右手撰述藝術(shù)理論,也不失其艱澀難明。多次擔任央視青年歌手大獎賽評委,影響巨大。

讀書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